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910107-161507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910107-161507
論文名稱
Title
中美貿易摩擦的成因與國際規範
International Norms and the causation of trade fric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58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7-06-27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7-09-10
關鍵字
Keywords
貿易爭端、貿易摩擦、加工貿易、反補貼、反傾銷
WTO, FDI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83 次,被下載 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83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0 times.
中文摘要
隨著時代變遷與科技技術的進步,國際貿易的本質與內涵已有很大的變化,本文主要探究國際貿易實質內容的改變對於各國之間產生貿易摩擦的影響,進而藉以分析中國大陸與美國貿易摩擦頻繁的原因。中國大陸在改革開放後,對外貿易成績亮眼,為其帶來豐沛的外匯存底,但卻也因此與其貿易夥伴經常產生貿易摩擦,尤其與美國之間的摩擦最為嚴重。本研究欲探討造成中美兩國貿易摩擦的原因?中美兩國的貿易摩擦,隨著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產生怎樣的變化?中國政府在面對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會採取什麼樣的政策與處理方式?又取得怎樣的效果?本文發現,貿易摩擦產生的原因是因為國際貿易制度未能隨著國際貿易本質改變的速度做調整,加上參與國際貿易的主體增多致使國家在處理貿易摩擦問題時的能力下降。而中國大陸政府在面對中美兩國的貿易摩擦時,表面上向美國妥協與承諾改進,事實上施行的政策與措施仍舊以促進其經濟成長與改善經濟結構為首要考量,對外抱持著以拖待變的心態。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謝辭 ----------------------------------------------------------------- i
中文摘要 ----------------------------------------------------------- ii
表次 ----------------------------------------------------------------- v
圖次 ----------------------------------------------------------------- v

第壹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 3
第三節 研究方法 ------------------------------------------------ 8
第四節 研究流程與章節安排 ----------------------------------10

第貳章 經濟全球化下的國際貿易變遷
第一節 國際貿易本質的變遷 ------------------------------- 13
第二節 國際貿易型態的轉變 ------------------------------- 25
第三節 國際貿易的質量問題 ------------------------------- 35

第參章 貿易摩擦形成的政經因素與仲裁機制
第一節 貿易摩擦的定義與類型 ---------------------------- 49
第二節 影響貿易摩擦的政治與經濟因素 ---------------- 57
第三節 國際貿易的爭端與解決 ---------------------------- 61

第肆章 中國大陸對外貿易發展與外貿體制改革
第一節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前 -------------------------------- 73
第二節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至加入WTO ---------------- 77
第三節 中國大陸外貿改革過程的分析 -------------------- 85
第四節 中國大陸對外開放的演進 -------------------------- 89

第伍章 中美貿易摩擦案例與解決途徑
第一節 中美貿易摩擦與爭端案例 ------------------------- 103
第二節 中美貿易摩擦的解決途徑 ------------------------- 116
第三節 中美經濟戰略對話新模式 ------------------------ 133

第陸章 結論 --------------------------------------------------- 141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145
外文文獻 --------------------------------------------------------150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文獻
(一)外文中譯
C.Fred.Bergsten主編,朱民等譯,美國與世界經濟(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World Economy)。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年。
Daniel Burstein、Arne de Keijzer著,應小端、黃秀媛譯,巨龍:中國對全球政商經濟的影響。臺北:黎明圖書,1999年。
David Held、Anthony McGrew、David Goldblatt、Jonathan Perration著,沈宗瑞、高少凡、許湘濤、陳淑鈴譯。臺北:韋伯文化,2001年。
David Palmeter、Petros C. Mavroidis原著,羅培新、李春林譯,WTO中的爭端解決:實踐與程式(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Krugman、Obstfeld原著,林柏生、林淑芬、方誠編譯,國際經濟學(International Economics)。臺北:華泰文化,2002年。
Robert Gilpin著,楊宇光、楊炯譯,全球資本主義的挑戰:21世紀的世界經濟。 臺北:桂冠出版,2004年。
Ted Walther原著,張淑卿譯,國際貿易:國與國間的決策選擇(The World Economy)。臺北:台灣西書,2002年。
黑田篤郎著,宋昭儀、李弘元譯,中國製造:揭開「世界工廠」的真相。香港:城邦文化,2002年。

(二)專書
UNCTAD,2000世界投資報告:跨國併購與發展概覽。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1年。
巴俊宇,關貿總協定與中國經濟發展百題解析。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1993年。
王厚雙,貿易戰:離中國有多遠。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01年。
王泰銓,毛巾戰爭:WTO與兩岸貿易糾紛。臺北:台灣智庫,2006年。
王紹媛、姜文學,中國對外貿易。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年。
王紹熙、王壽椿,中國對外貿易概論。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1998年。
全毅,中國入世:體制改革與政策調整。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2年。
吳敬璉,當代中國經濟改革:探索中國經濟順利轉型的祕密。北京:麥格羅希爾,2005年。
李東榮,進出口與資金流動─中國對外經濟運行理論研究。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1年。
沈志漁、羅志偉,經濟全球化與中國產業組織調整。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6年。
周宜魁,國際貿易之演進與展望。臺北:黎明文化,1990年。
周漢民,中國走進WTO。上海:文匯出版社,2001年。
張漢林、王曙光、王水晶等,貿易爭端剖析─磨擦與協調。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02年。
陳志敏、崔大偉編,國際政治經濟學和中國的全球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6年。
陳政雄,貿易摩擦問題研究論叢。臺北:華泰書局,1996年。
陳泰峰,中美貿易摩擦。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
陳櫻琴、邱政宗著,WTO與貿易法。臺北:五南圖書,2005年。
曾華群編,WTO與中國外貿法的新領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黃仁德,國際貿易原理與政策。臺北:三民書局,2007年。
廖慶薪、廖力平,現代中國對外貿易概論。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0年。
裴長洪,中國對外經貿理論前沿(4)。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
趙瑾,全球化與經濟摩擦:日美經濟摩擦理論與實證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
蔡宏明、梁憲初,GATT與WTO之規範。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5年。
魏艾等著,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與市場轉型。臺北:揚智文化,2003年。
李稻葵,大國發展戰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宋則行等,世界經濟史。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年。

(三)期刊與研討會論文
1.期刊
王亞飛,關於貿易摩擦研究的綜述,學術界,第119期(2006年4月):頁275-280。
王曉輝,原產地規則與中美貿易差額,國際貿易問題,2005年第4期(2005年4月):頁41。
王錦鋒,從中美貿易逆差數額爭議看原產地規則,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第22卷第1期(2005年1月):頁37。
左偉娜、朱志剛,”網路經濟、跨國公司內部貿易及發展中國家對策,”科技經濟市場,2006年(2006年)頁:106。
任耀廷,改革開放後中國大陸對外貿易的探討:貿易結構與生產波及效果的變化,遠景基金會季刊,第六巻第三期(2005年7月):1-64。
危旭芳,”電子商務對我國傳統國際貿易方式的挑戰,” 商業研究,第260期(2002年12月):頁152。
李月芬,”中國何以成為世界頭號反傾銷目標,”世界經濟與政治,2006年第4期(2006年4月):73-80。
李月芬,”中國極待建立一個以所有權為基礎的貿易差額統計體系”,國際經濟評論,2006年第1-2期(2006年1-2月):頁3-4。
李俊,”論產業內貿易與企業內貿易的關係,”經濟評論,2000年第5期(2000年5月):頁25。
李趕順,”發達國家產業結構的知識化及其經濟影響,”世界經濟,1999年第八期(1999年8 ):頁8。
杜巧霞,國際「產品原產地規則」與其最新發展,經濟前瞻,(2001年5月):頁25。
沈國兵,”美中貿易逆差與人民幣匯率,”南開經濟研究,2004年第6期(20004年6月):頁65-71。
沈國兵,貿易統計差異與中美貿易平衡問題,經濟研究,2005年第6期(2005年6月):頁83。
林斐婷,從國際貿易數據差異的修正角度看中美貿,當代經濟,2006年第10期(下)(2006年10月):頁77。
林發杉,原產地規的效應及其對我國在WTO禝過渡期的意義,WTO經緯,2005年5期(2005年5月):頁18。
秦超,”電子商務將國際貿易革命到底,”電子商務世界,2003年12月(2003年12月):頁85。
秦超,”電子商務將國際貿易革命到底,”電子商務世界,2003年第12期(2003年12月)頁:87。
張永交,”21世紀初世界經濟的基本狀況,”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0年第1期(2000年1月)頁:21。
張靜春,”特保:針對中國的一把剪刀,”世界知識,2004年6月(2004年第6期),頁47。
曹乾、何建敏,中美雙邊貿易不平衡的重新估算─兼析美中貿易巨額逆差的原因,東南大學學報,第6卷第5期(2004年9月):頁63-64。
陳偉、任嘉嵩,”世界經濟一體化環境下我國的產業內貿,”商業研究,2005年第313期(2005年):頁152。
陳琰輝,”用傳統貿易理論解釋產業內貿易現象所帶來的啟示,”當代經濟,2004年第11期(2004年11月):頁35。
陳銘,”在全球化條件下重新認識國際貿易環境,”世界經濟研究,2001年第2 期(2001年2月):頁83-85。
彭熙、彭瑤,”網路貿易與傳統貿易方式比較研究,”經濟與管理研究,2003年第2期(2003年2月):頁71。
彭熙、彭瑤,”網路貿易與傳統貿易方式比較研究,”經濟與管理研究,2003年第2期(2003年2月)頁:70。
曾國平、劉海霞,”論產業貿易的動因及其與跨國公司的互動,”財貿研究,2003年第3期(2003年3月):頁17。
馮國釗、劉遵義,對美中貿易的新估算,國際經濟評論,1999年第3期(1999年3月):23頁。
黃理進,”網路經濟對國際貿易的影響,”科技進步與對策,第113期(2000年9月):110。
黃漢民、錢學鋒,”論經濟全球化下貿易摩擦的新發展,”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2003年3月):頁78-83。
楊亞琴,當前國際經濟發展趨勢與我國外貿戰略選擇,上海經濟研究,2000年第 11期(20001年11月),頁42。
雷達、於春海,內外均衡、結構調整和貿易摩擦,世界經濟,2004年第8期(2004年8月):47頁。
劉秀華,”論電子商務對我國國際貿易發展的影響,” 商場現代化,第49期(2007年1 月):頁105。
劉建江,”美國巨額貿易逆差探析,”國際貿易問題,2002年第6期(2002年6月)頁:32。
劉英、謝運,”產業內貿易與我國加工貿易的發展,”國際貿易問題,2005年第6期(2005年6月):頁27。
蔡宏明,”中共面對貿易摩擦之策略研析,”貿易政策論叢,第六期,頁91-122。
賴瑾瑜,”論產業內貿易的形成機制與我國的對外貿易祝爭力,”國際貿易問題,2001年第6期(2001年6月):頁24。
鮑曉華,”世紀之交的回顧與展望─當前國際貿易發展的特點和趨勢分析,”國際貿易,2001年第2期(2001年2月):頁77。
龍天健,”經濟全球化下電子商務引走國際貿易變革探析,”中國市場,2005年第11期(2005年11月):頁26。
戴曉芳,”國際電子商務對傳統國際貿易的影響,”經濟前沿,2004年第9期(2004年9月):頁35。

2.學會論文
楊明憲,”全球化趨勢與國際貿易型態轉變之分析”,全球化國際貿易策略與會會議論文,(台中:中興大學,2005年)。http://yangmh.idv.fcu.edu.tw/international%20economic-chinese.htm
田澤,產業內貿易、規律及其在中國的發展實證分析,2005年中國經濟學年會論文,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中國經濟學年會秘書處,頁2。


二、外文文獻
Yoffie David B., and Benjamin Gomes-Casseres,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Competition: Cases and Notes in Strategy and Managemtnt. New York: Mcgraw Hill,1994.
Chang Philip, Karsenty Guy, Matoo Aaditya and Richtering Jurgen, GATS, the Modes of Supply and Statistics on Trade in Services, Journal of World Trade,Jun.1999.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The Rise in Protectionism,Washington D.C. ,1978.
Glipin, Robert. U.S. Power and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New Yourk, 1975, P.85.
Katzenstein, peter. (ed). Between Power and Plenty. Madiso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78. pp.147-172.
Glipin, Robert. U.S. Power and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New Yourk, 1975, P.85.
Katzenstein, peter. (ed). Between Power and Plenty. Madison: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 1978. pp.147-172.
Gomory,Ralph E. and William J. Baumol. Global Trade and Conflicting National Interests. MIT Press , Cambridge USA, 2000, P.85.
Peltzman , Sam. Toward a More General Theory of Regulation.Law and Econ ,1976 ,19 :211-240
Gould , David M. , Graeme L. Woodbridge.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Retaliation , Liberalization and Trade Wars.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8 ,14 :115-137.
USTR. 2005 National Trade Estimate Report on Foreign Trade Barriers. March ,2005:94.
Bown ,Chad P. , Rachel McCulloch. U. S. Trade PoliceToward China :Discrimina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2005.

三、參考法條
中國大陸加入WTO入會議定書
http://ekm92.trade.gov.tw/BOFT/ekm/browse_db/OpenFileService_CheckRight.jsp?file_id=34650&context=sqlserver
中國大陸加入WTO工作小組報告
http://ekm92.trade.gov.tw/BOFT/ekm/browse_db/OpenFileService_CheckRight.jsp?file_id=34649&context=sqlserver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貿易法(2004修訂)
http://www.goldlaw.com.cn/fullText?q=%E5%AF%B9%E5%A4%96%E8%B4%B8%E6%98%93%E6%B3%95&dir=law&id=1539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均不公開 not availabl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3.140.186.201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3.140.186.201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