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910108-165014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910108-165014
論文名稱
Title
網路教育對中國區域經濟發展之影響
Network Education to Influence of the Region Economy Development in China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17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8-07-16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8-09-10
關鍵字
Keywords
互聯網、網絡技術、資源共用、網絡經濟、網絡遊戲、網站、網絡拍賣
Has not encircled school, The network teaching, Individuality teaching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78 次,被下載 2331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78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2331 times.
中文摘要
教育是國民經濟發展中,最重要的支柱產業,網路教學做為一項新興的教學形式,在一切講求E化的時代裡,有其重要使命與發展空間。中國幅員遼闊,各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相當不均衡,城鄉差距極大,所以教育資源在局部區域分配上,無論設備或專業師資,亦存在極大的落差;而網路教學恰好能夠彌補這一點,藉由它不受時空和教育資源的限制,能夠快速整合中央與地方的教育資源,為不同地域的學習者所充分利用。不僅如此,近幾來中國電信事業蓬勃發展,為網路教學的普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21世紀的中國大陸勢必將網路教學取代大部分傳統課堂教學方式,從教案設計上不斷求新求變,「因材施教」的千古理想將會美夢成真。

換言之,資訊化對於今日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乃大勢所趨,資訊化將使新知識、新事物可以隨時隨地大量提供給求知若渴的普羅大眾,促成人們必須從一次性學習走向終身學習,這使得網路教學銜負著教育使命,為在職人士的受教需求走出校園、邁向社會,提供了便捷的管道。網路教育加快教育社會化,使學習過程生活化,網路教學即將成為沒有圍?椌瑣ヴ捸A成為社會教育的一部分。

社會對人才需求愈來愈殷切,相對教育功能亦越益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但每個學生的個性和文化基礎均有所參差不齊,因此對教學方式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如果皆採用統一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難免削足適履,限制了學生的個性發展。但援用網路教學可使得「因材施教」的個性化教學成為可能。教師可以借由網路教育平臺發表教學教案等相關的教學資訊,為學生提供一個開放性的虛擬校園。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隨時隨地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遇到疑難,可以藉電子郵件請教同學、教師等,甚至還可以和他們在線上互動討論。利用這種個別化、互動式的學習環境,學生的性向能夠得到充分的發展。

隨著網路教學的發展,教師亦要重新審視網路教學環境下的自身角色,態度上將牽動網路教學的實施成效。有人或許認為教師將被網路技術所取代,事實不然;再先進的資訊技術充其量也只是一種教學手段,它無法替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扮演的主導地位,電腦與網路只是顫覆了教育形式和方法,目的在使學生獲取資訊的渠道更加多元化,讓學生自主學習的機會由點線,直接擴展至面的廣度和深度。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不再完全依賴教師,而是通過人機介面對話,主動選擇自身所需要的知識。
  
資訊化時代,網路技術突破人際交往的時空界限,教育工作者必須經常和同事進行線上交流,藉由互聯網和異地的教育同仁、專家交換工作心得,共同協力設計教案、開發教學軟體、討論教學方法、革新教學模式等,做到資源共用、經驗傳承,並且與學生合作進行各種實驗。此外,網路技術的應用使得教學具有交互性,教師和學生不再受到教室空間的束縛,合作範圍也從課堂單一小組擴展到國際合作。藉資訊收集同時創新,就是在資訊加工過程中經由歸納、綜合、擷取、聯想等思維活動,找出相關性、規律性的線索,或從表面現象分析事物的本質屬性,從而獲得創新的觀念。教學過程中十分著重這種獨立判斷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擁有一個自主發揮的空間,鼓勵學生勇於質疑,大膽發表不同的觀點。這些訓練有助於學生日後學成進入社會後,面對網路產業各種千奇百怪的營運模式。然而,在目前電子商務進入市場初期重娛樂、輕交易的現狀卻令有識之士憂心,不重視交易秩序的建立,只在追求一時的投機財,反而更易讓消費者對網路交易失去信心,不利網路經濟在地方生根茁壯,延緩區域經貿交流的速度。

事實上,經由資訊流的帶動,可以達到節約物流和資金流,同時降低管銷成本,增加商業競爭優勢,這些才是網路世界裡足以憑藉的法寶。網路經濟究竟規模有多大,沒有人知道。正由於網路可以不斷地跨越各行業、各領域,所以一般的統計方法已不再適用。沒有一個傳統產業能像網路經濟如此快速增長。中國網路廣告幾乎以每年50%的速度遞增,傳統媒體廣告亦開始轉向網路媒體,文宣方式不斷被顫覆,而網絡簡訊收入更是難以計量,網路所帶來的加值服務被視為一種創新思維,像手機來鈴、線上遊戲、網路拍賣的出現,都超出人們原有的經驗法則,這亦使得區域經濟交易模式有了革命性的發展。

2000年起是中國網路經濟的起飛開端,當時即誕生了一千多家商業網站。之前雖也曾出現大量網站,但大多是以科學技術為背景的網站,幾乎沒有以商業模式運作。此後,像新浪這種門戶網站才逐漸為人們所接受。相對來看,傳統經濟的規律是規模與供應量越大則價格越低,然而網路經濟則是規模越大,所帶來的消費價值也越高。就像互聯網等同電話網一般,建立一個網路需要高額的前期固定成本,但是在網路中加入一個新用戶,其成本卻非常低廉。當網路用戶的數量不斷增加的同時,其附加價值就不斷提高。單位服務成本隨著用戶量的增加而下降。這與傳統產業不能無限制的擴大規模,例如汽車、鋼鐵到達一定產能便不能盲目生產,但網路經濟沒有產值上限。網路最大的功能在降低交易成本、增加商業機會。借由資訊流的彙整,進而帶動物流和金流,促進經濟發展,這項功\\能目前在中國大陸仍未得到充分發揮,原因出在信用交易制度在中國仍屬萌芽階段,此種金融運作方式尚處於摸著石子過河,邊運行邊修正時期。
Abstract
The education is the national economy develops the biggest prop and the foundation industry, the network teaching took one kind of emerging teaching form surely obtains the vigorously development. China's economy level of development is imbalanced, the city and countryside difference is bigger, therefore the education resources ration in on partial has the enormous disproportionality.

But the network teaching exactly can make up this , it is not the space and time and the education resources limit, can the conformity entire society's education resources, use for the different region study. In addition nearly several comes the China telecommunications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has laid the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network teaching popularization. Therefore, the 21st century networks teaching will substitute traditional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form, will raise the new revolution in the education domain.

The information will be the major tendency which now the world economics and the society develops, the time information causes new knowledge, the new thing massively to emerge. This requests the people to have to move towards the lifelong study from the disposable study, but the network teaching went out the campus for the education to step has provided the powerful support to the society, caused the education socialization, caused the study adaptation. The network teaching will become has not encircled the school, will become the social life a part.

Along with the society to the talented person demand transformation, the education more and more pays great attention to the student individuality development. Each student's individuality and cultural base irregular, therefore is also various to the teaching way request.

If carries on the teaching with the unification teaching way unavoidably to have stretches the facts it to dislike, limits student's individuality development. The network teaching actually causes the individuality teaching which teaches students in accordance with their aptitude possibly to becom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次

中文摘要………………………………………………………………………… 05

英文摘要………………………………………………………………………… 07

論文目錄 …………………………………………………………………………02

圖表目次………………………………………………………………………… 04


第一章 緒論……………………………………………………………………… 08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08

第二節 文獻回顧……………………………………………………………………11

第三節 研究方法……………………………………………………………………20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21

第五節 研究架構與流程……………………………………………………………23


第二章 當前網路教育體制所面臨的挑戰 ………………………………………27

第一節 中國大陸網路教育所肩負的使命…………………………………………27

第二節 中國大陸網路教育的發展瓶頸……………………………………………28

第三節 網路教育的亂象與啟示 …………………………………………… 32


第三章 中國大陸網路教育的改革方向 …………………………………………35

第一節 中國教育資訊化發展已取得的成就………………………………………35

第二節 從教育變革的研究 看教育資訊化發展………………………………… 38

第三節 從創新擴散研究 看網路文化產業發展…………………………………..47


第四章 建構網路教學軟硬體建設…………………………………………………48

第一節 網路教學的軟硬體結構………………………………………………… 48

第二節 「攜手助學」師資培訓專案啟動…………………………………………53

第三節 運用資訊技術 課堂更生動………………………………………………69


第五章 網路教育對當地產業發展與影響 ………………………………………72

第一節 對區域發展所產生的挑戰與影響評估………………………………… 72

第二節 網路教育隨時隨地服務於全社會 ………………………………………77

第三節 網路經濟發展的戰略選擇和對策……………………………………….78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 101

第一節 研究結論…………………………………………………………………101

第二節 後續研究 ………………………………………………………………103


附錄 ………………………………………………………………………………..106

附件(一) 深度訪談 (Internet環境中,小學語文拓展閱讀的實踐與探索)…… 106
附件(二) 中國遠程教育發展大事紀 …………………………………… 109
參考文獻 ……………………………………………………………… 113
圖目次

圖1-1 研究架構圖…………………………………………………………………. 24
圖1-2 研究流程圖…………………………………………………………………. 25
圖5-1 福建教育資訊化所投入的資金比例…………………………………….….73
圖5-2 2006年中國教育資訊化建設重點…………………………………………75
圖5-3 互聯網第一落腳點……………………………………… ………………….92
圖5-4 中國IPv4地址數量增長情況……………………………………………… 92


表目次

表5-1 城鎮與農村網民數量增長情況………………..…………………………... 92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籍( 依姓名筆畫排列 )

1.于海,金融問題研究與分析,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1年。

2.李世忠,教學科技:評鑑與應用,五南出版,1999年。

3.李伊 (Lee、William W.) ,情境學習理念與電腦輔助學習,高等教育文化出版2003年。

4.李怡慧,網路教學環境上群組合作學習分組方式之探討 = Exploring Group Composition Methods for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Web-based Instructional Systems ,高雄撰者,2000年。

5.邱瓊芳,遠距教學支援系統模式之研究及實作[微縮片],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1998年。

6.施富川, 網路教學同步教室的教學模式探討 = Exploring teaching models for synchronous classroom in e-Learning, 高雄撰者,2005年。

7.陳年興、洪雪芬編著, K12數位學校的教與學:網路教學的基礎與應用, E-learning fundamentals and applications ,師路管理顧問,2002年。

8. 黃文俊,網路教學環境中群組互動對學習成效之影響 = Effects of Group Interaction in Web-based Instructional Systems, 高雄撰者,2001年。

9.黃等元,我國大學圖書館電腦輔助利用指導系統化發展模式建構之研究,漢美出版,1995年。

10.劉天成,現代遠程教學研究,高雄覆文, 1999年。

11.摩爾 (Moore、Michael G.), 遠距教育,松崗出版 ,1999年。

12. Colin Latchem、Fred Lockwood主編,趙美聲譯,開放教育之教師專業發展, 心理出版, 2000年。

(二)中文期刊( 依姓名筆畫排列 )

1.于良春、孔進,”論金融監管和金融創新,”山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4 期(2000年)。

2.王曉蕪,堅持科學發展觀、開創我國教育技術研究工作新局面,中小學資訊技術教育,2006年。

3.王湛,認清形勢、明確任務、積極推進教育資訊化建設,全國電教館館長會議,2002年2月28日。

4.林月琴、江智賢,二〇〇一年兩岸開放及遠距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國立空中大學編印,2002年。

5.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術學》,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10.1。

6.徐明祥、李興洲,” 構建我國終身教育體系的難點及對策 ” ,教育研究,2001年。

7.南國農,教育資訊化建設的幾個理論和實際問題(下),電化教育研究,2002
年。

8.祝智庭,《現代教育技術》,教育科學出版社 ,2002年。

9.張建偉,教育資訊化的系統框架,電化教育研究,2003年。

10.張婧,中國教育發展面臨四大挑戰,半月談,2005年。

11.張偉遠,現代遠端教育與亞洲教育變革,中國遠端教育,2005年。

12.單文經,推廣“媒體與科技”使用的條件,教學科技與媒體,1992年。

13.黃榮懷,教育資訊化的特徵、現狀及發展趨勢,中國電腦報,2001年。.

14. 黃慈、賴飛羆,遠距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The proceeding of the interational conference of distance education, 空中大學,2003年。

15.餘勝泉、馬寧,”區域性教育資訊化的應用推進 ”,中國電化教育,2005年。

16.餘勝泉、夏巍峰,” 解讀中國教育資訊化發展 ”,中國遠端教育,2003年。

17.黎加厚,” 創造教育資訊化環境中學生和教師的精神生命活動 ” ,電化教育研究,2002年。

18.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國互聯網路資訊中心(CNNIC),2006年。

(三)網路( 依姓名筆畫排列 )

1.方聞,以資訊化帶動區域教育實現跨躍式發展,光明日報,http://www.edu.cn ,2006-05-29

2.白麗,廣東全面推進資訊化應以結構調整為主調,中國資訊化雜誌,
  http://www.edu.cn ,2006-04-04

3.底潔,領先與差距交互是教育資訊化當前實際問題,中國資訊化雜誌,http://www.edu.cn, 2006-03-21

4. 李芒,論資訊化教育中值得省思的八大教學問題,溫州教育資訊化研究,
http://www.edu.cn 2006-05-22

5.李志民,探索教育資源建設新模式、全面提升教育資訊化應用水準,http://www.edu.cn/20050803/3145534.shtml,2005年。

6.李明欣、李虹亮,教育資訊化沈河成全國示範,瀋陽晚報,http://www.edu.cn ,2006-04-04

7.餘勝泉、陳莉,構建和諧“資訊生態” 突圍教育資訊化困境,中國遠端教育
http://www.edu.cn ,2006-05-29。

8.胡雪琴,訪安徽省教育廳廳長程藝,中國資訊化,http://www.edu.cn,2006-04-11

9.馬有文,寧夏區學校教育資訊化建設問題的思考,《教育技術學》, http://www.edu.cn ,2006-03-27

10.張嚴,學習型社會需要網絡教育提速,ST科報網。
http://www.stdaily.com/big5/misc/2005-03/13/content_364516.htm。2005年3月

11.張列,移動教育為偏遠地區資訊化帶來希望,中國電腦報,http://www.edu.cn ,2006-04-26。

12.張德書,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端教育三種模式的應用思路,萬州電教館, 2006-04-20。

13.楊秀峰,攜手助學見成效 農村孩子享受資訊化教育,經濟日報,
http://www.edu.cn ,2006-04-30。
(相關文章:教育資訊化專題特別報導,河南工業大學校園網應用案例,教育資訊化應用推進的措施與策略,網上教學和網上評價的個案分析)。

14.餘勝泉,「推進我國教育資訊化應用的措施與策略」,中國教育報
http://www.edu.cn,2006-05-12。  

15.餘勝泉、馬寧,區域性教育資訊化的應用推進,中國電化教育,2005。

16.逯陽,福建教育資訊化理性務實穩步發展,中國資訊化 ,http://www.edu.cn ,2006-04-11

17.蔣國珍,中小學教育資訊化應用並非缺少教學資源,中國教育報,
http://www.edu.cn ,2006-03-29。

18魏潔,陝西教育資訊化理性務實穩步發展,中國資訊化,http://www.edu.cn ,2006-04-11

19.2006年中國網絡教育行業分析及投資咨詢報告 (上下卷) ,中國投資咨詢網
http://www.econet.com.cn/reports/2006122wangluojy.htm 。2006年 01月。

20.湖北省恩施市電教站文付才站長,「縣(市)電教站(館)在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端教育專案實施中的作用」,電化教育研究,http://www.edu.cn 2005-08-01。

21.《2006??2020年國家資訊化發展戰略》,中新網,http://www.edu.cn,2006-05-09

22.融資租賃化解教育資訊化建設資金難題,搜狐IT,http://www.edu.cn ,2006-04-07。

23.《2006??2020年國家資訊化發展戰略》,中新網,http://www.edu.cn, 2006-05-09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