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910109-234510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910109-234510
論文名稱
Title
李逢時及其詩歌研究
LI FONG SHIH JI JI SHIH GE YAN JIOU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86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9-07-07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9-09-10
關鍵字
Keywords
李逢時、《泰階詩稿》、宜蘭
non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15 次,被下載 4923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15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4923 times.
中文摘要
摘要

李逢時為清咸豐年間宜蘭文人,卻少有完整的傳記,其相關評論也眾說紛紛云,如連橫《臺灣詩乘》裡採錄李孝廉之詩有四首,《大屯山房譚薈》書中錄有〈山行遇雨〉、〈山居〉二詩,《揚文策會議》中記有〈義役賴朋〉一詩,足見內容相當多元,因此本論文以李逢時及其詩歌研究為對象,對其生平、創作背景、詩歌內容及藝術手法為研究範疇,盼能了解其人其詩在臺灣文學史上的地位與價值。
本論文共分為七章,第一章為緒論,敘述研究動機、研究方法、文獻探討與論文章節安排等。第二章為李逢時之生平及其著述,筆者從其《隴西李氏家譜》下手,針對其家世背景概述。接著詳述逢時先世家族、交遊狀況、生平行實及著述,用以了解其個人身世與性情志向。第三章為《泰階詩稿》的形式劃分,延續第二章末逢時之著述及版本概況而來,加以探究《泰階詩稿》的詩作體例等形式分門別類。包含詩題之前附序、詩題夾註等。此外亦有組詩聯詠、歌謠及仿漢代楚辭體詩歌等作品呈現。第四、五章以探究逢時的詩歌內容為主要書寫對象,分別以 《泰階詩稿》內容分析上、下兩單元,敘述逢時藉著創作來記載生活、抒發情感的心路歷程。本章節用在探討逢時的詩歌內容,分別以詠懷詩、酬贈詩、題畫詩、詠物詩、紀遊寫景詩、社會寫實詩等主題,論述詩作內涵。第六章為《泰階詩稿》修辭特點,論析李逢時的詩歌藝術成就,先論其寫作技巧,內包含善引典故、議論入詩、對偶工整、摹狀寫實等表現手法,並加以詩作舉例,詳為記述。第七章結論,總結全文,並論述李逢時個人評價及其《泰階詩稿》評價,重申李逢時在臺灣古典文學的重要地位。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2
一、探討族譜..................................................................2
二、田野調查..................................................................3
三、版本源流..................................................................3
第三節 文獻探討與論文章節安排..............................6
一、文獻探討..................................................................6
(一)蛻葊老人遺著《大屯山房譚薈》..................6
(二)高志彬〈泰階詩稿抄本識語〉......................6
(三)盧世標〈李孝廉逢時年表〉、〈李逢時傳〉..7
(四)游建興《清代噶瑪蘭地區的漢人文學發展》
7
(五)林麗鳳《詩說噶瑪蘭,說噶瑪蘭詩-清代
宜蘭地區古典詩研究》..................................7
(六)許惠玟《道咸同時期(1821~1874)臺灣本土文
人詩作研究》..................................................8
(七)許惠玟〈李逢時生平交遊及其《泰階詩稿初
探》〉........................................................8
(八)陳麗蓮《蘭陽地區傳統文學研究(1800-1945)》
................................................................9
二、論文章節安排........................................................10

第二章 李逢時之生平及其著述................................12

第一節 家世背景....................................................... 12
第二節 生平事蹟........................................................16
一、生平梗概................................................................16
二、議建孔廟................................................................19
三、提議勒碑-「禁止踐踏地乞食祭餘及捐題碑」20
第三節 交遊................................................................22
一、遊宦文人................................................................22
(一)周焜..............................................................23
(二)王修業..........................................................26
(三)洪燮堂..........................................................29
(四)王衢..............................................................31
(五)孔昭慈...........................................................32

二、本地文人.................................................................33
(一) 黃學海.............................................................33
(二) 李望洋.............................................................35
(三) 李春波.............................................................36
(四) 張策六.............................................................38
(五) 魏緝熙 ...........................................................39
第四節 著述..................................................................40

第三章 《泰階詩稿》的形式劃分..............................48

第一節 詩題之前附序....................................................49
第二節 組詩聯詠............................................................56
第三節 詩題夾註............................................................63
第四節 歌謠....................................................................67
一、清代竹枝詞流變特色..............................................68
二、逢時創作竹枝詞舉隅..............................................69
三、采茶歌舉隅..............................................................71
第五節 仿漢代楚辭體詩歌............................................73

第四章 《泰階詩稿》內容分析(上)...........................76

第一節 詠懷詩...............................................................76
一、生活雅趣............................................................... .76
二、情志感懷.................................................................78
三、託古寄慨.................................................................81
第二節 酬贈詩...............................................................84
一、鄉里親友.................................................................84
二、同榜友人.................................................................87
三、官宦好友.................................................................88
第三節 題畫詩...............................................................93
一、題像詩.....................................................................95
二、題山水畫詩.............................................................97
三、題畫器物.................................................................99

第五章 《泰階詩稿》內容分析(下) ........................103

第一節 詠物詩...............................................................103
一、純粹詠物.................................................................104
二、寄情於物.................................................................108
第二節紀遊寫景詩.........................................................111
一、蘭地寫景.................................................................111
二、大陸赴試.................................................................117
三、臺地印象.................................................................120
第三節 社會寫實詩.......................................................123
一、對漳泉械鬥類批駁.................................................124
二、對戴潮春事件的記錄.............................................128
三、對英法聯軍事件的關注.........................................131
四、對太平天國的批判.................................................132


第六章 《泰階詩稿》修辭特點 .................................134
第一節 用典渾成...........................................................134
一、事典.........................................................................135
二、語典.........................................................................137
第二節 對偶精巧...........................................................140
一、單句對.....................................................................140
二、顏色對.....................................................................142
三、典故對.....................................................................144
四、數字對.....................................................................146
第三節 頻用疊字...........................................................148
一、疊音詞.....................................................................149
二、疊義詞.....................................................................150
(一) 形容詞.......................................................150
(二) 名詞...........................................................151
(三) 動詞...........................................................152
第四節 摹狀生情............................................................153


第七章 結論....................................................................156
第一節 李逢時詩歌之文學價值....................................156
一、補足部分咸豐二年後到宜蘭任職官員名錄與其他
文人生平..........................................................156
二、從其題畫詠物詩中見物外之趣..............................157
三、由其紀遊寫景詩中可見出其生命歷程及認同
臺灣..................................................................158
四、對於臺地社會現實的關注........................................159


參考書目...........................................................................161

附錄:《泰階詩稿》詩歌題材分類.................................170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書目

一、 李逢時生平及詩歌資料 (依照出版日期先後排列)

《隴西李氏家譜》 李鎡墉謹識 宜蘭縣史館 昭和二十一年(1945)
《泰階詩稿》 清•李逢時著 收於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第三輯之8 臺北:龍文出版社 2001年

二、 古籍類 (依照時代先後、出版日期排列)

(一)、史部
《史記》 漢•司馬遷著 臺北:鼎文書局 1986年
《漢書》 東漢•班固著 臺北:鼎文書局 1986年
《後漢書》 南朝宋•范曄著 臺北:鼎文書局 1987年
《晉書》 唐•房玄齡等著 臺北:鼎文書局 1980年
《新唐書》 宋•歐陽修、宋祁著 臺北:鼎文書局 1985年
《新校本宋史》 明•馮琦,沈越,陳邦瞻等撰 臺北:鼎文書局 1978年
《諸羅縣志》 清•周鍾瑄著 臺灣文獻叢刊第一四一種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2年
《清史稿臺灣資料集輯》 《臺灣文獻叢刊》第243種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8年
《清史列傳選》 《臺灣文獻叢刊》第274種 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968年
《淡水廳志》 清•陳培桂纂修 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77年
《裨海紀遊》 清•郁永河著 《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46冊 臺北:成文出版社 1983年
《新竹縣志初稿》 清•陳朝龍等纂輯 臺北 大通書局臺灣文獻叢刊第61種 1984年
《治臺必告錄》清•丁曰健 臺北:大通書局 1984年
《臺灣通志》 蔣師轍著 臺北:大通出版社,臺灣文獻叢刊第130種 1984年
《鳳山縣釆訪册》 盧德嘉著 臺北:大通出版社,臺灣文獻叢刊第73種 1984年

《臺灣南部碑文集成》,臺北:大通,臺灣文獻叢刊第218種 1984年
《臺灣府志》 清•高拱乾著 《臺灣府志三種》 北京:中華書局 1985年
《臺灣府志》 清•蔣毓英著 《臺灣府志三種》 北京:中華書局 1985年
《重修臺灣府志》 清•范咸著 《臺灣府志三種》 北京:中華書局 1985年
《福建通志臺灣府》 《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二輯第二十四冊 臺北:大通書局 1987年
《重修臺灣縣志》 清•王必昌著 《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二輯 臺北:大通書局 1987年
《臺灣縣志》 清•陳文達著 《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二輯 臺北:大通書局 1987年
《澎湖廳志》 清•林豪纂輯 《臺灣文獻史料叢刊》第一輯 臺北:大通書局 1987年
《欽定大清會典》 清高宗著 臺北:世界出版社 1988年
《噶瑪蘭志略》 清•柯培元纂輯 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 1993年
《噶瑪蘭廳志》 清•陳淑均總纂 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 1993年
《東瀛紀事》清•林豪纂輯,臺灣文獻叢刊第8種 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7年
《清穆宗實錄選輯》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 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1997年
《籌辦夷務始末選輯》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輯 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1997年
《同治甲戌日兵侵臺始末》 川口長儒著,南投:臺灣文獻委員會出版 1997年
《甲戌公牘鈔存》 王元著,南投:臺灣文獻委員會出版 1997年


(二)子部 (依照時代先後、出版日期排列)

《世說新語》 南朝宋•劉義慶編 南朝梁•劉孝標注 北京:中華書局 1999年

(三)、集部 (依照時代先後、出版日期排列)


《楚辭章句》 漢•王逸撰,臺北:藝文出版社 1974年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 逯欽立輯校 北京:中華書局 1984年
《荊楚歲時記譯注》 梁•宗懍著,譚麟譯注 武漢:湖北人民 1999年
《昭明文選》梁•蕭統編;張啓成、徐達等譯註 臺北:臺灣古籍 2001年
《劉禹錫集箋證》 唐•劉禹錫,瞿蛻園箋證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年
《初學記》 唐•徐堅著 臺北:新興書局 1972年
《歷代名畫記》 唐•張彥遠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1983年
《五卷本皎然詩式》 唐•釋皎然 板橋:藝文印書館 1996年
《夢粱錄》宋 •吳自牧撰 北京:中華書局 1985年
《冷齋夜話》 宋•釋惠洪撰 板橋:藝文印書館 1970年
《唐音癸籤》明•胡震亨著 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年
《歷代題畫詩》 清•陳邦彥編 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1996年
《歷代詠物詩選》 清•俞琰編 臺北:廣文書局 1968年
《談龍錄》 清•趙執信著 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2年
《斯未信齋文編》 清•徐宗幹撰 《臺灣歷史文獻叢刊》 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本事詩》 清•徐釚編輯 臺北:新文豐 1987年
《貞一齋詩說》 清•李重華撰 臺北:新文豐 1989年
《臺陽詩話》清•王松著 臺北 :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4年
《陶村詩稿》清•陳肇興 臺北:龍文出版社 2002年
《東臺吟草》 清•李碩卿著 臺北:龍文出版社 2001年
《大屯山房譚薈》 清•蛻葊老人著 《臺北文獻》一至四期合刊本;又見《鯤海粹編》 中華民國史蹟研究中心 1980年
《清文宗實錄選輯》 《臺灣文獻叢刊》 臺北:大通書局 1987年
《臺灣詩鈔》 諸家著;臺灣銀行經濟硏究室編 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7年

三、 今人專著 (依照出版日期先後排列)


(一) 專書
《清代通史》 蕭一山著 臺北:商務印書館 1962年
《宜蘭縣志》盧世標著,宜蘭:宜蘭文獻委員會出版 1969年
《中國民俗叢書》 婁子匡著 東方文化複印本 1970年
《臺灣民俗源流》 婁子匡、許長樂著 臺北:臺灣省政府新聞處編印 1971年
《中國族譜研究》 羅香林著 香港中國學社 1971年
《宜蘭史略》 林萬榮著 宜蘭:宜蘭縣政府 1973年
《臺灣先賢著作提要》 王國璠著 新竹:新竹社教館 1974年
《文心雕龍校注》 楊明照校注,臺北:河洛出版社 1976年
《三百年來臺灣作家與作品》 王國璠、邱勝安著 臺北:臺灣時報 1977年
《宜蘭鄉賢列傳》林萬榮編 宜蘭:宜蘭縣政府發行 1977年。
《宜蘭縣寺廟專輯》 宜蘭縣民政局文獻課編,宜蘭:宜蘭縣政府 1979年
《中國詩學•設計篇》 黃永武著 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1980年
《中國詩學•鑑賞篇》 黃永武著 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1980年
《中國詩學考據篇》 黃永武著 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1980年
《清代科舉考試述略》 商衍鎏著 臺北:文海出版社 1983年
《文史存稿》 毛一波著 臺北:川康渝文物館發行 1983年
《中國歌謠論》朱介凡撰 臺北:臺灣中華 1984年
《中國歌謡》 朱自清 臺北:世界 1985年
《字句鍛鍊法》 黃永武著 臺北:洪範出版社 1986年
《新校本古謠諺》 杜文欄輯 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1986年
《詩文鑑賞方法二十講》 周振甫等著 臺北:木鐸出版社 1987年
《臺灣的書院》 王啟宗著 臺中:臺灣省政府 1987年
《臺灣詩鈔》 吳幅員著 臺北:大通 1987年
《臺灣民俗》 吳瀛濤著 臺北:眾文圖書出版社 1987年
《中國詩律研究》 王子武著 臺北:文津出版社 1987年
《漢賦通論》萬光志撰 四川:巴蜀書社 1989年
《臺灣舊慣習俗信仰》 日人鈴木清一郎著,高賢治、馮作民譯 臺北:眾文圖書公司 1989年
《臺灣開發史研究》 尹章義著 臺北:聯經出版社 1989年
《臺灣的社會動亂》 劉妮玲著 臺北:久大文化 1989年
《清代噶瑪蘭古碑之研究》 陳進傳著,彰化:左羊 1989年
《科舉史話》 王道成著 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 1990年
《揚文會策議》 作者未載 出版社未載 1900年
《清代之噶瑪蘭:一個臺灣史的區域研究》 廖風德著 臺北:正中書局 1990年
《表達的藝術:修辭二十五講》 蔡謀芳著 臺北:三民 1990年
《雅堂文集》 連橫撰 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 1992年
《臺灣詩乘》 連橫撰 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2年
《臺灣詩薈》 連橫撰 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2年
《臺灣通史》 連橫著 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2年
《臺灣語典;雅言》 連橫著 南投:臺灣省文獻會 1992年
《中國題畫詩分類鑑賞辭典》 張晨主編 瀋陽:遼寧美術 1992年
《西行吟草》 李望洋著 臺北:龍文出版社 1992年
《論語》 孫欽善譯注 臺北:錦繡出版社 1992年
《白話詩經》 吳宏一著 臺北:聯經 1993年
《羅漢腳-清代臺灣社會與分類械鬥》 林偉盛著 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
社 1993年
《重修臺灣省通志》 劉寧顏總纂 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4年
《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 陳其南著 臺北:允晨文化 1994年
《簡明臺灣史》 楊碧川著 高雄:第一出版社 1994年
《兩宋題畫詩論》 李栖著 臺北:學生書局 1994年
《臺灣歲時小百科》上下 劉還月著 臺北:臺原出版社 1995年
《中國科舉制度史》 李新達著 臺北:文津出版社 1995年
《中國詩學通論》 范況著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95年
《宜蘭傳統漢人家族之研究》 陳進傳著 宜蘭:宜蘭縣文化中心,宜蘭縣史館1995年
《修辭學》 沈謙著 臺北:空中大學出版社 1995年
《中國繪畫史》 張朝暉、徐琛著 臺北:文津出版社 1996年
《清代臺灣竹枝詞之研究》 翁聖峰著 臺北:文津出版社 1996年
《臺陽見聞錄》 唐贊袞著 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996年
《清代臺灣方志研究》 陳捷先著 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1996年
《近體詩創作理論》 許清雲著 臺北:洪葉出版社 1997年
《詩與美》 黃永武著 臺北:洪範書局 1997年
《古典詩的形式結構》張夢機著 臺北縣:駱駝出版社 1997年
《詩歌修辭學》古遠清、孫光萱等著 臺北:五南圖書出版社 1997年
《臺灣心•臺灣魂》 杜正勝著 高雄:河畔出版社 1998年
《古蹟入門》 李乾朗、俞怡萍合著,臺北:遠流 1998年
《蘇試題畫文學研究》 衣若芬著 臺北:文津出版社 1999年
《臺灣的書院與科舉》 林文龍著 臺北:常民文化 1999年
《臺灣古典詩面面觀》 江寶釵著 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1999年
《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 吳福助著 臺北:文津出版社 1999年
《臺灣古典文學與文獻》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編纂 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臺灣詩史》 廖雪蘭著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1999年
《臺灣漢語傳統文學書目續編》 吳福助著 臺北:文津出版社 2000年
《從沈光文到賴和:臺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 施懿琳著 高雄:春暉出版社 2000年
《詩說噶瑪蘭》 楊欽年撰文、周家安圖說 宜蘭:宜蘭縣文化局出版 2000年
《清代繪畫史》 薛永年、杜娟著 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0年
《插圖本中國繪畫史》 潘公凱著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
《古詩十九首論析》 鍾京鐸著 臺北:學海出版社 2001年
《清代臺灣宦遊文學研究》 謝崇耀著臺北:蘭臺出版社 2002年
《臺灣開發史》 張勝彥等編著 蘆洲:國立空中大學 2002年
《清代臺灣八景與八景詩》 劉麗卿著 臺北:文津出版 2002年
《中國詠物詩「託物言志」析論》 林淑貞著 臺北:萬卷樓 2002年
《蘭陽溪清淨好水色》 邱勤庭等著 臺北:時報出版 2002年
《臺灣的古地圖:明清時期》 王存立、胡文青著 臺北:遠足文化出版社 2002年
《修辭學》 黃慶萱著 臺北:三民書局 2002年
《臺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 張子文,郭啓傳,林偉洲撰文 臺北:國家圖書館 2003年
《故鄉的河 慢慢的流 : 宜蘭河生命史討論會論文集》 黃于玲,李素月編輯 宜蘭:宜蘭縣文化局 2003年
《宜蘭縣史大事紀》 高淑媛編 宜蘭:宜蘭縣政府 2004年
《中國文學史》 中國文學史硏究委員會編 臺北:文復書店 2004年
《員山百年人物》 張文義撰 宜蘭:員山鄉公所 2005年
《中國文學史新講》 王國瓔著 臺北:聯經 2006年
《臺灣竹枝詞選集》 陳香編著 臺北:臺灣商務 2006年
《懷鄉與認同:臺灣方志八景圖研究》蕭瓊瑞著 臺北:典藏藝術家 2006年
《全臺賦》 許俊雅,吳福助主編 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 2006年
《在這裡•在那裡:大家來寫龜山島》 吳敏顯主編,宜蘭:宜蘭縣文化局 2007年
《臺灣竹枝詞賞析》 戴麗珠著 臺北:文津出版社 2008年
《分類械鬥》 胡律光著 臺中:莎士比亞文化 2008年

(二) 學位論文 (依照發表日期先後排列)

《清代臺灣民變研究》 劉妮玲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1981年碩士論文
《清代臺灣詩所反映的漢人社會》 施懿琳著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所1991年博士班學位論文
《臺灣南社研究》吳毓琪撰 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1998年碩士班學位論文
《施瓊芳詩歌研究》余育婷撰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2004年碩士班學位論文
《清代臺灣賦的發展》 王嘉弘撰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2005年碩士班學位論

《清代噶瑪蘭地區漢人文學發展》 游建興撰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文學系2005
年碩士班學位論文
《詩說噶瑪蘭,說噶瑪蘭詩—清代宜蘭地區古典詩研究》林麗鳳撰 國立政治大
學國文教學2005年碩士班學位論文
《道咸同時期(1821~1874)臺灣本土文人詩作研究》 許惠玟撰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2006年博士班學位論文
《蘭陽地區傳統文學研究(1840—1945)》 陳麗蓮撰 佛光大學文學系2007年博士班學位論文
《李望洋其人及其《西行吟草》研究》謝美秀撰,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系2007年碩士班學位論文

(三) 期刊論文(依照出版日期先後排列)

〈臺灣歌謠之型態〉黃得時著,《臺灣文獻》3卷1期,1952年5月
〈艋舺耆老座談會紀錄〉 臺北文獻委員會 《臺北文物》第2卷第1期,
1953年
〈李望洋先生文獻選輯〉 陳漢光著 《臺灣文獻》17卷4期,1966年12月
〈李靜齋先生年譜初稿〉 鄭喜夫著 《臺灣文獻》28卷2期,1977年6月
〈蘭陽鄉賢列傳(二)〉十四黃鏘〉陳長城著 《蘭陽》雜誌冬季第八期,1976年12月
〈蘭陽鄉賢列傳(二)〉二十李逢時〉 陳長城著 《蘭陽》雜誌冬季第八期, 1976年12月
〈清代臺灣分類械鬥事件之檢討〉黃秀政著 《臺灣文獻》第27:4期,1976年
12月
〈蘭陽殘墨餘譚(四)〉 陳志謙手跋、陳長城編著 《蘭陽》雜誌春季第十三期
〈蘭陽殘墨餘譚(五)〉 陳長城編著,《蘭陽》雜誌秋冬合刊第十六期
〈題畫詩與畫題詩〉 鄭騫著 《中外文學》第8卷第6期,1979年11月
〈題畫文學及其發展〉 日人青木正兒著、魏仲祐譯 《中國文化月刊》第九期,1980年
〈清代宜蘭舉人以上科甲人物之調查〉陳長城著《臺灣文獻》35卷1期,1984
年3月
〈從臺灣諺語來談分類械鬥〉周榮杰著 《史聯雜誌》第15期,1989年12月
〈詩與畫的結合--題畫詩〉 沈謙 《明道文藝》第289期,1990年4月
〈現存最早的一首題畫詩〉 高文、齊文榜著 《文學遺產》,1992年第2期
〈李望洋研究的課題與文獻〉 高志彬著 《宜蘭文獻》第12期,1994年11月
〈竹枝詞探析-以劉禹錫〈竹枝詞〉為對象〉張嘉豪著 《中文研究學報》1999年6月
〈從文學觀點看客家山歌〉 陳運棟著 《苗栗文獻》3卷17期,2001年10

〈清代臺灣賦與臺灣竹枝詞之比較研究〉 陳姿蓉著 《中華學苑》第56期,
2003年2月
〈漫話福州四中的特色校園文化—大廟山校園史蹟回眸〉 朱立文著 《福州四中百年校慶詩文集》 2005年5月。
〈施瓊芳題畫詩探析〉余育婷撰 《東方人文學誌》第4卷第2期,2005年6月
〈張九齡〈感遇〉組詩的主題思想與構篇藝術〉 吳元嘉著 《古今藝文》33卷第2期,2007年2月
〈李逢時生平交遊及其《泰階詩稿》初探〉 許惠玟撰 《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第48卷,2007年7月
〈歷史與空間:重陽詩裡的人無關懷〉 馬承鈞著《香港文匯報副刊》 2007年10月
〈閩臺兩地採茶歌之比較〉 邱燮友著 《中國語文》102:1卷607期,2008
年1月

四、網路資料

國家文化資料庫
http://nrch.cca.gov.tw/ccahome/index.jsp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臺灣原住民數位典藏計畫」http://www.aborigines.sinica.edu.tw/02/npm/xian001
關於福州于山的介紹
http://www.51766.com/img/fjyushan/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立即公開,校外一年後公開 off campus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