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910110-144030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910110-144030
論文名稱
Title
利維坦的兩種面貌:施密特對霍布斯國家學說的詮釋與改造
Two faces of Leviathan : Schmitt's interpretation and transform of Hobbes's State Theory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79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0-07-22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0-09-10
關鍵字
Keywords
霍布斯、施密特、政治性、決斷論、多元主義、自由主義
Pluralism, Liberalism, Decisionism, Political, Hobbes, Schmitt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47 次,被下載 3054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47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3054 times.
中文摘要
摘要

本文所討論的主題,為德國公法學者卡爾•施密特(Carl Schmitt)對霍布斯(Thomas Hobbes)的「利維坦」(Leviathan)學說之詮釋與改造。過往由於施密特參與納粹黨的經歷,使其曾被視為極權主義國家理論的構建者;但時至今日,其思想越來越受人重視,被認為是二十世紀自由主義最有力的批判者之一,為現今思考國家與政治之本質的問題的重要思想資源。施密特曾被稱為「二十世紀的霍布斯」,此不僅由於在其著作中處處對霍布斯的引證,也由於他的思想不論在歷史背景以及論證邏輯上皆與霍布斯有相近之處。對施密特而言,霍布斯是近代國家學說系統化的奠基者,法實證主義(Legal Positivism)國家理論的思想來源;由於霍布斯個人主義的思維,機械論與工具理性的發揚,使現代國家陷入危機。本文因此可分成三個層面,第一、對霍布斯「利維坦」學說的概略敘述;第二、施密特對霍布斯思想的詮釋,以「內外之別」(distinction between inner and outer)為核心,分析現代國家的危機(中立化與非政治化)的來源;第三、 施密特如何以政治性的概念、主權決斷、同質性民主來建構其「總體國家」(Total State),做為應對現代國家危機的解決方案。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次
第一章 導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1
第二節 文獻回顧……………………………………………………………………………..3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章節安排…………………………………………………………….9

第二章 霍布斯的「利維坦」…………………………………………………………..11
第一節 保護與服從………………………………………………………………………..12
第二節 國家的宗教屬性……………………………………………………………19
第三節 權威,而非真理制定合法………………………………………………23

第三章 施密特的「利維坦」詮釋……………………………………………25
第一節 「利維坦」圖像:其解魅與機械化的開端………………………25
第二節 利維坦的內外之別………………………………………………………29
第三節 做為機器的「利維坦」…………………………………………………32

第四章 施密特的「總體國家」………………………………………………35
第一節 政治性的一元與多元………………………………………………..…36
第二節 理念做為驅動機制……………………………………………………….50
第三節 倫理與權力………………………………………………………………….55

第五章 施密特與霍布斯……………………………………………………………59
第一節 國家的目的…………………………………………………………………59
第二節 統一體與同質性…………………………………………………………62
第三節 形式決斷論與實質決斷論…………………………………………….67

第六章 結論………………………………………………………………………………….70
參考文獻…………………………………………………………………………………………….73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一、施密特的著作

1985 Political theology : four chapters on the concept of sovereignty , trans.
by George Schwab.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96a The Leviathan in the state theory of Thomas Hobbes : meaning and
failure of a political symbol , trans. by George Schwab and Erna
Hilfstein.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1996b Roman Catholicism and political form , trans. by G.L. Ulmen.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2005a 《政治性的概念》,姚朝森譯,台北:聯經。
2005b 《憲法學說》,劉峰譯,上海:上海人民。
2005c 《憲法的守護者》,李鈞韜、蘇慧婕譯,台北:聯經。

二、中文部分

李俊增
1997 〈從Schmitt之民主理論論台灣320公投〉,《政治科學論叢》,26期,
頁1-36
杭立武
1987 《拉斯基政治多元論》,台北:商務
吳庚
1981 《政治的新浪漫主義》,台北:五南。
姚朝森
2002 《決斷,政治與人的存在》,台北:元照。
張旺山
2003 〈史密特的決斷論〉,《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5卷12期,頁185-219。
2005 〈國家的靈魂:論史密特的主權觀念〉,《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12
期,頁95-140
曹衛東
2004 〈保守主義革命及其後果〉,《河北學刊》,24卷2期,頁74-78
曾國祥
2009 〈原因與理由:霍布斯公民哲學的二元體系〉,《政治與社會哲學評
論》,30期,頁61-116
蔡英文
1997 〈兩種政治的概念:卡爾•史密特與漢娜•鄂蘭〉,《台灣社會研究季
刊》,27期,頁139-171。
2004 〈霍布斯主權理論的當代詮釋〉,收入《公法學與政治理論:吳庚大
法官榮退論文集》,台北:元照,頁39-79。
蔡宗珍
2003 〈卡爾•史密特之憲法概念析論〉,《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5期,
頁75-122。
錢永祥
1992 〈偉大的界定者:霍布斯絕對主權論的一個新解釋〉,《人文及社會科
學集刊》,5卷1期,頁87-127
蕭高彥
2006 〈共和主義、民族主義與憲政理論:鄂蘭與施密特的隱蔽對話〉,《政
治科學論叢》,27期,頁113-146。

Maschke, Gunter
2008 〈論施密特的「利維坦」〉,朱雁冰譯,收於《霍布斯國家學說中的
利維坦》,上海:華東師大
Mouffe, Chantal
2005 《回歸政治》,孫善豪譯,台北:國立編譯館、巨流
Oakeshott, Michael
2003 〈《利維坦》導讀〉,應星譯,收於《現代政治與自然》,渠敬東編,
上海:上海人民
Strauss, Leo
2001 《霍布斯的政治哲學》,申彤譯,南京:譯林

三、英文部分

Böckenföde, Eenst-Wolfgang
1998 “The concept of the Political : A key to Understanding Carl Schmitt’s
Constitutional Theory” in David Dyzenhaus eds. Law as politics :Carl
Schmitt's critique of liberalism.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pp.37-55
Cristi, Renato
1996 Carl Schmitt and authoritarian liberalism :strong state, free economy.
Cardiff :University of Wales Press
Dyzenhaus, David (ed)
1997 Legality and Legitimacy, New York : Oxford
1998 Law as politics :Carl Schmitt's critique of liberalism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Gottfried, Paul
1990 Carl Schmitt :politics and theory .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Hobbes, Thomas
1991 Leviathan , ed. by Richard Tuck.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Koselleck, Reinhart
1988 Critique and Crisis : Enlightenment and the Pathgenesis of Modern
Society , Cambridge: MIT
Lefebvre, Alexandre
2003 “The Political Given: Decisionism in Schmitt’s Concept of the
Political” Telos, Issue 132, pp.83-98
McCormick, John P
1997 Carl Schmitt's critique of liberalism :against politics as technolog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chwab, George
1989 The challenge of the exception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olitical ideas of
Carl Schmitt between 1921 and 1936 .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Strauss, Leo
1996 “Note on Carl Schmitt, The Concept of the Political” trans. by George
Schwab, in The Concept of the Political, trans. by George Schwab.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