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912106-000417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912106-000417
論文名稱
Title
台南縣市國小教師生命意義感、生命教育態度與生命教育實施狀況之調查研究
Research into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Meaning of Life, Attitude Towards Life Educa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Life Education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71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6-07-26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6-09-12
關鍵字
Keywords
生命教育態度、生命教育、生命意義感
life meaning sense, Life education, educational attitude of the lif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93 次,被下載 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93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0 times.
中文摘要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南縣市國小教師的生命意義感、生命教育態度與對生命教育實施現況的看法。研究樣本為台南縣市國小681位教師,以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以描述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LSD法事後比較、Pearson積差相關進行統計分析。
本研究得到之結論如下:
(一)生命教育的理念已在國小普及,台南縣市國小教師普遍持正面肯定的態度,教學法、教學時機與教材使用都相當活潑多元。「時間不足」、「知能不足」與「教材缺乏」是實施上所遇最大困難。
(二)台南縣市國小教師在生命意義感方面,普遍呈現「良好」的程度與高度認同。因教師的不同性別、婚姻狀況、年齡、宗教信仰、學校所在地而有顯著差異。不因教師的不同修業大學、最高學歷、服務年資、擔任職務而有差異。
(三)台南縣市國小教師在生命教育態度方面,普遍呈現「良好」的程度與高度認同。因教師的不同性別、婚姻狀況、年齡、宗教信仰、最高學歷、服務年資、擔任職務而有顯著差異。不因教師的不同修業大學、學校所在地而有差異。
(四)生命意義感與生命教育態度之間有高度相關,生命意義感高的國小教師,其在生命教育態度方面的表現也更為良好。
根據以上結論,分別對教育行政機關、學校、教師、媒體及家長提出建議。

關鍵字:生命教育、生命意義感、生命教育態度
Abstract
Research into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Meaning of Life, Attitude Towards Life Education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Life Education

Abstract

This research aims at probing into life meaning sense , educational attitude of the life of the grade teacher of Tainan and to the view of implement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life education. It is 681 teachers of primary school of Tainan to study samples , carry on research with the investigation method of the questionnaire. In order to describe statistics , t-test, one-way ANOVA, LSD law are compared afterwards , Pearson product-moment correlation.
The conclusion got in this research is as follows:
(1) The idea that the life educated has already been popularized in the primary school, grade teachers of Tainan generally hold the attitude with definite front , teaching method , teaching opportunity and teaching material use all quite lively pluralism.” time insufficient “, it knows to be can insufficient with”teaching material lack” is it have heavy difficulty most met to implement.
(2) Grade teachers of Tainan generally present “ good degree and height “to approve in life meaning sense . There is difference of showing because of the teacher's different sex , marital status , age , religious belief , scale of the school , school site. No study in a school in the university , well educated and serving the age and service seniority , taking on the post and having most differences because of the change of teacher.
(3) Grade teachers of Tainan generally present “ good degree and height” to approve in educational attitude of the life. Sex , marital status , age , religious belief , scale of the school , well most educated , the age and service seniority of service , post of holding and having difference of showing because of the change of teacher. There is a difference because the teacher's difference studies in a school in the university , school site .
(4) Highly relevant between life meaning sense and educational attitude of life, grade teacher of the life meaning with high sense , its behavior in educational attitude of the life is better too.
According to the above conclusion , put forward the suggestion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ve organ , school , teacher , media and parents separately.

Key word: Life education , life meaning sense , educational attitude of the lif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次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目次…………………………………………………………………………Ⅲ
圖次…………………………………………………………………………Ⅴ
表次…………………………………………………………………………Ⅵ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3
第三節 待答問題………………………………………………………3
第四節 名詞界定………………………………………………………3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4
第二章 文獻探討……………………………………………………....6
第一節 生命意義感意涵、理論與其相關研究…………………….…6
第二節 生命教育內涵與實施狀況………………………………..…19
第三節 生命教育之相關研究…………………………………………44
第三章 研究設計與實施…………………………………………….51
第一節 研究架構………………………………………………………51
第二節 研究假設………………………………………………………53
第三節 研究對象………………………………………………………55
第四節 研究工具………………………………………………………58
第五節 實施程序………………………………………………………60
第六節 資料之分析處理………………………………………………63
第四章 研究結果分析與討論…………………………………………65
第一節 教師對生命教育實施相關看法與生命意義感、生命教育態度之分析………………………………….……………………..65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教師在生命意義感、生命教育態度之差異情形…………………………………………………….………82
第三節 國小教師生命意義感、生命教育態度的關聯分析…….…110
第四節 綜合討論…………………………………………………….113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123
第一節 主要發現…………………………………………………….123
第二節 結論………………………………………………………….132
第三節 建議………………………………………………………….135
參考書目……………………………………………………………..139
一、中文部分……………………………………………………………139
二、英文部分……………………………………………………………149
附錄………………………………………………………………….151
附錄一:受試教師針對開放性問題提出實施生命教育的感想、看法與建議……………………………………………….……………151
附錄二:國民小學教師生命教育態度相關問卷調查…………………159
附錄三:同意書…………………………………………………………163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書目
壹、中文部分
大紀元e報(2004,3月16日)。教育部計畫將建構學校生命教育發展模式。http://news.djy.com.tw/newspage.asp?catid=19&newsid=73458
王邦雄(2000)。孔孟儒學的生死智慧。北縣教育第33期,頁31-38。
台北市教育局(2000)。台北市政府教育局推展生命教育實施計劃。台北:台北市教育局。台灣省政府教育廳(1998)。台灣省國民中學推展生命教育實施計劃。研習資訊,15(4), 8-11。
台南縣政府教育局(2005)。台南縣教育局施政重點。http://www.tnc.edu.tw/edu_point.php.
台南市教育網路中心(2005)。教學資源。http://www.tn.edu.tw/education/g.htm.
台灣省教育廳(1998)。台灣省國民中學推展生命教育實施計畫。研習資訊,15(4),頁8-11。
朱榮智(2000)。孔子的生命教育思想。教育資料集刊第二十六輯,頁81-93。
江慧鈺(2001)。國中生生命意義之探討:比較分析與詮釋研究。私立花蓮慈濟大學教研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呂應鐘(2001)。現代生死學。台北市:新文京。
我的E政府(2006,6月16日)。生命互愛:愛自己、愛別人─教育部學生自我傷害防治措施。
http://www5.www.gov.tw/PUBLIC/view.php3?id=149623&main=GOVNEWS&sub=49.
吳永裕(2001)。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基礎概念。載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論叢,頁29-38。台北:心理。
吳秀碧(1998)。死亡教育與悲傷諮商之人員訓練。學生輔導,54,62-69。
吳庶深、黃麗花(2001)。生命教育概論—實用的教學方案。台北:學富。
吳庶深、曾煥棠(2002)。先進國家與我國中等學校生命教育之比較研究。教育部委託生命教育研究專案報告。台北市:國立台北護理學院。
吳淳肅、侯南隆(1999)。國中教師對「生命教育」、「生死教育」、「死亡教育」課程實施看法之探索。論文發表於生命教育課程規劃研討會。嘉義:國立南華管理學院。
吳清山、林天佑(2000)。教育名詞—生命教育。教育資料與研究,37,頁94-95。
吳武雄(1999)。推展生命教育回歸教育本質。高中教育,7,10-15。
何雪珍(1998)。護理科應屆畢業生憂鬱傾向及其與生活壓力、社會支持、自殺傾向之相關性探討。高雄醫學院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何福田(2001)。生命教育論叢。台北:心理。
何福田(2002)。推動生命教育的必要與認識。研習資訊第19卷第2期,頁1-5。
何英奇(1990)。大專學生之認證危機與生命意義追尋的研究。台北:南宏。
何英奇(1990):生命態度剖面圖之編製:信度與效度之研究。載於何英奇(主編),大專學生之認證危機與生命意義追尋的研究(頁67-83)。台北:南宏。
何郁玲(1999)。中小學教師職業倦怠、教師效能感與生命意義感關係之研究。彰師教研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宋秋蓉(1992)。青少年生命意義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呂應鐘(2001)。現代生死學。台北:新文京。
李月娥(2002)。慈濟教師應用靜思語教學實施生命教育之質性研究—以台北市一所國民小學為例。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李芬容(2006)。國小資優班與普通班生命教育課程與教學實施現況之比較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李遠哲等人著(1999)。享受生命—生命的教育。台北:聯經。
岳玉玲(2004)。生命教育對中途之家不幸少女生命意義感影響之探討。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明和(2003)。高中生命教育實施現況之分析。致遠管理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林思伶(2000)。高級中學實施生命教育現況1998-2000。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頁201-237。台北:寰宇。
林思伶(2001)。生命教育的理念與作法,載於台灣地區國中生死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彰化師大。
林素霞(2003)。不同取向生命教育影響國中學生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生命意義之實驗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林清山(1992)。心理與教育統計學。臺北:東華。
林柳吟(2002)。社區老人生命意義、死亡態度與生活品質之相關性探討。長庚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林瑞明(2002)。台中縣國民小學教師對生命教育課程意見調查之研究。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林綺雲(主編)(2000)。生死學。台北市:洪葉。
林繼偉、潘正德、王裕仁(2002)。學校生命教育現況分析。載於林治平主編:生命教育集思,中原大學2001年海峽兩岸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67-206。台北:宇宙光。
周芬芳(2006)。臺北市國民小學實施生命教育之調查研究。台北教育大學學校行政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邱秀娥(2001)。國民小學教師生命教育相關認知與態度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洪杏杰(2003)。高雄市國民中學生命教育實施現況與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洪賢明(2003)。國民中學生命教育實施現況及目標達成滿意度之初探―以新竹市國民中學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紀玉足(2003)。生死教育對某技職校院學生生命意義感教學成效之探討----以商業設計系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紀潔芳(2003)。生死教育教學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台北市政府教育局主辦:生命教育教學資源建構計畫啟航工作坊研習手冊。1月22-24日。
唐福春(2004)。死亡教育課程對毒品犯生命意義感與死亡態度之影響─以某戒治所為例。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孫效智(2000)。生命教育的倫理學基礎。教育資料集刊第二十六輯,頁27-57。
孫效智(2000)。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哲學基礎。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寰宇。
孫效智(2000)。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哲學基礎。輔仁大學生命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http://210.60.194.100/life2000/net university/paper/net uni paper A1.htm。
孫效智(2001)。生命教育之推動困境與內涵建構策略。教育資料集刊第二十七輯,頁283-301。
孫效智(2001)。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哲學雜誌,第三十五期,頁4-31。
孫效智(2003)。生命教育的困境與展望。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2月。 http://210.60.194.100/life2000/net_university/paper
孫效智(2004)。高中生命教育選修課課程規劃理念與展望。載於周大觀文教基金會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主辦之高中「生死關懷」新設課程教學研討會手冊(頁109-114),彰化市。
孫效智(2004)。普通高級中學生命教育類科課程綱要總目標。台北市:教育部。
高雄市政府教育局(2000)。生命教育手冊。
連進福(2001)。引導孩子走出自己的路─談生命教育在國民小學的實施。載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論叢,頁155-165。台北:心理。
陳佳禧(2001)。生命教育之體認。台北:水牛。
陳英豪(2000)。生命教育—今天不做明天會後悔的工作。
陳英豪(2000)。安頓人心的工作。生命教育網站與新講臺雜誌。
http://210.60.194.100/life2000/00_881104.htm。
陳珍德(1995)。癌症病人生命意義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陳浙雲(2000)。學習,從生命開始。九年一貫課程中生命教育的規劃與實施。教育資料集刊第二十六輯。
陳國雄(2003)。國小生命教育課程實施現況與困境之探討―國小教師觀點。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騰祥(2002)。國小階段推展生命教育的理念與作法。國教輔導,41(5),頁38-41。
黃培鈺(2002)。生命教育通論。台北:新文京。
黃松元(1979)。死亡教育─學校衛生教育中一項爭議的課題。中等教育,3(6),12-13。
黃國彥、鍾思嘉(1987)。老人健康自評、生活改變和生命意義與其生活滿意度和死亡焦慮之關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
黃國彥、鍾思嘉(1987)。老人健康自評、生活改變和生命意義與其生活滿意度之關係。中華心理衛生學,3(1),169-181。
黃國彥(1994)。銀髮族之心理與適應。台北:教育部。老人教育,銀髮飛揚系列叢書(七) 。
黃國城(2003)。高雄市醫院志工幸福感、死亡態度與生命意義感之相關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黃義良(2000)。生命教育在國小課程中的融合與落實策略。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頁255-272。台北:寰宇。
黃德祥(2000)。小學生命教育的內涵與實施。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頁241-253。台北:寰宇。
黃德祥(1998)。生命教育的本質與實施。輔導通訊,55,頁6-10。
張光甫(1995)。談生命教育。輔導通訊,第44期,頁3-4。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臺北:東華。
張春興(1996)。現代心理學。臺北:東華。
張淑美(1996)。死亡學與死亡教育:國中生之死亡概念、死亡態度、死亡教育態度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高雄:復文書局。
張淑美(2006)。「生命教育」研究、論述與實踐─生死教育取向。高雄:復文。
張淑美(2000)。生命教育與生死教育在中等學校實施概況之調查研究。載於林思伶主編:生命教育的理論與實務,頁171-199。台北:寰宇。
張淑美(2000a)。生命教育與生死教育實施現況與省思—以台灣省與高雄市中等學校教師對生命教育或生死教育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為例。教育研究資訊,8(3),頁72-90。
張淑美(2001)。中學「生命教育」手冊—以生死教育為取向。台北:心理。
張淑美(2001)。兒童「生死教育」之理念與實施。載於郭聰貴主編:生命教育,頁1-16。國立台南師院實習輔導處。
張淑美(2002)。台灣地區生死學相關學位論文之分析。生死學研究第二期,頁5-43。
張淑美(2004a)。「台灣地區生死學研究之成果與發展─文獻分析」。國科會專案補助計畫(NSC91-2413-H-017-012)。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張淑美(2004b)。開啟生命教育專業的新紀元─「台灣生命教育學會」正式成立,學生輔導通訊雙月刊,94,100-104。
張鶴騰(2006)。國民小學推動生命教育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研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
尉遲淦(主編)(2000)。生死學概論。台北市:五南。
教育部(1998)。國民教育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總綱綱要。
教育部(1999)。台灣省高級中學學校推展生命教育實施要點。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綜合活動學習領域。
教育部(2000b)。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
教育部(2001)。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教育部推動生命教育中程計畫。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5)。教育部九十四年度學生訓輔(友善校園)工作作業計畫暨地方政府及各級學校辦理事項工作手冊。臺北市:教育部。
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http://life.ascc.net。
曾志朗(1999)。生命教育—教改不能遺漏的一環。載於李遠哲等著:享受生命—生命教育。台北:聯經。
曾煥棠(2000)。第二章:死亡教育。載於林綺雲(主編),生死學(頁43-77)。台北:洪葉文化。
曾琇蘭(2005)。生命教育教學對高職特教班學生生命意義感之探討,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游恆山譯(1991)。生存的理由。台北:遠流。
鈕則誠、趙可式、胡文郁(2001)。生死學。台北縣:空中大學。
鈕則誠(1999)。生死學、生命倫理與生命教育。台灣安寧照顧協會:安寧療護,14,33-39。
傅偉勳(1994)。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台北:正中。
莊錫欽(2004)。高級職校教師心靈特質、生命意義感與生命教育態度之關係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
葉重新(2001)。教育研究法。臺北:心理。
敬世龍(2004)。台南縣市國民中學生命教育實施現況調查及其可行策略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
趙可式、沈錦惠(1987)。活出意義來。台北:光啟。
趙安娜(2002)。鄉村社區老人生命意義、健康狀況與生活品質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台北護理學院護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黎建球(2000)。生命教育的哲學基礎。教育資料集刊第二十六輯,頁1-25。
鄭金川(2001)。生命教育沿革。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http://210.60.194.100/life2000/indexhomel.asp Bordewich, F. M. (1988). Education: Mortal fears. The Atlantic, Vol. 216, pp.30-34.
鄧運林(2001)。認識生命教育。載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論叢,頁21-24。台北:心理。
鄧運林(2001)。國中小死亡教育課程建構。載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論叢,頁275-294。台北:心理。
蔡明昌(2001)。生命教育、生死教育與死亡教育—意涵的分析與探討。載於生命教育與社會關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中:逢甲。
蔡明昌(2002)。生命教育、生死教育與死亡教育—發展背景與課程比對之探討。教育研究資訊雙月刊,10卷3期,頁1-14。
蔡明昌(2002)。生命教育年之後的生命教育。生死學通訊,頁6-11。私立南華管理學院生死學研究所。
蔡坤良(2004)。小琉球漁村老人生命意義感、死亡態度與幸福感之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劉翔平(2001)。尋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的意義治療學說。台北:貓頭鷹。
劉淑娟(1999)。罹患慢性病老人生命態度及生活滿意度之探討。護理研究,7(4),294-305。
劉明松(1997)。死亡教育對國中生死亡概念、死亡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劉敏珍(2000)。老年人之人際親密、依附風格與幸福感之關係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錢永鎮、馮珍芝(1998)。生命教育教師手冊。台中: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倫理教育推廣中心。
錢永鎮(1999)。如何推行生命教育—理論篇。台灣教育,580,頁25-28。
錢永鎮(2000)。生命教育之班級經營。教育資料集刊第二十六輯,頁317-353。
賴昱誼(2000)。生命教育探索姓評估─以嘉義市兩所生命教育中心學校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薛春光(2001)。融入九年一貫課程的生命教育藍圖。載於何福田主編:生命教育論叢,頁147-154。台北:心理。
謝文綜(2003)。國小教師對生命教育的態度與實施現況之調查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
謝曼盈(2002)。生命態度量表之發展與建構。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花蓮。
謝慶宗(2004)。撥動生命的琴弦共譜亮麗的樂章—淺談生命教育在95年高中職新課程之實施。師說,189期,頁59-63。
蕭志明(2005)。彰化縣國民小學教師對實施生命教育課程意見之調查研究。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蕭燕萍(2000)。高職學生生命教育課程內容之分析。淡江大學教育科技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釋慧開(2001)。少年十五二十時— 青少年的成長課題。台灣地區國中生生死教育教學研 討會,國立彰化師範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共同學科。釋慧開(2002)。「生死學」到底研究些什麼內容?生死學通訊,7期,頁1-5。
釋慧開(2001)。生死的省思─從死生的探索到現代生死學建構芻議。蓮花基金會:蓮花會刊,47,10-22。
釋證嚴(2003)。生命的至情第二集。台北:聯經出版社。












貳、英文部分
Baum,S.K.(1988).Meaningful life experiences for elderly persons.Psychological Reports,63,427-433.
Baum, S. K. & Stewart, R. B. (1990). Sources of meaning through the life span. Psychological Reports, 67, 3-14.
Baumeister, R.F. (1991). Meaning of life. New York: Guilford Press.
Crumbaugh, J. C. & Maholic, L. T. (1964). An experimental study in existentialism : The psychometric approach to Frankl’s concept of noogenic neurosis. Journal of Clicical , 11(2), 76-88.
Crumbaugh,J.C.(1968).Cross-validation of purpose in life test based on Frankl’s concepts.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24, 74-81.
Crumbaugh, J. C.(1973).Everything to gain: A guide to self-fulfillment through logoanalysis. Chicago:Nelson-Hall Company.
Frankl, V. E. (1967). Pschotherapy and existentialism : Selected papers on logotherapy. New York: Washington Square Press.
Frankl, V. E. (1986). The doctor and the soul: From psychotherapy to logotherapy. New York: Vintage Books.
Gerwood,J.B,LeBlanc,M.,&Piazza,N.(1998).The purpose-in-life test and religious denomination:Protestant and catholic scores in an elderly population.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54,49-53.
Hedlund, D. E. (1997). Personal meaning: The problem of education for wisdom. Personnel and Guidance Journal, 55(10), 602-604.
Lukas, E. (1985). Manual for the Logo-Test. (J. Fabry Ed. & Trans. ) Berkeley, CA: Institute of Logotherapy.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in German, 1970).
Martin, J.D., & Martin, E. M.(1977).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purpose-in-life Test to The POI, The Otis-Lennon Mental Ability Test Scores, and Grade Point Average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7, 1103-1105.
Meier, A.&Edwards, H.(1974). Purpose-in-life Test: age and sex differenc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30, 384-386.
Namkung, D.(1981). A study of the purpose in life among Korean high school seniors.(Doctoral dissertation, Oreagon State University).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 41, 4326.
Paulson, P. A.,Sharon, C. B., & Wolf, J. A. (1988). Living purpose. New York: Phoenix Rising.
Reker, G. T. & Peacock, E. J. (1981). The Life Attitude Profile (LAT): A multi-dimensional instrument for assessing attitudes toward life. Canadian Journal of Behavioural Sciences, 13, 264-273.
Reker , G. T. (1994). Logotheory and logotherapy: Challenges , opportunities, and some empirical findings. The Internation Forum for Logotherapy, 17 , 47-55.
Takkinen, S., & Ruoppila, I. (2001). Meaning in life in three samples of elderly persons with high cognitive functio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ng & Human Development. 53(1), 51-73.
Yalom, I. D. (1980). 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 New York: Basic Books.
Yarnell, T. D. (1971). Purpose in life test:Furthur correlates.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27, 76-79.
Zika,S.,& Chamberlian,K.(1987). Relation of hassles and personality to subjective well-being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3(1),155-162.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均不公開 not availabl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174.129.59.198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174.129.59.198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