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912107-214227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912107-214227
論文名稱
Title
晚清散文新變
The New Evolution of Prose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301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7-07-12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7-09-12
關鍵字
Keywords
晚清散文、文化民族主義、文界革命、現代化
Literary Revolution, Cultural Nationalism, potential readers, modernization, prose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79 次,被下載 4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79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4 times.
中文摘要
清朝中後期一連串的變局,知識份子改革意識高張,在文學上引發連鎖效應,其中作家視野、創作主題、敘述模式、審美理想自成一局,漸與傳統文學分道揚鑣,而不同於前代。整體而言,雖然內容雜駁,文體紛歧,但思想漸趨多元,書寫方式亦由文言逐漸走向白話,若就文學發展的過程觀察,則是新與舊的變革的轉型橋樑,雖為過渡時期,其承上啟下的作用與價值不容忽視。
本論文梳理龔自珍以來散文的變化,第一章在說明著作旨趣。第二章從晚明及清代前期社會變動和發展,探討晚明文學中的現代化因素,及清代前期文學的發展及限制,尋繹晚清文學變化的內在線索。第三章以1840年鴉片戰爭為參考點,觀察龔自珍、魏源與桐城姚門弟子的論著文本,探討鴉片戰爭前後數十年間(約當1820至1850年),晩清散文新變的傾向。第四章的斷代約始於太平天國興起至甲午戰爭之間(1850-1894),以洪仁玕、王韜、曾國藩為例,探討他們作為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驅,如何漸次將西學帶入散文,展現近代散文發展上,架橋鋪路的作用。第五章論述,約莫是在甲午戰爭後至清朝淪亡(1894-1911),以林紓、嚴復、梁啟超為例,觀察傳統散文從十九世紀初期以來,為因應政治改革與社會文化變易訴求,在內容與形式各方面自覺或不自覺的展開論述、建立創作實踐典範,所形成的文體新變。
鴉片戰爭以來主張文學改革者不勝數,在散文新變上有所貢獻者亦多,因篇幅有限,本論文僅擇選上述數家為例,藉以呈現變化線索。大抵而言散文現代化是伴隨社會動盪、政治文化改革的訴求而展開,龔魏以降,迄乎林紓、嚴復,仍處於非自覺階段,至梁啟超標舉文界革命,文學改革議題才成為自覺運動,其所倡新文體,藉著報章媒體傳播,風靡一時,是下開民國初年五四運動的先河。
Abstract
The instabilitie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stimulated the reformation movement proposed by the intellectuals and caused a chain reaction in Chinese literature, in which the vision, theme, narrative mode, and aesthetics gradually deviated from the earlier traditions. In general, regardless of complicated contents and diversity of literary genres, the ideas also increased in diversity, and the language of writing moved from Classical Chinese to vernacular Chinese. From the aspect of literary development, this is the evolution from the old to the new. Even though it was only transitional, its function and value as a connection cannot be ignored.
This essay compiles the evolutionary pattern of the prose since Gong Zizhen. Chapter One is the Introduction. Chapter Two, covering the social changes and development from the late Ming Dynasty to the early Qing Dynasty, discusses the elements of modernization during the late Ming Dynasty, the development and restrictions in the early writings of the Qing Dynasty, to determine the inner clues related to the literary evolution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Chapter Three, focusing on the Opium War in 1840 and the writings of Gong Zizhen, Wei Yuan, and the students of Tongcheng Yao School, discusses the tendency behind the evolution of prose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before and after the Opium Wars (between 1820 and 1850). Chapter Four, covering the period from the Taiping Rebellion to the Sino-Japanese War (1850-1894), discusses how Hong Rengan, Wang Tao, and Zeng Guofan, as the forerunners of the cultural exchange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gradually brought Western knowledge into Chinese prose, thus leading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prose. Chapter Five, covering the post Sino-Japanese War period to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 (1894-1911), with Lin Shu, Yen Fu, and Liang Qichao as examples, discusses the new literary evolution of traditional prose since the early Nineteenth Century, regarding demands for political reformation and social changes. The new course on contents and style had begun, either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thus establishing a new model for literary creation.
After the Opium Wars, many literary reformers and other people contributed greatly to the evolution of prose. Yet, this essay can only list a few because of the length, and thus to show the clues to understanding the changes. Generally,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prose began the social turbulences and demands for political and cultural reformation. This evolution remained unconscious since Gongwei, up to Lin Shu and Yen Fu. It was not until the Literary Revolution proposed by Liang Qichao, that it became a conscious movement. The new literary style became popular with the press and generated the May 4th Movement.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成果回顧……………………………………….……………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進程…………………………………….……………4

第二章 晚清以前散文的現代視野……………………….………………7
 第一節 晚明社會文化的新意…………………………….………………9
一、晚明以來社會特點…………………………. ………………….9
(一)商業經濟的繁榮……………………………….…………9
(二)社會結構改變……………………………………………11
二、晚明的社會思想的轉型………………………………………..13
(一)傳統儒學思想的轉變……………………………………13
(二)人文主義思潮的發靱……………………………….……15
第二節 晚明散文的現代化傾向…..……………………...………..……19
一、文體的突破………………………….……….…………………19
二、個性化人文主義精神的體現………………….……….………22
三、古今語言的變遷………………………….…….………………26
第三節 晚清以前散文的局限及進步性………………….…………..…30
  一、恩威並施 強力統治…………………………....……………..30
二、商業經濟再度繁榮 市民階層擴大…………….…………….31
三、思想學風的轉變………………………….……….……………33
四、文論侷限及其進步性…………………………..………………35



第三章 晚清散文現代化的先聲………...………………….………...…39
第一節 散文現代化第一聲春雷──龔自珍……………..…….……….41
一、晩清龔自珍及其家學…………………………….……………41
二、尊情說主導下的文論………………………….………………43
(一)尊情說…………………………. …………….…..………43
(二)由尊情而言志………………………..….………..………45
(三)文學批評的判準…………………..……….……………..47
三、瑰瑋淵奧、別具一格的散文創作………………………….…51
(一)議題具有敏銳的時代感…………………….….………..52
(二)思想具有深沉的歷史意識………………….……………53
(三)表現手法跌宕多姿俶詭雄辯………….…………………55
第二節 學習西方思想的先驅──魏源………………………...….……59
一、魏源的學養與經世思想…………………………..……………59
二、經世致用的文學觀……………………….……….….…………64
(一)文以貫道的經世致用說…………….….…….…………..64
(二)貫道實用的文學主張………………………....………….66
(三)實用導向的批評判準…….…………..…………..….…..72
三、學者之文的創作實踐……………..…………………….………77
(一)時代課題的多元關照…………….………………………77
(二)現代化的具體展現………..………..…………………….79
(三)敍事明暢、風格遒勁……………………….….…………81

第三節 新變氛圍中姚門弟子文學思想的調整…………………………85
一、桐城古文興起的意義與時代困局………………..………….…85
(一)桐城古文興起的意義…………………….…..…………..85
(二)乾嘉以後桐城古文的時代困局…………….…...……….88
二、桐城姚門高第梅曾亮、姚瑩的轉變…………..…….…………91
(一)梅曾亮重申「因時」「求真」以求變…….………………92
(二)姚瑩揭櫫「經濟」世務以求變………..………………….96

第四章 晚清傳統散文現代化的首度突圍………………..…..…… ..105
第一節 學習西方文明的革命者──洪仁玕…………… .……………107
一、洪仁玕其人…………………….……….………….…………107
二、通經致用紀實的文學觀………………….………..…………108
(一)雜揉西學的通經致用說…………….………….….……108
(二)言貴從心……………………….………...……..……….110
(三)文以紀實,貴能切實明透…………….………….……113
(四)、重視新聞媒體議論………………………...…………..116
三、現代化文學趨向的實踐……………………….………………118
(一)以經濟方略為著述主題………….……………...….… 118
(二)王韜現代化的變革思想…………..……………….……132
二、以文章為精神的文學主張……….………….…….…………141
(一)文章者人之精神……………….………….….…………141
(二)紀事達情工拙為末…………….……….…….…………144
(三)根柢於學問以求新變………….…….………….………146
三、散文體現的現代化變革……………….......…….………….148
(一)章法篇幅的自由隨意……………………..……….……148
(二)開放的世界性視域…………………..………….………151
(三)表現民間的獨立性與批判性立場…………..…………154
(四)建立報章政論與遊記文體的獨特景觀……..…………155
第三節 儒學經世 融攝西學──曾國藩……………….……………161
一、曾國藩其人其學……………………………….….…………161
(一)曾國藩其人………………………………….…..………161
(二)突顯經濟說的儒學思想……………………..….………164 二、經濟說對桐城文論的拓展………………………….….……172
(一)文章與世變相因………………………………….……..173
(二)凸顯陽剛之美突破雅潔的困局……………….……….177
(三)吸納駢體創新語言…………………………..….………182
三、曾國藩及其弟子散文的新變…………………….…….……186
(一)創作關注社會各階層領域………………….………….186
(二)書寫語言的融通多元性………………………….….…189
(三)弟子對遊記體拓展…………………..………….………191

第五章 散文現代化的新變….…………………………………….…197
 第一節 翻譯文學的催化──林紓 嚴復………………….……....…..199
一、西方美學的媒介者林紓…….…………….…………………200
(一)林紓其人及其思想……….………….….………………200
     (二)林紓譯著的文學觀念……….………….….….………...212
(三)對散文現代化的思想美學貢獻……….….……….……224
二、西方哲學的媒介者嚴復……….………………..……………232
(一)嚴復其人及其思想……….….…….………..………….233
(二)嚴復譯著對散文現代化的貢獻…………...……………241
第二節 梁啟超的文界革命…………………….…………...………….252
一、梁啟超其人及其思想……….….……..…….……..…………252
(一)梁啟超其人……….…….….……………...………….…252
(二)梁啟超的文化思想……….….………………...………….258
二、文界革命的主張……………………………….……..….……….264
(一)文界革命………………………………….……..….……….264
(二)文界革命的主張………………………….……..….……….266
三、新體散文的創作實踐………………………….……..….……….273
(一)展現現代性理想與意境………………….……..….……….274
(二)鎔鑄古今中外的表現手法……………….……..….……….277
(三)感情澎湃具有鼓動風潮的魔力………….……..….……….280
 
第六章 結論………………………………….….………………………285
參考書目…………………..………………….…….………………………291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首依時代,次依姓名筆劃遞增排列。
一、文獻典籍
劉宋.劉義慶著,余嘉錫箋疏,《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1984。
梁.蕭子顯,《南齊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
宋.葉適,《習學記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
宋.羅大經,《鶴林玉露》,北京:中華書局,1983。
明.王陽明,《陽明全書》,臺北:正中書局,1953。
明.汪道昆,《太函集》,據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明萬曆刻本影印,臺南:莊嚴文化出版社,1997。
明.李培,《萬曆秀水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
明.李夢陽,《空同先生集》,臺北:世界書局,1988。
明.李贄,《焚書 續焚書》,臺北:漢京出版社,1984。
明.李贄,《藏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4。
明.李贄,《李溫陵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1。
明.何心隱,《何心隱集》,北京:中華書局,1960。
明.袁中道,《珂雪齋前集》,臺北:偉文出版社,1976。
明.謝肇淛,《五雜俎》,臺北:新興書局,據萬曆戊申年刊本影印,1971。
清.方苞,《方苞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清.王韜,《弢園老民自傳》,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
清.王韜,《淞隱漫錄》,北京:人民文學出版,1983。
清.王韜,《漫游隨錄、扶桑遊記》,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
清.王韜,《弢園尺牘》,臺北:文海出版社,民1981
清.王韜,《弢園文錄外編》,北京:中華書局,1959。
清.王韜,《淞濱瑣話》,臺北,新興書局, 1978。
清.王韜,《瀛壖雜志》,長沙:岳麓書社,1998。
清.洪仁玕,《英傑歸真》,臺北:文海出版社,1973。
清.姚瑩,《中復堂全集東溟文外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
清.姚鼐,《惜抱軒全集》,臺北:中華書局,1966。
清.馮桂芬,《顯志堂集》,臺北:學海出版社,1994。
清.陳 確,《̀陳確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
清.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臺北市:學生書局,1989。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95。
清.曾國藩,《曾文正公全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95。
清.曾國藩,《曾文正公家書》,臺北,世界書局,2001。
清.曾國藩,《曾文正詩文集》,臺北:中華書局,1970。
清.曾國藩,《曾國藩全集》,長沙:岳麓書社,1995。
清.黃宗羲 ,《南雷文定》,臺北:中華書局,1971。
清.黃遵憲著、錢仲聯箋注,《人境廬詩草箋注》,臺北:源流出版社,1983。
清.趙順孫,《四書纂疏》,臺北,學海出版社,1977。
清.薛福成,《庸盦全集》,臺北:廣文出版社,1963。
清.魏源,《陳華等點校注釋,海國圖志》,長沙:岳麓書社,1998。
清.魏源 ,《魏源集》, 臺北:鼎文書局,1978。
清.魏源,《古微堂內外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76。
清.魏源 ,《聖武記》,臺北:中華書局,1971。
清.龔自珍,《龔定盦全集》,台北:新文豐出版社,1975。
林紓,《畏廬文集、詩存、論文》,(《近代中國史料叢到刊第九十四輯》),臺北:文海出版社,1973。
梁啟超,《清代學術慨論》,臺北:華正書局,1989。
梁啟超,《梁啟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康有為《康有為全集》,上海:古籍,1987。
趙爾巽等,《清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77。
嚴復,《嚴幾道詩文鈔》,臺北:文海出版社,1969。

二、今人論著
(一)中文專書
丁文江,《梁任公先生年譜編初稿上冊》,臺北:世界書局,1962。
于桂芬,《西風東漸 中日攝取西方文化的比較硏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
王一川,《中國現代性體驗的發生 : 清末民初文化轉型與文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戈公振,《中國報學史》,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
太平天國歷史博物館編,《太平天國文書彙編》,重慶:中華書局,1979。
王俊義,《清代學術探研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王俊義、曲弘梅譯注,《龔自珍魏源詩文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7。
王運熙、顧易生,《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1987。
王運熙、顧易生主編,《清代文論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
王慶成,《太平天國的文獻和歷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 。
王慶成,《太平天國的歷史和思想》,北京:中華書局,1985。
王爾敏,《近代文化生態及其變遷》,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2。
牛仰山等編,《嚴復研究資料》,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1990。
朱壽桐,《中國新文學的現代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
朱羲冑,《春覺齋箸述記》,(《民國叢書》第四編NO.94),上海:上海出版社,1922。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學生書局,1983。
汪榮祖,《從傳統中求變──晚清思想史研究》,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2。
李文蓀著,張力譯:《梁啟超》,臺南:長河出版社,1978。
李亞舒、黎難秋,《中國科學翻譯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李澤厚:《中國近代思想史論》,臺北:三民書局,1996。
史景遷(Jonathan D. Spence)著,朱慶葆等譯,《太平天國》,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2003。
宋隆發編,《清代文學論著集目正編》,臺北:五南圖書公司,1996。
吳宏一,《清代詩學初探》,臺北:學生書局,1986。
吳孟夏,《桐城文派述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
余英時等編,《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份子》,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3。
何俊,《西學與晚明思想的裂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何貽焜,《曾國潘評傳》,臺北 : 正中書局,1979。
(美)柯文、雷頤 羅檢秋譯,《在傳統與現代之間──王韜與晚清改革》,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3。
沈善洪主編,《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沈善洪主編,《黃宗羲全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尚小明,《學人游幕與清代學術》,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
周作人,《新文學的源流》,臺北:里仁書局,1982。
周駿富編,《清代傳記叢刊》,臺北:明文書局,1985。
周振甫選注,《嚴復選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4。
周振甫,《嚴復思想述評》,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7。
周質平,《公安派的文學批評及其發展》,南京:南京大學出版,1992。
林保淳,《嚴復──中國近代思想啟蒙者》,臺北:幼獅出版社,1988。
林啓彥、黃文江主編,《王韜與近代世界》,香港 : 香港教育出版社,2000。
金耀基,《從傳統到現代》,臺北:張老師出版社,1992。
阿英,《晚清小說史》,北京:中華書局,1955。
胡光麃,《中國現代化的歷程》,臺北:傳記文學,1981。
胡適、陳鍾凡著,《白話文學史 中國文通論》,上海:上海書店,1989。
胡適,《四十自述》,臺北:遠流出版社,1985。
胡適,《胡適古典文學研究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姚漢銘,《新詞語∪社會∪文化》,上海 : 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
唐德剛,《晚清七十年》,臺北:遠流出版社,1998。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上海:上海書店,1990。
孫文光、王世芸編,《龔自珍研究論文集》,上海:上海書店,1992。
孫欽善選注,《龔自珍詩文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3。
馬克鋒譯注,《嚴復林紓詩文選譯》,成都:巴蜀書社 1997。
馬基高,《清代學術思想的變遷與文學》,長沙:湖南出版社,1996。
翁瑞廷,《魏源的政治思想》,臺北:聯亞出版社,1983。
連燕堂,《梁啟超與晚清文學革命》,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年。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上海:上海書店,1990。
陸寶千,《清代思想史》,臺北:廣文書局,1983。
郭廷以,《近代中國史綱》,無出版社年地。
郭廷以,《近代中國的變局》,臺北:聯經出版社,1993。
郭廷禮,《中國近代文學發展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郭預衡,《中國散文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五南出版社,1994。
郭紹虞主編,《中國歷代文論選》,臺北:木鐸出版社,1981。
莊吉發總編輯,《先正曾國藩文獻彙編》,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1993。
陳子展,《中國近代文學之變遷 最近三十年中國文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陳乃琛,《黃遵憲及其文學》,香港:學津出版社,1981。
陳平原,《從文人之文到學者之文》,北京:三聯書店,2005。
陳世忠,《王學末流的異端癥候----以李贄為主的個案研究》,臺北:撰者自印,1995。
陳則光,《中國近代文學史》,廣東:中山大學出版社,2001。
陳舜臣、姚巧梅譯,《太平天國》,臺北:遠流出版社,1996。
陳漢才,《康門弟子述略》,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張朋園,《梁啟超與清季革命》,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69。
張朋園,《知識分子與近代中國的現代化》,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02。
張 灝,《梁啟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
馮 奇,《林紓》,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8。
舒蕪、陳邇冬等,《近代文論選》,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黃保真等,《中國文學理論史》,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
黃愛平,《朴學與清代社會》,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3。
黃錦珠,《晚清時期小說觀念之轉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
章益新,《憂國淑世與寫實創新──龔定盦、黃遵憲》,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1982。
童慶炳,《文體與文體的創造》,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1994。
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編,《中國近代文化的解構與重建──康有為、梁啟超》,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1990。
國立中央圖書館編,《梁啟超知交手札》,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95。
楊益茂,宋桂芝譯注,《太平天國詩文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7。
楊聯芬,《流動的瞬間 : 晚清與五四文學關係論》,臺北 : 秀威資訊科技出版,2006。
熊月之,《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蔡英文、江宜樺編,《現代性與中國社會文化》,臺北:新臺灣人基金會,2002。
蔣英豪,《近代文學的世界化──從龔自珍到王國維》,臺北:臺灣書店,1998。
蔣廣學,《梁啟超和中國古代學術的終結》,南京:江蘇教育,1998。
鄭大華,《包世臣•龔自珍•魏源•馮桂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
鄭振鐸:《中國文學論集》,上海:開明書店,1947。
鄭海麟,《黃遵憲與近代中國》,北京:生活讀書出版社,1988。
鄧之誠、謝興堯等編,《太平天國資料》,臺北:文海出版社,1974。
魯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鄢烈山、朱健國,《中國第一思想犯 : 李贄傳》,北京 : 中國工人出版社, 1993。
楊國強,《百年嬗蛻》,上海:三聯出版社,1997。
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臺北:華正書局,1982。
謝國楨,《明代社會經濟史料選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薛綏之、張俊才編,《林紓研究資料》,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
蕭一山,《清代通史》,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4。
龍協濤,《讀者反應理論》,臺北:揚智文化出版社,1997。
簡又文,《太平天國典制通考》,香港:簡氏猛進書屋,1958。
錢基博,《現代中國文學史》,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錢鍾書等,《林紓的翻譯》,北京:新華書局,1981。
魏仲佑,《黃遵憲與清末「詩界革命」》,臺北:國立編譯館,1994。
羅邕、沈祖基輯,《太平天國詩文鈔》,臺北:文海出版社,1971。
羅榮渠,《現代化新論:世界與中國的現代化過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1995。
羅爾綱,《太平天國史綱》,上海:上海書店,1992。
羅爾綱,《太平天國史》,北京:中華書局,1991。
蘇雙碧,《太平天國史綜論》,南寧:廣西人民出版,1993 。
龔書鋒,《中國近代文化探索》,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1987。
龔鵬程,《晚明思潮》,臺北:里仁書局,1994。
(二)中文期刊
王一川,〈王韜──中國最早的現代性問題思想家〉,《南京大學學報》,1993.3。
王宏志,〈權力與翻譯--晚清翻譯活動贊助人的考察〉,《中外文學》,2001.12。
王家儉,〈海國圖志對日本的影響〉,《大陸雜誌》,第三十二卷:第八期,1966.4。
王琦珍,〈文學轉型時期的矛盾與惶惑一林紓試論〉,《閩江學院學報》,第24卷:第4期,2003.8。
向燕南,〈晚明士人自我意識的張揚與歷史評價〉,《史學月刊》,2003.8,4期,。
汪維真、牛建強,〈明代中後期江南地區風尚取向的更移〉,《史學月刊》,1990年5期。
邢兆良,〈晚明社會的文化變遷和科學發展〉,《社會科學戰線》1998年2期。
李里峰〈「東方主義」與自我認同----梁啟超中西文化觀的再闡釋〉,《福建論壇》,採自http://www.wenhuacn.com/article.asp?classid=70&articled=4985。
李建平,〈嚴復的歷史貢獻與價值取向〉,《福建師範大學學報》,2004,2期。
呂文翠,〈晚清上海的跨文化行旅:談王韜與袁祖志的泰西遊記 〉,《中外文學》,2006.2,。
吳承明:〈論清代前期我國國內市場〉,《歷史研究》,1983.1。
余英時,〈士商互動與儒學轉向─明清社會史與思想史之一面向〉,收於郝延平、魏秀梅主編,《近世中國之傳統與蛻變─劉廣京院士七十五歲祝壽論文集》,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
周中明,〈關於桐城派及近百年來對它的評論〉,《文學評論》,1997,4期。
迪麗達.吐斯甫汗:〈中國西域的語言文化與翻譯的關係〉,《中國翻譯》,2000.3。
邵金凱、赫宏桂:〈略論晚明風尚的變遷〉,《鹽城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2期。
施立業,〈關於姚瑩地位的再認識〉,《安徽史學》,1997,4期。
晁罡,〈在激進與保守之間──梁超超的東西文化觀〉,《平頂山師專學報》,2001.8。
高黛英〈20世紀桐城派研究述評〉,《鄭州大學學報》,36卷:2期,2003。
高建立,〈商業文明的發展與晚明士林風氣的嬗變〉,《遼寧大學學報》,2006.4。
唐小兵,〈知識份子書寫的傳播學轉向:評李仁淵著《晚清的新式傳播媒體與知識份子:以報刊出版為中心的討論》〉,《二十一世紀》,2006.8。
孫邦華,〈西潮衝擊下晚清士大夫的變局觀〉,《二十一世紀》,2001.6。
張家康,〈善變的梁啟超〉,《書屋》,2005,11期。
張德健,〈從文體演變的角度看晚明小品的價值〉,《中國文學研究》,2000.1。
章培恆、駱玉明,〈終章:向新文學的推進〉,2007年2月28日,取自http://www.qiuqian108.com/new_page_4_011.htm。
陳德錦,〈龔自珍散文的諷刺藝術〉,《國立中央大學人文學報》,2003.12 。
陳寶良,〈晚明社會生活的新動向〉,《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9期 。
曾光光,〈桐城派與清代學術流變〉,《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12期。
萬明,〈晚明社會變遷〉,《中國文化研究》,春之卷,2004。
趙豐田:〈康長素先生年譜〉,《史學年報》,第2卷:第1期,1930.5。
熊呂茂、尚高華:〈論曾國藩傳統文化觀向近近代文化觀的演變〉,《文史博覽.理論》,2005.2。
熊秉真,〈歷史之幻與文字之真──折照晚清與晚明〉 ,《中國文哲研究通訊》,1999.12。
劉克敵,〈晚年林紓與新文學運動〉,《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97.1。
謝貴文 ,〈論姚瑩的「學術經世」〉,《國文學報》(高師大),2006.6。
蔡志超,〈《畏廬論文》詮評〉,《慈濟技術學院學報》,2006.3。
歐崇敬,〈從晚清經世派之實用傾向與工具理性哲學觀念到中體西用的洋務運動途程 〉,《當代中國哲學學報》,2006.3。
樊樹志,〈「全球化」視野下的晚明〉,《復旦學報》,2003,1期。
樊樹志,〈明清江南市鎮的「早期工業化」〉,《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4。
龔鵬程主講,鍾正道整理,〈傳統文化與文學--新變代雄與奪胎換骨〉,《聯合文學》(臺北),1999.6 。
顧易生,〈方苞姚鼐的文論及其歷史地位〉,《江淮論壇》,1982,2期。

(三)學位論文
王春美,《姚瑩的生平與思想》,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74。
李建福,《湘鄉派文論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4。
李瑞騰,《晚清文學思想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4。
沈乃慧,《林琴南及其翻譯小說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
邱茂生,《晚清小說理論發展試論》,臺北: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
呂立德,《林琴南古文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
林明德,《梁啟超與晚清文學運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88。
林香伶,《清末民初文學轉型期的標誌──南社文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2003。
金鎬,《梅曾亮及其文學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
阮桃園:《龔自珍的文學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
高美芸:《王韜對時代的關懷及其尋求的解決之道》,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
邱茂生,《晚清小說理論發展試論》,臺北: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
陳如雄,《曾國藩古文研究》,臺北: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
陳如雄,《曾國藩家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陳美秀,《梅曾亮文論及其在桐城派之地位》,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3。
張哲魁,《梁啟超的民族思想與國家觀念之研究》,臺中:東海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1995。
張智清,《梁啟超與《時務報》、時務學堂》,臺北: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4。
黃聖旻,《湘學與晚清學術思潮之轉變》,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
  論文,2005。
劉紀曜,《梁啟超與儒家傳統》,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5。
熊秉純,《王韜研究》,臺北: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9。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一年後公開,校外永不公開 campus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3.147.104.248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3.147.104.248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