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913102-155820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913102-155820
論文名稱
Title
我國通信.資訊暨傳播委員會規劃之探討
non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14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2-07-01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2-09-13
關鍵字
Keywords
傳播、電信、資訊
non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15 次,被下載 5937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15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5937 times.
中文摘要
論 文 摘 要
  本研究是根據德菲調查所得之政策目標,建立層級分析法所需之層級結構,並依此一階層結構設計AHP之問卷,針對政策目標(評選準則)對對相比以計算其權重值進而了解各目標在「成立通信、資訊暨傳播委員會最適組織型態」此一總目標下之相對重要程度,以及在每一政策目標下作各方案的比較,同樣以對對相比的方式,評估各方案對每一政策目標之相對達成程度,也就是在政策目標下對各方案的相對偏好程度,最後以問卷調查所得之每一受調者比較值進行幾何平均,做為整體權重值,再將整體權重值代入AHP結構中進行運算,運算工具是以expert choice PC軟體進行相關分析運算。
  本研究之重要發現如下:
  本研究發現我國現行通信、資訊暨傳播管理組織架構存在許多不合理及無效性的諸多缺失,從通信、資訊暨傳播委員會(CIBC)規劃之AHP表就可看出專家暨一般民眾對新媒體管理機關之期望所在,而這些期望相對的也就是過去媒體管理機關所欠缺的譬如政策目標中「獨立、自主暨公平、正義」二項分向量權重值分別高達0.375,代表我國現有電信、傳播管理機關欠缺獨立自主及公平性的機制,茲分述於后:
一、現有電信暨傳播管理機關獨立、自主性不足:
  我國電信主管機關在電信事業民營化後還是公司的股東,在完全競爭的市場,主管機關身兼電信事業股東很難被期待站在公平、正義的立場執行管理任務,電信市場開放以後擁有龐大的商機,管理機關面臨各方利益團體的關說,為免管理機關受不當的干預,建立獨立管理機關有其必要;我國傳播事業管理由新聞局主政是否妥適,幾年來均為產官學討論的焦點,多數認為新聞局同時兼負政府發言人、負責國內、外文宣業務及媒體管理,有角色衝突之顧慮,為確保廣電自由,避免媒體遭外力介入,傳播事業管理機關應具有獨立行使職權之地位,為多數自由國家及廣電學者所公認,檢視我國現行傳播管理機關為新聞局廣電處,而廣電處僅為新聞局內部之業務單位,就維持廣電自由所需求之機關獨立、自主性而言明顯不足。
二、現有管理機關無法有效因應產業整合之趨勢:
  我國目前的管理機關係以產業別作劃分,電信產業歸交通部管,傳播產業之營運,歸由行政院新聞局管,但廣電技術仍由電信總局管,媒體管理分屬二機關,妥適性存疑而有整合之建議,在產業匯流之下,電信與傳播跨業經營越具頻繁,電信及傳播產業重疊範圍廣泛,受管制對象之差異越小,理論上相同性質的服務採取相同的管制,在管理上沒有採差別待遇的理由,然而分業分治的管理架構下,各主管機關難免從自己的角度來規劃產業政策,如此易造成產業政策不一之情形,性質相同的產業或有寬嚴不一之情形,形成跨業經營困難,因此,相關產業即應視為單一產業,宜由同一機關單一窗口管理,以提升管理效率。
三、與傳播、電信相關之網際網路議題未明訂管理機關之職掌:
  網際網路所涉及產業廣泛,與許多部分業務相關,電信總局作為電信管理機關,蒐集國際網路安全技術標準及相關資訊有相當便利性,進而訂定網路安全技術標準,供政府各級機關遵守,因此,可考慮將此業務納入電信管理機關經常性法定業務中,網域各種管理目前由交通部主管的TWNIC,但電信法規中,並未列入相關業務職掌,但有鑒於網域名稱國際談判必須由政府機關出席,故有必要將此部分任務納入電信管理機關之法定業務職掌。
四、現有管理機制,無法注意文化意涵:
  大眾傳播高度影響社會文化,它是不爭的事實,世界各國無不對傳播內容進行管制;或以行政管制,或以司法審判規範來進行高度或較低度管理,以國情訂定相關之傳播法規,最終目的就是希望傳播帶給社會健康、陽光的一面,盡量減少負面的影響,建構一個多元文化且深富人文關懷的社會。本研究中專家學者給「應注意文化意涵」這項政策目標0.125權種值,顯示大眾對傳播文化的重視,其相關議題不外:(一)保護言論自由,鼓勵文化創造。(二)保存本土文化,防止文化強權侵害。(三)保護兒童身心健康,防止媒體不良節目傷害。(四)公平進用媒體,創造多元媒體文化。(五)媒體腥、膻、色、偷窺、八掛暴力節目之禁止。以上議題即為傳播內容管理之主要判別依據。
  依研究結果發現新媒體管理機關以第二方案獨立公法人之委員會位階為最佳選擇,其次為第一案委員會獨立於部會之外,隸屬行政院為次佳,以行政機關之內部單位型態隸屬科技部或其他部會為最差。組織規劃以其政策目標能達到獨立自主性及公平、正義為原則,就我國目前通信、資訊暨傳播之監理業務分屬多機關管轄致使事權無法統一,管理與監督權責不明,政策制訂無法雇及全貌,增加機關協調成本,缺乏管理效率,亦無法因應時代產業匯流的發展,所以成立單一的管理機關為大勢所趨。如果組織的規劃採用本研究第三案,即以行政機關之內部單位納入科技部或其他部會,其結果將重蹈目前組織的困局,因為通信、資訊、傳播橫跨三種產業,其產業內容並非單一部分業務屬性所能涵蓋,其中有屬於科技面的,有文化面的,有國家安全面的事務,管理型態勢必再造成另一次的割裂、分解,所以成立委員會單一媒體管理機關統籌通信、資訊、傳播政策之研訂及相關監理事項,促進我國通信、傳播產業的發展,應是較具前瞻性的作法。


Abstract
non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問題 2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5
第四節 研究限制 8
第二章 文獻回顧 9
第一節 公共政策相關概念之介紹 9
第二節 政府組織再造推動計畫 13
第三節 我國通信、廣電監理架構概況 14
第四節 各國通信、廣電監理架構概況 21
第五節 媒體改造方向及政策說明 39
第三章 成立通信、資訊暨傳播委員會可行性評估 43
第一節 通信、資訊暨大眾傳播的合流 43
第二節 台灣電視生態現存的幾個問題 44
第三節 黨、政、軍三退與無線頻譜的公共化 44
第四節 通信、資訊暨傳播委員會之組織與運作 50
第五節 財務負擔暨社會的可接受性 61
第四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 64
第一節 德菲理論基礎與應用 64
第二節 層級分析法 65
第三節 研究設計 70
第五章 結果分析 75
第一節 成立我國通信、資訊暨傳播委員會組織設計探討 75
第二節 層級分析法結果分析 77
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84
第一節 研究發現 84
第二節 政策建議 88
參考文獻 90
附錄一 訪談摘要 93
附錄二 第一回合專家問卷的設計 98
附錄三 AHP問卷的設計 99


圖 目 錄
圖1-1 研究流程 7
圖2-1 政策分析的整合架構 12
圖2-2 我國通信、廣電監理架構 14
圖2-3 交通部電信總局之組織 16
圖2-4 NICI之組織架構 18
圖2-5 TWNIC組織架構圖 19
圖2-6 美國FCC之組織架構 23
圖2-7 NTIA之組統架構如圖 28
圖2-8 頻譜管理(Spectrum Management) 28
圖2-9 英國電信傳播組織分工圖 30
圖2-10 Oftel之組織架構 32
圖2-11 歐盟媒體政策之文化 36
圖2-12 馬來西亞能源電訊多媒體部組織圖 37
圖3-1 資訊業、電信業與傳播業三者整合之發展 43
圖3-2 我國通信、資訊暨傳播管理委員會組織架構圖 54
圖4-2 AHP後向規劃推估比較差距圖 68
圖4-3 AHP研究流程圖 70
圖4-4 AHP階層結構圖 74
圖5-2 委員會規畫設計政策目標權重點 78
圖5-3 獨立自主性之方案權重圖 79
圖5-4 公平、正義原則之方案權重圖 80
圖5-5 順應產業趨勢之方案權重圖 81
圖5-6 注意文化意涵之方案權重圖 82
圖5-7 各方案綜合權重圖 82

表 目 錄
表2-1 美國、英國及馬來西亞監理制度優缺點比較表 38
表3-1 從組織三層面看新組織五特色表 53
表3-2 第一處之業務職掌 55
表3-3 第二處之業務職掌 56
表3-4 第三處之業務職掌 56
表3-5 第四處之業務職掌 57
表3-6 第五處之業務職掌 57
表3-7 第六處之業務職掌 58
表3-8 第七處之業務職掌 58
表3-9 人事處之業務職掌 59
表3-10 會計處之業務職掌 59
表3-11 秘書室之業務職掌 60
表3-12 政風處之業務職掌 60
表3-13 交通部電信總局、行政院新聞局廣播電視處91年度預算員額表 62
表4-1 AHP評估尺度意義及說明 67
表5-1 通信、資訊暨傳播委員會規劃AHP表 77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廣播電視基本通則」草案,民85,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新聞局廣電白皮書,民89,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丘昌泰(民89),公共政策,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謝思慧(民84),全民健保最適方案評選,國立中山大學公共事務所碩士論文。
蔣家興(民88),中央政府組織調整方向暨原則,台北:政府組織再造推動計畫。
翁興利(民84),公共政策論文集,台北:中興大學法商學院印行。
行政院新聞局(民90),電信、傳播協調工作小組考察報告,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彭芸(民83),各國廣電政策初探,台北: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基金會。
行政院新聞局(民89),行政院新聞媒體改造方向暨政策說明,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汪琪、鍾蔚文(民83),通信、資訊暨大眾傳播的合流。
王小惠(民89),亞太媒體中心數位化策略之可行性研究報告,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鄭淑敏(民88),我的呼籲-正視A. C. Nielson對台灣電視亂象的影響,台北:88.12.1聯合晚報。
林水波(民88),組織理論,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新田義則(民70),組織計劃的建立法,台北:先鋒企業管理發展中心。
葉匡時(民90),企業組織與管理,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企管系。
鄧振源、曾國雄(民78),層級分析法的內涵與應用,台北:中國統計學報。
楊啟芳(民83),對外直接投資之投資環境評估研究,台北:台灣銀行季刊。
蔡文宜(民90),電信自由化公平競爭法制之研究,台北:公平交易季刊。
南方朔(民91),加速失去的合理性,台北:91.6.17中國時報。
李欽湧(民85),社會政策分析,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行政院新聞局(民89),無線電視公共化可行性評估報告。
交通部電信總局(民90),電信、資訊及傳播跨業整合監理機構組織之研究,理律法律事務所。
林水波(民90),公共政策新論,台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財團法人廣電基金會(民86),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台北:廣電基金。
台灣有線視訊寬頻網路發展協進會(民89),4C整合下成立國家資訊通訊傳播委員會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陳光禎&林亦堂教授。

〔英文部分〕
Dizard. W. 1990, The Coming Information Society. New York: Longman.
Dunn, W. N.1994 Politic Policy Analysis: An Introduc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Easton, D.〝An Approach to the Analysis of Political System〞, World Politic.
Friedrich, carl, 1963 Man and His Government: An Emprical Theory of Politics, New York: Mcgraw-Hill.
Heineman Robert, 1990 The World of the Policy Analyst: Rationality, Value & Politics. N.J Chatham House Publishers, Inc.
Ira Sharkansky 1970, Public Policies and Decision Making N.Y.
Joseph Straubhaar & Robert Laros 1996, Communications Media in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By Asia-Pacific Press.
Lasswell, Harold & Abraham Kaplan, 1950 Power and Society, New Har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Linstone, Harold A. and Murray Turoff, 1995 The Delphi Method-Techniques and Application.
Lowi, Theodore. 1972.〝Four Systems of Policy. Politics and Choice,〞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Richard L. Daft 1998, Organization theory and Design.
Roger d. Wimmor, Joseph R. Dominick 1991, Mass Media Research-An Introduction.
Saaty, T. L. 1986 Decision Making for Leaders: The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for Decision in A Complex World, Cal.
Thomas F. Baldwin, D. Stevens & Charles Steinfield 1997 Convergence: Integrating Media, Information & Communication By Asia-Pacific Press.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