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913104-150842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913104-150842
論文名稱
Title
中國因應美國亞太飛彈防禦計劃之研究
China's Reaction to United States Asia-Pacific Missile Defense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27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4-07-30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4-09-13
關鍵字
Keywords
戰區飛彈防禦系統、最低核威嚇、大規模毀滅性武器、大浦洞一號彈道飛彈
Minimum Deterence, Taep’o-dong 1 ballistic missile,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Theater Missile Defens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08 次,被下載 5194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08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5194 times.
中文摘要
本文主要說明後冷戰時期由於彈道飛彈科技的擴散,美國遭受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威脅,為維持美國在全球地區的霸權地位,美國推出飛彈防禦計畫,來保護美國本土及海外駐軍安全,在亞太地區,由於1998年北韓試射大浦洞一號彈道飛彈,美日兩國於1999年共同合作研發戰區飛彈防禦系統,來因應可能遭受北韓的威脅。
面對美日兩國在亞太地區軍事合作的強化,中國感到相當憂心,中國認為美日兩國軍事同盟具有針對性,不利亞太地區的安全與穩定,尤其美日兩國共同研發戰區飛彈防禦系統,將影響中國戰略核武能力,使中國「最低核威嚇」失效,此外,面對台灣未來可能會加入美國所主導的亞太戰區飛彈防禦系統,中國有強力反對,指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不容許外國勢力的介入。
中國也提出相關因應辦法,在軍事上,中國明瞭發展本身反制武器也是相當重要,如增加彈道飛彈、強化核武及發展飛彈防禦能力;中國除了強化自身軍事力量外,也透過大國外交、睦鄰外交及多邊安全機制的表現,來達成反對美國的聯合戰線。

關鍵詞:大規模毀滅性武器 大浦洞一號彈道飛彈 最低核威嚇 戰區飛彈防禦系統
Abstract
The research explain because of the proliferation of ballistic missile technology, the United States suffers the threat of mass destruction weapons. For maintaining the hegemony posi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global region, the United States announces the missile defense project to protect American mainland and the overseas garrison forces security.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North Korea lunches the Taep’o-dong 1 ballistic missile in 1998. The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cooperate to develop Theater Missile Defense to respond the threat that may suffer from North Korea.
China feels anxiety about United States and Japan strength their military relationship. China explains Theater Missile Defense is unstable for Asia-Pacific region. Theater Missile Defense will decrease China strategic nuclear weapon ability. Facing the Taiwan may join the Theater Missile Defense, China is strong objection. Taiwan is one part of China.
China puts forward reactions. Militarily, China also understands to develop anti-system weapon is rather important. As increase the ballistic missile, enhance the nuclear weapon and develop the missile defense ability. In addition to enhancing self military force, through the performance of diplomacy and participate in multilateral organizations to reach consociations front of the objection the United States.

Keywords: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Taep’o-dong 1 ballistic missile Minimum Deterence Theater Missile Defense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中國因應美國亞太飛彈防禦計劃之研究
目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理論與方法 12
第二章 後冷戰時期美國之亞太安全戰略
第一節 雙邊軍事同盟 21
第一項、美、日軍事同盟 21
第二項、美、韓軍事同盟 26
第三項、美、東南亞安全關係 28
第二節 多邊安全機制 34
第三節 美國對中國的安全戰略 43
第三章 美國飛彈防禦政策之沿革
第一節 冷戰時期之飛彈防禦政策 47
第一項、冷戰時期美國飛彈防禦的沿革 47
第二項、確保相互摧毀與被動防禦的策略 50
第二節 後冷戰時期之飛彈防禦政策 51
第一項、老布希政府的飛彈防禦政策:「戰略防禦機先」到「全球
防護有限打擊」 51
第二項、柯林頓政府的飛彈防禦政策:「全球防護有限打擊系統」
到「彈道飛彈防禦組織」 53
第三項、小布希政府的飛彈防禦政策:「彈道飛彈防禦組織」到「
飛彈防禦署」 57
第三節 美國亞太戰區飛彈防禦計劃 59
第一項、戰區飛彈防禦系統的定義 59
第二項、亞太地區彈道飛彈對美國的威脅 61
第三項、美日同盟與戰區飛彈防禦系統 64
第四章 中國因應美國亞太飛彈防禦計劃之策略-軍事層面
第一節 中國亞太安全戰略 69
第二節 中國對美國亞太飛彈防禦之認知 72
第一項、對國際核武戰略的影響 72
第二項、對區域戰略的影響 73
第三節 中國之飛彈發展 76
第四節 中國因應美國亞太飛彈防禦之軍事策略 84
第一項、強化飛彈能力 84
第二項、強化戰略核武的能力 85
第三項、發展中國本身的飛彈防禦系統 87
第五章 中國因應美國亞太飛彈防禦計劃之策略-外交層面
第一節 中國之大國外交 89
第一項、對美外交 89
第二項、對俄外交 92
第二節 中國之睦鄰外交 95
第三節 中國之多邊安全機制 96
第一項、聯合國 96
第二項、上海合作組織 98
第三項、東協區域論壇 98
第六章 結論 101
參考書目 105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部分:
(一)政府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的軍備控制與裁軍」,1995年11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的國防」,1998年7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的國防」,2000年10月。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的國防」,2002年12月。
(二)書籍
Bezezinski,Zbigniew著。林添貴譯。1998。大棋盤。台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Flournoy ,Michele A.。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2002。2001美國四年期國防總檢重大議題。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K. Scott McMahon。曾祥穎譯。2001。美國飛彈防禦的過去與現在。台北市:麥田出版。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2001。中共崛起構成的挑戰:亞洲觀點。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2001。布希政府的戰略挑戰。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Pfaltzgraff,Robert L. Jr。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2000。安全戰略與飛彈防禦。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Pillsbury ,Michael。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2001。中共對未來安全環境的辯論。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RAND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2001。美國與亞洲。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Stokes ,Mark A.。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2000。中共戰略現代化。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2001。2001東亞戰略概觀。台北市: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王緝思等著。2001。冷戰後美國的全球戰略和世界地位。台北市: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吳建德。1996。中國威脅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周煦。1999。冷戰後美國的東亞政策。台北市: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林宗達。2000。戰區飛彈防禦與台海安全。台北市:時英出版社。
林宗達。2001。蛻變中的軍事強權。台北市:時英出版社。
國防部譯。2002。美國四年期國防總檢報告。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張亞中、孫國祥。1999。美國的中國政策:圍堵、交往、戰略夥伴。台北市: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陳啟懋。2000。中國對外關係。台北市:吉虹資訊。
鄧小平。1993。鄧小平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
林宗達。2003。強權較勁-中共與美國飛彈攻防之外交戰略。台北:晶典文化事業出版社。
華盛。2000。中國最新王牌武器。香港:夏菲爾國際出版公司。
(三)期刊
Banning Garrett。2001。「國家導彈防禦系統:美國遭遇中國因素」。世界經濟與政治,第7期,頁71-74。
Evan S. Medeiros, Jing-dong Yuan。高忠義譯。2001。「美軍在亞洲的軍事部署」。國防譯粹,第28卷第9期,頁9-18。
Li Bin。高一中譯。2001。「美國國家飛彈防禦系統對中共戰略的影響」。國防譯粹,第28卷第7期,頁19-27。
Peppino A. Debiaso。王振坤。1999。「戰區飛彈防禦與國家安全」。國防譯粹,第27卷第5期,頁16-25。
Tai-Tiong Tan。2002。「相互依賴的東亞與美國」。國防譯粹,第29卷第6期,頁56-62。
丁 勝。2000。「美國加快建立導彈防禦體系的步伐」。現代國際關係,第4期,頁9-13。
丁樹範。1999。「中共對美國戰區飛彈防禦計劃的態度」。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11期,頁1-17。
于有慧。1999。 「中共的大國外交」。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3期,頁45-61。
王傳劍。2002。 「從雙重遏制到雙重規制-戰后美韓軍事同盟的歷史考察」。美國研究,第2期,頁31-46。
以 理。2000。「中共對美發展戰區飛彈防禦系統反應之研析」。中共研究,第34卷第7期,頁70-99。
付 英。2001。「TMD與中國國家安全」。兵團黨校學報,第5期,頁58-60。
田俊儒。2002。「由共軍現代化論二砲部隊導彈軍力發展」。中共研究,第36卷第6期,頁60-75。
任曉、劉星漢。2000。「論20世紀90年代的美日同盟」。美國研究,第4期,頁67-96。
成雪峰。2001。「試論東盟對建立亞太安全體制的影響」。當代亞太,第1期,頁11-17。
朱 鋒。2000。「美國導彈防禦計畫對國際安全的衝擊」。歐洲,第4期。頁26-33。
朱 鋒。2001。「小布希政府的導彈防禦計畫與新戰略框架」。太平洋學報,第3期,頁31-39。
朱 鋒。2001。「布希政府對華政策與TMD入台新發展」。國際經濟評論(7-8月),頁35-38。
艾向榮。1997 。「21世紀共軍在亞太地區角色-中共軍隊未來發展」。共黨問題研究,第23卷第1期,頁66-76。
吳 松。2000。「關於國際規制的三種理論主張」。香港社會科學學報,第16期(春季),頁47-70。
吳大平。1997。「從國際戰略看美日安保防為合作新指導方針與兩岸關係」。東亞季刊,第28卷第4期,頁39-52。
吳建德。1996。「後冷戰時期中共的核武與戰略」。共黨問題研究,第22卷第4期,頁27-35。
宋鎮照。2001。「新世紀中共與東南亞的政經外交關係與戰略:發展與挑戰」。共 黨問題研究,第27卷第1期,頁31-45。
李大中。2000。「後冷戰時期美國飛彈防禦政策-爭辯與邏輯」。問題與研究,第39卷第5期,頁17-46。
李大中。2000。「後領戰時期美國飛彈防禦政策:爭辯與邏輯」。問題與研究,第39卷第5期,頁17-45。
李承禹。1999。「TMD對我台海安全及兩岸關係之影響評估」。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10期,頁54-71。
李承禹。2000。「戰區彈道飛彈防禦系統(TMD)對我國防安全之效益分析」。中華戰略學刊,第89卷,頁225-264。
孟 樵。2000。「從神舟號升空看中共太空戰(天戰)戰力的發展」。中共研究,第34卷第3期,頁98-107。
林文程。2000。「中共參與亞太多邊安全機制之目的與立場」。中國事務,第2期,頁82-97。
林正義。2001。「美國的東亞安全政策與預防外交」。戰略與國際研究,第3卷第1期,頁16-37。
林宗達。1999。「台灣加入戰區飛彈防禦計劃之評析」。問題與研究,第38卷第7期,頁1-21。
林宗達。2000。「台灣戰區飛彈防禦系統與中共可能因應策略之分析」。中共研究,第34卷第5期,頁105-143。
林宗達。2001。「中共與俄羅斯因應美國亞太戰區飛彈防禦之軍事策略分析」。共黨問題研究,第27卷第4期,頁64-81。
林長盛。牛銘實。2003 「中共洲際導彈軍力的建設與實力」。中共研究,第37卷第7期,頁80-90。
金熙德。2000。「日美同盟的再定義及其未來趨勢」。世界經濟與政治,第7期,頁13-18。
唐仁俊。2001。「後冷戰時期中共對東協外交政策之分析」。共黨問題研究,第27卷第12期,頁83-94。
夏立平。2000。「美國發展導彈防禦系統及其對亞太安全的影響」。國際觀察,第5期,頁13-17
夏立平。2001。「布希政府發展導彈防禦系統的戰略考慮及其影響」。國際觀察,第4期,頁27-31。
夏立平。2001。「美國亞太安全戰略的調整趨勢與影響」。中國評論, 4月號,頁36-41。
夏立平。2001。「當前亞太地區海軍發展的特點和海軍軍控的前景」。當代亞太,第4期,頁24-31。
孫建社。2002。「亞太大國關係與中國安全困境」。當代亞太,第7期,頁3-9。
徐萬勝。2000。「冷戰後日美同盟關係的三大趨勢」。當代亞太,第10期,頁45-49。
殷天爵。1999。「美日安保防衛指南修訂對中共亞太政策之影響」。中華戰略學刊,第88卷,頁39-70。
張清敏。2000。「導彈防禦體系與21世紀亞太格局」。國際論壇,第2卷第二期,頁13-20。
張雅君。1992。「90年代中共的亞太戰略」。中國大陸研究,第35卷第11期,頁17-31。
張雅君。2003。「反彈道導彈條約爭議與中俄關係的發展」。問題與研究,第42卷第3期,頁27-55。
許漢昇。2001。「中共對東南亞區域安全之影響」。共黨問題研究,第21卷第5期,頁60-68。
郭曉兵。2002。「一張天網在美國上空鋪開-美國導彈防禦系統的來龍去脈」。世界知識,第2期,頁18-23。
陳文賢。1998。「從權力平衡的觀點看亞太安全」。問題與研究,第37期第3卷,頁19-34。
陳效衛,李小華。2000。「東亞TMD的地緣政治後果」。東北亞論壇,第2期,頁23-25。
陳華凱。2000。「由中國威脅論看中共對信心建立措施的運用-歷史的觀點」。共黨問題研究,第26卷第3期,頁62-74。
陸建人。2001。「布希的新亞太戰略及其對中國的影響」。當代亞太,第8期,頁3-5。
寒天陽。2001。「中美在導彈控制問題上的鬥爭與合作」。中國評論(7月號),頁 28-31。
馮瑞雲。2000。「美日共同開發並部署TMD對東北亞地區安全構成威脅」。東北亞論壇,第2期,頁26-28。
黃虹堯。1999。「中共參與亞太多邊安全機制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永明。1999。「東協區域論壇:亞太安全之政府間多邊安全對話機制」,政治科學論叢,第11期,頁145-179。
楊運忠。2001。「論布希政府對美國全球軍事戰略的調整」。當代亞太,第9期,頁3-10。
葉如安。2001。「美國彈道導彈防禦(BMD)政策的變遷與分析」。國際論壇,第3卷第4期,頁42-48。
葉如安。2002。「美國為何退出反導條約」。中國評論(2月號),頁55-57。
趙雲山。1996。「中共之戰略導彈」。中共研究,第30卷第11期,頁100-113。
趙雲山。1996。「中共之戰術導彈」。中共研究,第30卷第12期,頁91-112。
趙雲山。1997。「中共核彈戰略思想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中共研究,第31卷第5期,頁82-98。
樊吉社。2000。「威脅評估、國內政治與冷戰後美國的導彈防禦政策」。美國研究,第三期,頁66-88。
蔡增家。1998。「冷戰後中共對東協的外交政策」。中國大陸研究,第41卷第9期,頁71-87。
鄭硯農。2000。「戰區導彈防禦系統的現狀與未來」。國際關係學院學報,第2期,頁29-43。
曉光。1999。「冷戰後日美安保體制的調整及其對亞太地區和中日關係的影響」。東亞季刊,第30卷第4期,頁69-90。
盧業中。2001。「主要國際關係理論中新現實主義、新自由制度主義與建構主義之比較研究」。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9卷第2期,頁21-52。
蕭朝琴。1999。「中共導彈攻台之可行性評估」。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12期,頁57-71。
閻學通。2000。 「戰區導彈防禦系統與東北亞安全」。國際經濟評論,第4期,頁59-64。
閻學通。2000。「戰區導彈防禦系統與東北亞安全」。國際經濟評論(7-8月),頁59-64。
謝昌生。1998。「中共亞太多邊安全協作關係之探討」。共黨問題研究,第24卷第12期,頁27-39。
謝福進。2000。「後冷戰時期中共與東協安全戰略關係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
韓鋒。2001。「美國使用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的影響」。當代亞太,第7期,頁10-15。
鐘嚴。2000。「新日美防衛合作指針及相關立法評析」。日本學刊,第2期,頁1-12。
(四)其他
「不許外部勢力對解決臺灣問題加以干涉」。國防報,2001年06月19日,第1版。
「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http://www.fmprc.gov.cn/chn/1007.html。
「中共飛彈瞄準臺灣亞太美軍」。http://www.cdn.com.tw/daily/2001/08/31/text/900831g1.htm,2001年8月 31日。
「中共推動夥伴外交 防止台獨」。聯合報,1998年11月20日,第13版。
「中共發展軍備防止美介入台海危機」。中國時報,1999年2月14日,第14版。
「中俄再促簽約防外空武器化」。http://news.bbc.co.uk/hi/chinese/news/newsid_3115000/31153712.stm,2003年8月1日。
「中美就NMD舉行會談 孫玉璽重申中方反對立場」。http://www.peopledaily.com.cn/BIG5/junshi/192/3635/3639/index_3.html。
「中國─東協十年內將共組自由貿易區」。中國時報,2001年11月7日,第1版。
「中國反對美日聯合研發導彈防禦計劃」。http://www.peopledaily.com.cn/BIG5/junshi/192/3635/3639/index_3.html。
「中國代表指出美國國家導彈防禦系統將嚴重動搖核裁軍基礎」。http://www.peopledaily.com.cn/BIG5/junshi/192/3635/3639/index_2.html。
「中國代表團向東盟論壇提交新安全觀立場文件」。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9/20020801/790124.html,2002年8月1日。
「中國代表團維護反導條約,推動核裁軍進程,促進國際和平與安全」。http://www.fmprc.gov.cn/chn/2854.html。
「中國共產黨80年大事記:1964年」。http://past.people.com.cn/BIG5/shizheng/252/5580/5581/20010606/483264.html,2001年6月6日。
「中國呼籲美國放棄導彈防禦計劃」。http://www.peopledaily.com.cn/BIG5/junshi/192/3635/3639/index_2.html。
「中國的亞太安全觀」。http://www.fmprc.gov.cn/chn/2870.html。
「中國倡議新安全觀」。http://www.fmprc.gov.cn/chn/2852.html。
「中國裁軍大使說避免外空軍被競賽是當務之急」。http://www.peopledaily.com.cn/BIG5/junshi/192/3635/3639/index_2.html。
「中國對美退出反導條約表示關切和擔憂」。http://www.peopledaily.com.cn/BIG5/junshi/192/6063/6070/index.html。
「中國與東盟關係」。http://www.fmprc.gov.cn/chn/2994.html。
「中國與俄羅斯的關係」。http://www.fmprc.gov.cn/chn/2900.html。
「中國與朝鮮關係」。http://www.fmprc.gov.cn/chn/2990.html。
「中國認為NMD不立於全球戰略平衡穩定」。http://www.peopledaily.com.cn/BIG5/junshi/192/3635/3639/index.html。
「中國轉變立場促成六方會談原因何在?」。http://www.dajiyuan.com/b5/3/8/28/n366103.htm,2003年8月28日。
「中國關於核裁軍的原則立場」。http://www.fmprc.gov.cn/chn/2882.html。
「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關於世界多極化和建立國際新秩序的聯合聲」。ttp://www.fmprc.gov.cn/chn/wjb/zzjg/dozys/gjlb/1706/1707/t6801.htmh,1997年4月23日。
「反彈道導彈條約(ABM)」。http://www.fmprc.gov.cn/chn/1011.html。
「日討論加入戰區飛彈防禦系統」。中國時報,1998年9月2日,第13版。
「日媒體:美TMD對象包括中共」。中國時報,1999年2月14日,第14版。
「北京武器外銷使與美國關係不時緊張」,http://chinaha.myrice.com/military/news/2000/0006/news-2496.htm,2000年6月。
「北韓試射飛彈至日本海 日美俄關切」。中國時報,1998年9月1日,第13版。
「台灣日本南韓建構飛彈防禦鐵三角」。中國時報,1999年4月30日,第3版。
「台灣加入TMD 中共:將助長台獨」,中國時報,1999年1月14日,第6版。
「台灣如加入TMD 將降低中共導彈威慑」,聯合報,1999年2月9日,第13版。
「外交部發言人關於聯合國大會通過維護寒遵守反導條約決議問題的談話」。http://www.fmprc.gov.cn/chn/1071.html。
「外相高村正彥:日未考慮讓台灣參加TMD」。中國時報,1998年12月5日,第14版。
「布希下令部署導彈防禦系統」。http://202.130.245.40/chinese/junshi/248352.htm,2002年12月18日。
「布希宣佈退出「反彈道導彈條約」」。http://news.xinhaunet.com/mil/2001-12/13/content_162586.htm。
「全面禁止核子試驗條約的批准」。http://www.fmprc.gov.cn/chn/1014.html。
「全球軍控陷入低谷 局部熱點有所升溫」。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263617.htm,2003年1月。
「江澤民:台加入TMD將釀嚴重後果」。http://www.future-china.org.tw/fcn-tw/199903/1999030601.htm,1999年3月6日。
「江澤民主席在俄羅斯國際關係學院的演講」。http://www.fmprc.gov.cn/chn/1922.html,1994年9月3日。
「江澤民主席和葉爾欽總統簽署『中俄關於世界多極化和建立國際新秩序的聯合聲明』」,人民日報,1997年4月24日,第1版。
「我駐聯合國代表:部署反導系統後果十分嚴重」。http://www.peopledaily.com.cn/BIG5/junshi/192/6063/6070/index.html。
「防止外空軍被競賽」。http://www.fmprc.gov.cn/chn/1583.html。
「東盟地區論壇介紹」。http://www.fmprc.gov.cn/chn/1495.html。
「俄呼籲俄美在安全領域上建立新合作框架」。http://news.xinhaunet.com/mil/2001-12/17/content_165378.htm。
「政府工作報告—1993年3月15日在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人民日報,1993年4月2日,第1版。
「柯恩TMD不會威脅中共」。聯合報,1999年1月15日,第13版。
「美俄核裁軍」。http://www.fmprc.gov.cn/chn/2180.html。
「美俄新關係的背後-評布希俄羅斯之行」。http://www1.chinadaily.com.cn/worldrep/2002-05-28/23399.html。
「美國防部決定取消海軍導彈防禦系統」」http://news.xinhaunet.com/world/2001-12/16/content_164608.htm。
「美國將派官員下周赴北京談反導條約問題」。http://epochtimes.com/gb/1/12/15/n157312.htm,2001年12月15日。
「美推動TMD 威脅中共安全」,中國時報,1999年2月9日,第14版。
「美推動TMD 威脅中共安全」,中國時報,1999年2月9日,第14版。
「美稱NMD改變中國核戰略 發展核彈反干涉」。http://www1.people.com.cn/GB/junshi/62/20030220/926673.html,2003年2月20日。
「美臺軍售新交易將嚴重損害中美關係」。http://202.130.245.40/chinese/TCC/haixia/30996.htm,2001年4月25日。
「美續駐軍十萬 建飛彈防衛網」。中國時報,1995年3月1日,第10版。
「軍控、裁軍與國際安全的關係」。http://www.fmprc.gov.cn/chn/8085.html。
「軍控與裁軍的基本原則」。http://www.fmprc.gov.cn/chn/1965.html。
「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252/5089/5093/index.html,1997年9月12日。
「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紀」。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252/5089/5093/index.html,1997年9月12日。
「國家導彈防禦系統(NMD)和戰區導彈防禦系統(TMD)」。http://www.fmprc.gov.cn/chn/1004.html。
「國際軍控與裁軍形勢」。http://www.fmprc.gov.cn/chn/1684.html。
「發言人就太空軍備競賽問題答記者問」。http://www.fmprc.gov.cn/chn/1115.html。
「發言人就美、澳擬建立澳美日多邊安全對話機制答記者問(2001/8/3)」。http://www.fmprc.gov.cn/chn/1115.html。
「發言人就美總統布希正式宣佈退出反導條約答記者問(2001/12/14)」。http://www.fmprc.gov.cn/chn/22346.html。
「華府堅定台海安全承諾」。中央日報,1998年11月4日,第2版。
「裁談會工作」。http://www.fmprc.gov.cn/chn/8090.html。
「導彈及其技術控制制度(MTCR)」。http://www.fmprc.gov.cn/chn/1010.html。
「導彈出口控制問題」。http://www.fmprc.gov.cn/chn/8124.html。
「錢其琛在東盟論壇會議演講,闡述中國對亞太安全和合作立場」。人民日報,1994年7月26日, 第6版。
人民網,「中國代表團向東盟論壇提交新安全觀立場文件」。http://www.people.com.cn/GB/shizheng/19/20020801/790124.html,2002年8月1日。
朱邦造,「中國願意就NMD同美方進行嚴肅對話」。http://www.peopledaily.com.cn/BIG5/junshi/192/3635/3639/index.html。
朱邦造,「美發展NMD將損害各國的安全」。http://www.peopledaily.com.cn/BIG5/junshi/192/3635/index.html。
朱邦造,「發言人朱邦造就美媒體關於美不反對中國擴充核武庫的報導發表評論」。http://www.fmprc.gov.cn/chn/17697.html。
江澤民,「反導條約是維護戰略穩定的基石」。http://www.peopledaily.com.cn/BIG5/junshi/192/3635/3639/index_2.html。
江澤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http://www1.people.com.cn/GB/shizheng/16/20021117/868436.html,2002年11 月 17日。
吳興佐,「中美防擴散領域合作與鬥爭形勢展望」。http://www.china.org.cn/chinese/2002/Feb/106945.htm,2002年2月9日。
吳獻斌。2002。「TMD與台灣問題」。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研究所。http://www.cass.net.cn/chinese/s28_yts/wordch-en/ch-ddyt2002/ch-qkddyt0204wxb.htm。
宋予男,「美國在亞太地區聯合軍事演習成為地區安全的不穩定因素」。http://www.pladaily.com.cn/gb/jskj/2000/12/19/20001219002013_jsrdts.html,2000年8月25日。
宋輝燕。2001。「美國與南海島主權爭議:由積極中立走向積極關切」。http://www.peaceforum.org.tw/。
李長和,「中國裁軍大使李長和於1998年8月13日在日內瓦裁軍談判會議上關於“防止外太空軍備競賽”問題的發言」。http://www.fmprc.gov.cn/chn/2847.html。
沙祖康,「中國反對美國搞NMD!」。http://www.peopledaily.com.cn/BIG5/junshi/192/3635/3639/index_2.html。
沙祖康,「外交部軍控司司長沙祖康談反導問題」。http://www.peopledaily.com.cn/BIG5/junshi/192/3635/3639/index_2.html。
沙祖康,「沙祖康司長在反導問題〝吹風會〞上的講話(2001/3/14)」。http://www.fmprc.gov.cn/chn/9184.html。
沙祖康,「沙祖康司長就NMD問題在“吹風會”上答記者問(2001/3/14)」。http://www.fmprc.gov.cn/chn/9374.html。
沙祖康,「國際核裁軍任重道遠出席<不擴散核武條約>第六次審議會代表團團長沙祖康」。http://www.fmprc.gov.cn/chn/1683.html。
沙祖康,「處於十字路口的國際防擴散努力-沙祖康司長在英國WILTON PARK 軍控研討會上的講話(1999年12月14日)」。http://www.fmprc.gov.cn/chn/1450.html。
沙祖康,「導彈防禦系統真能增進安全嗎?軍控司司長沙祖康在第二倔中美軍控研討會上的發言(1999年4月28日,美國蒙特利)」。http://www.fmprc.gov.cn/chn/1648.html。
沙祖康,「關於反擴散的一些看法」。http://www.fmprc.gov.cn/chn/wjb/zzjg/jks/cjjk/1146/t4757.htm,2000年11月7日。
周銳鵬,「中俄堅決反對美國將台納入導彈防禦系統」。http://zaobao.com.sg/special/china/relations/russia_visit/pages/putin190700.html,2000年7月19日。
唐家璿,「唐家璿外長在第八屆東盟地區論壇外長會議上的講話」。http://www.fmprc.gov.cn/chn/wjb/zzjg/gjs/gjzzyhy/1136/1138/t4546.htm,2001年7月25日。
孫玉璽,「發言人孫玉璽就美軍類比太空演習發表談話(2001/2/6)」。http://www.fmprc.gov.cn/chn/8103.html。
張錫模。2003。 「中國對朝鮮半島情勢之觀點」。歐亞研究通訊,第6卷第2期。http://www.eurasian.org.tw/。
張蘊嶺。2000。「關於我國安全及亞太安全戰略的理論性思考」,2000年亞太地區發展報告。http://www.cass.net.cn/chinese/s28_yts/wordch-en/ch-lzzyl.htm。
廖宏祥。「飛彈外交 蓄勢待發」。中國時報,2002年12月13日。
歐錫富。2003。「中共大打防止武器擴散合作牌」。大陸工作簡報。http://www.mac.gov.tw/index1.htm。
潘錫堂,「從中共出訪看其外交戰略」。中華日報,2002年5月8日,第9版。
蔡清芬,「防衛之神-戰區飛彈防禦系統TMD」。http://www.future-china.org/spcl_rpt/tsr/ts1999031301.htm,1999年3月13日。
遲浩田,「中國政府關注美售台武器和NMD問題」。http://www.peopledaily.com.cn/BIG5/junshi/192/3635/3639/index_2.html。
遲浩田,「美發展國家導彈防禦體系站不著腳」。http://www.peopledaily.com.cn/BIG5/junshi/192/3635/3639/index.html。
二、外文部分:
(一)政府文件
Bush,George. 1991. National Security of the United States: 1991-1992. Virginia:Brassey’s Inc.
Clinton,William J. 1995. National Security of the United States: 1994-1995:Engagement and Enlargement. Virginia: Brassey’s Inc.
Department of Defense. 1998. Report to Congress on Theater Missile Defense Architecture Options for the Asia-Pacific region.
Department of Defense. 1999. Report on the security situation in the Taiwan Strait.
Department of Defense. 2000. Program History: Missile Defense Organization.
Department of Defense. 2000. The Road to 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 From 1983-2007.
Department of Defense. 2000. The Road to 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 From 1983-2007.
Department of Defense. 2001. Quadrennial Defense Review Report.
Department of State. 1998. U.S. Security Strategy for the East Asia-Pacific Region(Fourth report Focuses on Continuity, Reaffirmation).
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 1999. Foreign Missile Developments and the Ballistic Missile Threat to the United States Through 2015.
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 2002. Foreign Missile Developments and the Ballistic Missile Threat Through 2015.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 1998. The United States Security Strategy for the East Asia-Pacific Region..
(二)書籍
A Henry L. Stimson Center Working Group Report. 2000. Theater Missile Defense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O’Donogue,Patrick M. 2000. Theater Missile Defense in Japan: Implication for the U.S.-China-Japan Strategic Relationship.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Scobell ,Andrew. 2001. The U.S. Army and the Asia-Pacific. SSI.
Taylor,Paul D. 2001. Asia & Pacific: U.S. Strategic Tradition and Region Relations. Naval War College Press.
Waltz ,Kenneth N. 1979.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McGraw-Hill, Inc.
(三)期刊
Daalder,Ivo H., Goldgeier,James M. and Lindsay,James M. 2000. “Deploying NMD: Not Weather, But How.” Survival Vol.42, No.1(Spring):6-28.
Ellis,Jason D. and Koca,Todd M. 2000. “China Rising: New Challenge to the U.S. Security Posture.” Strategic Forum No.175(October):1-4.
Emmers,Ralf 2001. “The influence of the balance of power factor within the ASEAN regional forum.” Contemporary Southeast Asia, Vol.23, Iss.2, pp:275-291.
Glaser,Charles L. 1994/1995. “Realism as Optimist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9, No.3(Winter) :50-90.
Glaser,Charles L. and Fetter,Steve 2001. “National Missile Defense and the Future of U.S. Nuclear Weapons Polic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6, No.1(Summer):40-92.
Green,Michael J. and Dalton,Toby F. 2000. “Asia Reaction to U.S. Missile Defense.” NBR Analysis Vol.11, No.3(November):1-48.
Johnston,Alastair Iain. 1995/1996. “China’s New Old Thinking.”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0, No.3(Winter):5-42.
Layne,Christopher. 1993. “The Unipolar Illusion: Why New Great Power Will Rise?”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7, No.4(Spring):5-51.
Lewis,John Wilson and Di,Hua 1992. “China’s Ballistic Missile Programs: Technologies, stratrgies, Goal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7. No.2(Fall):5-40.
Mastanduno,Michael 1997. “Preserving the Unipolar Moment: Realist Theories and U.S. Grand Strategy after the Cold Wa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1, No.4(Spring) :49-88.
Mearsheimer,John J. 1994/1995. “The False Promise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9, No.3 (Winter) :5-49.
Schroeder,Paul 1994. “Historical Reality vs. Neo-Realist Theor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9, No.1(Summer) :108-148.
Shirk,Susan L. 1994. ”Chinese Views on Asia-Pacific Regional Security Cooperation. ”NBR Analysis , Vol. 5, No. 5.
Swaine,Michael D. with Runyon,Loren H. 2002. “Ballistic Missiles and Missile Defense in Asia .” NBR Analysis, Vol.13, No.5.
The Henry Stimson Center 2000. “Theater Missile Defense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Report No.34(June).
Waltz,Kenneth N. 2000. “Structural Realism after the Cold Wa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25, No.1 (summer):5-41.
Waltz,Kennth N. 1993. “The Emerging Structure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18, No.2 (Fall) :44-79.
(四)其他
Baucom,Donald R. 2000. “Ballistic Missile Defense: A Brief History.”http://www.acq.osd.mil/bmdo/bmdolink/html/origins.html.
Baucom,Donald R. 2000. “National Missile Defense: An Overview(1993-2000)”.http://www.acq.osd.mil/bmdo/bmdolink/html/nmdhist.html.
Baucom,Donald R. 2000. “National Missile Defense: An Overview.(1993-2000)”.http://www.acq.osd.mil/bmdo/bmdolink/html/nmdhist.html.
Bush,George W.. 2002. “President Announces Progress in Missile Defense Capabilities.” http://www.whitehouse.gov/news/releases/2002/12/20021217.html
Center for Nonproliferation Studies. 2000. “China’s Opposition to US Missile Defense Program.” CNS Programs: EANP Factsheets. http://www.cns.miis.edu/research/china/chinamd.htm.
Diamond,Howard 1999. “U.S. Intelligence Estimate Warns of Rising Missile Threats.” Arms Control Today. http://www.armscontrol.org/act/1999_09-10/nieso99.asp.
George W. Bush. 2001. “Remarks by the President to Students and Faculty at National Defense University.”http://www.whitehouse.gov/news/releases/2001/05/20010501-10.html
Huntley,Wade L. and Brown,Robert 2001. “Missile Defense & China.”Policy Briefs, Vol.6, No.3(January). http://www.fpif.org/briefs/vol6/v6n03taiwan.html.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外都一年後公開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