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914106-153803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914106-153803
論文名稱
Title
新移民女性之子女人際關係及其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Children of the New Female Immigran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relating affecting factors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23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6-07-28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6-09-14
關鍵字
Keywords
生態系統論、新移民女性之子女、人際關係、個案研究
case study,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ecosystem theory, Children of the New Female Immigrants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53 次,被下載 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53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0 times.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生態系統理論為架構,探討新移民女性之子女的人際關係及影響其人際關係的相關因素。研究方法採用質性取向之個案研究法為主,研究者透過社會計量法、訪談法及文獻分析法蒐集資料。本研究之發現與結論如下:

一、生態系統提供一全面、統整的視野來看問題,分成微觀系統、居間系統、外部系統和鉅觀系統等四個系統,彼此環環相扣、相互影響。
二、在微觀系統方面,母親及教師的態度影響新移民女性子女的人際關係甚深。
三、在居間系統方面,親師溝通並不頻繁。東南亞籍新移民女性受限於語言因素,傳統上親師溝通重要的工具-聯絡簿未能發揮功能,而且較無法參與子女的學校生活,影響親子互動的品質。
四、在外部系統方面,「學校行政」、「課程與教學」、「政策」方面皆顯示教
育工作者及政策規畫者缺乏多元文化的觀念,導致「社會資源」無法有效應用於新移民家庭。
五、在鉅觀系統方面,隱含有種族中心論的思維。社會大眾的歧視與偏見會影響新移民女性及其子女的人際發展與適應。

最後,研究者再依據上述之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供未來研究或教育輔導之參考。

關鍵字:生態系統論、新移民女性之子女、人際關係、個案研究
Abstract
Abstract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ecosystem theory exploring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f so-called New Female Immigrants’ offspring. The researcher used qualitative ways as the main research approach for the study, generating information. through literature analysis, sociometric method and interviews. The findings and results of the study as follows:

1. The ecosystem provides a full and complete view of the issue,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microsystem, mesosystem, exosystem and macrosystem are deeply connected to and thus affecting one another.
2. From the microsystem’s point of view, mothers’ and teachers’ attitude has had a great impact on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of their offspring.
3. Looking at things from the mesosystem’s perspective, parents and teachers rarely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And due to limitation in language expression, the new female immigrants from the southeastern Asia could not rely on the homework diary as the major source of teacher’s ideas information from, 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communication tool between teachers and parents. Therefore, difficulties in language made it harder for the parents to participate in children’s school lives, and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parent and children interaction.
4. As for exosystem considered, the findings concerning the aspects of “school administration”,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and “policy”, show that educators and policy makers had been lacking of multicultural thinking, and thus leading to a situation where community resources aren’t efficiently used.
5. Macrosystem implies the existence of ethnocentrism thinking. Discrimination and prejudice from the public did influence th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adaptability of new female immigrants and their children.

According to the above findings, some suggestions were proposed by the researcher for future measures in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Key Words: ecosystem theory, Children of the New Female Immigrant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case study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新移民女性之子女人際關係及其相關影響因素之研究
目 錄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重要性………………………………………………1
第二節 研究動機…………………………………………………………2
第三節 研究目的與研究問題……………………………………………3
第四節 名詞釋義…………………………………………………………4
第五節 研究限制…………………………………………………………5

第二章 文獻探討…………………………………………………6
第一節 新移民女性的成因及其子女之現況……………………………6
第二節 以生態系統觀點探究新移民女性子女議題……………………20
第三節 人際關係的理論與研究…………………………………………22
第四節 影響人際關係的因素……………………………………………31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設計…………………………………………38
第一節 研究架構與步驟…………………………………………………38
第二節 研究方法…………………………………………………………40
第三節 資料的分析………………………………………………………45
第四節 研究倫理…………………………………………………………51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52
第一節 小玉的生態系統…………………………………………………52
第二節 阿全的生態系統…………………………………………………61
第三節 小新的生態系統…………………………………………………68
第四節 綜合討論…………………………………………………………74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86
第一節 研究結論…………………………………………………………86
第二節 研究建議…………………………………………………………88
第三節 研究者的反思……………………………………………………91

參考文獻………………………………………………………………94
中文部份…………………………………………………………………94
外文部份…………………………………………………………………103

附錄
附錄一 訪談大綱………………………………………………………106
附錄二 社交測量施測注意事項………………………………………114
附錄三 「我和我的朋友」問卷調查表………………………………112
附錄四 訪談同意書……………………………………………………113
附錄五 研究用途社交測量授權使用同意書…………………………114
















表 次

表2-1 現居台灣地區適婚年齡未婚人口數統計表………………………7
表2-2 台閩地區新移民女性歷年結婚登記人數統計表…………………10
表2-3 至2006年2月份止各縣市新移民女性人數統計表………………10
表2-4 新移民女性之子女就讀國小學生人數—按學年別分……………11
表2-5 新移民女性之子女就讀國小學生人數—按區域別分……………11
表2-6 新移民女性之子女人際關係相關實徵研究………………………17
表2-7 基本人際關係取向表………………………………………………25
表2-8 友誼概念發展理論…………………………………………………30
表2-9 國小學童人際關係相關因素之實徵研究…………………………32
表3-1 受訪者資料(一)……………………………………………………42
表3-2 受訪者資料(二)……………………………………………………42
表4-1 小玉班級的固定項目基本統計表…………………………………53
表4-2 次級團體統計分析列表……………………………………………55
表4-3 阿全班級的固定項目基本統計表…………………………………61
表4-4 小新班級的固定項目基本統計表…………………………………68
表4-5 同儕提名問卷「想要坐在一起」理由綜合整理表………………80
表4-6 同儕提名問卷「不想要坐在一起」理由綜合整理表……………82









圖 次

圖2-1 人類發展生態圖……………………………………………………21
圖3-1 新移民女性之子女人際關係的生態模型…………………………38
圖3-2 研究步驟圖…………………………………………………………39
圖3-3 以平面坐標圖來看Coie & Dodge的社交地位分類方法………46
圖4-1 小玉的個人社交關係明細圖………………………………………54
圖4-2 阿全的個人社交關係明細圖………………………………………62
圖4-3 小新的個人社交關係明細圖………………………………………69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 考 文 獻
中文部份
丁彥伶(2003)。新台灣之子,成長問題受考驗(2003年12月27日)。大成報。
內政部主計處(2005)。內政統計資訊服務網—內政統計通報九十四年第五週
2005.11.23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
內政部統計處(2006)。內政統計資訊服務網—內政統計通報九十五年第三週。
2006.3.18 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
王萬清、魯新淑(1981)。兒童的人際關係研究。國民教育研究輔導叢書。
王柏壽(1985)。父母與同儕對青少年作決定的影響之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慶齡(1992)。少數族群青少年學校生活適應之相關因素探討。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甫昌(1993)。光復後台灣漢人族群通婚的原因與形式初探。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6期,43-96。
王宏仁(2000)。階層化下的「生產力」移動:婚姻移民與國內勞動市場,全球化下的社會學想像:國家、經濟與社會論文集。台大社會學系。
王淑俐(2001)。人際關係與溝通。台北市:三民書局。
王文科(2002)。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王君琳(2004)。比三十億更重要的事。線上檢索日期:2006月71月4日。網址:http://forum.yam.org.tw/bongchhi/old/microphone/microphone64.htm
王雅萍(2004)。學童依附關係與社交地位相關性之研究:外籍配偶與本地配偶子女之比較。台北市立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王美惠(2005)。外籍配偶家庭及其幼兒學校生活適應之個案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井敏珠(1995)。國小兒童人際關係與學校輔導策略。學生輔導通訊,36,52-55。
台北縣政府教育局(2003)。外籍配偶子女教育需求調查表。
朱敬先(1992)。健康心理學。台北:五南。
何明芬(2002)。國小學童知覺父母婚姻衝突與其人際關係、攻擊行為之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何青蓉(2003)。跨國婚姻移民教育初探—從一些思考陷阱談起。成人教育,75,2-10。
吳錦鳳等著(1986)。心理學與心理衛生。高雄:復文。
吳武典(1987)。社會計量法。輯於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和李亦園(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再版,第677-719頁)。台北:東華。
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Michael Quinn Patton(1990)原著。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錦惠(2004)。新台灣之子的教育問題與課程調適之研究。國立台南大學教育學系課程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柏姍(2004)。外籍配偶子女幼稚園學校適應之個案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幼兒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吳佑珍、唐文慧(2005)。新移民女性的母職實踐與社會政策制訂。「社會暨健康政策的變動與創新趨勢:邁向多元、整合的福利體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二)
李亦園(1978)。社會文化變遷與高山族青少年問題。中研院民族專刊之廿四,台北。
李佩怡(1999)。人際關係理論。測驗與輔導,152,3152-3156。
李易蓁等譯(2000)。質化研究與社會工作。台北:洪葉。
李玫臻(2002)。外籍新娘的社會網絡與生活適應-民雄鄉的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翠月(2003)。自我肯定訓練對國小人際關係困擾學生之輔導成效。國立嘉義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未出版。
李怡慧(2003)。東南亞籍配偶子女同儕關係類型及其相關因素初探。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李怡璇(2005)。社會支持課程對學習適應、人際關係與自我效能之實驗研究—以外籍配偶子女為例。國立屏東科技大學幼兒保育系碩士班,未出版。
李瑛(2006)。邁向「他者」與「賦權」新移民女性的學習與教學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41,25-36。
邱瓊瑩(2003)。社交技巧訓練團體對國小兒童社交技巧與人際關係之影響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士論文,未出版。
兒福聯盟(2003)。兒盟兒童月專題企劃,103(3),2-6。
林天德(2000)。生活背景對小學生人際關係技能之影響。教育資料與研究,32,62-67。
林淑華(2002)。國小學童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姵君(2003)。增進班級人際關係活動方案之成效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心理輔導教育研究所,未出版。
林照真(2004.01.27-29)。「傾聽沈默的聲音」系列。中國時報,A11、A10版。
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13,2。
尚榮安譯(2001)。個案研究。台北:弘智。
施玉鵬(2002)。出生序、父母管教方式對國小高年級學生自我概念、同儕關係、社會興趣之關係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包玉仙(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控制信念、利社會行為與其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洪儷瑜、涂春仁(1996)。Coie & Dodge社會計量地位分類公式之修正,測驗年刊,43,103-114。
洪雅雯((2001)。學童之人格特質、同儕接納程度與班級氣氛知覺關係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章子本、張榮皋譯(2000)。Sullivan, H. S. (1953)原著。精神病學的人際關係。台北:昭明。
徐西森、連廷嘉、陳仙子、劉雅瑩(2002)。人際關係的理論與實務。台北:心理。
高淑清(2005)。同心協力共創佳績—外籍配偶及其子女的教育問題與資源介入。教師天地,135,26-34。
唐文慧、蔡雅玉(2000)。全球化下的台灣越南新娘現象初探。全球化下的社會學想像—國家、經濟與社會研討會論文集(頁1-26)。台灣大學社會學系。
夏曉鵑(1997)。女性身體的貿易:台灣�印尼新娘貿易的階段、族群關係與性別分析。騷動,4期,10-21。
夏曉鵑(2003)。從全球化下新女性人權反思多元文化政策。網氏女性電子報,157。7�4�2006取自http://forum.yam.org.tw/bongchhi/old/light/light155-3.htm
莊玉秀(2003)。東南亞籍跨國婚姻婦女在台文化適應與其參與教育活動關係之研究。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涂春仁(1994)。輔導輔助系統使用手冊,台北市,作者自印。
涂春仁的社交測量網站http://www.classroomsocial.com/
教育部(2005)。外籍配偶就讀國小子女學習及生活意向調查報告。
陳李綢(1992)。認知發展與輔導。台北:心理。
陳若男(1993)。兒童手足關係與友誼關係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家政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一惠(1998)。父母婚姻關係、兒童性別角色與兒童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文化大學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騏龍(2001)。國小學童情緒智力與幸福感、人際關係及人格特質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美惠(2002)。彰化縣東南亞外籍新娘教養子女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
陳建甫(2003)。邁向多元族裔社會的教育願景與情節分析:外籍新娘與其下一代所面臨的同化迷失。教育研究月刊,110,135-143。
陳金蓮(2004)。四位外籍配偶子女學校適應之個案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輔導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雪玉(2005)。發展新移民文化—談外籍配偶及其子女教育輔導措施。教師天地,135,35-42。
陳雅雯(2005)。外籍配偶子女在國小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宜蘭縣蘇澳鎮某國小為例。國立花蓮師範學院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柔蓁(2005)。北台灣地區國小兒童依附關係、自我效能、害羞與人際關係之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榮裕(2003)。教育部:請班級導師提供外籍新娘子女第一線協助。線上檢索日期:2005月11月23日。網址:www.chinatimes.com.tw/ctnews/national/newa/200208/C91822J00307182.html。
陳文浩(2003)。別讓外籍新娘子女輸在起跑點。線上檢索日期:2005�11�23日。網址:www.npf.org.tw/PUBLICATION/EC/092/EC-C-092-097.htm。
許木柱(1987)。阿美族的社會文化變遷與青少年適應。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許殷誠(2005)。從國小教師觀點探討影響外籍配偶子女學校適應之因素。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婦女新知基金會(2004)。不要叫我外籍新娘。10/6/2004取自http://jmes.tnc.edu.tw/~amy/life2/reader3.htm
張曉春(1972)。台灣地區山胞大專學生社會調適之研究。台大社會學刊,8,63-98。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東華。
張春興(1992)。現代心理學。台北:東華。
張怡貞(1998)。國小學童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同儕關係及其相關因素研究。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惟亮(2002)。人際關係之班級輔導活動實施效果研究。國立新竹師範學院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明慧(2003)。外籍配偶家庭養育問題之瞭解與協助。線上檢索日期:2006�7�4日。網址: http://www.google.com.tw/search?sourceid=navclient&hl=zh-TW&ie=UTF-8&rls=GGLG,GGLG:2006-14,GGLG:zh-TW&q=%E5%A4%96%E7%B1%8D%E9%85%8D%E5%81%B6%E5%AE%B6%E5%BA%AD%E9%A4%8A%E8%82%B2%E5%95%8F%E9%A1%8C%E4%B9%8B%E7%9E%AD%E8%A7%A3%E8%88%87%E5%8D%94%E5%8A%A9

張維中(2005)。外籍配偶國小高年級兒童父母教養態度、同儕關係及自我效能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芳全(2005)。外籍配偶子女的教育問題及其政策規劃。國民教育,45(4),32-37)。
張鈿富(2006)。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與因應策略。教育研究月刊,141,5-17。
游美惠、何青蓉(2003)。從多元文化談「外籍新娘」的教育。線上檢索日期:2006�7�4日。網址:http://dlearn.kmu.edu.tw/~gendereq/phorum/read.php?6,733
馮燕(1999)。托育服務的社會福利定位—生態系統觀點的分析。社會工作學刊,5,1-35。
楊國樞、張春興主編(1994)。兒童的社會發展-策略與活動。Charles A. S.(1982)原著。台北:桂冠。
楊妙芬(1995)。單親兒童非理性信念、父母管教態度、自我概念與人際關係之研究。屏東師院學報,8,71-110。
楊錦登(2000)。人際關係相關理論之探討。學生輔導,69,104-113。
楊艾俐(2003)。台灣變貌-新移民潮。天下雜誌,271,94-99。
楊淑朱(2005)。從外籍配偶問題及子女現況談因應措施。港都文教簡訊,100。
黃德祥(1991)。社會計量地位分類之研究,測驗年刊,53-69。
黃淑玲(1995)。國民小學學生人際關係、學業成就與自我觀念相關之研究。國立高師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惠惠(1996)。自我與人際溝通。台北:張老師文化。
黃鈺程(2004)。中部地區國民小學高年級學生情緒管理與人際關係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馨慧(2005)。外籍新移民家庭及其子女教育。教師天地,135,19-25。
黃大峰(2005)。國小學童自尊、人際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淑芬(2006)。國小高年級學童生命態度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國立高師師範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
廖鳳瑞(1992)。幼教課程研究的趨勢---生態系統理論的應用。家政教育,12(6),22-34。
趙彥寧(2003)。婚姻移民面面觀。7�4�2006取自http://www.gov.tw/EBOOKS/TWANNUAL/show_book.php?path=3_010_003
熊淑君(2004)。新移民女性子女的自我概念及人際關係之研究。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歐麗雪(2005)。國小高年級學童父母管教方式、人際關係、情緒能力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輔導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蔣金菊(2005)。新移民女性家長參與及其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以屏東縣曙光國小為例。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肇瑩如、阮正霖、陳崑福(2003)。新台灣之子學前輔導校方頭痛。線上檢索日期:2005年11月23日。網址:
www.nta.tp.edu.tw/~k2301/1News/2003/9/91/40.htm。
劉焜輝(1987)。天馬式社交測量指導手冊。台北市:天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劉慈惠、王莉玲、林青青(1993)譯。幼兒行為觀察與紀錄。台北:五南。
劉奕樺(1995)。父母管教、社會行為、同儕喜愛與被拒男生之關係研究。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永元(1988)。單親兒童與正常家庭兒童人際關係、行為困擾及自我概念之比較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美芳(2001)。跨國婚姻中菲籍女性的生命述說。高雄醫學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秀燕(2003)。跨文化衝擊下外籍新娘家庭環境及其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劉秀娟(2005)。兒童情緒表達規則之理解.家庭情緒氣氛與人際關係之相關研究。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兒童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盧秀芳(2003)。在台外籍新娘子女家庭環境與學校生活適應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賴建達(2002)。國民小學實施外籍新娘識字教育之研究—以一所山區小學為例。台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鄭佩芬(2002)。人際關係溝通技巧。台北:揚智。
蔡榮貴、黃月純(2004)。台灣外籍配偶子女教育問題與因應策略。台灣教育,626,32-37。
蔡玲雪(2004)。外籍及大陸配偶家庭子女之親子關係、師生關係及其生活適應之關係研究-以台南市為例。國立臺南大學教師在職進修輔導教學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鍾文悌(2004)。外籍配偶子女學業表現與生活適應之相關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慶皇(2004)。外籍配偶子女學業成就及其相關因素探討。國立台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特殊碩士學位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謝文華、佟振國、黃以敬(2003)。下一代教養隱藏危機。線上檢索日期:2005年11月23日。網址:www.libertytimes.com.tw/2003/new/jul/31/today-fo5.htm。
顏錦珠(2002)。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生活經驗與適應歷程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羅瑞玉(1996)。國小學生的利社會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未出版。
羅佳芬(2002)。國小兒童父母管教方式、自我概念、人際關係與利社會行為之相關研究。國立台南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蕭彩琴(2004)。台中縣外籍配偶之國小低年級子女同儕社會地位與學業成就之研究。朝陽科技大學幼兒保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
龔宜君(2004)。種族多元社會的文化觀。台灣智庫通訊,13。











外文部份
Barclay,J.R.(1992).Sociomerty,temperament,and school psychology.In T.S. Kratochwill,S.N.Elliot & M.Gettinger.(Eds).Advances in school psychology,79-114,Hillsdale,NJ:LEA.
Bigelow,B.J.,& La Gaipa,J.J.(1975). Children’s written descriptions of friendship: A multidimentional analysis.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11,857-858
Burton, C.B. (1986). Children’s peer relationships. Paper presented in Illinoi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65 936)
Calloway, C. (1999). Promote friendship in the inclusive classroom. Intervention in School & Clinic, 34(3), 176-177.
Cottrel, A. B.(1990). Cross-national marriage: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21(2), 151-170.
Cahill, D. (1997). Intermarriage: A study of migration and integration. The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31, 750-752.
Cleary, D. J., Ray, G. E., Lobello, S. G., & Zachar, P. (2002).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close peer relationships:Quality, congruence, and meta-perceptions. Child Study Journal, 32(3), 179-192.
Denzin.M.K.(2000).Handbooks of Qualitative Research(2nd edition).London:Sage.
Engels, R., Dekovic, M., & Meeus, W. (2002). Parenting practices, social skills and peer relationships in adolescence. Social Behavior & Personalit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30(1), 3-17.
Foa, E. B. & Foa, U. G. (1980). Resource theory : Interpersonal behavior asexchange. InK. J. Gergenetal. (Eds.), Social exchange theory(pp.77-101). New York: Plenum Press.
Fossett, M. A., & Kiecolt, K. J. (1991). A methodological review of the sex ratio: Alternatives for comparative research.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3, 941-957.
Fan, C. Cindy & Youqin Huang(1998). Waves of rural brides: Female marriage Migration in China. A.A.A.G 88(2),pp.227-251。
Fu, X., & Heaton, T. B. (2000). Status exchange in intermarriage among Hawaiians, Japanese, Filipinos and Caucasians in Hawaii: 1983-1994.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31(1), 45-61.
Furman, W., & Buhrmester, D.(1985). Children’s perceptions of the 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their network. Develiopment of Psychology, 21, 1016-1024.
Garbarino, J., & Abramowitz, R. H. (1992). 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 In J. Garbarino, (Eds.), Children and families in the social environment(2nd) p. 29.
Gary, A. C. (1999). Cross-national marriage in Sweden: Immigration and assimilation 1971-1993.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30(3), 363-380.
Homans, G. C.(1950). The human group.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 World.
Heider,F.(1958). The psychology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New York ; John Wiley & Sons.
Hwang, S. S., Saenz, R., & Aguirre, B. E. (1997). Structural and assimilationist explanations of Asian American inter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59, 758-772.
Ishii, Y. (1996). Forward to A better life: The situation of Asian women married to Japanese men in Japan in the 1990s. In G. Battistella and A. Pagannoni, (eds). Asian women in migration (147-164), Quezon City: Scalabrini Migration Center.
Kitano, H. L., Yeung, W. T., Chai, L., & Hatanaka, H. (1984). Asian-American interracial marriage.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46(2), 179-190.
Qian, Z. (1999). Who intermarries? Education, nativity, region, and interracial marriage, 1980 and 1990. Journal of Comparative Family Studies, 30(4), 579-597.
Rangel, D. K. (1999). Crazy about each other: A qualitative exploration of culture in the context of interracial relationships. Dissertation Abstract international.
Rubin, K. H., & Mills, S. L.(1988). The many faces of social isolation in childhood.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56, 916-924.
Verschueren, K., & Marcone, A. (2002). Perceptions of self and relationship with parents in aggressive and non-aggressive rejected children.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40(6), 501-522.
Sears, D.O., Peplau, A., Freedman, J.L., & Taylor, S.E. (1988). Social Psychology(6th ed.). Englewood Cliffs: Prentice- Hall.
Schutz, W. C. (1973).Enocounter, In Raymonl Corsini(Ed). Current psychotherapies. Itasca, Illinois; F. E. Peacock.
Shantz, C. U.(1983). Social cognition. In J. H. Flavell & E. M. Markman(Eds.),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pp.485-555). New York:John Wiely & Sons.
Sheridan, S. M., Hunglmann, A., & Maughan, D. P.(1999). A contextualized framework for social skills assessment, intervention, and generalization. School Psychology Review, 28, 84-103.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均不公開 not availabl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18.218.188.95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18.218.188.95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