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914112-100723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914112-100723
論文名稱
Title
在台灣消失中的中國人認同─從1992年至2012年之民調資料分析
The Declination of ”Chinese Identity” in Taiwan -An Analysis of Survey Data from 1992 to 2012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98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2-09-04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2-09-14
關鍵字
Keywords
世代、族群、族群認同、族群意識、中國人/台灣人
Generation, ethnicity, ethnic identity, Chinese/Taiwanese, ethnic consciousness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21 次,被下載 36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21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360 times.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在瞭解,在台灣消失中的中國人認同,以世代為主軸,輔以族群與教育程度進行研究,本研究發現如下:
雖然政治事件對於族群意識都有影響,但影響到哪些族群?若從族群間相互比較,則影響到的是大陸各省市族群與本省客家人,這些人認同中國人的比例比較高,所以在中國人認同比例下降時,降的比例多,而本省閩南人認同中國人比例本來就較少,所以下降幅度不及大陸各省市人、本省客家人。
若論政治事件對於世代的族群意識的影響,以第二世代、第三世代較有影響,第一世代比較沒有影響;尤以第三世代的下降幅度最多;因此政治事件影響到世代認同的話,應是影響到第三世代。
論教育程度與中國人認同,當教育程度高到一個程度之後,中國人認同會下降,大學以上教育程度並非是認同中國人的比例最高,政治事件衝擊到的是教育程度高的民眾,教育程度低的民眾以本省閩南人居多,這群人本生就認同台灣人比例較高,因此政治衝擊較小。
本研究以量化方式進行,以族群意識,探討認同中國人快速減少原因,並無進行質化的中國人/台灣人認同研究。然而台灣人、中國人的概念意涵,包含了文化、地域、政治等不同內涵,受限於資料的緣故,並無法討論其內容。
最後,本研究認為,若族群意識是政治社會化長期結果,而政治事件的驅動(Event-Driven Socialization)則是造成民眾族群意識中國人認同下降的主要原因,幾十年長期社會化教育的累積,受2次政治事件衝擊的影響,20年內中國人認同的比例即大量消失;既然政治事件可以影響中國人認同消失,當然也有可能繼續影響認同中國人的增加;但談何容易,認同就像傷痕一樣,重傷後痊癒仍會留下傷痕,且也不見得會與情況一樣,然而認同是逐漸演化,而不是僵滯不前。未來,族群意識認同中國人/台灣人,關係到國家層次的國族認同,也值得持續觀察。
Abstract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long-term results of ethnic consciousness is a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But, the political events (The Missile crisis in the Taiwan Strait and Chinese Communists intimidation) caused the Chinese identity declination.
Even though it is hard to say totally verify the critical impact of “political incidents,” this paper has analyzed and found that when Taiwan’s “Chinese identity” took an apparent drop.
The high level of education of the people in the Chinese identity drop faster. The second generation and third generations down faster.
At last, the disappearance of first generation Mainland provinces and cities people is not the main reason for the disappearance of Chinese identity. The second generation and third generations change their “Chinese identity” to “Both of Identity” and “Taiwanese Identity ” in twenty years wa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對象與資料來源 6
第三節 章節安排 14

第二章 文獻回顧與研究方法 17
第一節 文獻回顧 17
第二節 研究設計與研究架構 39
第三節 研究假設與統計方法應用 57

第三章 族群、政治世代、教育程度之中國人認同 71
第一節 第一代外省人之中國人認同 71
第二節 族群在政治事件影響下之中國人認同 87
第三節 世代在政治事件影響下之中國人認同 96
第四節 教育程度在政治事件影響下之中國人認同 105

第四章 政治世代之族群、教育程度與中國人認同 115
第一節 政治世代之族群與中國人認同 115
第二節 政治世代之教育程度與中國人認同 121
第三節 政治世代、教育程度、族群與中國人/台灣人認同
模型建立與解釋 127

第五章 結 論 137
第一節 研究發現 137
第二節 研究建議 146

參考文獻 149
附錄 149
附錄1:本研究分析之族群意識(族群認同)問卷題目 157
附錄2:歷來文獻使用資料之執行單位與調查計畫 163
附錄3:本研究資料與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歷年調查情況比較 169
附錄4:各時期族群、世代、教育程度與中國人/台灣人認同交叉分析總表 172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
中央研究院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 https://srda.sinica.edu.tw/search/advsciitem/1165
孔昭奇,〈一場台獨兩場戰爭─外省人危機感大探索〉,《財訊》,1996年3月, 179-182
王甫昌,1993,〈光復後台灣漢人族群通婚的原因與形式初探〉,《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6:43-96。
王甫昌,1993,〈省籍融合的本質─一個理論與經驗的探討〉,載於《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張茂桂等著,台北:葉強出版社,53-100。
王甫昌,1993,〈族群通婚後果:省籍通婚對於族群同化的影響〉,《中央研究院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6(1): 231-267。
王甫昌,1994,〈族群同化與動員-台灣民眾政黨支持之分析〉,《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7:1-34。
王甫昌,1998,〈復後看台灣的族群意識〉,《歷史月刊》。
王甫昌,2001,〈台灣族群通婚與族群關係再探〉,收錄於劉兆佳、尹寶珊、李明堃、黃紹倫主編《社會轉型與文化變貌》,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 頁393-340。
王甫昌,2001,〈民族想像、族群意識與歷史--「認識台灣」教科書爭議風波的內容與脈絡分析〉,《台灣史研究》,8(2): 145-208。
王甫昌,2002,台灣族群關係社會基礎調查計畫執行報告,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劃編號:NSC88-2412-H-001- 012,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王甫昌,2005,〈由「中國省籍」到「台灣族群」:戶口普查籍別類屬轉變之分析〉,《台灣社會學》,9:59-117。
王振寰,1989,〈台灣的政治轉型與反對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1):71-116。
世新大學民調中心,2005,〈台灣地區族群現狀調查計畫執行報告〉,世新大學民調中心。
左中宜,2002,〈台灣民眾政治態度之世代研究〉,中正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
石開明,1995,〈台灣選民選舉參與的世代分析〉,政治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
吳乃德,1992,〈國家認同和政黨支持:台灣政黨競爭的社會基礎〉,《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74: 33-61。
吳乃德,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台灣族群政治理論的初探〉,收錄於《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 。
吳乃德,1999,〈家庭社會化和意識型態:台灣選民政黨認同的世代差異〉,《台灣社會學研究》,3: 53-85。
吳乃德,2002,〈認同衝突和政治信任:現階段台灣族群政治的核心難題〉,《台灣社會學》,4:75-118。
吳玉山,2001,〈兩岸關係中的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中國事務》,4: 71-89。
李靜婷,2010,台灣地區政治世代政治認同之研究,台灣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
林嘉琪,〈台灣每四人就有一個客家人〉,自由時報電子報 台北, 97年12月27日,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dec/27/today-life3.htm,檢索日期:100年7月15日。
查淑妝,2012,〈國台辦:從台獨角度編歷史教材必誤下代台胞破壞兩岸關係者應譴責〉,2012年6月13日,聚亨網。見雅虎新聞,網址http://tw.news.yahoo.com/國台辦-從台獨角度編歷史教材必誤下代台胞-破壞兩岸關係者應譴責-044011051.html。
徐火炎,1991,〈政黨認同與投票抉擇:台灣地區選民的政黨印象、偏好與黨派行為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4(1): 1-57。
徐火炎,1993,〈選舉競爭與政治分歧結構的變遷:國民黨與民進黨勢力的消長〉,《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6(1): 37-74。
徐火炎,1996,〈台灣選民的國家認同與黨派投票行為:一九九一至一九九三年間的實證研究結果〉,《台灣政治學刊》,1: 85-126。
國立編譯館,1991,社會第九冊(80年版)。
國家統一綱領,2011,http://zh.wikipedia.org/wiki/%E5%9C%8B%E5%AE%B6%E7%B5%B1%E4%B8%80%E7%B6%B1%E9%A0%98,檢索日期: 100年7月15日。
張茂桂,1993,〈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業強出版社。
張茂桂,2003,族群關係,收錄於王振寰、瞿海源主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第九章,頁215-245,台北:巨流
張茂桂、吳忻怡,1997,〈教育對於統獨傾向的作用〉,《台灣政治學刊》,2:107-187。
張茂桂、蕭新煌,1987,〈大學生的『中國結』與『台灣結』-自我認定與通婚觀念的分析〉,中國論壇,289: 34-53。
梁世武,台灣族群通婚與族群認同之研究,問題與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2009年),第48卷第3期 (2009年9月)。
盛杏媛、陳義彥,2003,〈政治分歧與政黨競爭:2001年立法委員選舉的分析〉,《選舉研究》,10(1): 7-40。
許勝懋,2004,〈通婚家庭子女之台灣人/中國人認同(一九九二年至二00一年)〉,理論與政策,17(4):125-153。
郭 貞,1995,〈「世代分析在社會科學中之應用」〉,《國立政治大學研究通訊》,5: 3-23。
陳文俊,1994,〈台灣大學生的省籍意識與國家認同〉,《中山社會科學學報《,8(2): 41-99。
陳文俊,1995,〈統獨議題與選民的投票行為-民國八十三年省市長選舉之分析〉,《選舉研究》,2(2): 99-136。
陳文俊,1997,《政治社會化與台灣的政治民主化:大專學生的政治態度與價值之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出版。
陳陸輝,2000,〈台灣選民政黨認同的持續與變遷〉,《選舉研究》,7(2): 109-141。
陳陸輝、耿 曙,2009,〈台灣民眾統獨立場的持續與變遷〉,重新檢視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研討會,4月25日),台北:台灣大學政治系暨中研院政治所籌備處。
陳義彥,1996,〈不同族群政治文化的世代分析〉,《政治學報》,27: 83-91。
陳義彥,2003,〈模稜兩可的態度還是不確定的未來:台灣民眾統獨觀的解析〉,《中國大陸研究》,46(5): 1-20。
陳義彥、陳陸輝,2003,〈台灣民眾的統獨觀〉,中國大陸研究,46(5): 1-20。
陳義彥、蔡孟熹,1997,〈新世代選民的政黨取向與投票抉擇:首屆民選總統的分析〉,《政治學報》,29:63-91。
游盈隆,1996,〈台灣族群認同的政治心理分析〉,《台灣政治學刊》,1: 41-81。
游清鑫、蕭怡靖,2007,〈以新選民的政治態度論台灣民主政治的未來〉,《台灣民主季刊》,4(3): 109-152。
游清鑫、蕭怡靖,2007,〈以新選民的政治態度論台灣民主政治的未來〉,《台灣民主季刊》,4(3):109-151。
黃秀端,1996,〈台灣民眾政治容忍的分析〉,《東吳政治學報》,6: 1-38。
葉春榮,〈台灣族群的融合〉,《歷史月刊》,131:41-49。
維基百科,〈台灣前途決議文〉,維基百科,2011,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7%BA%E7%81%A3%E5%89%8D%E9%80%94%E6%B1%BA%E8%AD%B0%E6%96%87,檢索日期: 100年7月15日。
認識台灣,維基百科,2011,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A%8D%E8%AD%98%E5%8F%B0%E7%81%A3,檢索日期: 100年7月15日。
劉念夏,2000,我是誰?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IA/089/C/IA-C-089-019.htm,檢索日期: 100年7月15日。
劉義周,1993,〈台灣的政治世代〉,《政治學報》,21: 99-120。
劉義周,1994,〈台灣選民政黨形象的世代差異〉,《選舉研究》,1 (1):53-73。
劉義周,1996,〈世代、統獨立場與投票抉擇:李登輝的選民〉,「選舉制度、選舉行為與台灣地區政治民主化學術研討會,11月30日-12月1日,台北: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
歐陽晟,1993,〈台灣民主轉型期政黨競爭型態的社會基礎(1986-1992)〉,台灣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
蕭新煌,2005,〈多元文化社會的族群傳播:剖析一個新典範〉,《中華傳播學刊》,7:3-8。
二、英文
Centers, Richard.1950. “Children of the New Deal: 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adolescent attitud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inion and Attitude Research 4: 315-335.
Cook, Timothy E. 1985. “The Bear Market in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nd the Costs of Misunder-stood Psychological Theories.”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79(4): 1079-1093.
David Easton and Jack Dennis. 1969. Children in Political System: Origins of Political Legitimacy.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7.
Dawson, R. E., and Prewitt, K. 1969.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n Analytic Study.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Elder, Glen H., Jr. 1974. Children of the Great Depression.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RANK C. S. LIU(劉正山), “When Taiwan Identifiers Embrace the ROC: The Complexity of State Identification in Taiwan”, Issues & Studies, 48, no. 2 (June 2012): 1-34.
Fred I. Greenstein. 1966. “Socialization: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in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 ed. David L. SillsVol.14 .The Macmillan Company and The Free Press,551.
Gabriel A. Almond, “A Functional Approach to Comparative Politics, “ in G. A. Almond and J. S.
Hyman, H. H.1959.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 Study in the Psychology of Political Behavior.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Jaros, D. 1973. Socialization to Politics.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Jennings, M. K. and G. B. Markus. 1984. ”Partisan Orientations over the Long Haul: Results from the 3 wave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Panel Study.” APSR, 78(4): 1000-1018.
Jennings, M. Kent and R.G. Niemi. 1981. Generations and Politics: A Panel Study of Young Adults And Their Parents. N.J: Princeton
Jennings, M. Kent and Richard G. Niemi. 1989. ”The Transmission of Political Values from Parent to Child.” AJPS 33(May) :440-58.
Jennings, M. Kent. and Niem, Richard. G. 1968. “Patterns of Political Learning. ” Harvard Educational Review 38(3):443-467.
Jennings, M. Kent. and Niem, Richard. G. 1974 .The Political Character of Adolescence.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Jennings, M. Kent. and Niem, Richard. G. 1981. Generations and Politics.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Langton, Kenneth P. and Karns, David A. 1969. “The Relative Influence of the Family, Peer Group and School in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Efficacy.” Western Political Quarterly 21: 813-826.
Markus, G. B. and Converse, P. E. 1979. A dynamic simultaneous equation model of electoral choic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73: 1055–1070.
Nicholas A. Valentino and David O. Sears. 1998. Event-Drive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Preadult Socialization of Partisanship Political Behavior, 20(2): 127-154.
Schermerhorn, R.A. 1970. Comparative Ethnic Relations: A Framework for Theory and Research. New York: Random House.
Sears, David O. 1975.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In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ume 2), ed. Fred I. Greenstein and Nelson W. Polsby. Reading, MA: Addison-Wesley.
Sears, David O. 1990. “Whither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Research? The Question of Persistence.” In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Citizenship, Education, and Democracy.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Sears, David O. and Nicholas Valentino. 1997. “Politics Matters: Political Events as Catalysts for Preadult Socialization.”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91(1): 45-65.
Sears, David O., and Nicholas A. Valentino. 1997. "Politics Matters: Political Events as Catalysts for Preadult Socialization." APSR 91: 45-65.
Sears, David O., and Nicholas A. Valentino. 1997. “Politics Matters: Political Events as Catalysts for Preadult Socializati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91(1): 45-65.
Sears, David, and Nicholas A. Valentino. 1997. “Politics matters: Political events as catalysts for preadult socializati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91: 45-65.
Wolfenstein, Martha, and Gilbert Kliman,eds. 1965. Children and the Death of a President. Garden City, New York: Doubleday & Company.
Yinger, J. Milton. 1981. “Toward a Theory of Assimilation and Dissimilation.”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4:249-269.
Yinger, J. Milton. 1981. “Toward a Theory of Assimilation and Dissimilation.”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4:249-269.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