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0923108-101135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0923108-101135
論文名稱
Title
閒置地再利用的改善規劃- 澎湖篤行十村轉型眷村文化園區建議研究
Resue of Idle Space: A Proposal for Transforming Penghu Du-Shing 10th Village into a Cultural Park of Veteran Communities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53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8-06-07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8-09-23
關鍵字
Keywords
眷村文化園區、文化觀光、篤行十村、閒置空間再利用
Idle Space Reuse, Du-Shing 10th Village, Cultural Park of Veteran Communities, Cultural Tourism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73 次,被下載 14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73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4 times.
中文摘要
摘 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分析原篤行十村軍眷村轉型為眷村文化園區對於澎湖的文化觀
光與原住居民的參與意願兩大項目發展規劃,並邀請各相關單位及居民代表對篤行
十村發展為眷村文化園區之看法與意見。
首先,了解閒置空間再利用之意涵,對於文化保存的相關事項,並針對篤行十
村轉型為眷村文化園區作規劃及利用,希望提升眷戶的認同與參與意願及增進遊客
到澎湖進行文化觀光的動機。觀光的多元型態旅遊,可以滿足不同旅遊消費者的需
求。除可使臨近觀光景點串聯,也可提升遊客重遊率,及可疏散過度擁擠的遊客,
以解決澎湖旅遊淡、旺季的問題。
未來轉型規劃之方向,永續發展是維持一個地方文化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為了
使地方發展可以持續下去,最重要的是地方配合、地方特色保存及可執行性。即地
方的共識、特色保存及活動的可執行性是支持地方文化永續發展的重要因子。運用
文化局及旅遊局的平台,分別針對業者、遊客及眷戶宣導眷村文化,一來可建立遊
客的共識、提升文化觀光的發展;二來可提升眷戶的參與意願;三來則可增進澎湖
經濟效益,確保離島地區文化觀光永續發展。
Abstract
Abstract
The study aims to analyze and probe into the possible impacts brought by the image
transformation of Du-Shing 10th Village, a veteran community. We try to understand the
residents’ willingness to get involved and the feasibility of giving a brand new
appearance, “cultural park”, to Du-Shing 10th Village, 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in Penghu. In addition, we also consult the related authorities and
resident representatives for their ideas and opinions toward the development scheme of
the project.
At first, help the residents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idle space reus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culture conservation. Then, explain the concept of transforming Du-Shing
10th Village into a cultural park to the residents and hopefully improve their willingness
to support and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oject, or strengthen the tourists’ motivation to have a
cultural tour to Penghu. Multiple tourism types can meet different tourists’ needs. The
idea not only can connect with the surrounding tourist spots to solve the problem with
overcrowded tourists during the high season, it can also increase the re-visiting rate.
For the orientation of the future transformation scheme, strategic implementati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s to sustain a local culture.
In addition, without a doubt, the cooperation of local government authority,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 of a local culture and the feasibility of a scheme are all
indispensible factors to keep promoting a local culture’s development. The platform
created by Cultural Affairs Bureau and Tourism Bureau can also be leveraged to
propagate the culture of veteran communities to draw the attentions of tourism or travel
business operators, tourists and residents for the purpose of reaching the common interest,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tourism, raising the willing of local residents to
get involved, boosting the economic effects of Penghu and; furthermore, ensur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offshore cultural tourism.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 錄
謝誌⋯⋯⋯⋯⋯⋯⋯⋯⋯⋯⋯⋯⋯⋯⋯⋯⋯⋯⋯⋯⋯⋯⋯⋯⋯I
摘要⋯⋯⋯⋯⋯⋯⋯⋯⋯⋯⋯⋯⋯⋯⋯⋯⋯⋯⋯⋯⋯⋯⋯⋯⋯II
英文摘要⋯⋯⋯⋯⋯⋯⋯⋯⋯⋯⋯⋯⋯⋯⋯⋯⋯⋯⋯⋯⋯⋯⋯III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緣起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1
第三節 研究限制⋯⋯⋯⋯⋯⋯⋯⋯⋯⋯⋯⋯⋯⋯⋯⋯⋯ 2
第四節 研究設計⋯⋯⋯⋯⋯⋯⋯⋯⋯⋯⋯⋯⋯⋯⋯⋯⋯ 5
第五節 名辭解釋⋯⋯⋯⋯⋯⋯⋯⋯⋯⋯⋯⋯⋯⋯⋯⋯⋯ 7
第貳章 文獻探討⋯⋯⋯⋯⋯⋯⋯⋯⋯⋯⋯⋯⋯⋯⋯⋯⋯ 8
第一節 閒置地再利用的文化建設背景⋯⋯⋯⋯⋯⋯⋯⋯ 8
第二節 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文化觀光意涵與價值⋯⋯⋯⋯ 13
第三節 閒置空間再利用相關研究⋯⋯⋯⋯⋯⋯⋯⋯⋯⋯ 20
第四節 「篤行十村」的歷史、沿革與現況⋯⋯⋯⋯⋯⋯ 29
第五節 相關法規與相關計畫⋯⋯⋯⋯⋯⋯⋯⋯⋯⋯⋯⋯ 31
第三章 研究分析⋯⋯⋯⋯⋯⋯⋯⋯⋯⋯⋯⋯⋯⋯⋯⋯⋯ 37
第一節 訪談資料分析⋯⋯⋯⋯⋯⋯⋯⋯⋯⋯⋯⋯⋯⋯⋯ 37
第二節 環境分析⋯⋯⋯⋯⋯⋯⋯⋯⋯⋯⋯⋯⋯⋯⋯⋯⋯ 41
第三節 策略規劃SWOT分析⋯⋯⋯⋯⋯⋯⋯⋯⋯⋯⋯ 45
第四章 眷村文化園區設施規劃⋯⋯⋯⋯⋯⋯⋯⋯⋯⋯⋯ 48
V
第一節 緣起⋯⋯⋯⋯⋯⋯⋯⋯⋯⋯⋯⋯⋯⋯⋯⋯⋯⋯⋯ 48
第二節 設置方案評估⋯⋯⋯⋯⋯⋯⋯⋯⋯⋯⋯⋯⋯⋯⋯ 48
第三節 替選方案之一⋯⋯⋯⋯⋯⋯⋯⋯⋯⋯⋯⋯⋯⋯⋯ 56
第四節 替選方案之二⋯⋯⋯⋯⋯⋯⋯⋯⋯⋯⋯⋯⋯⋯⋯ 5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61
第一節 結論⋯⋯⋯⋯⋯⋯⋯⋯⋯⋯⋯⋯⋯⋯⋯⋯⋯⋯⋯ 61
第二節 建議⋯⋯⋯⋯⋯⋯⋯⋯⋯⋯⋯⋯⋯⋯⋯⋯⋯⋯⋯ 63
參考文獻 ⋯⋯⋯⋯⋯⋯⋯⋯⋯⋯⋯⋯⋯⋯⋯⋯⋯⋯⋯⋯⋯ 66
附錄一、五大條例
一、發展觀光條例⋯⋯⋯⋯⋯⋯⋯⋯⋯⋯⋯⋯⋯⋯⋯⋯⋯ 69
二、風景特定區管理規則⋯⋯⋯⋯⋯⋯⋯⋯⋯⋯⋯⋯⋯⋯ 70
三、都市計畫法⋯⋯⋯⋯⋯⋯⋯⋯⋯⋯⋯⋯⋯⋯⋯⋯⋯⋯ 73
四、都市更新條例⋯⋯⋯⋯⋯⋯⋯⋯⋯⋯⋯⋯⋯⋯⋯⋯⋯ 85
五、國軍老舊眷村改建條例⋯⋯⋯⋯⋯⋯⋯⋯⋯⋯⋯⋯⋯ 91
附錄二、訪談逐字稿(含訪談人物、時間、地點)
一、紀麗美課長⋯⋯⋯⋯⋯⋯⋯⋯⋯⋯⋯⋯⋯⋯⋯⋯⋯⋯ 101
二、商累愛里長⋯⋯⋯⋯⋯⋯⋯⋯⋯⋯⋯⋯⋯⋯⋯⋯⋯⋯ 109
三、洪棟霖局長⋯⋯⋯⋯⋯⋯⋯⋯⋯⋯⋯⋯⋯⋯⋯⋯⋯⋯ 120
四、蘇崑雄市長⋯⋯⋯⋯⋯⋯⋯⋯⋯⋯⋯⋯⋯⋯⋯⋯⋯⋯ 126
五、王乾發縣長⋯⋯⋯⋯⋯⋯⋯⋯⋯⋯⋯⋯⋯⋯⋯⋯⋯⋯ 131
六、劉陳昭玲議長⋯⋯⋯⋯⋯⋯⋯⋯⋯⋯⋯⋯⋯⋯⋯⋯⋯ 137
VI
附錄三、規劃方案圖
一、篤行十村眷村文化園區規劃方案 1-1 ⋯⋯⋯⋯⋯⋯⋯⋯⋯⋯⋯ 139
二、篤行十村眷村文化園區規劃方案1-2 ⋯⋯⋯⋯⋯⋯⋯⋯⋯⋯⋯⋯ 139
三、篤行十村眷村文化園區規劃方案2-1 ⋯⋯⋯⋯⋯⋯⋯⋯⋯⋯⋯⋯ 140
四、篤行十村眷村文化園區規劃方案2-2 ⋯⋯⋯⋯⋯⋯⋯⋯⋯⋯⋯⋯ 140
五、篤行十村眷村文化園區規劃方案3-1 ⋯⋯⋯⋯⋯⋯⋯⋯⋯⋯⋯⋯ 141
六、篤行十村眷村文化園區規劃方案3-2 ⋯⋯⋯⋯⋯⋯⋯⋯⋯⋯⋯⋯ 141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一、論文:
1、賴麗巧(2004/08/04) 全球在地化理念下都市閒置空間再發展之研究__市中山-中正
路歷史性都市軸線街廓空間為例。國立成功大學碩士論文。
2、張旂彰(2000)再利用歷史性建築為展示館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
論文。
3、王翠菱(2004/07/30)閒置空間再利用與都市連接關係轉變__以松園別館為例。國立
東華大學環境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4、賴芷儀(2004)歷史性空間再利用詮釋指向__以博物館化之文化空間為例。臺南藝
術學院建築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5、巫基福(1995)歷史性建築空間型態之再利用研究__以台灣日治時期公共建築為
例。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6、李清全(1993)歷史性建築再利用計畫程序初探__以臺灣日據時期建築為例。國立
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7、施進宗(1992)歷史性建築再利用之探討__以台灣日據時期建築為例。國立成功大
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8、蔣永輝(1995)藉歷史建築再利用帶動更新地區發展之研究__以台中火車站地區為
例。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論文。
9、于國華(2002)「社區總體營造」理念的探討:全球化趨勢下的一種地方文化行
動。台北藝術大學傳統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期刊暨研討會論文:
1、潘璽(2000)〈歷史建築再利用〉。《文化視窗》,24 期。
2、蕭麗虹、黃瑞茂 (2002) 編《文化空間創意再造:閒置空間再利用國外案例彙編》,
67
臺北市: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3、吳綱立、賴麗巧(2003.12)《全球化趨勢下都市閒置空間再利用對都市設計的意義:
以台南舊都市軸線空間為例》,「2003 地區發展學會年會暨論文發表會」,新竹。
4、吳綱立、賴麗巧(2003.12)《全球在地化的都市閒置空間再利用策略之研究》,「2003
年住宅學會年會會暨論文發表會」,新竹。
5、夏鑄九(1998)台灣的古蹟保存:一個批判性回顧。《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
學報》,第9 期,頁1-9。
6、徐明福(2001)邁向一個具有地方風格的都市保存__以台南市孔廟文化園區為例。
《古蹟活化再利用國際學術研討會全輯》,頁貳-12—19。
7、徐裕健(2001)近十年(1990-2000)台灣「歷史街區保存」的國家政策及社會動力
分析__以湖口老街、艋舺剝皮寮及深坑老街為比較個案。《古蹟活化再利用國際學術
研討會全輯》,頁伍-21—28。
8、蔡佩如(2001)活化古蹟-有待建立共識。《文化視窗》,35 期。
三、書刊:
1、陳以超(1986)文化資產之保存維護,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2、黃崑山(1997)台閩地區私有宅第古蹟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規則調查分析,行政院文
化建設委員會。
3、秦裕傑(1996)現代博物館。台北:世界宗教博物館 。
4、美濃愛鄉協進會(1997)高雄縣美濃客家文物館規劃與營運研究。高雄縣政府。
5、徐純譯(2003)有影響力的博物館。屏東:海生館。Kenneth Hudson 原著。
6、陳國寧(1978)博物館的演進與現代管理方法之研討。台北。
7、陳國寧等(1992)博物館的營運與管理。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8、陳國寧(1997)台灣地區中小型博物館經營管理之研究。台北:文建會。
68
9、澎湖縣政府(2002)澎湖縣歷史建築影像專輯。
10、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文化資產、古蹟保存與社區參與研討會論文集》。
11、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7)《文化資產保存法暨施行細則》。
12、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成大建築系(1999)《文化資產與都市發展國際研討會論
文集》。
14、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1996)文化統計。台北:文建會。
15、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0)博物館利用叢書十集。台北:文建會。
16、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1)文化博物誌:台灣各縣市地方特色館簡介。台
北:文建會。
【英文文獻】
1、Matthew Wansborough & Andrea Mageean(2000)The Role of Urban Design in Cultural
Regeneration ,Journal of Urban Design ,Vol.5,NO.2,181-197
2、Hutter, Michael & Ilde Rizzo(1997)Economic Perspective on Cultural Heritage, ST.
MARTIN’S PRESS, INC.,
【相關網站】
1、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http://www.cca.gov.tw/
2、內政部民政司 http://www.moi.gov.tw/div1/
3、台北縣文化局 http://www.cabtc.gov.tw/
4、花蓮縣文化局 http://www.hccc.gov.tw
5、文化環境網 http://www.ceformosa.org.tw/
6、歷史文化館 http://vm.nthu.edu.tw/history/
7、台灣蠶業文化http://www.mdais.gov.tw/culturen.htm
8、美濃客家文物館(2003)http://meeinonghakka.kccc.gov.tw
9、全國法規資料庫入口網站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一年後公開,校外永不公開 campus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3.135.190.101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3.135.190.101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