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1021109-225708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1021109-225708
論文名稱
Title
中國對北韓核問題之政策研究(2002-2008)
A Study of China’s Policy on North Korea Nuclear Dispute(2002-2008)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46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9-10-07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9-10-21
關鍵字
Keywords
六方會談、中國崛起、北韓核危機、中共外交
North Korea Nuclear Dispute, China Diplomacy, Six-Party Talk, China Ris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18 次,被下載 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18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0 times.
中文摘要
胡錦濤主政中國之後,中國持續後冷戰時期以來的大國建構作為,包含為尋求崛起之途平順的地緣戰略舉措,促進國際體系多極化的外交思維,及達成中國歷史地位的願景,皆與其國勢崛起相關。與中國有密切關係的東北亞,其安全環境的變化將影響中國的外交政策,包含美日兩國逐步達成同盟政策的結構性變化及因北韓問題所形成的更緊密的政經同盟,東北亞安全環境在歷次核武危機中所產生的變化,將讓中國採取何種外交路線?
Abstract
After three decades’ steady and tremendously economic growth, China has reemerged on the center stage of the world as an aspiring great power. Its historically unprecedented leapfrogging in the global economic share levels up its comprehensive national power exponentially, and becomes the main driving force in Asia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interdependence. In the restive North East Asia, the North Korea Nuclear Crisis facilitated the United States strategic overhaul in western Pacific. For great powers, the Korea Peninsula has been a major power struggle theater since the late eighteen century, because of its geographic location. Therefore, the balance of power in the peninsular is a matter of caution in the world leaders’ calculation. The United States, Russia, Japan, China, and South Korea are the major players in the subregion, all of whom are six-party talks participants. The six-party talks was originally convened to settle the hermit kingdom’s nuclear ambition. Ostensibly, it was. But, when examined from the theory of the balance of power, it has multi-pronged goals---the most realistic one is to manage the structural power transition now happening in the region. Even in the late 2007 North Korea launched a series of missile and nuclear weapon test, the function of being an adjusting and preventive agent still works in the framework. Still more explicitly, the United States treats the dialogue mechanism as a litmus test to see if or not China operates in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as a “responsible stakeholder” as it expects. Because of compound issues involved in the issue(proliferation of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nuclear armament domino effect in North East Asia, and the miserable living conditions and humanitarian crisis in North Korea), the real mindset of China’s position on dealing with it which is top on its national interest calculations could be clearly read. Moreover, North Korea stands as a buffer state in the North East Asia, its collapsing and integration with South Korea means a lot to the great powers---China is the immediate benefactor in this matter. That’s why China has been voicing its concern on the basing relocation and military interoperability exercises among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and South Korea. Then, the discourse, or authenticity,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will be given credence to or not. Given the scenario, the thesis is focused on studying the policy of China on dealing with North Korea nuclear dispute and its impacts on the Northeast Asia, trying to understand and figure out the real face of China’s strategic ambitions.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摘要 II
ABSTRACT III
目錄 1
圖目錄 2
表目錄 2
第一章 緒論 3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3
第二節 文獻回顧 9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途徑 16
第四節 研究範圍 23
第五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 25
第二章 胡錦濤主政下的中國外交 29
第一節 持續崛起大國的形象建構 30
第二節 形塑有利自身的地緣戰略格局 40
第三節 推動世界格局的多極化 49
第四節 參與國際體系謀求本國利益 53
第三章 中國參與北韓核武問題解決的過程 58
第一節 朝鮮半島與當代中國 58
第二節 中國參與六方會談的原因 64
第三節 中國參與六方會談的意義 70
第四章 中國國際戰略中的北韓核問題 73
第一節 北韓核武危機對東北亞情勢的影響 73
第二節 北韓核武危機與中日關係 80
第三節 北韓核武危機與中美關係 84
第五章 研究發現 90
參考文獻 92
圖目錄
圖1研究架構圖 26
表目錄
表1中國的貧富差距 65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書籍
王玉民,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社,1994年。
王良能,中共崛起的國際戰略環境。台北:唐山出版社,2000 年。
尹慶耀,中共的統戰外交。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8 年。
田曾佩,改革開放以來的中國外交。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3 年。
朱松柏,南北韓的關係與統一 。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4 年。
李明,南北韓政經發展與東北亞安全。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8 年。
張劍荊,中國崛起──通向大國之路的中國策。北京:新華出版社,2005 年。
楊宇光,經濟全球化中的跨國公司。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9 年。
Steven W. Mosher 著,李威儀譯,中國新霸權(Hegemony:China’s Plan to Dominate Asia and the World)臺北:立緒文化,2001年。
Bates Gill, Michael Green, Kiyoto Tsuji and William Watts. Strategic Views on Asian Regionalism: Survey Results and Analysis. Washington: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February 2009.
C. Thomas Fingar. Global Trends 2025: A Transformed World. Washington: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November 2008.
C. Fred Bergsten, Bates Gill, Nicholas R. Lardy, and Derek J. Mitchell. CHINA'S RIS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Washington: The CSIS Press, September 2008.
Erica Downs. The Brookings Foreign Policy Studies Energy Security Series: China. Washington: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December 2006.
Falk, Richard A. The Declining World Order : America's Imperial Geopolitics. New York : Routledge, 2004.
Kenneth N.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McGraw Hill, 1978).
Mark E Manyin, Emma Chanlett-Avery, Helene Marchart. North Korea: A Chronology of Events, October 2002-December 2004. Washington: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Library of Congress, 2005.
Simon Bromley, American Power and the Prospects for International Order(Cambridge, UK ; Malden, MA : Polity, 2008).
Stephen D. Krasner, Structural Conflict: The Third World Against Global Liberalism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二、期刊、論文
孔凡偉,”全球治理中的聯合國”, 新視野,第4 期(2007 年)。
巴殿軍和卞靜,”朝核問題與六方會談──以朝美關為主導的多方博弈”,遼東學院學報,第2 期(2006 年):頁68-70。
牛軍,”主題討論︰社會變遷與中國外交”,國際政治研究,第1 期(2006 年):頁1-2。
牛軍,”世界的中國:21 世紀初的中國外交研究”,國際政治研究,第1 期(2006 年):頁112-121。
牛軍,”再談中國對外政策的“內向性””, 國際政治研究,第1 期(2006 年):頁18-19。
王中保,”經濟全球化利益與分享”,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第20 卷第5 期(2008 年9 月):頁86-93。
王逸舟,”大國和強國:動蕩的世界和安靜轉型的中國外交”,商務週刊,第57 期(2004 年1 月5 日)。
王逸舟,”大膽嘗試新的思路及措施,並將重點放在周邊──立足本地區開展多邊外交”,世界知識,第22 期(2001 年):頁24-25。
王逸舟,”中國外交十特色──兼論對外交研究的啟示”, 世界經濟與政治,第5 期(2008 年):頁6-18。
王逸舟,”中國外交三十年:對進步與不足的若干思考”, 外交評論,總第98 期(2007 年10 月):頁10-22。
王逸舟,”中國和平崛起的國內基礎”, 教學與研究,第4 期(2004 年):頁10。
王逸舟,”中國的和平發展需要智慧與創新”, 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 期(2008 年):頁1。
王逸舟,”中國國際關係理論:對成就與缺失的幾點感受”,世界經濟與政治,第4 期(2003 年):頁10-12。
王逸舟,”中國國際關係學:簡要評估”,歐洲研究,第6 期(2004 年):頁137-149。
王逸舟,”中國國際關係學的一種審視:對學科分支領域的快速掃描(上)”,教學與研究,第9 期(2006 年7 月24 日):頁26-32。
王逸舟,”中國國際關係學的一種審視:對學科分支領域的快速掃描(中)”,教學與研究,第10 期(2006 年7 月24 日):頁31-38。
王逸舟,”中國與國際組織關係研究的若干問題”,社會科學論壇,第8 期(2002 年):頁4-13。
王逸舟,”今後五年的中國外交需要智慧與勇氣”,外交評論,第6 期(2007 年):頁13-14。
王逸舟,”西方國際關係研究的新課題、新視角”,外交評論,總第82 期(2005 年6 月):頁55-63。
王逸舟,”面向21世紀的中國外交:三種需球的平衡(下)”,對外大傳播,第9 期(2006 年)。
王逸舟,”面向21世紀的中國外交:三種需球的平衡(上)”,對外大傳播,第8 期(2006 年):頁30-33。
王逸舟,”展望新階段的中美戰略關係”,國際經濟評論,第4 期(2007 年):頁12-13。
王逸舟,”國家利益再思考”,暸望新聞週刊,第7 期(2001 年2 月12 日):頁8-11。
王逸舟,”國家利益再思考”,中國社會科學,第2 期(2002 年):頁160-170。
王逸舟,”國際制度對國家利益的影響”,國際展望,總第544 期(2006 年7 月):頁78-79。
王逸舟,”國際格局的新趨勢與中國周邊的複雜挑戰”, 外交學院學報,總第78 期(2004 年12 月):頁41-46。
王逸舟,”探索中國思想的“動態” ”,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 期(2006 年):頁1-4。
王逸舟,”當代中國的定位”,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 期(2007年):頁1。
王逸舟,”當代國際關係進步的五個方面”,國際經濟評論,第9 卷第10 期(2007 年):頁27-32。
王逸舟,”過渡中的中國國際關係學”,世界經濟與政治,第4 期(2006 年):頁7-12。
王逸舟,”靜悄悄的革命”,世界知識,第7 期(2004 年):頁21-22。
王逸舟,”聯合國與二戰遺產”,世界經濟與政治,第5 期(2005 年):頁1。
王逸舟,”中國與國際組織關係研究的若干問題”,社會科學論壇,第8 期(2002 年):頁4-13。
王逸舟和陸昕,”王逸舟──務實、求新的全球主義學者”,世界經濟與政治,第3 期(2006 年):頁59-64。
王緝思,”中美外交決策的國內環境比較”,國際政治研究,第1 期(2006 年):頁7-9。
王緝思,”中美利益交匯與戰略互動”,國際經濟評論,第7-8 期(2007 年):頁8-9。
王緝思,”中美關係:尋求穩定的新框架”,理論參考,第2 期(2005 年):頁71-73。
王緝思,”中美關係:尋求穩定的新框架”,中國黨政幹部論壇,第1 期(2005 年):頁37-39。
王緝思,”冷靜、冷靜、再冷靜──對當前美國與中美關係的幾點觀察”,國際經濟評論,第5 期(2004 年):頁5-8。
王緝思,”冷靜看待當前中美關係”,當代世界,第12 期(2004 年):頁20-22。
王緝思,”把握美國全球戰略動向”,現代國際關係,第11 期(2004 年):頁1-2。
王緝思,”和諧世界:中國外交新理念”,中國黨政幹部論壇,第7 期(2007 年):頁1。
王緝思,”美國保守主義的宣言書”,中國新聞週刊,第6 期(2006 年2 月20 日):頁86。
王緝思,”美國會因過分擴張而衰落?”,世界知識,第4 期(2006 年):頁65。
王緝思,”美國霸權與中國崛起”,國際關係學報,總第84 期(2005 年10 月):頁13-16。
王緝思,”堅持為國內中心任務服務的穩健外交”,中國黨政幹部論壇,第9 期(2005 年):頁1。
王緝思,”淺論中美關係的大環境和發展趨勢”,美國研究,第1 期(2006 年):頁89-96。
王緝思,”關於構築中國國際戰略的幾點看法”,國際政治研究,第4 期(2007 年):頁1-5。
王緝思和徐輝,”中美危機行為比較分析”,美國研究,第2 期(2005 年):頁22-46。
石冬明,”中日安全困境與東北亞安全機制”,理論觀察,第6 期(2008 年):頁51-52。
石源華、汪傳民,「美日、美韓同盟比較研究-間論美日韓安全互動與東北亞安全」,國際觀察,第1期,2006年2月,頁61-68。
印鐵林,”美朝戲劇性的表演,戰略性的靠近──論朝核問題的爭執策”,海峽評論,第212 期(2008 年8 月1 日):頁8-9。
成向東,”關於構築中國國際戰略的幾點看法”,社會科學論壇,第5B 期(2008 年):頁55-57。
朱蓓蕾,”全球化與中共安全觀:轉變與挑戰”,中國大陸研究,第46 卷 第 6期(2003 年11、12 月):頁75-108。
朱鋒,”中國的外交斡旋與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為什麼外交解決朝核問題這麼難?”,外交評論,總第88 期(2006年4 月):頁23-29。
吳建民、俞新天和劉振民等,”和諧世界與中國外交”,外交評論,總第87 期(2006年2 月):頁15-20。
宋子玉和於全收,” 解決朝核問題的出路分析”,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20 卷第2 期(2007 年4 月):頁42-44。
宋傑,”國際組織的隱含權力及其限制”,浙江工商大學學報,總第87 期(2007 年):頁16-20。
李小華,”「權力轉移」與國際體系的穩定──兼析「中國威脅論」”,世界經濟與政治,第5 期(1999 年):頁41-74。
李志斐,” 中國外交與北京奧運”,學術探索,2008 年 第4 期(2008 年8 月):頁36-40。
李玲,”建設和諧世界:中國外交思想的重大創新”,社會科學論壇,(2008 年9 月):頁81-84。
李軍,「試析盧武鉉政府的『均衡者外交』」,現代國際關係,第12期,2005年12月,頁29-34。
邱坤玄,”結構現實主義與中共大國外交格局”,東亞季刊 第 30 卷第 3 期(1999 年 7 月):頁 25。
李桂峰和丁祖煜,”近年來國內大戰略研究綜述”,泰山學院學報,第30 卷第2 期(2008 年3 月):頁83-86。
李淑雲和劉振江,”信任:東北亞區域安全合作的關鍵因素”,外交評論,總第94期(2007 年2 月):頁80-85。
李學保” 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外交觀念變革的歷史路徑及經驗啟示”,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8 卷第6 期(2008 年11 月):頁28-32。
沈本秋,”中國和平發展中的國家利益建構”,理論界,第9 期(2007年):頁171-173。
沈國放、丁一凡、金燦榮、潘振強、秦亞青、王逸舟、嶽曉勇、張沱生和周世儉,”中國是個 “大國”嗎”, 世界知識,第1 期(2007 年):頁16-27。
肖剛和李季,”淺析當代中國外交戰略的「觀念」”,國際觀察,2006 年第6 期(2006年10 月):頁6-12。
周洪波和陳庶,”冷戰後東北亞大國關係與朝鮮半島問題”,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第2 期(2007 年):頁74-77。
岳燕霞,”論朝鮮半島地綠戰略利益的再分配危機──對朝核問題北京會談屢歷困境的解析,”天府新論,第5 期(2007 年):頁1-4。
林鐘高和徐虹,”會計準則國際趨同:國家利益分析及其調整──基於國際制度合作理論的研究”,財經論叢,第4 期(2007 年7 月):頁69-76。
金強一,”中美日東北亞戰略框架之中的朝鮮半島問題──朝鮮半島問題與東北亞大國戰略指向關聯的研究”,東強學刊,第25 卷第3 期(2008年7月):頁27-36。
金景一和金強一,” 朝鮮半島的地綠政治意義及其對我國的影響研究”,延邊大學學報,第41 卷第4 期(2008 年8 月):頁5-12。
門洪華,”中國國際戰略思想的創新”,外交評論,第87 期(2006 年2 月):頁28-35。
門洪華,”中國崛起及其戰略應對”,國際觀察,第3 期(2004 年3 月):頁9-16。
門洪華,”國際機制與中國的戰略選擇”,中國社會科學,第2 期(2001 年):頁178-187。
姜聯軍和匡國棟,”東北亞多邊安全機制的構建”,國際關係學院學報,第1 期(2005 年):頁38-42。
柯玉枝,”十七大後中共的第三世界政策”,國際關係學報,第25 期(2008 年1 月):頁153-173。
胡欣,”美國對中國大戰略的解讀”,黨政論壇(幹部文摘),第6 期(2008 年):頁29。
范明英和孫增超,”從歷史發展的視野看中國發展與崛起面臨的國家安全狀況”,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 年第1 期(2007 年12 月31 日):頁57-66。
苗萌,”試析六方會談各方在朝核問題上的考慮及所扮演的角色”,理論觀察,第1 期(2008 年):頁36-37。
唐世平和綦大鵬,”中國外交討論中的「中國中心主義」與「美國中心主義」”,世界經濟與政治,2008 年第12 期(2008 年10 月21 日):頁62-70。
徐文吉,”美朝核風波的實質與六方會談的出路”,東北亞論壇,第15 卷 第4 期(2006 年7 月):頁68-71。
徐晉,”試論中國戰略文化的再建構”,社會科學論壇,第12B 期(2008 年):頁145-148。
時殷弘,”大國責任與地綠政治”,21世紀商業評論,第6 期:頁143。
時殷弘,”中美、中日關係基本狀態與中國戰略”,國際展望 半月刊,總第534 期(2006年2 月):頁29-30。
時殷弘,”中美關係與中國戰略”,現代國際關係,第1 期(2007 年):頁35-36。
時殷弘,”中美關係顯著發展的一大可能前景”,國際問題研究,第2 期(2007 年):頁4-5。
時殷弘,”中國在對外政策形勢中面臨的新挑戰”,現代國際關係,第12 期(2007 年):頁32-33。
時殷弘,”中國的變遷與中國外交戰略分析”,國際政治研究,第1 期(2006 年):頁31-44。
時殷弘,”中國近期主要對外戰略問題──兼談長期性基本戰略機遇”,戰略與管理,第6 期(2003 年):頁21-25。
時殷弘,”中國崛起和中美關係的戰略形勢”,國際經濟評論,第4 期(2007 年):頁15-16。
時殷弘,”中國崛起的條件:從對外關係角度的討論”,國際關係學報,第1 期(2006 年):頁1-6。
時殷弘,”中國對美外交和戰略15年:演化過程、基本經驗和尚存問題”,國際觀察,第2 期(2004 年):頁1-6。
時殷弘,”全球議程:問題和視角”,世界經濟與政治,第3 期(2004 年):頁74-76。
時殷弘,”成就與挑戰:中國和平發展、和諧世界理念與對外政策形勢”,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第2 期(2008 年):頁81-85。
時殷弘,”美國國際權勢:比較與變化”,現代國際關係,第3 期(2004 年):頁3-5。
時殷弘,”美國權勢、中國崛起與世界秩序”,國際問題研究,第3 期(2007 年):頁28-38。
時殷弘,”美國權勢的變遷”,現代國際關係,第9 期(2006 年):頁26-28。
時殷弘,”國家大戰略理論與中國的大戰略實踐”,現代國際關係,第3 期(2004年):頁36-42。
時殷弘,”國家大戰略理論論綱”,國際觀察,第5 期(2007 年):頁15-21。
時殷弘,”國際關係理論研究與評判的若干問題”,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 期(2004 年):頁14-15。
時殷弘,”現代國際體系的起源──從體系與單位雙重視野出發的論述”,史學月刊,第7 期(2007 年):頁63-69。
時殷弘,”戰略史考察與大戰略理論”,史學月刊,第6 期(2005 年):頁5-9。
時殷弘,”戰略觀念與大戰略基本問題”,國際政治研究,第4 期(2007 年):頁18-21。
時殷弘,”關於今後中國對外政策輿論方向的若干思考”,世界經濟與政治,第2 期(2005 年):頁1。
時殷弘,”關於國際關係的歷史理解”,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0 期(2005 年):頁20-25。
時殷弘,”議題四:中國和平崛起的國際戰略 中國和平崛起的若干根本條件和重要「平臺」”,教學與研究,第4 期(2004 年):頁16-17。
時殷弘和陸昕,”時殷弘──尋找歷史與戰略連接的思想者”,世界經濟與政治,第8 期(2005 年):頁57-62。
秦亞青,”國家身份、戰略文化和安全利益──關於中國與國際社會關係的三個假設”,世界經濟與政治,第1 期(2003 年):頁10-15。
秦亞青、 周建明、溫鐵軍、時殷弘和張文木等,”中國大戰略:問題與思路”,學術界(雙月刊),總第117 期(2006 年2 月):頁7-25。
秦亞青、閻學通、張文木、時殷弘和馮紹雷,”國際關係研究方法論筆談”,中國社會科學,第1 期(2004 年):頁78-93。
馬勇,”宗藩體制解體與東北亞亂局”,安徽史學,第1 期(2008 年):頁39-44。
高朗,”如何理解中國崛起?”,遠景基金會季刊,第7 卷第2 期(2006 年4 月):頁53-94。
高偉凱,” 國家利益:概念的界定及其解讀”,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第1 期(2009年):頁80-85。
婁偉,”21世紀初東北亞合作安全模式探析”,社會主義研究,第4 期(2008 年):頁127-131。
張志,” 關於維護和拓展中國海外利益問題的思考”,社會科學論壇,第12B 期(2008 年):68-71。
張亞中,”中共的強權之路:地緣政治與全球化的挑戰”,遠景季刊,第3 卷第2 期(2008 年1 月):頁1-42。
張亞中,”歐洲聯盟中國政策的戰略分析”,問題與研究,第45 卷 第4 期(2006年7、8月):頁31-62。
張沱生,”社會變遷帶給中國外交的機遇與挑戰”,國際政治研究,第1 期(2006 年):頁12-14。
張春,”如何設計東北亞安全機制?”,國際展望 半月刊,第22 期(2007 年):頁10-11。
張清敏,”社會變遷背景下的中國外交決策評析”,國際政治研究,第1 期(2006 年):頁45-56。
張露和王迎暉,”論當代中國大戰略選擇的和平性──一種基於戰略文化的考量”, 太平洋學報,第6 期(2005 年):頁22-30。
曹豔華,”冷戰後美國在東北亞的霸權護持戰略──優勢主導與以力制力”,知識經濟,2007 卷11B 期(2007 年11 月):頁159-160。
許志嘉,”中國新睦鄰外交政策:戰略意涵與作為”,遠景基金會季刊,第8 卷第 3期(2007 年7 月):頁43-90。
許紀霖、韋森、洪濤、蕭功秦、譚再文和郭樹勇,”中華崛起的歷史與空間──大國之道與中國問題”,中國招標,(2005 年):頁16-20。
郭武平、吳昆財、孫國祥、連錦水和蔡昌言,”中國和平崛起:國際社會之威脅或夥伴?”,歐洲國際評論,第2 期(2006 年):頁167-209。
郭智光,”傳統文化對中國外交的影響”,理論界,(2007 年8 月):頁151-152。
郭學堂,”新世紀中國對外戰略的背景及思考──一種理論與現實分析”,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4 卷第4 期(2003 年8 月):頁10-15。
陳欣之,”國際安全研究之理論變遷與挑戰”,遠景基金會季刊,第4 卷第3 期(2003 年7 月10 日):頁1-40。
陳欣之,”國際體系層級的建構與霸權統治”,問題與研究,第46 卷 第2 期(2007 年2 月26 日):頁23-52。
陳牧民,”當和平崛起遇上臺灣問題:菁英認知下的中國安全戰略”,中國大陸研究,第49 卷 第4 期(2006 年12 月):頁1-26。
陳建民,”中共國家新安全觀的戰略思維與外交實踐”, 東亞研究EAST ASIAN STUDIES,第40 卷第1 期(2009 年1 月):頁77-106。
傅夢孜,”中國崛起感知”,世界知識,第1 期(2006 年):頁6。
程又中,”對"中國加入國際社會"的闡釋”,教學與研究,第10 期(2004 年):頁37-42。
程俊雅,”中國外交理論的新發展──關於和諧世界理論的分析”,棗莊學院學報,第25 卷 第6 期(2008 年12 月):頁129-132。
黃仁國,”美國全球霸權對中國全面崛起的影響分析”,湖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 卷第4 期(2005 年8 月):頁103-106。
黃友牛、梁東興和鄭芳,”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中國外交思想的新發展”,學習研究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 理論月刊,第11 期(2007 年):頁25-27。
黃宇藍,”淺談朝核問題六方會談中的中國國家利益”,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第18 卷第1 期(2007 年2 月):頁51-52。
黃宇藍,”朝核問題六方會談中的中國國家利益”,學術論壇,第2 期(2007 年):頁60-63。
黃振宇和王方芳,”朝核問題:國內學術界研究現狀掃描”,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第3 期(2007 年):頁90-93。
楚樹龍,”全面建設小康時期的中國外交戰略”,世界經濟與政治,2003 年第 8 期,頁 8-13。
楚樹龍,”和平發展與外交戰略:非傳統模式”,國際政治研究,第1 期(2006 年):頁9-11。
楊守明,”全球化、國際合作與中國和平發展”,安微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3 卷第4 期(2005 年7 月):頁393-397。
楊志恆,”中共外交的策略與原則”,中國大陸研究,第42 卷第10 期(1999 年10月):頁29-44。
楊成緒和牛軍等,”風雨兼程外交十記──20年中國外交散談”,世界知識,第1 期(2004 年):頁20-29。
葉自成,”對中國和平發展與國際環境之關係的幾點思考”,國際政治研究,第1 期(2006 年):頁20-30。
葉自成和李穎,”構建大國外交之魂:正常心,自信心,樂觀心”,國際經濟評論,第5 卷第6 期(2001 年):頁22-23。
葉紅、朱嘉林和管文虎,”試論地綠政治因素對東北亞安全機制構建的影響”,電子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第9 卷第4 期(2007 年):頁55-58。
雷才麗和舒銳鋒,” 朝核問題之中國作用的雙重性及策略選擇”,學術探索,第3期(2008 年6 月):頁31-35。
蓋世金,”推動建設和諧世界:中國國家安全大戰略”,西安政治學院學報,第21 卷 第1 期(2008 年2 月):頁11-13。
趙雨,”朝核問題與朝美關係前景淺析”,科學決策月刊,第11 期(2007 年11 月):頁50-52。
趙品宇,”當代中國外交的國際定位:影響因素及動態分析”,江南社會學院學報,第8 卷第1 期(2006 年3 月):頁38-44。
劉再起,”如何在東北亞安全體系中處理中俄日三角關係”,國外社會科學,第5 期(2008 年9 月):頁46-53。
劉廷忠,”中國的發展與中國的外交戰略”,重慶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5 卷 第1 期(2006 年1 月):頁99-102。
劉亞洲,”中國未來二十年大戰略”,領導文萃。
劉亞洲,”以色列之劍”,領導文萃,第2 期(2005 年):頁95-100。
劉昌明和李影,”論東北亞安全合作的困境及其民族主義根源”,山東社會科學,第4 期(2008 年):頁120-124,55。
劉阿明,”從核子試驗到《共同檔》──美朝政策立場轉變探因”,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第4 期(2007 年):頁78-85。
劉性仁,”論中國和平崛起的理論層次探討”,實踐博雅學報,第10 期(2008 年7 月31 日):頁1-22。
劉建飛,”聯合國近年改與中國外交”,國際關系學報,第4 期(2006 年):頁41-46。
劉建飛,”解讀中國外交政策宗旨”,國際政治研究,第1 期(2006 年):頁16-17。
劉楊鉞,”從「三個世界」到「和諧世界」──淺析中國外交思想的新演變”,理論觀察,第4 期(2007 年6 月 18日):頁44-46。
蔡昌言和連弘宜,”「中國崛起」對中美與中俄關係發展之戰略意涵”,中國社會科學,第9 卷第3 期(2008 年7 月):頁81-128。
蔡東傑,”後冷戰時期美國東亞政策及其戰略佈局”,東亞研究EAST ASIAN STUDIES,第39 卷第2 期(2008 年6 月):頁176-198。
蔡增家,” 從新保守主義論述變遷中的日本防衛政策”,遠景基金會季刊,第8 卷第3 期(2007 年7 月):頁91-125。
談譚,”試論中國對外戰略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巢湖學院學報,第9 卷第2 期(2007 年):頁18-23。
盧敬銘,”後冷戰時期中共外交政策之研究---以「北韓核武危機」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4年)。
魯義,”朝核問題與六方會談”,國際關係學院學報,第1 期(2006 年):頁14-17。
錢皓,”龍文化、大國心態、中美關係──對中國「受害者心理」的歷史與理論考釋”,國際觀察,第2 期(2004 年):頁25-30。
閻嘯平,”尋找國際關係的結構圖”,政治科學論叢,第38 期(2008 年12 月):頁1-33。
儲新宇,”中國的地位身份分析──兼論中國國家利益訴求範圍”,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46 卷 第5 期(2006 年9月):頁72-76。
嶽延威,”構建東北亞安全機制的三種理論解讀”,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第
2 期(2008 年):頁31-32。
薑龍範,”朝核問題與中國的戰略選擇”,東疆學刊,第24 卷第3 期(2007 年7 月):頁62-69。
韓召穎,”美國霸權、中國的和平發展與中美關係”,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 期(2007 年):頁19-28。
韓燕、曲楠楠和林治華,” 論新時期俄羅斯東北亞戰略的地位及其影響”,大連大學學報,第29 卷 第1 期(2008 年2 月):頁110-114。
顏旭和張文生,”利益拓展:國家利益維護的發展性取向”,理論觀察,第3 期(2007 年):頁44-45。
魏玲,”東北亞多邊安全機制建設──以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為例”,外交評論,總第87 期(2006 年2 月):頁44-50。
魏志江、薑秀敏,「盧武鉉的和平繁榮政策及其對中韓關係的影響」,東北亞論壇,第15卷第1期,2006年1月,頁13-17。
魏國力,”論美國與東北亞地區安全的關係”,沈陽師範大學學報,第5 期(2006 年):頁68-70。
羅會鈞,”構建和諧世界的中國外交戰略思考”,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1 卷 第6 期(2007年11月):頁17-22。
蘇長和,”發現中國新外交──多邊國際制度與中國外交新思維”,世界經濟與政治,第4 期(2005 年):頁11-16。
Allen, Carlson. Peter, Katzenstein. and J.J., Suh. “Beijing’s Security Behavior in the Asian-Pacific: Is China a Dissatisfied Power?,”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1-90.
Anne, Wu. “What China Whispers to North Korea,”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28, no. 2 (2005):35-48.
Bruce, Klingner. “America’s North Korea Policy: Adding Lanes to the Road,”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no. 2252 (2009):1-9.
Bruce, Klingner. “North Korea: Clouds Block the Sunshine at the Six-Party Talks,”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no. 1771 (2008):1-3.
Bruce, Klingner. “North Korea: Clouds Block the Sunshine at the Six-Party Talks,”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no. 1771 (2008):1-3.
Bruce, Klingner. “North Korea Nuclear Verification: Has the U.S. Blinked?”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no. 2120 (2008):1-3.
Bruce, Klingner. “North Korea Throws Down Missile Gauntlet,”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no. 2365 (2009):1-3.
Bruce, Klingner. “North Korea’s Missile Gambit,”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no. 2295 (2009):1-3.
Bruce Klingner, ” Planning for a North Korea without Kim Jong-il,”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September 11, 2008。
Bruce, Klingner. and Walter, Lohman.”Securing U.S. Objectives in North Korea, A Memo to President-elect Obama,”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January 6, 2009。
Chen, Mumin, “Going Global: The Chinese Elite’s Views of Security Strategy in the 1990s,” Asian Perspective, vol. 29, no. 2(June 2005): 133~178.
David, Adesnik. and Michael, McFaul. “Engaging Autocratic Allies to Promote Democracy,”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29, no. 2 (2006):7-26.
David Kerr, “The Sino-Russian Partnership and U.S. Policy toward North Korea: From Hegemony to Concert in Northeast Asia,”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Vol.49, Issue3, 2005, pp.411-437.
David, Shambaugh. “China Engages Asia Reshaping the Regional Orde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9, no. 3 (2004):64-99.
Derek, J. Mitchell. “A Blueprint for U.S. Policy toward a Unified Korea,”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26, no. 1 (2002):123-137.
Dingli, Shen. “Can Sanctions Stop Proliferation?,”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31, no. 3 (2008): 89-100.
Dingli Shen, “Can Alliance Combat Contemporary Threats?,”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27, No.2, Spring 2004, pp.165-179. Kurt M. Campbell, “The End of Alliances? Not so Fast,”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27, No.2, Spring 2004, pp.15-63.
Flake L. Gordon, “The Future of Regional Security Cooperation, and Korea’s Role,” East Asia, Vol.21, No.2, Summer 2004, pp.60-68.
Emma Chanlett-Avery, Coordinator. Kerry, Dumbaugh. and Willian H. Cooper, ” Sino-Japanese Relations: Issues for U.S. Policy,”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December 19, 2008。
Haesook, Chae. and Steven, Kim. “Conservatives and Progressives in South Korea,”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31, no. 4 (2008):77-99.
Hahm, Chaibong. “The Two South Koreas: A House Divided,”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28, no. 3 (2005):57-72.
Hannah, Fischer, ”North Korean Provocative Actions, 1950 - 2007,” CRS Report for Congress, April 20, 2007。
Joel, S. Wit “Enhancing U.S. Engagement with North Korea,”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30, no. 2 (2007):53-69.
John, J. Mearsheimer. “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 The Journal of Military History, vol. 66, no. 3 (2002):916-917.
John, S. Park. “Inside Multilateralism: The Six-Party Talks,”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28, no. 4 (2005):75-91.
Kerry, Dumbaugh. “China-U.S relations in the 110th Congress: Issues and Implications for U.S. Policy,”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2009):1-62.
Larry, A. Niksch, ”Korea-U.S. Relations: Issues for Congress,” CRS Report for Congress, July 25, 2008。
Mark, E. Manyin. Emma, Chanlett-Avery. and Helene, Marchart. “North Korea: A Chronology of Events, October 2002-December 2004,” CRS Report for Congress, Order Code RL32743 (2005):1-49.
Michael O’Hanlon and Mike Mochizuki. “Toward a Grand Bargain with North Korea,”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2, no. 4 (2003):7-18.
Michael, Horowitz. “Who’s Behind That Curtain? Unveiling Potential Leverage over Pyongyang,”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28, no. 1 (2004):21-44.
Nicholas, Szechenyi, ”North Korean Provocations,” the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 February 3, 2009。
Richard, J. Ellings. and Kenneth, B. Pyle. “Abe Shinzo and Japan’s Change of Course ,” The National Bureau of Asian Research, vol. 17, no. 4 (2006):3-31.
Robert Dujarric, “U.S. Military Presence and Northeast Asian Regional Stability: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between U.S.-Japan Alliance and U.S.-Korea Alliance and Future of the Alliance,” Korea Observer, Vol.36, No.3, Autumn 2005, pp.445-463.
Scott, Snyder. “Responses to North Korea’s Nuclear Test: Capitulation or Collective Action?,”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30, no. 4 (2007):33-43.
Scott, Snyder. “South Korea’s Squeeze Play,”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28, no. 4 (2005):93-106.
Sunhyuk, Kim. and Wonhyuk, Lim. “How to Deal with South Korea,”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30, no. 2 (2007):71-82.
Victor, Mallet, ” Intransigent face of the Chinese superpower,” The Financial Times Limited, January 23, 2008。


三、研究計畫報告
吳東野,”歐洲聯盟對亞洲戰略發展之研究”,國科會研究計畫,91 年08 月 01日至92 年07 月31 日,編號:NSC91-2414-H-004-037。
高朗,”發展與和平的矛盾──探討後冷戰時期北京外交的困境與因應策略”,國科會研究計畫,92 年08 月01 日至93 年10 月31 日,編號:NSC92-2414-H-002-009。
陳欣之,”單極體系下的國家行為與體系的可能轉換”,國科會研究計畫,93 年08 月01 日至94 年07 月31 日,編號:NSC93-2414-H-006-001。
蔡政修,”美國小布希政府對中國政策的調整研究成果報告”,國科會研究計畫,95 年08 月01 日至96 年07 月31 日,編號:NSC 95-2414-H-126-002。

四、網站
中國時報:http://www.chinatimes.com.tw
聯合報:http://www.udn.com.tw
中央通訊社:http://www.cna.com.tw
人民網(北京):http://www.people.com.cn
中國網(北京):http://www.china.org.cn
台灣日本綜合研究所:http://www.japanresearch.org.tw
全球防衛資訊網:http://www.diic.com.tw
新浪網〈北京〉:http://www.sina.com.cn
新華網(北京):http://www.xinhuanet.com
大紀元新聞網:http://www.epochtimes.com/b5/ncnews.htm
台灣大紀元電子日報:http://news.epochtimes.com.tw/index.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 (北京):http://www.mfa.gov.cn/chn/gxh/tyb/
BBC News:http://news.bbc.co.uk
Cato Institute Center for Trade Policy Studies:http://www.freetrade.org
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http://www.csis.org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http://www.foia.cia.gov
Global Security:http://www.globalsecurity.org
Goldman Sachs:http://www2.goldmansachs.com
KEDO:http://www.kedo.org
Mail & Guardian Online:http://www.mg.co.za
Rand Corporation:http://www.rand.org
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http://www.brook.edu
The Henry L. Stimson Center:http://www.stimson.org
The National Interest:http://www.nationalinterest.org
The New York Times:http://www.nytimes.com
The Nixon Center:http://www.nixoncenter.org
The Washington Post:http://www.washingtonpost.com
The White House:http://www. whitehouse.gov
The World Bank:http://www.worldbank.org
U.S. Department of Defense:http://www.defenselink.mil
United Nations:http://www.un.org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均不公開 not availabl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3.133.12.172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3.133.12.172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