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1021112-235740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1021112-235740
論文名稱
Title
「韓流」過境下的迷文化:探討「迷」群與網路科技的互動模式
‘Korean Wave’ of Fan Culture: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 of Fans and Network Technology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99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2-07-18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2-10-21
關鍵字
Keywords
社會資本、網路認同、虛擬社群、迷、電腦中介傳播
social capital, online identity, fa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virtual community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984 次,被下載 3977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984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3977 times.
中文摘要
近幾年在傳播科技的助長下,韓國娛樂文化在亞洲各地掀起一股新韓流,喜愛韓國偶像的迷族群也逐漸受到矚目。新聞報導裡常可看見粉絲展現出的狂熱行為,不管是排隊購票、機場接送機、演唱會上應援等行為,迷群運用網路迅速掌握資訊,虛擬社群則是迷群的最佳平台,這些社群提供「迷」一個分享與求知的好去處,因而產生出網路時代下獨特的迷文化。本研究由觀察「迷」的行為出發,探究在網路科技日趨成熟的時代,「迷」與網路科技如何互動?又在網路科技的輔助下,「迷」之間的網絡關係會產生何種變化?基於上述的研究問題,本研究透過參與觀察與訪談法收集資料。參與觀察場域鎖定台大批踢踢實業坊裡韓國偶像明星看板,觀察、記錄板友們的互動,並與喜愛韓國偶像的粉絲進行訪談。透過訪談及觀察收集資料,探究「信任」、「網路認同」對「迷」發展關係的影響。研究發現網路科技是迷文化裡資訊傳遞、散布的最佳工具,偶像的最新動態、社群的活動訊息都仰賴網路發布。網路也是連結全球各地「迷」的橋樑,「迷」會透過網路集結同好的力量一同完成對偶像的應援。「迷」在網路世界中的認同建立則仰賴「迷」的身分與其共同擁有的經驗,認同與信任一旦建立,則會產生社會資本流動。
Abstract
K-pop throughout Asia and cause a new Korean wave in recent years, fans who adore K-pop idol has been gradually expanding and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You can
see fans showing their fanatical behavior from the news reports. Fans use the Internet to quickly grasp the information, the e-community is the best platform for fans. Fan cultur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rich and diverse in the era of the Internet. This study tries to explore that fans how to interact with the Internet technology?And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how to change the network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ns?In this study, the data collected through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s with fans who adore K-pop idol. The result found that Internet is the best tools for fans, it can transmit and spread information. The Internet became a bridge which connecting fans around the world. Fans gathered together and collected resources to reach the goal, they also establish online identity based on their common e-community、common experience instead of their background.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論文審定書 I
中文摘要 II
英文摘要 III
目錄 IV
表次 VI
圖次 V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研究目的 4
第二章 文獻探討 6
第一節 全球化 6
一、 全球化與傳播科技 7
二、 全球化的K-POP 8
第二節 網路互動關係 10
一、 電腦中介傳播的形式與特性 11
二、 虛擬社群的發展與認同 13
第三節 迷文化 17
一、 「迷」的形象 17
二、 「迷」的社群與認同 20
三、 「迷」的研究 22
第四節 社會資本 23
一、 社會資本發展歷史 23
二、 社會資本與網絡關係 24
三、 「迷」與社會資本 2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0
第一節 參與觀察 31
一、 如何挑選觀察場域 31
二、 觀察場域介紹-「Super Junior」看板 33
三、 觀察場域介紹-「少女時代」看板 34
第二節 深度訪談 35
一、 與訪談對象建立關係 36
二、 訪談對象介紹 36
三、 訪談大綱 38
第三節 FACEBOOK粉絲專頁初步調查 40
第四章 資料分析與詮釋 43
第一節 迷的外在表現 47
一、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迷的分享交流 47
二、 獻給偶像的表演—迷的應援文化 53
三、 引領迷群的領頭羊—迷社群的集體力量 59
第二節 迷的內在反應 70
一、 舞台上最亮的一顆星—對偶像的認同 70
二、 虛擬世界的真實夥伴—對社群的認同 74
第五章 討論與建議 80
第一節 研究發現 80
一、 網路是「迷」不可或缺的工具 80
二、 特有的韓式應援文化 81
三、 「迷」的身份、行為成為網路認同建構的依據 81
四、 社會資本在「迷」個體、迷社群中流動 82
第二節 研究貢獻 82
第三節 方法學的反思 83
一、 研究限制 83
二、 未來研究建議 84
參考文獻 86
附錄一:訪談同意書 92











表次
表2-1 虛擬社群的基本分類 14
表2-2 迷的過渡性 18
表3-1 選擇符合分析目標的研究方法 31
表3-2 訪談對象基本資料 37
表3-3 FACEBOOK粉絲專頁的初步觀察 41
表4-1 粉絲論壇管理員工作內容 62


圖次
圖2-1 迷之光譜 19
圖3-1 台大批踢踢實業坊熱門看板排名 33
圖3-2 「SUPER JUNIOR」板的進板畫面 34
圖3-3 「SNSD」板的進板畫面 35
圖4-1 本研究範疇關聯圖 46
圖4-2 台大批踢踢實業坊「SUPER JUNIOR」看板第18056篇文章 48
圖4-3 台大批踢踢實業坊「SUPER JUNIOR」看板第18040篇文章 49
圖4-4 「SUPER JUNIOR」演唱會場一景 54
圖4-5 2012義大音樂節食物應援 55
圖4-6 YOUTUBE影音平台上的應援教學影片 56
圖4-7 JYJ的成員朴有天國際應援計畫 57
圖4-8 台灣粉絲發起對FTISLAND的大米應援 58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Upaper、中央社(民101 年2 月7 日)。SJ 離台粉絲瘋狂送行引混亂。聯合新
聞網。取自http://udn.com/NEWS/mainpage.shtml
王中天(2003)。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概念、源起、及現況。問題與研究,
5,139-162。
王樂成、林祐聖、葉欣怡(譯)(2002)。網際網路與社會(原作者:James Slevin)。
臺北:弘智文化。(原著出版年:2000)
吉佳媛、陳柏佑(2008)。虛擬社群網站之「實名制」與網際認同塑造之研究-
以南韓Cyworld 網站為例。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
朱龍祥、陸洛(2000)。流行歌曲歌迷偶像崇拜的心態與行為初探。應用心理研
究,8,171-208。
朱華瑄(譯)(2005)。迷文化(原作者:Matt Hills)。臺北:韋伯文化。(原著出
版年:2002)
吳彥明(2008)。「迷」之迷團-迷研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廣告學研究,30,
127-131。
李政賢(譯)(2007)。質性研究-設計與計畫撰寫(原作者:Catherine Marshall、
Gretchen B.Rossman)。臺北:五南圖書。(原著出版年:2006)
汪志堅、賴正育(2006)。以社會資本觀點探討虛擬群成員之知識分享動機。「2006
電子商務與數位生活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台北大學資訊管理所。
宋志民、盧金足(民 101 年2 月15 日)。死法太神話歌迷盼設銅像、博物館。
中時電子報。取自http://news.chinatimes.com/
周季穎(2005)。《電腦中介傳播對口碑行為的影響》。東吳大學商學院企業管理
學系碩士論文。
岳明熹(2011)。《反迷閱聽人的論述攻防:批踢踢吐槽板之「反韓」論述分析》。
87
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林奇秀、陳一帆(2011)。淺析網路社群知識分享實證研究如何構思社會資本概
念。圖書資訊學刊,2,55-89。
林子強(2005)。數位傳播全球化策略之探討─以韓國文化產業為例。「2005 現
代化、全球化與跨文化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中國文化大學新
聞暨傳播學院。
侯政男、蔡宗哲、陳欣欣(2011)。軟實力下的新亞洲文化貼近性與現代性:韓國
電視戲劇在東亞地區觀眾之接受因素探究。人文與社會學報,2(8),115-142。
翁秀琪(2009)。閱聽人研究。載於翁秀琪(主編),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126-135
頁)。臺北市:三民書局。
國立編譯館(主譯),黃克先、黃惠茹(譯)(2008)。社會資本(原作者:David
Halpern)。臺北:巨流圖書。(原著出版年:2005)
崔乘炫(民100 年4 月9 日)。瞄准亞洲市場韓六大娛樂公司聯手。朝鮮日報。
取自http://cn.chosun.com/big5/
張美惠(譯)(2010)。超級關係(原作者:Richard Koch、Gregory Lockwood)。
臺北:時報文化。(原著出版年:2010)
張玉佩(2006)。從抗拒到思辨:以鄂蘭哲學探討迷群閱聽人的思辨過程。新聞
學研究,88,1-14。
張玉佩(2004)。閱聽人概念之探索:從網路經驗出發。中華傳播學刊,5,37-71。
張震元、林冠吟(2008)。《影響使用者參與虛擬社群因素之研究》。銘傳大學資
訊管理研究所,真理大學會計資訊系。
陳正國(譯)(1993)。瞭解庶民文化(原作者:Fiske,J.)。臺北:萬象。(原著出
版年:1989)
陳仲偉(2004)。日本動漫畫的全球化與迷的文化。臺北市:唐山。
陳向明(2010)。社會科學質的研究。臺北市:五南圖書。
88
陳意欣(2008)。《從局內人觀點探索迷文化》。國立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
究所碩士論文。
陳靖旻(2008)。《影響虛擬社群成員知識分享因素之探討-社會資本理論觀點》。
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燕玲(2007 年5 月)。電腦中介傳播下的社會臨場感與信任關係。「2007 第四
屆數位創世紀學術與實務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數位文化行動
研究室。
陳東園(2007)。資訊科技引導下傳媒產業全球化經營趨勢的探討。空大人文學
報,16,113-134。
陳信元(2001)。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台灣國際中文版雜誌。誠品好讀,12,25-26。
陳婷玉(2009)。Why we share?or not! 網路資源分享的類型與動機分析。「2009
台灣資訊社會研究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發表之論文,台灣資訊社會研究
學會。
莊幃婷(2011)。《「偶像假結婚」作為理想浪漫婚姻典範?-韓國實境綜藝節目
《我們結婚了》之台灣女性閱聽人分析》。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
所碩士論文。
郭家平(2007)。《台灣女性韓劇迷的收視經驗及認同過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
研究所碩士論文。
陶慧娟(2004)。《網路交友互動分析:網路人際關係的虛幻與真實》。世新大學
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真真、黃經智(2004)。虛擬社群之社會資本對資訊使用意願之影響。中華管
理評論國際學報,7(2),62-76。
楊淑貞、郭書祺(2000)。《新傳播科技與生活品質(QOL)之關連性研究初探》。
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偉妏(譯)(2008)。教您如何做文化暨媒介研究(原作者:Jane Stokes)。臺
89
北:韋伯文化。(原著出版年:2003)
鄭宜熏(民100 年4 月9 日)。韓流謀升級亞洲流 6 大經紀公司攜手。自由時報。
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蔡家安、康贊清、洪新原(2011)。從社會資本的互惠規範觀點探討虛擬社群中
知識品質的影響因素。電子商務學報,1,217-237。
盧嵐蘭(2007)。閱聽人與日常生活。臺北市:五南圖書。
穎穎(民101 年2 月21 日)。林書豪效應引發港台眾藝人追星潮。北京新浪網。
取自http://news.sina.com.tw/
劉俊裕(2007)。文化全球化:一種在地化的整合式思維與實踐。國際文化研究,
3(1),1-30。
謝宗諭(2005)。《虛擬社群知識分享行為研究-期待與價值扮演的角色》。國立中
央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佳凌(2001)。《電視劇迷在虛擬社群中的交談意義》。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
所碩士論文。
魏玓(1999)。全球化脈絡下的閱聽人研究—理論的檢視與批判。新聞學研究,
60,93-114。
戴怡君、董旭英(2002)。使用網路進行互動者特質之探討。資訊社會研究,2,
29-58。
簡妙如(1996)。《過度的閱聽人-「迷」之初探》。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所碩士
論文。
瞿本瑞(2002)。逃到網中:網路認同形成的心理機制研究。連線文化,嘉義:
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羅世宏(譯)(2010)。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原作者:Chris Barker)。臺北:五
南圖書。(原著出版年:2008)
90
Abercrombie, N.& B. Longhurst(1998). Audiences: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Performance and Imagination. London:Sage.
Babbie, E.(1998).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NY: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Blanchard, A.& Horan, T.(1998). Virtual Communities and Social Captial. Social
Science Computer Review , 16(3), 293-307.
Chwe, M. S. (1999). Structure and Strategy in Collective Ac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105(1), 128-156.
Grossberg, L.(1992).Is there a fan in house?The affective sensibility of fandom. In
Lewis, L. (Ed.), The adoring audience: 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 50-65
New York:Routedge.
Giddens, A.(1990).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 Cambridge:Polity.
Granovetter, M.(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78, 1360-1380.
Jenkins, H.(1992a). Strangers no more, we sing: Filking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he sciences fiction fan community. In L.A. Lewis (Ed). The adoring audience:
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 , 208-236. Lo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Jenkins, H.(1992b). Textual poachers: Television fans & participatory culture. New
York:Routledge.
Jenkins, H.(2006).Spoiling survivor: the anatomy of a knowledge community
Convergence Culture: Where Old and New Media Collide. NY: NYU Press.
Jenson, J.(1992). Fandom as pathology : The consequences of characterization. In
Lewis, L. (Ed.), The adoring audience: Fan culture and popular media, 9-29
New York:Routedge.
Lewis, L. (Ed.)(1992), The Adoring Audience. New York:Routedge.
91
McQuail, D.(2005).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Sage.
Nahapiet, J., & Ghoshal, S.(1998). Social capit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3(2), 242-266.
Putnam, R. D.(1995).Bowling alone: America’s declining social capital. Journal of
Democracy, 6(1), 65-78.
Pissarra, J. & Jesuino, J. C. (2005). Idea Generation Through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The Effects of Anonymity. Journal of Managerial Psychology ,
20(3), 275-291.
Rheingold, H. (1993).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HaperPerennial.
Sobel, J. (2002). Can we trust social capital?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Vol.XL,
139-154.
Tsai, W. & Ghoshal, S.(1998).Social capital and value creation: The role of intrafirm
network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 41(4), 464-476.
Walther, J.(1996).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Im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Hyperpersonal Interacti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 23, 3-43.
Yano, C.(2000). Charisma’s realm: fandom in japan. Eghnology , 36(4), 335-350.
92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