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1025101-161417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1025101-161417
論文名稱
Title
民意代表宣誓之研究-以第三屆立法委員宣誓爭議為例
The studies on Legislators' Oath-The Case Stusy of Oath of The Third session of Legislators'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360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1-10-01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1-10-25
關鍵字
Keywords
憲政主義;宣誓、立委
oath, thconstitutionalism, Legislators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49 次,被下載 0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49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0 times.
中文摘要
本論文旨在研究民意代表宣誓問題之本質,與提出歷年來民意代表宣誓爭議之
救濟途徑。筆者希望從憲政法治角度,配合第三屆立法委員宣誓抗爭之個案,並
參考美國之憲政經驗與制度,衡酌我國實際情況,研擬我國未來處理宣誓爭議之
解決方案。
本論文參考資料乃針對歷年來民意代表宣誓風波,立法院、國民大會、台灣省
諮議會、台北市市議會、高雄市市議會各圖書資料中心及內政部民政司公民參政
科與「中選會」、司法院大法官書記處,監察院秘書處蒐集第一手原始資料與親自
訪問相關當事者。立法院圖書館與法律資訊中心,政大社會科學資料中心與國家
圖書館則提供本論文相關原始立法資料。
為因應本論文研究問題之性質與需要,本論文之研究方法,主要係經由靜態的
「文獻分析法」(Documentary Analysis Research)、「法學研究法」(Legal
Research)、「比較研究法」(Comparative Research);再配合動態的「問卷調查
法」(Questionnaire Survey Research)、「深度訪談法」(Intensive Interview
Research)、「觀察研究法」(Observation Research),以彌補原始資料之不足。
本論文分為六章,內容摘要如下:
第一章.緒論:旨在說明本論文之研究動機、目的、範圍並闡釋其方法、限制、
過程與架構。
第二章.文獻探討:係以詮釋方式闡明宣誓之淵源、意義與種類,並參考美國
司法審查中對忠誠宣誓案例之適憲化。
第三章.法律規範:首述本文所探討宣誓爭議之主體立法委員(民意代表)與客
體宣誓行為之法律構成要件,再論述本國與外國對民選公職人員宣誓之相關法律
規定。 第四章.個案研究:首先將立法委員之權力來源在憲法上作一定位規範,並歸
納歷年來中央與地方民意代表宣誓憲政風波實例之脈絡沿革。且透過學理研究與
實證訪談調查來描述第三屆立委宣誓爭議之事件背景、繫爭論點、法理爭議,憲
政影響,以作為本國憲政發展史上的重要參考案例經驗研究。
第五章.救濟途徑:以釋憲與修法途徑配合實證研究結果,提出解決爭議方
式,並以實證結果研究我國長期未能落實「憲法社會化」之緣由。
第六章.結論:綜合本文研究發現與具體建議,檢討現行民意代表宣誓爭議之
Abstract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資料來源......................................................11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研究限制......................................................14
第四節 研究過程研究架構.........................................................20
第二章 宣誓的起源、意義、種類....................................................31
第一節 宣誓的淵源與歷史背景..................................................31
壹、 宣誓的起源...................................................................31
貳、 宣誓的歷史背景............................................................33
第二節 宣誓的意義和種類...............................................................36
壹、 宣誓的意義...................................................................36
貳、 宣誓的種類...................................................................40
第三節 忠誠宣誓與忠貞調查......................................................42
壹、 忠貞調查.......................................................................42
貳、 忠誠宣誓.......................................................................44
第三章 民意代表宣誓行為之法律規範.............................................49
第一節 宣誓行為的主體.............................................................49
壹、 民選公職人員之定義....................................................49
貳、 憲法下公職人員的忠誠義務.........................................52
第二節、 宣誓行為的客體.........................................................58
壹、 宣誓行為之法源依據....................................................58
貳、 中山先生之宣誓理念....................................................60
參、 立法委員宣誓之生效要件.............................................65
第三節 外國民意代表宣誓之立法例...........................................72
壹、 外國民意代表宣誓之立法例.........................................72
貳、 美國民選公職人員宣誓之立法例.................................80
一、美國總統就職宣誓憲法相關規定..............................81
二、美國國會議員就職宣誓憲法相關規定.......................82
第四節、 我國現有民意代表宣誓的法律規範............................86
壹、 憲法第四十八條國家元首之宣誓.................................86
一、世界各國國家元首之誓詞..........................................86
二、世界各國國家元首之誓詞分析..................................91
三、世界各國國家元首之誓詞綜合討論...........................93
四、 世界各國國家元首之誓詞歸納統計.........................95
貳、 國民大會組織法中之宣誓條文.....................................98
一、 立法淵源..................................................................98
二、 理論分析................................................................ 100
三、 宣誓流弊................................................................ 104
參、 宣誓條例..................................................................... 113
一、 宣誓之對象............................................................ 115
二、 監誓人之規定........................................................ 125
三、 誓詞之內容............................................................ 131
四、 宣誓進行之要領..................................................... 140
五、 宣誓之法律拘束力................................................. 146

肆、 總統副總統宣誓條例.................................................. 150
第四章 第三屆立法委員宣誓之爭議.............................................. 154
第一節 民選政治精英權力之憲政基礎.....................................154
壹、 合憲的政治反對運動.................................................. 154
貳、 憲法主權制約的政治權力........................................... 156
參、 逾越憲法之民粹主義.................................................. 163
肆、 正當的法律程序.......................................................... 167
第二節 歷年民意代表宣誓之憲政實例.....................................170
壹、 歷年民意代表宣誓之憲政實例................................... 170
貳、 歸納類型與討論分析.................................................. 178
參、 釋字第一九九號與第二五四號解釋............................ 181
一、釋字第一九九號....................................................... 182
(一)、 事實背景..................................................182
(二)、 解釋文與解釋理由書...............................183
(三)、 分析討論..................................................184
二、釋字第二五四號....................................................... 187
(一)、 事實背景..................................................187
(二)、 解釋文與解釋理由書...............................188
(三)、 分析討論..................................................189
肆、 憲政影響..................................................................... 191
第三節、 三屆立法委員宣誓之爭議與後果.............................196
壹、 前言............................................................................ 196
一、 立法院歷屆立委宣誓之爭議案例經過................... 196
二、 分析討論................................................................ 198
貳、事實背景....................................................................... 200
一、 緣起....................................................................... 200
二、 經過....................................................................... 202
三、 結果....................................................................... 203
參、繫爭論點....................................................................... 204
肆、法理爭議....................................................................... 206
一、 立法委員資格之審查............................................. 206
(一)事實背景.....................................................210
(二)判決理由.....................................................211
(三)分析討論.....................................................213
二、 國會之自律............................................................ 217
(一)大法官會議之解釋......................................218
(二)實證調查之結果..........................................220
三、 正當之法律程序..................................................... 224
四、 監察院之彈劾........................................................ 224
(一)彈劾對象.....................................................225
(二)彈劾事由.....................................................226
(三)案例分析.....................................................229
1.立法院官員之失職....................................229
2.司法院大法官之失職................................232
伍、 憲政影響..................................................................... 236
一、 行政院與立法院之互動.......................................... 236
二、 監察院之調查結果................................................. 242
三、 憲政體系的穩定運作............................................. 244
第五章 宣誓爭議之救濟方式.......................................................... 248
第一節 政治之救濟...................................................................248
壹、 政治救濟之定義.......................................................... 248
貳、 實證調查之結果分析.................................................. 254
一、 背向國旗及國父遺像宣誓行為之調查................... 254
二、 刪改法定誓詞宣誓行為之調查.............................. 256
第二節 法律之救濟...................................................................259
壹、 法律救濟之定義.......................................................... 259
貳、 法律解決之途徑.......................................................... 262
參、 實證調查之結果分析.................................................. 273
第三節 憲法之救濟...................................................................277
壹、 憲法救濟之定義.......................................................... 278
貳、 憲法之保障................................................................. 279
參、 實證調查之結果分析.................................................. 282
肆、 憲法社會化................................................................. 285
第六章 結論.................................................................................... 288
第一節 研究發現......................................................................289
第二節 研究建議......................................................................295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參考............................................................................300
英文文獻參考............................................................................318
附錄資料..............................................................................................
【附錄一】中山研究所書函.............................................附錄 1
【附錄二】訪談情形一覽表.............................................附錄 2
【附錄三】宣誓爭議問題之問卷調查表.........................附錄 5
【附錄四】完整問卷調查分析表.....................................附錄10
【附錄五】立委宣誓爭議之深度訪談附錄.....................附錄16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300
參考書目
中文參考文獻
(一)官方文書
「臨時政府公報」第一號,民國元年一月二十九日,南京出版。
民國二十五年五月五日國民政府公報第二0 三九號。
民國五十年十月,第一屆國民大會實錄。
民國七十五年二月六日(75)彭府民行字第0 五一二八號函。
民國七十五年四月十五日(75)府民二字第一四五七八六號函。
民國七十七年七月七日(77)府民二字第五六八九五號函。
民國七十八年十月二日(75)府民二字第一五六三一六號函。
民國七十八年六月八日發文字號:遠吉(79)字第二六四號。
民國七十九年六月二十九日字號:遠吉(79)字第0 二八三號。
民國七十九年七月六日(79)府民二字第六六一九號函。
民國八十三年三月十五日(83)府民二字第二0 二二六號函。
民國八十五年十一月二十日,台八十五內字第四一二三二號。
民國八十六局考字第二000 九二號函
民國八十六年台(86)內民字第八六0 六0 八六號函
民國八十七年二月十一日(87)府民二字第一四六0 一號函。
立法院民國八十五年二月十日(85)台院人字第0 四一九號函。
立法院民國八十五年三月二十六日(85)台院人字第0 七六二號函。
立法院民國八十五年三月二十六日(85)台處人字第0 七六二號函。
立法院(85)台院人0 四一八號文。
立法院法制委員會函,民國六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台法發文字第四五八號。
行政院內政部民國八十五年十月十六台(85)內民字第八五八五八八四號函
台八十五內四六九六0 號函
台法字第五七九號函,民國四十三年五月四日。
行政院函民國七十二年六月二日,台七一二內字第一0 一二六號。
司法院函〈81 〉院台參字第0 九一五九號。
司法院函〈88 〉院台參字第0 九0 七八號。
司法院民國八十五年二月十六日(85)台大三字第0 三六六四號函。
監察院(85)院台壹丁字第0 七三六二號文。
監察院民國八十五年六月三日(85)院台壹丁字第七三六二號函
高雄市政府八十三年八月六日八十三高市府法一字第二五三六五號函。
立法院公報第一會期第十九期,司法與預算聯席會議,民國八十五年四月二十四日。
立法院公報第七十二卷第九十會期院會記錄。
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二十三號,委員提案第五一五號,民國八十一年一月
三日。院總第九十六號,民國八十二年一月十五日。
內政部印,宣誓條例修正案報告,立法院法制,內政委員會聯席會議,民國八十三
年三月二十三日。
301
內政部工作手冊,民國七十七年四月,內政部秘書處印。內政部民政司編印:各國民
意代表宣誓就職法規彙編
內政部部史,內政部編印,民國八十二年六月。
民國二十年四月份,國民政府公報。
第一屆立法院會議第十三會期第十五次會議速記錄。
會台字第一九ΟΟ號國民大會聲請解釋事件參考意見。
國民大會秘書處編,國民大會實錄中篇,民國三五年十二月。
國民大會實錄,民國三五年十二月。
國民大會會議記錄,南京:自印,民國三十五年。
國民大會秘書處編,國民大會實錄,南京:自印,民國三十五年。
國民大會秘書處編,國民大會速記錄,國民大會制憲會議記錄謄本(四),台北:自
印,民國三十七年。
國民大會秘書處編印,第二屆國民大會臨時會實錄,民國八十二年十二月。
國民大會編印,第一屆國民大會會議實錄,民國八十年四月。
立法院國會功能白皮書,台北:中華民國國會功能改革會,民八十一年一月。
立法院公報第十八期,立法院各委員會議事錄。
立法院公報第六十七卷,第九十五期,院會記錄。
立法院公報第六十八卷,第二十五期,委員會紀錄。
立法院公報第六十八卷,第三十一期,院會記錄。
立法院公報第七十二卷,第九十期,院會記錄。
立法院公報第七十二卷,第一百期,委員會紀錄。
立法院公報第七十三卷,第八期,委員會紀錄。
立法院公報第七十三卷,第八期,委員會紀錄。
立法院公報第八十一卷,第一期院會記錄,民國八十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立法院公報第八十一卷,第四期委員會紀錄,民國八十一年一月四日。
立法院公報第八十一卷,第五期委員會紀錄,民國八十一年一月八日。
立法院公報第八十一卷,第四期,委員會記錄。
立法院公報第八十一卷,第五期,委員會紀錄。
立法院公報第八十一卷,第七期院會記錄,民國八十一年一月十日
立法院公報第八十一卷,第七期,院會紀錄,民國八十一年第88 會期。
立法院公報第八十二卷,第四期,院會記錄。
立法委員選舉實錄,中央選舉委員會編印,民國八十三年五月。
司法院大法官會議解釋續編(五),司法院秘書處印,民國八十年十月。
司法院大法官第二四八七次全體審查會議速記錄,民國八十五年三月二十一日。
司法院公報,第三十八卷第九期,民國八十五年四月七日。
司法院大法官解釋彙編,續編(一),司法院秘書處,民國八十五年六月。
監察院編著,民國八十二年監察報告書,台北: 監察院,民國八十三年二月一日。
監察院編著,中華民國八十五年調查報告彙編,監察院秘書處印。
高雄市議會第一屆第一次成立第一次臨時大會議事記錄,高雄市議會秘書處編印,
民國七十一年三月。
302
(二)專書
王欣夫,文獻學講義,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民國七十六年九月再版。
王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七冊),行政學(台北,商務)。
雲五社會科學大辭英,第三冊,政治學。
岫盧論國是,商務出版社,民國五十四年十一月初版。
王業立,憲政展與政黨政治,收錄於「中華民國行憲五十年紀念專刊編輯委員會」,
台北:國民大會,民國八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王餘厚編,人事名詞釋義,人事叢書編輯委員會印,民國八十二年十一月。
左潞生,比較憲法,台北: 正中書局,民國六十一年十月五版。
田桂林,中華民國憲法論衡,台北: 憲政論壇社,民國五十年。
任卓宣,三民主義新解,台北: 帕米爾書局,民國六十六年五版。
荊知仁,美國憲法與憲政經,台北: 三民書局,民國八十二年九月三版。
朱元懋,中華民國憲法精義,台北,民國四十九年。
朱武獻,監察、考試兩權之檢討,收錄於蕭全政主編,改革憲政,台北: 國家政
策研究中心,民國七十九年四月十日。
朱浤源主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 正中書局,民國八十八年。
朱瑞祥,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判例史程,台北: 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三年
五月。
江炳倫等譯,Huntington,Samuel P.著轉變中社會的政治秩序,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
司,民國七十年。
吳 平,現行監察制度之研究,台北: 正中書局,民國七十七年二月。
吳 庚,公務人員基準法之研究,行政院研考會,民國八十三年。
韋伯的政治理論及其哲學基礎,台北: 聯經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五月
初版。
論憲法之基本原則,收於司法院大法官釋憲四十週年紀念論文集,司法院
編印,民國七十七年。
吳堯峰編,民政議事工作辭典,五南出版公司,民國八十七年五月。
呂亞力,政治發展,台北: 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八十四年。
政治學方法論,臺北: 三民書局,民國七十八年一月,五版。
李少軍�尚新建譯,民主的模式,民國八十四年。
李念祖,憲政與國是,台北: 永然出版社,民國八十年二月。
303
李華民,中國考銓制度,台北: 五南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四年。
李筱峰,台灣戰初期的民意代表,台北: 自立晚報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四月再
版。
李聲庭,英國憲法論,自由太平洋文化事業,民國五十四年初版。
李鴻禧,司法審查制度之虛像與實像--美國司法審查制度之運作,輯於違憲審查
論,民國七十九年十月四版。
議會自律權之比較憲法底研究(上)--兼談地方議會議員之免責特權,輯於
憲法與議會民國八十六年三月出版。
李建良,政治問題與司法審查,收於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中研院社科所,民國
八十七年六月。
李鵬飛編著,李華民修訂,人事行政概要,台北: 五南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
李麟添,立法角色之研究,王壽南、陳水逢主編,台北: 台灣商務印書館印行,
六十六年六月初版。
杜應灶,中華民國憲法新論,民國五十五年五版。
周武榮,法令制作實務,台北: 書泉出版社,民國八十五年八月。
周陽山,學術與政治之對話─憲政與民主,台北: 正中書局,民國八十七年。
周道濟著,基本人權在美國,台北: 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五年。
林政則,憲法概論,台北: 正中書局,民國八十三年九月初版。
林紀東,中華民國憲法釋論,台北: 朝陽大學法律評論社,民國六十年十月重訂
十九版。
中華民國憲法釋論(一),台北:三民書局,民國六十八年四月二十六日。
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二),台北: 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九年。
中華民國憲法逐條釋義(三),台北: 三民書局,民國七十八年十一月。
行政法,台北: 三民書局,民國八十一年九月。
林國賢著,五權憲法與現行憲法,自版,民國七十五年七月。
林毓生,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台北:聯經事業公司出版,民國七十八年五月初版。
林騰鷂,中華民國憲法,台北: 三民書局,民國八十六年九月。
法治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憲法(基本法)之特徵,收錄於人權保障與司法審查,憲
法專論(二),台北: 月旦出版社,民國八十四年一月。
城仲模,論依法行政之理論基礎,三民書局,民國八十年十月增訂初版。
施茂林,劉偉景主編,最新實用六法全書,台北: 大偉書局,民國八十八年九月。
張知本主編,林紀東續編,最新六法全書,台北: 大偉書局,民國八十八年九月。
施啟揚,民法總則, 台北: 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三年六版。李登輝,經營大台灣,台北: 遠流出版社,民國八十四年。
304
段家鋒、孫正豐、張世賢主編,論文寫作研究,台北: 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九年四
月四版。
胡 佛,沈清松,周陽山,石之瑜,中華民國憲法與立國精神,台北: 三民書局,
民八十二年十月,初版。
胡 濤,立法學,台北: 漢苑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十一月。
范 揚,行政法總論,民國二十四年出版,民國四十二年一月台一版。
孫 文,國父全集,第二冊,(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七十年。
國父全集第四冊,台北: 中央文物供應社,民國七十年八月一日,再版。
國民月刊出世辭,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編印。
翁岳生,大法官功能演變之探討,收於法治國家之行政法與司法,民國八十三年。
司法權發展之趨勢,輯於法治國家之行政法與司法,民國八十三年。
憲法論衡,台北:東大出版社,民國八十年四月。
憲法解釋與人民自由權力之保障,第二屆「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學術
研討會論文集(上),台北: 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民國
八十八年三月二十日。
憲法維護者-回顧與展望收錄於司法院秘書處編,司法大法官釋憲四十週
年紀念論文集,民國七十七年九月。
資訊立法之研究,台北: 行政院研考會委託台大法律研究所研究,民國
七十二年。
馬起華,政治理論,台北: 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七年四月初版。
政治人,台北: 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六十七年十二月四版
涂懷瑩,中華民國憲法與民主憲政制度(上),台北: 同版,民國七五年三月。
行政法原理,五南書局,民國七十九年四月。
張玉法,中國近代史,台北: 台灣東華書店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一年三月九
版六刷。
張治安,中國憲法及政府(下),台北: 中華電視台教學部,民國七十四年二月。
張知本,九秩嵩慶籌備會編輯,張知本先生言論集,民國五十年三月十日出版。
張金鑑,美國政府,台北: 三民書局,民國八十四年八月。
張家洋,行政法,台北: 三民書局,民國八十二年十月增訂初版。
張 笙,中華民國憲法新論,民國五六年初版。
許也楷編,世界各國憲法選集,國民大會秘帕處編印,民國八十一年十二月。
許宗力,國會議事規則與國會議事自治,輯於氏著法與國家權力,民國八十一年四
月。
305
郭秋永,政治參與,台北: 幼獅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初版。
陳水逢,現代政治過程論,台北:財團法人中日文教基金會,民國七十九年八月初
版。
中華民國憲法論,台北: 中央文物供應社,民七十一年十月二版。
陳弘毅,法學緒論,台北: 東亞出版社,民國八十年八月。
陳秀峰譯,美國聯邦憲法制度,台北: 文笙書局,民國八十年七月。
陳秉璋,現代政治社會學,台北: 三民書局,民國七十三年三月初版。
陳若桓譯,美國總統,香港: 今日世界社,民國五十四年六月二版。
陳新民,中華民國憲法釋論,自行出版,民國八十四年九月。
行政法學總論,台北: 三民書局,民國八十一年十二月。
議會自律權的法理初探,輯於氏著憲法基本權利之基本理論(下冊),民
國八十一年一月三版。
陳毓鈞,如何營造廉潔政治,台北: 嵩山出版社編印,民國七十九年版。
到民主之路,台北: 永然出版社,民國七十八年十一月。
陳儀深,中山先生的民主理論,台北: 台灣商務印書館,民國七四年三月二版。
陳鴻瑜,政治發展理論,臺北: 桂冠圖書公司,民國七十四年十月八日,二版。
陸潤康,美國聯邦憲法論,台北: 文笙書局,民國七十五年九月。
傅崑成等編譯,美國憲法逐條釋義,台北: 三民書局,民國八十年八月。
傅啟學、張劍寒等著,中華民國監察院之研究(下冊),自版,民國五十六年九月。
彭堅汶,孫中山三民主義建國與政治發展理論之研究,台北,時英出版社,民國七
十六年十二月。
中華民國行憲以來之立法院,台北: 成文出版社,民國七十五年三月。
彭懷恩,台灣政治文化的剖析,台北: 風雲論壇出版社,民國八十六年。
曾繁康,比較憲法,台北: 三民書局,民國七十四年九月。
黃光國,權力的漩渦,台北: 商業周刊,民國八十六年。
黃茂榮,法學方法與現代民法,民國八十二年、增訂三版,自刊。
黃國華,我國彈劾制度理論與運用之研究,台灣商務印書管印行,台北: 民國六
十二年八月二版。
黃遠庸,<遠生遺著>(卷二),台北: 文書星店,民國五十一年初版。
新辭典,三民書局,民國七十八年五月。
楊日旭,美國憲政與民主自由,台北: 黎明文化事業公司,民國七十八年元月初
版。
307
蘇永欽,大法官解釋與台灣的社會變遷,收於氏著合憲性控制的理論與實際,民國
八十三年。
走向憲政主義,台北: 聯經出版社,民國八十三年六月。
民主基金會編印:政黨政治與民主憲政,台北: 編者自印,民八十年初版。
民主進步黨黨章黨綱,林義雄,台北: 民進黨中央黨部秘書處印,民國八十八年
六月。
「法律主治」V.Diecy(著),雷賓南譯,英憲精義,帕米爾書局,民國八十年十月
初版。
大美百科全書(20),Encyclopedia Americana ,台北: 光復書局,6 刷,民國八十三
年十月。
中文大辭典(三)冊,中華學術院,民國六十九年九月。
中文大辭典,文化大學出版部,民國七十四年五月,第七版。
中國現代思想史資料簡編第五卷,蔡尚思主編,第二版,民國七十五年。
當代國語大辭典,百科文化公司,民國七十三年十一月,第一版。
經典彩色辭海,鐘文出版社,民國八十六年十二月。
辭海(上冊)最新增訂本,台灣中華書局,民國七十年五月。
屈萬里全集,尚書集釋,台北: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國七十二年。
普通話閩南語詞典,台笠出版社,民國八十二年十二月。
英漢法律應用辭彙,唐山出版社,民國六十九年二月。
遠東國語辭典,遠東圖書公司,民國八十六年八月。
增修辭源(上冊),台灣商務書局,民國六十八年四月。
法律英漢辭典,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七十七年九月。
中國辭典,大中國圖書公司,民國七十九年十二月,第二十五版。
David Marsh and Gerry Stoker 著,陳菁雯、葉銘元、許文柏譯,政治學方法論,初版
一刷,台北: 韋伯文化,民國八十七年十月。
Gabriel A.Almond &G.Bingham Powell.Jr.合著,曹沛霖等譯,比較政治學,台北: 五
南出版社,民國七十九年初版。
K-Larent 著,陳愛娥翻譯,法學方法論,民國八十五年,五南出版社初版。
Smelser,Neil J..社會學(Sociology),陳光中、秦文力、周愫嫻合譯,再版二刷,台
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民國八十年十一月。
(三)期刊論文與學位論文
308
王茂松,證人宣誓之研究,中興法學,第十七期,民國七十年三月。
史錫恩:宣誓與宣誓法令之研究,法學叢刊,第三十七卷四期,民國八十一年十月。
朱武獻,憲政爭議的法制化處理-間談擴大聲請大法官解釋之管道,憲法與憲政第
22 輯,立法院圖書館印,民國七十七年九月。
余元傑,民選公職人員不依規定宣誓對我國政治體系正當性的衝擊,光武學報第二
十二期,民八十六年六月
吳 庚,純粹法學與違憲審查制度,載當代法學名家論文集,台北: 法學叢刊,
民國八十五年。
吳綺辰譯,憲法的權力功能-對中國繼受民主、法治國憲法的研究(上)載於植根雜
誌(月刊),第十四卷第三十期,民國八十七年。
李念祖,從美國最高法院Marbury v.Madison 判決論我國大法官釋字第九號,第三七
一號解釋之推論基礎(上),軍法專刊第四十五卷第八期,民國八十八年
八月。
李建良,修憲程序•議會自律•違憲審查--司法院釋字第三八一號解釋評析,月旦
法學,第三期,民國八十四年七月。
論司法審查的政治界限:美國政治問題原則初探,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第9 卷第4 期,民國八十六年十二月。
李炳南,第四次修憲之研究,立法院院聞,民國八十八年六月。
李英明,論中共意識形態,共黨問題研究,第十三卷第十二期。
李國雄,民主鞏固與我國未來的修憲方向,中山人文社科期刊第六卷第一期,民國
八十七年六月。
我國修憲過程與政治改革-從民主轉型到民主鞏固,理論與政策第11 卷4
期,民國八十六年。
李啟元,就宣誓條例修正案論增額國代之宣誓問題,憲政論壇第二十四卷第七期,
民國六十七年十二月。
當前憲政值得研究的幾個問題,憲政論壇第三十二卷第五期。
論國民大會代表宣誓問題,憲政論壇第二十四卷第十一期,民國六十八年
四月。
李學燈,“宣誓與具結之比較研究”,軍法專刊,第十九卷第一期,民國六十二年
一月。
李鴻禧,台灣法治政治之回顧與展望-以立憲政治為中心,載於台灣法制新展望,台
灣法學會學報,第十八輯,台灣法學會編印,民國八十六年。
論國會議事與糾紛之自律性,中國論壇,民國七十七年七月,308 期。
周良黛,大法官會議憲法解釋與憲政制度之成長,憲政時代第23 卷第3 期。
309
林世宗,憲法之解釋方法與司法審查,發表於中央研究院社科所主辦之「憲法解釋
之理論與實際」。
林永波,立法院議事失序功能不彰的原因,中國論壇,第三一五期,民國七十七年
十一月。
林孟皇,釋憲權與立法權之權限分際,立法院院聞第二十八卷第二期,民國八十九
年二月。
林明鏘,憲政改革與公務員制度—與德國法比較研究,法令月刊四三卷三期。
林紀東,統治行為之初步檢討,法令月刊,第17 卷,第3 期。
論統治行為,軍法專刊,第12 卷,第6 期,民國五十五年六月。
林國賢,由國父五權憲法思想看現行憲法上司法與立法兩院之分工合作關係, 司
法院大法官釋憲五十週年紀念論文集,司法院印。
邱垂泰,我國國會網路建設芻議,國會建設研究,民國八十九年六月。
城仲模,依法行政原理之現代意義,月旦法學,試刊號,民國八十四年三月。
姚立明,修憲後之監察院,中山社會科學季刊第7 卷第2 期。
議事紀律實例之探討,政治評論,第四十六卷第三期。
施啟楊,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憲法判決選擇,司法院秘書處印,民國八十四年六月。
洪力生,「論憲法上的彈劾權」法學叢刊,第五期,民國四十六年一月。
胡 濤,立法院程序委員會資格審委員會紀律委員會之成立背景,國會雜誌,第二
卷第十二期。
翁岳生,中國比較法學會報告記錄,台北: 民國六十九年,中國比較法學會學報
第三輯。
馬漢寶,龐德論中華民國憲法之解釋與發展,司法周刊,第六四四期,第九版,民
國八十二年十月二十二日。
涂懷瑩,我國憲法「前言」之法理解析,法律評論第42 卷第三期。
張君邁,國家為什麼要憲法?原載再生雜誌第一百二十三期,民國三十五年七月。
張劍寒,展望憲法修正後之新監察院,憲政時代季刊,第十九卷,民國八十二年七
月。
許志雄,憲法與憲法學,月旦法學雜誌第43 期,民國八十七年十二月。
許宗立,大法官審理案件法與修正草案之檢視,憲政時代第42 卷第3 期,民國八十
七年十二月。
郭銘松,從憲法修正條文之可司法性論政治問題不審查原則,憲政時代,第23 卷第
4 期,民國七十七年四月。
陳添輝,從法律審查制度看釋字第三四二號解釋,司法周刊,第672 期,民國八十
三年,二版。
310
陳慈陽,論憲法核心部份理論之實證化及其難題(上),中興法學第三十九期。葉
俊榮,從國家發展與憲法變遷論大法官之釋憲機能,台大法學論叢第28 卷
第2 期。
陳愛娥,言論免責權、不受逮捕特權及議會自律原則--兼評司法院大法官釋字第四
三五號解釋,月旦法學,第三十一期,民國八十六年十二月。
陳新民,德國十九世紀法治國概念之起源,政大法學評論第55 期。
論公務員的忠誠義務,東吳法律學報第五卷第一、二期,民國七十六年二
月。
陳滄海,大法官解釋憲法適用問題之探討,法令月刊第五十一卷第四期,民國八十
九年四月,賀凌虛譯,認識憲法-憲法為管制權力的基本工具,憲政思潮
季刊第四期。
章瑞卿,中日法官彈劾制度對司法獨立之影響,軍法專刊第四十六卷第三期,民國
八十九年。
中日憲法審判權對國會自律權之界限 (上)、(下),立法院院聞,第二十五
卷第七、八期 ,民國八十六年七月及八月。
湯德宗,論憲法前言之內容及性質,收於中國憲法學會編印,中美憲法論文集,台
北: 憲政思潮,第93 期,民國八十年三月。
焦與鎧主編,美國最高法院重要判例之研究1990-1992 ,台北:中央研究
院歐美研究所,民國八十四年六月。
華力進,政治行為研究途徑,政大學報第十二期,民國五十四年十二月。
楊日旭,憲政司法與司法審查,憲政思潮第八十期,民七十六年十二月。
請願與自力救濟,立法院圖書館編,台北: 立法院圖書館,立法報章資料
專輯第十七輯 ,民國七十七年六月。
葉俊榮,政府資訊公開制度之研究,台北: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民國八
十五年八月。
從國家發展與憲法變遷論大法官的釋憲機能:一九四九至一九九八,台大
法學論叢,第28 卷2 期,民國八十八年。
趙永茂,台灣地方睛英的民主價值取向,政治科學論叢第六期,民國八十四年五月。
政治精英與法治不彰之關係,政治科學論叢第四期,民國八十一年十二月。
趙光宸「監察法與糾彈制度」,台北,「法律評論」第十七卷第三期,民國四十年八
月一日出版。
蔡文斌、陳淞山,第二屆國民大會的議事自律,憲政時代,第二十三卷第三期,民
國八十七年一月。
鄭彥菜,中華民國憲法之基本精神,法令月刊,第三十三卷第九期。
龍村倪,國父簽署之「革命」債卷研究,刊載國父紀念館館訊,第12 期。

311
顏厥安,國民主權與憲政國家,政大法評論第六十三期,民國八十九年九月。
羅傳賢,法案評估與研究方法,立法諮詢中心專題研究報告,民國八十一年十月。
謝政瑜,第四屆立法院政治生態與國會再造之分析,理論與政策第13 卷第1 期,
民國八十八年六月。
朱 諶,「『主權在民』學說與『民主政治』的運作」,載自近代中國雙月刊,第九
十九期,民國八十三年二月十日。
項程華,司法違憲審查與議會自律之研究,政治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民
國八十六年七月。
蔡志方,法治國家中司法之任務,台大法研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年。
陳陽德,台灣民選地方領導人物變動之分析,台北: 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
文,民國六十七年元月。
陳愛娥,由法治主義涵義之演變探討委任立法應有之界限,中興法研所碩士論文,
民國七十七年六月。
曾繁川,我國中央民意代表機構變遷歷程之研究,文化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民國
八十一年六月。
楊皓清,憲法變遷與修憲政治-民主轉型國家的因應策略及其侷限,台大法研所碩
士論文,民國八十七年。
劉佑知,美國聯邦文官懲戒之研究,五十年五月,政大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獻文,中美司法審查「政治問題」理論解釋之比較研究,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
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三年六月。
顏志榮,光復後台籍民選政治精英政治反對之研究,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
論文,民國八十二年六月。
周宗憲,司法消極主義與司法積極主義--現代民主主義國家中的司法審查,文化
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一年六月。
林怡君,民進黨反對運動路線爭議之研究,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民
國八十六年六月。
林錫堯,統治行為論,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六年六月。
施逸銘,政治抗議策略之分析,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十九年七月。
范文清,司法不法與國家賠償:論國家賠償法第十三條中之「審判」之意義,中興
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六年六月
張瓊文,從法治國思想之演變論依法行政原則,政大法研所碩士論文,民國六十九
年。
張聖時,中華民國憲政體制變遷之研究,台北: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
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七年六月九日。
陳文政,美國司法違憲審查理論與制度之研究,師大三研所博士論文,民國八十八
312
年六月。
陳宗禧,我國立法院國會自律權之研究,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民國八十四年。
戴立寧,民刑訴訟關於證人法則之比較研究,台大法研所碩士論文,民國五十五年。
王裕民,我國現行監察制度之研究,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
三年。
吳威志,立法院議事自律制度之研究,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
十九年。
李 麒,軍事勤務關係之研究,輔大法研所博士論文,民國八十七年六月。
李明勳,政治民粹主義之研究,台大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七年六月。
李武育,從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析論我國公務人員之權利救濟,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
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四年七月。
李悅肇,台灣政治反對運動之研究,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民國八十三年六月。
薛宏欣,論司法權對議會自律事項之審查,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
八十六年六月。
Loewenstein,K..Political power and the governmental process.2
nd
,ch:5.1965,轉引自賀凌
虛譯,憲政思潮季刊第四期,認識憲法。
(四)報紙
新生報,民國七十九年三月十四日,第三版。
大成報,民國八十五年四月二十日,社論。
華僑日報,民國八十一年三月二十日,第三版。
香港晚報,民國八十一年三月二十日,第一版。
大華晚報,民國七十三年二月二十四日,第五版。
首都日報,民國七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第四版。
首都早報,民國七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第四版。
中華日報,民國七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第二版。
中華日報,民國七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第二版。
中華日報,民國八十一年三月二十一日第二版,八十一年三月二十五日第二版。
中華日報,民國八十一年三月二十五日,第二版。
中華日報,民國八十五年四月二十五日,第四版。
中華日報,民國八十五年五月十一日,第二版守法護憲。
中國時報,民國七十三年二月二十四日,第三版。
中國時報,民國七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第三版。
中國時報,民國七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第十四版第六屆台北市議員宣誓就職。
中國時報,民國七十九年二月二十日,第二版。
312
年六月。
陳宗禧,我國立法院國會自律權之研究,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民國八十四年。
戴立寧,民刑訴訟關於證人法則之比較研究,台大法研所碩士論文,民國五十五年。
王裕民,我國現行監察制度之研究,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
三年。
吳威志,立法院議事自律制度之研究,文化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七
十九年。
李 麒,軍事勤務關係之研究,輔大法研所博士論文,民國八十七年六月。
李明勳,政治民粹主義之研究,台大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七年六月。
李武育,從司法院大法官解釋析論我國公務人員之權利救濟,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
究所碩士論文,民國八十四年七月。
李悅肇,台灣政治反對運動之研究,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民國八十三年六月。
薛宏欣,論司法權對議會自律事項之審查,東吳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
八十六年六月。
Loewenstein,K..Political power and the governmental process.2
nd
,ch:5.1965,轉引自賀凌
虛譯,憲政思潮季刊第四期,認識憲法。
(四)報紙
新生報,民國七十九年三月十四日,第三版。
大成報,民國八十五年四月二十日,社論。
華僑日報,民國八十一年三月二十日,第三版。
香港晚報,民國八十一年三月二十日,第一版。
大華晚報,民國七十三年二月二十四日,第五版。
首都日報,民國七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第四版。
首都早報,民國七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第四版。
中華日報,民國七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第二版。
中華日報,民國七十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第二版。
中華日報,民國八十一年三月二十一日第二版,八十一年三月二十五日第二版。
中華日報,民國八十一年三月二十五日,第二版。
中華日報,民國八十五年四月二十五日,第四版。
中華日報,民國八十五年五月十一日,第二版守法護憲。
中國時報,民國七十三年二月二十四日,第三版。
中國時報,民國七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一日,第三版。
中國時報,民國七十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第十四版第六屆台北市議員宣誓就職。
中國時報,民國七十九年二月二十日,第二版。
313
中國時報,民國七十九年三月十四日,第二、四版。
中國時報,民國七十九年三月十五日,第一、四版。
中國時報,民國七十九年三月二十五日,第三版,附有此次宣誓照片。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年四月九日第四版,民國八十年四月十一日第二版。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一年三月十九日,第二版。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一年三月二十日,第二版第二屆國民大會代表宣誓就職。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二年二月一日,第四版。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二年二月二日,第四版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三年四月二十三日,第二版。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第四版。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五年五月十八日,第四版,民國八十五年五月二十一日,第四
版。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三年十二月第二版。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五年六月十日,,第三版法大還是人大?從第三屆未補正誓詞
之立委當選人視同未就職談起。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第十八版。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五年四月十二日,弟九版。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五年六月九日,第十一版,大法官把燙手山芋丟回立院。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年四月九日,第四版。
中國時報,民國七十六年二月二十四日,第四版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五年六月八日,第九版。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五年六月十一日,第九版。
中時晚報,民國八十五年六月十一日,第三版。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五年四月十日,第二版。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五年五月五日,第十一版。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五年四月十日,第十一版。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五年五月五日,第十一版。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五年十月二十九日,第四版。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五年五月二十一日,第四版,六月八日第九版,六月十一日。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五年四月十日,專欄論述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五年四月十二日,第九版。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八年二月一日、二月二日,第二版。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九年十月二十二日,第二版。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九年十月二十二日,第二版。
中國時報,民國八十九年十一月十二日,第二版。
中國時報,民國九十年三月九日,第三版。
中國時報,民國九十年三月九日,第二版。
中國時報、中時晚報,民國七十九年三月五日,第三版
中時晚報,民國八十五年五月十七日第二版。
中時晚報,民國八十五年六月十一日,第三版:民進黨何以要補填誓詞。
中時晚報,民國八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第二版。
中時晚報,民國八十八年七月二十九日,第二版。
中時晚報,民國七十九年五月十七日,第二版。

316
聯合報,民國八十五年二月一日,第二版。
聯合報,民國八十五年四月六日,第一版,四月七日第四版,四月十二日,第四版。
聯合報,民國八十五年四月十五日,社論。
聯合報,民國八十五年六月八日,第二、六版。
聯合報,民國八十五年四月十七日,第二版。
聯合報,民國八十五年五月十八日第四版,民國八十五年五月20 日
聯合報,民國八十五年四月十日,第四版。
聯合報,民國八十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第四版。
聯合報,民國八十九年四月十六日,第八版。
聯合報,民國八十九年五月二十日與六月二十一日,第二版。
聯合報,民國八十九年六月二十六日,第四版。
聯合報,民國八十九年八月二十日,第十五版。
聯合報,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一日,第三版。
聯合報,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五日,第六版。
聯合報,民國八十九年十月三十一日,第二版。
聯合報,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十五日,第六版
聯合報,民國九十年三月九日,第二版。
聯合報,民國九十年七月二十七日,第十五版,傻瓜,問題在守憲。
聯合晚報,民國八十一年三月十八日,第二版,民國八十一年三月二十日第二版。
聯合晚報,民國八十二年一月十七日。第二版
聯合晚報,民國八十三年十二月二十日,第二版。
聯合晚報,民國八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第二版。
聯合晚報,民國七十九年三月十三日,第二版,民國七十九年三月十四日,第二版,
七十九年三月十六日,第一版。
聯合晚報,民國八十三年十二月二十日,,第二版。
聯合晚報,民國八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第二版。
聯合晚報,民國八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第二版第七屆台北市議員宣誓就職。
聯合晚報,民國八十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第二版第八屆台北市議員宣誓就職。
聯合晚報,民國八十五年四月十二日,第二版宣誓戲碼玩不完?。
青年日報,民國七十九年三月十三日,第三版,民國七十九年三月十五日,第三版。
青年日報,民國八十一年三月二十三日,第三、四版。
青年日報,民國八十一年三月二十日,第一、二版,民國八十一年三月二十六日,
第三版。
青年日報,民國八十一年三月二十日,第一版
青年日報,民國八十二年三月二十四日第三版。
青年日報,民國八十五年六月八日,第四版。
青年日報,民國八十八年八月二日,第二版。
台灣時報,民國八十年四月十二日,第二版。
台灣時報,民國八十一年三月二十日,第二版。
台灣時報,民國八十一年三月二十一日,第四版。
台灣時報,民國八十三年八月二日,第四版。
台灣時報,民國八十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第二版。
台灣時報,民國八十五年二月二日第四版,四月六日第二版,四月七日第二版。
317
台灣時報,民國八十五年四月六日,第二版。
(五)網站
HYPERLINK http://clerkwed.house.gov/106/index.htm/
HYPERLINK http://wjirs.judicial.gov.yw:8000/
www.ly.gov.tn

318
英文文獻
(一)BOOKS
Acton, Emerich J.. Essays on Freedom and Power. Meridian Books ﹐N. Y.: 1957.
Almond, Gabriel A. & Verba, Sidney. The Civic Culture.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3.
Apter, David E.. Some Reflections on the Role of a Political Opposition in New
Nations.
Apter, David E.. Some Conceptual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Modernization.
Englewood Cliff ﹐ N.J.: Prentice-Hall ﹐1968.
Arkes, Hadley. Beyond the Constitution. Princeti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
Baradat, Leon P.. Political Ideologies: Their Origins and Impact. 2
nd
edition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 Inc, 1984.
Barker, Rodney. Studies In Opposition. Introduction ﹐in R ﹒ Barker ed. London :
Macmillan Press, 1971 ﹒
Barker, Rodney. Studies in Political Opposition. Introduction ﹐in R ﹒Barker ed ﹒
London :Macmillan Press, 1971.
Baron de Montesquieu. The Spirit of Laws. tr ﹒by Thomas Nugent ﹐ed ﹒by David
Wallace Carrithers. Berkeley & Los Angles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7.
Barron, Jerome A. & Dienes, Thomas C.. Constitution Law. 3
rd
edition, West
Publishing Co., 1995.
Binder, Leonard. Crises and Sequences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1.
Birch, A. H.. Representation in Key Concepts in Political Science. New York: Praeger,
1972.
Black, Henry C.. Black’s Law Dictionary. 5th ed., ST. Paul Minn: West Publishing
Co., 1979.
Burke, Edmund. “Address to The Electors of Bristol,”﹐vol. 2. Boston: Little Brown &
319
Co. (1774, November).
Burns, James M. & Peltson, Jack W.. Government by the People. 6
th
ed.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Englewood Cliffs, 1966.
Cohen, Carl. Civil Disobedience, Conscience, Tactics and the Law.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1971.
Choper, Judicial Review and the National Political Process.Chicago, 1980.
Concise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Chicago: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Inc. 1768.
Constitution: Jefferson’s Manual and Rules of the House of Representatives ﹐93d
Cong.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75.
Containing the General and Permanent Laws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Force on January
3, Washington D.C. : The Office of The Law Revision Counsel of The House
of Representstives (1989).
Corwins, Edward S..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Introduction to the 1953 edition, (editor: Johnny H. Killian),
1987.
Eskridge, William Jr.. Dynamic Statutory Interpretation. 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Farber, Daniel A. et al.. Cases and Material’s on Constitutional Law. West Publishing
Co., 1993.
Ferguson, John C.. The Legislative System. New York ﹕John Wiley & Co., 1962.
Fletcher Wright, Benjamin. The Federalist By Alexander Hamilion ﹐James Madison ﹐
and John Jay. Cambridge, Mass.: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1.
Fribourg, Majorie G.. The Supreme Court in American History :Ten Great Decisions.
Philadelphia :Macrae Smith Company, 1965.
Goldman, Sheldon. Constitutional Law-Case and Essays, 2 edition.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1991).
Goodnow, Frank J.. Comparative Administrative Law. New York: Burt Franklin, vol.
II, 1903, reprinted 1970.
Gunther, Gerald. Constitutional Law. 11
th
ed. New York: The Foundation Press, Inc,
1985.
Hart, James. An Introduction to Administrative Law.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Inc., 2nd ed. 1950.
Hayek, F. A.. 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320
1960.
Jacques Rousseau, Jean. The Social Contract and Discourses. New York ﹕E. P.
Dutton and Company ﹐Inc., 1950.
Jacques Rousseau, Jean. The Social Contract and Discourses. New York ﹕E ﹒P ﹒
Dutton and Company ﹐Inc ﹒﹐1950.
Jennings, Sir Ivor. The Law and the Constitution. 5
th
ed. London: University of
London Press, 1959.
Kelsen, Hans. Pure Theory of Law.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78.
Killian, Johnny H..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Washington: U. 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7.
Krieger, Joel. The Oxford Companion to Politic of the Worl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Lee, Esptein. & Walker, Thomas G.. Constitution Law For A Changing
America-Institutional Power and Constraints. 2
nd
ed. Washington D.C.: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Inc., 1995.
Locke, John . Second Treatise of Government. Indianapolis and Cambridge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980.
Locke, John. 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 Cambridge, 1967.
Locke, John. Second Treatise of Government. Indianapolis and Cambridge: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980.
Lofland, J. & Lofland, L. H.. A Guide to Qualitative Observation and Analysis.
Belmint, CA: Wadsworth, 1984.
Mason, Alpheus T. & Stephenson, Donald G. Jr.. American Constitutional Law
--Introductory Essays and Selected Cases,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 Inc. (1996).
Mason, Apheus T. et al.. American Constitutional Law-Introductory Essays and
Selected Cases, 11 edi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 Hall Inc.,
(1996).
McWhinney, Edeard, Supreme Courts And Judicial Law-making: Constitutional
Tribunals and Constitutional Review. Hingham, MA.: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86.
Mill, John S.. Second Trestise of Government.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
1963-1984.
321
Mill, John. S.. Autobiography.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69.
Murphy, Falter F.. Congress and The Court.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62.
Mussen, Paul H. et al.. Child Development and Personality. New York: Harper &Row,
Publishers, 1970.
Nowak, John E. & Rotunda, Ronald D.. Constitutional Law. 4
th
ed., St. Paul, Monn.:
West Pub, 1991.
Peltson, J.W.. Understanding the Constitution. Washington D.C.:Prentice-Hall Inc,
1979.
Pitkin, Hanna F.. The Concept of Representation.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7.
Pye, Lucian W.. Aspect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
1966.
Pye, Lucian W. Aspects of Political Development.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 :
1996.
R ﹒M ﹒Maclver ﹐ The Web of Government ﹐The Free Press ﹐N ﹒Y ﹒revised edition ﹐
1965.
Rohr, John A.. To Run A Constitution. Kansas: 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 1986.
Roth, David F. & Wilson, Frank L..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Politics.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Inc., 1980.
Sherrill, Kenneth S. & Vogler, David J.. Power, Policy, and Participation. New York:
Harper &Row, Publishers, 1974.
Smith, Rogers M. Liberalism and American Constitutional Law.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Tacker, Jerry. The Experience of Politics: You and American Government. San
Francisco: Canfield Press, 1974.
The New Lexicon, Webster’s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vol. 1, Lexicon
Publication, Inc. 1972.
“U.S. Congress, Senate, Committee on Rule and Administration, Senate Manual
Containing the Standing Rules, Orders, Laws and Resolutions Affections the
Business of the United States, Senate”.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Co. (1977).
Waldenmaier, Nellie P.. Some of the Earliest Oaths of Allegiance to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Maryland: Genealogical Publishing Co., Inc., 1993.

322
Warren, Charles. The Supreme Court in United States History. vol. 2, Boston :
Little,Brown & Company, 1937.
Wheare, K. C.. Modern Constitutions. New York, Toronto: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66.
Wigmore, John H.. A Treatise on The Anglo-American System of Evidence in Trials
at Common Law. 3
rd
ed., vo1. 6.
Wills (ed ﹒). The Federalist Papers by Alexander Hamilton ﹐James Madison and John
Jay ﹐No. 78. Hamilton: Bantam (1982).
Williamson, P.. Varieties of Corporat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Williams, Jerre S.. Constitutional Analysis. West Publishing Co., 1979.
Woodfurn, J.A.. The American Republic and Its Government, New York, 1903.
(二)ARTICLES
Dagger, Richard K.. “What is Political Obligati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71. No.1 (1977, March ).
Engbarth, Dennis. “Tribute to Island’s Quite Revolution.” S. China Morning Post
(1995, June).
Hughes, John. “Change in Taiwan.”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1988, July).
Kauper, P. G.. “The Supreme Court and The Rule of Law”. Michigan L. Rev., 1961.
Richard H. & Fallon, Jr.. “Some Confusions About Due Process, Judicial Review and
Constitutional Remedies.” Columbia Law Review, vol. 310.(1993).
Washington Monthly, vol. 24, issue 11 (1992, November).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均不公開 not availabl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18.191.157.186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18.191.157.186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