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1107115-165221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1107115-165221
論文名稱
Title
一間廚房、兩代女人:電視食品廣告再現的家庭女性代間關係
The Representation of Intergenerational Family Relations Between Females on TV Food Advertisements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45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5-09-25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6-03-22
關鍵字
Keywords
廣告、女性形象、代間關係、婆媳、母女、符號學
semiotics, mother-in-law and daughter-in-law, mother and daughter,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 image of women, advertising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6099 次,被下載 1193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6099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193 times.
中文摘要
台灣的電視食品廣告有一套固定的劇本,女主人在家庭廚房張羅飲食,為了滿足一家大小的胃與味而努力,但家庭生活偶有窒礙難行出現,廣告商品就成為女主人的好幫手,協助解決問題,全家人又恢復幸福的生活。廣告強調女性的烹調能力與家族傳承的味道對家庭的重要性,常會在廣告中再現家庭內世代之間女性的情感與關連,並將廣告商品置入關係之中,以達到吸引女性閱聽人或消費者的目的。而在電視食品廣告中所再現的廚房內女性形象與女性代間關係,是否隱含著家庭權力與性別階級的意義,都值得深入探究,因此,本研究目的為「從電視食品廣告的內容呈現,探索廣告為何要再現家庭的女性代間關係」。

本研究提出三個研究問題:(一)電視食品廣告如何再現家庭廚房內的女性形象與女性代間關係?(二)背後所連結的性別迷思與意識型態?(三)廣告商品在電視食品廣告所再現的性別關係中所扮演的角色為何?以立意抽樣選取2009年至2013年間的12則電視食品廣告為分析文本,探討近年來台灣廣告媒介內容對家庭女性女性代間關係再現的意義。以Fiske & Hartley(1978)的符號意義三層次分析方法,進行質性的符號學分析,歸納出廣告文本的敘事結構、慣用符碼、二元對立情形,進而深入探究廣告媒介中所再現的家庭女性形象、女性代間關係和與其連結的文化迷思和意識型態。

研究結果發現,電視食品廣告中的母親與女兒,都被再現為「理想化家庭女主人」的形象,分別為:(一)溫柔:溫柔的女主人外貌端莊且情緒穩定EQ高;(二)善於料理家務:畫面中整齊居家和潔白廚房,突顯女主人對家務工作的精準掌握;(三)具有廚藝水準萬能專家:廣告安排不管是親自下廚或評斷晚輩的廚藝,廚藝都是女主人的必要功夫或條件,女性與家庭烹調的關係密不可分;(四)「專家」:女主人以「專家」身分為家人解決問題,再現女性應該照顧家人的文化意義。

「理想化家庭女主人」在家庭內的女性代間關係,往上要面對權威的婆婆,廣告利用婆媳關係的二元對立,讓婆婆處於質疑者/支配者/鑑定者的主動位置,而媳婦則處於被質疑者/被支配者/被鑑定者的被動位置,廣告商品適時的出現化解婆媳對立,看似提升女主人(媳婦)的家庭地位,殊不知廣告背後陰謀是要突顯出媳婦的廚藝不精,必須仰賴廣告商品才能取得認同,家庭內婆尊媳卑的觀念依然牢固。而家庭內的母女代間關係中,父權意識型態利用母女之間的親密關係與情感傳遞,將女性在家庭中需承擔的責任與義務,靠著女性間的世代傳承「自然」傳承給下一代,同時也讓廣告商品介入母女間的二元對立關係,女兒在使用廣告商品料理後,她的廚藝在家庭最高決策者男性的心中地位,提升到與女主人(母親)一致,甚至是超越她,藉由貶低女主人,讓年輕女性獲得廚藝上的自信,藉此延續女性在家務上的世代責任,將家庭與女性緊緊綑綁在一起。

在電視食品廣告中,廚房是「理想化家庭女主人」向家人展示「愛」的場域,用火烹調過,到達沸點溫度的熱騰騰食物,才能將女主人的愛「完整」地傳遞給家人,而家人也才能感受到溫度與愛。此外,為了豐富廣告商品「天然、健康」的意象,廣告藉由新鮮蔬果、顏色、大自然等帶著「自然」的符號,削減女性閱聽人對廣告商品有「人工添加」的疑慮。並藉由女聲配音或女性商品代言人「召喚」,使同樣身為女性的閱聽人,進入「理想化家庭女主人」的社會關係;而男性在廣告中除扮演女主人手藝鑑賞者外,並以專業、知識和權威的男性配音或身影出現在電視食品廣告中,解說廣告商品並賦予「專業」的意象。廣告商品被再現的「自然、健康」意象,使「理想化家庭女主人」相信透過購買或使用就能照顧家人、得到幸福,將女性的愛在資本主義下變得具象化、商品化,可以透過消費取得,但也因此使得女性在家庭中的主體性消失或被邊緣化,淪為廣告商品的購買者與使用者,父權霸權的「男主外女主內」意識型態,在當今電視食品廣告中透過塑造「理想化」的女性形象,持續地再現女性做為家務工作負責人的迷思。
Abstract
Taiwan TV food advertising has a set of standardized script. Family hostess always cooks for family members in the kitchen. When she meet some family problems, applying the commodity can help her remove plight. Then, happy family via members taste her dish. Food advertising represents women in the family as an “Idealized Family Hostess” who must cook with “Love” for her family.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why TV food advertising appears family female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 Via three questions to find the answers: (1) How the image of family female and female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 are represented on TV food advertising? (2) Are there any domestic culture myths or ideology hidden in the texts of TV food advertising? (3) What kind of roles are played by commodities on TV food advertising? 13 TV food advertisements during 2008 to 2013 are chosen as the samples for this study by purposive sampling. Using semiotics theory to analyze the advertising texts, through images, stories and voice, try to understand the meanings of the representations of advertisements.

The major finding revealed that mothers and daughters are represented as an “Idealized Family Hostess”. There are four characteristic of them: tender, good at housework and cooking, family all-powerful expert. Whether “Idealized Family Hostess” get along with mother-in-law or daughter, she always has lowest position in family female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 Although commodities help her remove plight, it won’t change the hardship situation of “Idealized Family Hostess” in the family.

The study also found that advertising persuade women believe “Food is Love”. Using food with female love to take care family members is the best way. And TV food advertisements take advantage of some symbols to represent that commodities are “Nature”, “Healthy” and “Green”. “Idealized Family Hostess” can via consume and use “Nature”, “Healthy” and “Green” commodities to have happy family. It’s a plot that food industry and advertising in order to sell their commodities to get benefits. The love of female has been commercialized like sales of goods in the market. Unfortunately, women can’t resist the advertising tricks. The patriarchy ideologies still have deep influences in this society. There is still a long way for gender equality in Taiwan.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論文審定書 i
誌謝 ii
中文摘要 iii
Abstract v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背景 1
壹、食品廣告量穩坐排行榜前十大 1
貳、台灣的家庭結構與女性地位 4
參、家庭內的女性代間關係 6
肆、食品廣告中性別再現的研究 9
第二節研究目的與問題 12
第二章文獻探討 13
第一節家庭與性別 14
壹、 家庭中的性別關係 14
貳、家庭內的性別分工 18
第二節廣告、文化與社會 23
壹、廣告與消費 23
貳、媒介再現論 25
參、媒介再現的女性與意識型態 28
肆、食品廣告與性別 30
第三章研究方法 33
第一節符號學 34
壹、符號的意義 34
貳、表意二軸:系譜軸與毗鄰軸 37
參、意義化的三層次 38
肆、鏡頭的意義 40
第二節廣告文本 42
壹、廣告文本的選擇 42
貳、本研究的廣告文本 44
第四章資料分析 47
第一節廣告中「理想化」家庭女主人的形象 48
壹、溫柔的女主人 48
貳、善於料理家務的女主人 50
參、會烹調的女主人 52
肆、萬能的「專家」女主人 53
第二節廣告中再現的家庭女性代間關係 57
壹、女主人爭取上代的「認同」關係 57
貳、女主人培育下代的「傳承」關係 66
第三節廣告中「天然」且充滿「女性愛」的食物 75
壹、天然營養且充滿愛的形象 75
貳、經過權威認證的形象 78
第五章結論與建議 84
第一節主要研究發現 85
壹、女性為「愛」勞動 85
貳、世代延續的性別不平等 87
參、資本主義所建構的「家庭女性」 89
肆、媒介真實與社會真實 92
第二節研究建議 95
壹、延續電視食品廣告中性別關係的探討 95
貳、增加廣告文本取樣來源 96
參、多元化的女性形象研究 96
肆、進行閱聽人研究 97
參考文獻 98
中文部分 98
英文部分 109
附錄 廣告截圖 111
廣告一:桂冠湯圓冬至篇(2009年) 111
廣告二:康寶濃湯港式酸辣湯篇(2009年) 113
廣告三:康寶濃湯親子丼篇(2009年) 115
廣告四:牛頭牌湯塊今天我下廚篇(2010年) 117
廣告五:味王麴正宗醬油(2010年) 119
廣告六:統一肉燥婆媳篇(2010年) 121
廣告七:康寶濃湯小老虎篇(2010年) 123
廣告八:康寶濃湯百菇雜炊粥篇(2011年) 125
廣告九:桂冠義大利麵十分輕鬆料理(2012年) 127
廣告十:康寶濃湯升級篇(2012年) 129
廣告十一:康寶食品安全系列工廠篇(2013年) 131
廣告十二:泰山健康好理油莎莎買菜篇(2013年) 133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中文部分
王玲如(1992)。《電視廣告中性別角色描繪的研究——台灣與美國的比較》。交通大學管理科學所碩士論文。
王懋雯、林俐君、黃淑鈴(2003)。〈電視廣告中的兩性角色〉,《臺灣性學學刊》,9(1): 1-13。
王珮瑾(2006)。《當越南媳婦遇上台灣婆婆:台灣家庭中外籍媳婦與婆婆互動關係的探討》。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逸雲(2008)。《男性軍官角色態度與婆媳關係》。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慈慧(2013)。《我的母親與我:母親在單親女性離婚歷程當中扮演的角色》。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蓉貞(2013)。《新婆媳「問題」:臺灣在地婆媳與新移民婆媳互動關係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映之(2014)。《幼年喪母女性之生命經驗探究》。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所碩士論文。
孔祥明(1999)。〈婆媳過招爲哪樁?:婆婆、媳婦與兒子(丈夫)三角關係的探討〉,《應用心理研究》,4: 57-96。
孔祥明(2001) 。〈媳婦?女兒?妳媽?我媽?從誰是「自己人」看婆媳關係〉,《本土心理學研究》,16: 43-87。
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2010)。〈2009年1-12月《五大媒體》企業別有效廣告量排名〉,《中華民國廣告年鑑(第22輯)》。台北: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
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2011)。〈2010年1-12月《五大媒體》企業別有效廣告量排名〉,《中華民國廣告年鑑(第23輯)》。台北: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
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2012)。〈2011年1-12月《五大媒體》企業別有效廣告量排名〉,《中華民國廣告年鑑(第24輯)》。台北: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
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2013)。〈2012年1-12月《五大媒體》企業別有效廣告量排名〉,《中華民國廣告年鑑(第25輯)》。台北: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
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2014)。〈2013年1-12月《五大媒體》企業別有效廣告量排名〉,《中華民國廣告年鑑(第26輯)》。台北: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
伊慶春(1987)。〈已婚職業婦女的雙重角色:期望、衝突、與調適〉,陳昭南、江玉龍、陳寬政(編),《社會科學整合論文集》,頁405-430。台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石丹理、賴敏飛(2000) 。〈中國儒家思想有關「理想」家庭的看法:個人及家庭輔導的一些啟示〉,《亞洲輔導學報》,7(2): 85。
石安伶、李政忠(2014) 。〈雙重消費、多重愉悅:小說改編電影之互文/互媒逾越經驗〉,《新聞學研究》,118: 1-53。
甘惟中(2004年2月)。〈借錢有理,消費無罪?解讀現金卡廣告中的消費文化意涵〉,「中華傳播學會年會研討會會議論文」,政治大學廣告學系。
行政院主計處(2006)。〈社會發展趨勢調查——家庭生活〉。取自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17856&ctNode=4948&mp=4。
行政院主計處(2014)。〈2013年社會指標統計表——就業〉。取自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36477&ctNode=538&mp=4。
行政院主計處(2014)。〈2013年社會指標統計表——家庭〉。取自http://www.stat.gov.tw/ct.asp?xItem=36477&ctNode=538&mp=4。
行政院主計處(2014)。〈103年6月底人口結構分析〉。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8664。
行政院主計處(2014)。〈我國15歲以上人口教育程度統計〉。取自http://www.moi.gov.tw/stat/news_content.aspx?sn=8270。
行政院主計處(2013)。〈臺灣地區15至64歲已婚女性每天平均料理家務時間〉。取自http://www.dgbas.gov.tw/fp.asp?xItem=35717&ctNode=3246。
朱麗文(2008)。《台中縣市東南亞籍已婚新移民女性代間矛盾之研究》。臺中教育大學諮商與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利翠珊(2000)。〈已婚女性代間情感糾結的經驗與內涵〉,《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3(4): 77-107。
利翠珊(2002)。〈婆媳與母女:不同世代女性家庭經驗的觀點差異〉,《女學學誌》,13: 179-218。
利翠珊(2007)。〈華人已婚女性代間矛盾情感之特色與測量〉,《中華心理衛生學刊》,20(4): 357-386。
杜玉蓉(2003)。〈誰在訴說女人的身體?以瘦身類資訊式廣告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盈秀(2013)。《論資本主義之下的家務勞動——馬克思主義與女性主義的觀點和爭論》。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車先蕙(1996)。《內、外之間:婆媳間的關係與權力》。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巫金味(2012)。《獨生女兒與單親母親親子關係之敘說研究》。新竹教育大學人資處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建章、葉舒憲(1990)。《符號:語言與藝術》。台北:久大文化。
余陽洲(2005)。〈媒體識讀的素描與想像〉 ,成露茜與羅曉南(編)《批判的媒體識讀》,頁1-19。台北:正中。
余彥娟(2006)。〈女性主義對母親角色的影響——以美國女性史為例〉,《女學學誌》,20: 1-40。
李美枝(1993)。〈從有關公平判斷的研究結果看中國人之人己關係的界線〉,《本土心理學研究》,1: 263-300。
李美枝(1996)。〈性別與角色析論〉,《本土心理學研究》,6: 260-99。
李佩嬬(2009)。《周梅春小說研究》。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哲昌、林芝(2009)。〈2009大趨勢〉,《動腦雜誌》,393: 69-72。
吳蕙妤(2005)。《嬰幼兒階段父母親職行為的比較》。政治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
吳鄭重(2010)。《廚房之舞:身體和空間的日常生活地理學考察》。台北:聯經。
杜宇雯(2012)。〈500大廣告主7大產業廣告量負成長〉,《動腦雜誌》,408: 92-93。
沈黛君(2012)。〈台灣20大廣告主寶僑第一〉,《動腦雜誌》,432: 106-108。
金耀基(1992)。《中國文化與社會》。牛津大學出版社。
林芳玫(1996)。《女性與媒體再現》。台北:巨流。
林如萍(2001)。〈女性代間交換:婆婆?媽媽?〉,《空大生活科學學報》,7(40): 181-208。
林宇玲(2003)。〈解讀台灣綜藝節目「反串模仿秀」的性別文化〉,《跨性別》,頁173-219 。桃園: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林宇玲(2005)。〈解讀媒體中的性別意涵——以平面廣告為例〉 ,成露茜與羅曉南(編)《批判的媒體識讀》,頁259-275。台北:正中。
林萬億(2005)。〈我國的家庭變遷與家庭政策的制訂:從家庭政策到家庭服務〉 ,「全球化下的家庭圖像社會工作食物的新思維研討會」,臺灣師範大學。
林淑蕊(2005)。〈從三角關係看婆媳互動之適應歷程〉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詩宜(2006) 。《台韓婆媳劇婆媳形象再現的比較研究》。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津如(2007)。〈父系家庭與女性差異認同:中產階級職業婦女家務分工經驗的跨世代比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8: 1-73。
林宴夙(2008)。《電影《高跟鞋》、《安東尼雅之家》及《鋼琴教師》母親形象及母女關係之探討》。臺北市立教育大學視覺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宜芳(2009)。《彰化地區越南籍新移民女性親職效能感與婆媳關係之相關研究》。嘉義大學幼兒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疋愔(2013) 。《透視茉莉花革命——符號力量的建構》。台北:威秀資訊。
林慧淳(2014)。〈選對安心好食物,輕鬆在家自己煮〉,《康健雜誌》,193: 94-97。
邱秀鑾譯(2013) 。《第二性》。台北:貓頭鷹。(原書Simone de Beauvoir [1949]. Le Deuxieme Sexs. )
邱品瑜(2011)。〈哪些企業是2010年台灣20大廣告主?〉,《動腦雜誌》,420: 102-104。
邱品瑜(2013)。〈台灣20大廣告主在五大媒體廣告刊登 寶僑三連霸!〉,《動腦雜誌》,444: 98-100。
邱品瑜(2014)。〈2013台灣20大廣告主寶僑穩坐第一〉,《動腦雜誌》,456: 96-98。
洪顯勝(1994) 。《符號學要義》,台北:南方論壇。
胡幼慧(1995)。《三代同堂:迷思與陷阱》。台北:巨流。
留妘蓁(2011)。《從親密失落中長出女性自我的樣貌》。東吳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姜濤(2009)。〈獨立和相互尊重:從《聖經》看西方與中國不同的婆媳關係〉,《現代經濟信息》,1: 128。
高旭繁(2013)。〈通往華人幸福之路:性格特質與文化價值的雙重作用〉,《本土心理學研究》,39: 165-214。
唐先梅(1996)。〈什麼是家務工作?家務工作本質之初探〉,《空大生活科學學報》,2: 209-236。
唐先梅(1997)。〈家事分工理論模型——從層級觀點的思索 〉,《空大生活科學學報》,3: 63-86。
唐先梅(2001)。〈雙薪家庭夫妻在不同家務項目之分工情形及個人影響因素 〉,《空大生活科學學報》,7: 105-132。
唐先梅(2003)。〈單親家務一人擔?:兼論性別及層級觀〉,《空大生活科學學報》,8: 49-69。
唐乃華(2008)。《幫手!?綁手!?已婚女性與母親、婆婆托育協助之代間矛盾》。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徐世怡(1998) 。《流浪者的廚房》,台北:大塊文化。
畢恆達(1999) 。〈性別與空間〉,王雅各(編),《性屬關係(上、下)》,頁35-61。台北:心理。
孫秀蕙、馮建三(1995)。《廣告與文化》。台北:揚智。
孫琳鳳(2010)。《戰後台灣社會變遷對民眾飲食習慣之影響:廣告觀點》。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榮光(2010)。《客家・媒體・再現》。台北:韋伯。
孫秀蕙、陳儀芬(2011)。《結構符號學與傳播文本理論與研究實例》。台北:正中。
許聖倫、夏鑄九、翁註重(2004)。〈傳統廚房爐竈的空間、性別與權力〉,《婦幼縱橫》,72: 50-65。
許詩淇(2004)。婆媳關係之和諧型與衝突轉化——以本土化動態模式為視角。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許詩淇、黃囇莉(2006) 。〈”情同母女"之外:婆媳關係的多元和諧〉,《本土心理學研究》,26: 35-72。
許慧如譯(2002) 。《心經濟・愛無價》。台北:新新聞。(原書Nancy Folbre [2001]. The Invisible Heart: Economics and Family Values. )
動腦雜誌編輯部(2010)。〈動腦2009年台灣總廣告量〉,《動腦雜誌》,407: 92-93。
動腦雜誌編輯部(2011)。〈動腦2010年台灣總廣告量〉,《動腦雜誌》,419: 90-91。
動腦雜誌編輯部(2012)。〈2011年台灣總廣告量微幅成長〉,《動腦雜誌》,431: 88-89。
動腦雜誌編輯部(2013)。〈2012年台灣總廣告量下滑3%〉,《動腦雜誌》,443 90-91。
動腦雜誌編輯部(2014)。〈2013台灣總廣告量微幅成長4%〉,《動腦雜誌》,455: 90-91。
郭美女(2010)。《布農族音樂與文化傳達》。台北:秀威資訊。
郭耀隆(2009)。《男分男解的婆媳關係:藍領階級男性在婆媳關係中的陽剛氣質研究》。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子龍(2013) 。《一個婚姻,三個家庭:已婚女性代間關係模式之分析》。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常以方(2005)。《戰爭與和平:從我的母女關係探究母女親密關係與自我的蛻變》。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梁瑜君(2013)。《高學歷已婚婦女的婆媳關係調適之研究》。暨南國際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錦華(1994)。《媒介文化、意識型態與女性》。台北:正中。
張錦華等譯(1995)。《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遠流。(原書John Fiske [1990]. Introduction to Communication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
張君玫、黃鵬仁譯(1996)。《消費》。台北:巨流。(原書Robert Bocock [1993]. Consumption.)
張思嘉(1999)。〈從系統觀點看婚姻適應的研究〉,《應用心理研究》,2: 111-123。
張錦華、劉容玫譯(2001)。《女性主義媒介研究》。台北:遠流。(原書van Zoonen L. [1994]. Feminist media studies. London: Saga.)
張文嘉(2006)。《家在麥當勞——家庭在電視廣告中的再現》,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嘉倪(2006)。《女女相繫的牢結——台灣電影之母女關係研究(1983~2005)》。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晉芬、李奕慧(2007)。〈「女人的家事」、「男人的家事」:家事分工性別化的持續與解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9(2): 203-229。
陳美岑譯(2008)。《經研究證明,廣告會控制妳的慾望》,台北:貓頭鷹。(原書 Kilbourne, Jean [1999]. Can’t buy my love.)
張姵瑩(2009)。《媽媽不在家!爸爸今天吃什麼?從即時調理食品廣告看父親形象的媒體再現》。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錦華(2010)。《傳播批判理論:從解構到主體(增修版)》。台北:黎明文化。
張淑媛(2014)。《女兒的故事:琴・瑞絲與牙買加・金凱德小說中的母女關係及協商過去》。中正大學外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秉華、游淑瑜(2001)。〈台灣的家庭文化與家庭治療〉,《亞洲輔導學報》, 8(2): 153-174
陳玫霖(2002)。《性別、政治與媒體:報紙如何報導女性政治人物》。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毓茹(2007)。《跨國婚姻家庭中代間母性信念與經驗之探討及其對婆媳關係之影響》。陽明大學護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志賢、蕭蘋(2008)。〈幸福家庭的房車:汽車廣告中所再現的理想家庭〉,《新聞學研究》,96: 45-86。
陳婷玉(2010)。〈當媽媽真好?流行婦幼雜誌的母職再現〉,《女學學誌》,26: 33-86。
陳明珠(2010)。《媒體符號研究——分析與再思考》。台北:五南。
陳向明(2011)。《社會科學質的研究》。台北:五南。
陳春富(2011)。〈「家」的夢想:解析房仲電視廣告中的家庭圖像與性別關係〉,《廣告學研究》,35: 75-112。
陳淑媺(2013)。《青少女的母女關係:青少女對其母親角色之知覺落差對母女關係的影響》。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陸洛(2003)。〈人我關係之界定——「折衷自我」的現身〉,《本土心理學研究》,20: 139-207。
連淑錦(2012)。〈電視廣告再現老人形象分析〉,《廣播與電視》,35: 30-60。
黃新生譯(1994)。《媒介分析方法》。台北:遠流。(原書Berger, A. A. [1993]. Media Analysis Techniques. Becerly Hills, CA: Sage.)
黃吉君、吳宇屏、曾榮華(2010)。〈電視卡通《哆啦A夢》中的性別刻板印象之研究〉,《性學研究》,1(1): 21-42。
黃姵嵐(2011)。《青少女感受母親實際與期望教養行為之差距及其對母女關係影響之研究》。淡江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玉美(2013)。《客家新聞報導之媒體議題建構——以全國客家日為例》。交通大學客家文化學院客家社會與文化學程碩士論文。
黃文綺(2013)。《生命轉折處的照見─母與女的獨白和對話》。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與文化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哲瑋(2014)。《台灣、中國、日本與南韓戲劇節目中之婆媳關係再現研究》(未出版)。臺灣藝術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溫家菁(2008)。《婆媳角色期待的差異性研究》。暨南國際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敏芬(2011)。《我的母女糾結》。輔仁大學兒童與家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懋春(1981)。《中外文化與親屬關係》。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楊國樞(1992)。〈中國人的社會取向:社會互動的觀點〉,楊國樞(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頁87-142。台北:桂冠。
楊中芳(1993)。〈中國人真的是集體主義嗎?〉,楊國樞(編)《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觀點》,頁321-434。台北:桂冠。
楊國樞(1997)。〈父子軸家庭與夫妻軸家庭的運作特徵與歷程:夫妻關係〉,《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台北:臺灣大學心理研究所。
楊中芳(1999) 。〈人際關與與人際情感〉,《本土心理學研究》,12: 105-179。
楊蒲娟(2008)。《成為母親——在母女關係中重構家庭圖像》。樹德科技大學幼兒保育學系碩士論文。
黎俊宏(2007)。〈「飲食之外」——徐世怡《流浪者的廚房》中飲食散文的隱藏主題〉,應鳳凰(編),《漫遊與獨舞——九Ο年代臺灣女性散文論集》,頁297-314。台北:秀威資訊。
劉靜貞、洪金珠譯(1997)。《父權體制與資本主義馬克思主義之女性主義》。台北:時報。(原著:上野千鶴子)
劉素鳳(1997)。《婚姻的真實面貌》。輔仁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惠琴(2000)。〈母女關係的社會建構〉,《應用心理研究》,6: 97-130。
劉燕青(2003)。〈「網路空間」的控制邏輯〉,《資訊社會研究》,5: 283-303。
劉佩詩(2006)。《「家庭版」沿革及女性角色轉變−以《中國時報》為例(1959−2004)》。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慧雯(2002) 。〈Saussure符號學里論在廣告研究中的應用:文本意義研究的更弦易幟〉,《新聞學研究》,70: 197-227。
劉馥菁(2012) 。〈畫家隱藏在圖畫書中的女性自我意識——從巴貝・柯爾的頑皮公主系列談起〉,《臺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26(2): 1-24。
蔡文輝(1998)。《婚姻與家庭:家庭社會學》。台北:五南。
蔡易霖(2002)。《夾心餅乾——婆媳關係中男性的態度之研究》。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佩芳(2004)。《我是女生,漂亮的女生?!廣告中的美貌迷思與青少女的性別認同》。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英鈴(2004)。《從「對抗母親」到「疼愛母親」:譚恩美作品《喜福會》和《接骨師的女兒》中母女關係的探討》。高雄師範大學英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玫姿(2009)。〈幸福空間、區隔女人、才女禁區——初論1960年後廚房空間的性別議題〉,《東海中文學報》,21: 337-370。
蔡佩芳、張文嘉、許惠斐(2009)。〈白金彰顯尊貴・消費成就不凡 白金卡廣告的「新」男性認同與「舊」性別迷思〉,《廣告學研究》,31: 65-102。
蔡宜娟(2012) 。《親密與衝突的母女關係:以客家女性論述傳承為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歐貞秀(2005)。《母親塑型:論珍.奧斯汀小說中的母女關係》。輔仁大學英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紹岑(2006)。《女性軍官婆媳關係之研究》。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惠娟(2009)。《從原生家庭母女關係檢視婚姻生活之母職實踐》。東華大學幼兒教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姵璇(2006)。《伊莎貝爾・阿言德早期小說中的女性家庭勞務與母女關係》。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文清、嚴貞、李傳房(2007)。〈符號學與認知心理學基礎理論於視覺設計之運用研究——以「標誌設計」為例〉,《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3(1): 95-104。
蘇俊豪(2010) 。《電視奶粉廣告的親職再現分析》。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新煌譯(1990)。《現代化與家庭制度》。台北:巨流。(原書Brigitte Berger & Peter L. Berger [1983]. The War over the Family: Capturing the middle ground.)
蕭蘋(2012)。〈性別與媒介〉。黃淑玲、游美惠(編)《性別向度與台灣社會(第二版)》,頁87-106。台北:巨流。

英文部分
Abbott, Pamela & Wallace, Claire (1990). An 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Feminist Perspectives. London UK: Routledge.
Baker, Hugh D. R. (1979). Chinese Family and Kinship.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ierre. (1996). The Rules of Art: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 (Susan Emanuel, Trans.). Cambridge: Polity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92)
Barbercheck, Mary (2001). Mixed Messages: Men and Women in Advertisements in Science. Wom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p. 117-131). New York: Routledge.
Endrijonas, Erika (2001). Processed Food from Scratch : Cooking for a Family in 1950s. In Sherrie A. Inness (eds.), Kitchen Culture in American: Popular Representations of Food, Gender, and Race (pp.157-174). Pennsylvan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Fiske, John (1991). Television 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Hall, Stuart (1997).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London Thousand Oaks, California: Sage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Open University.
Inness, Sherrie A. (2001). Kitchen Culture in American: Popular Representations of Food, Gender, and Race. Pennsylvan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Inness, Sherrie A. (2001).The Enchantment of Mixing-Spoons: Cooking Lessons for Girls and Boys. In Sherrie A. Inness (eds.), Kitchen Culture in American: Popular Representations of Food, Gender, and Race (pp.119-138). Pennsylvan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Kellner, D. (1995) Advertising and consumer culture. In J. Downing, A.Mohammadi, & A. Serberny-Mohammadi (eds.), Questioning the media (pp. 329-344), Thousand Oaks, CA: Sage.
Kaufman, Gayle (1999). The Portrayal of Men’s Family Roles in Television Commercials. Sex Roles, 41 (516).
Leiss, W., Kline, S. & Jhally, S. (1990). Social communication in advertising: Persons, products and images of well-being. Ontario: Nelson Canda.
Parkin, Katherine J. (2001). Campbell’s Soup and the Long Shelf Life of Traditional Gender Role. In Sherrie A. Inness (eds.), Kitchen Culture in American: Popular Representations of Food, Gender, and Race (pp. 51-68). Pennsylvan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Parkin, Katherine J. (2006). Food is Love: Advertising and Gender Roles in Modern America. Pennsylvan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Goldman, Robert (1992). Advertising and the Production of Commodity-Signs. In Reading Ads Socially, Ch. 2, London: Routledge.
Seiter E. (1986). Stereotypes and the Media: A Re-evaluatio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spring].
Seiter E. (1992). Semiotics, structuralism, and television. In C. A. Robert (eds.). Channel of discourse reassembled: Television and contemporary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