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1116111-122652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1116111-122652
論文名稱
Title
攝影與情感:晚期羅蘭巴特的攝影現象學
Photography and Affection - On the Phenomenology of Photography in Later Roland Barthes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34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1-10-20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1-11-16
關鍵字
Keywords
羅蘭巴特、沙特、攝影、知面、刺點、想像物
Roland Barthes, Jean-Paul Sartre, photography, studium, punctum, imagination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24 次,被下載 5197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24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5197 times.
中文摘要
本文的論述主要分三個方面,其一是以羅蘭巴特早期以符號學方式論述攝影的三篇文章,即<攝影的訊息>、<影像的修辭>,以及<第三意>來做為基底,一方面鋪陳出羅蘭巴特早期思想脈絡的一個輪廓,同時也為後期由符號學轉化為現象學的橋段作一個的比較與解釋。其二是針對羅蘭巴特生平的最後一本著作《明室》作討論。《明室》的論述主要以現象學為主,本文除了探討知面以及刺點的涵義之外,也透過巴特早期的符號學論述來重新翻譯《明室》當中的幾個概念。其三是以沙特早期的著作《想像物》作為重新閱讀羅蘭巴特的刺點概念的基礎,試將沙特與巴特的論述做一個結合,以讓《明室》的現象學論述在沙特的加持下能夠變得更加完整。因此本文的全貌主要便是根據早期書寫符號學的羅蘭巴特、《明室》中的羅蘭巴特,以及《想像物》中的沙特三者之間的對話所勾勒出來。
Abstract
My thesis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First of all, based on the three essays of early Roland Barthes, Le message photographique, Rhetoric de l’image, and Le troisieme sens, in which Barthes applies photography with semiology, I outline Barthes’s early thought and delineate why Barthes turns from semiology to phenomenology. In the second part, I focus on Barthes’ last work La chambre claire, and explore the notions such as ‘studium’ and ‘punctum.’ Thirdly, I use Sartre’s early work l’imagination to interpret the notion of ‘punctum,’ in order to outline the phenomenology in La chambre claire more clearly. In sum, my thesis concerns itself with the interplay between early Barthes, Barthes in La chambre claire, and Sartre in l’imagination.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導 論

第一節 問題意識 1
第二節 各章節概述 3

第一章、 論羅蘭巴特從符號學轉向至現象學的攝影理論

第一節 羅蘭巴特生平思想概述 8

第二節 攝影─無符碼的訊息 12
a. 內涵訊息(message connote)與外延訊息(message denote) 12
b. 內涵訊息的手段 14
c. 文本與圖像訊息 16
d. 攝影的無意指活動性 18

第三節 圖像修辭學─攝影的內在結構 22
a. 廣告圖像的三種訊息 22


第四節 第三層意義─顯意與晦意 25
a. 顯意 (sens obvie) 26
b. 晦意 (sens obtus) 28
c. 晦意的幾項基本元素 31

第五節 從符號學到現象學的轉向─《明室》背景之概述 36
a. 《明室》的創作背景 36
b. 《明室》的特異文體 37
c. 從符號學攝影到現象學攝影─其理論之異同處 40

第二章、《明室》的幾項基本問題

第一節 何謂攝影(整體) 45
a. 沙特的《想像物》 46
b. 攝影作為一種意識存有 50

第二節 知面 54
a. 知面的基本定義 54
b. 攝影操作者的使命─驚奇 55
c. 假面攝影─攝影與神話 58
d. 悅╱醉之文與單一攝影 (photographie unaire) 62

第三節 刺點─相片與觀者的情感意向性 67
a. 「偶然、奇遇」─從攝影的本質談主客之間的情感意向性 67
b. 刺點的換喻性 71
c. 刺點的不可命名性 76
d. 被攝主體的本質:氣質 80
e. 刺點:此曾在 85

第四節 反身自觀:承受者的攝影本質─死亡微縮經驗 89
a. 拉康的鏡像階段理論 89
b. 認同與意識的斷裂 91
c. 主體本質的缺席 92
d. 死亡微縮經驗 93


第三章、攝影作品的理論應用

第一節 婚紗攝影的迷思 96
a. 台灣婚紗攝影 96
b. 保羅史川德(Paul Strand)的作品 98

第二節 論袁廣鳴的《城市失格─西門町》 102
a. 《城市失格─西門町》的「攝影體質」 102
b. 超現實攝影 105
c. 攝影的內時間意識 108
d. 小結 116

結 論 119

參考文獻 122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書目─中文

1. 讓•保羅•薩特,《想像心理學》(褚朔維譯),北京:光明日報,1988年
2. 羅蘭巴特,《符號學要義》(洪顯勝譯),台北:南方叢書出版社,1989年
3. 喬納森•卡勒爾,《羅蘭•巴爾特》(李幼蒸譯),台北:時報文化,1991年
4. 陳傳興,《憂鬱文件》,台北:雄師,1992年
5. 羅蘭巴特,《符號帝國》,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年
6. 安德烈巴贊,《電影是什麼》,台北:遠流,1995年
7. 游本寬,《論超現實攝影─歷史形構與影像應用》,台北:遠流,1995年
8. 蘇珊•宋妲,《論攝影》(黃翰荻譯),台北:唐山,1997年10月
9. 羅蘭巴特,《明室》(許綺玲譯),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1997年12月
10. 郭力昕,《書寫攝影:相片的文本與文化》,台北:遠流,1998年1月
11. 華特•班雅明,《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許綺玲譯),台北:台灣攝影工作室,1999年1月
12. 薩特,《自我的超越性:一種現象學描述初探》(杜小真譯),北京:商務,2001年
13. 羅蘭巴特,《羅蘭巴特論羅蘭巴特》(劉森堯譯),台北:桂冠,2002年5月
14. 羅蘭巴特,《羅蘭•巴特訪談錄》(劉森堯譯),台北:桂冠,2004年8月
15. 羅伯•索柯羅斯基,《現象學十四講》(李維倫譯),台北:心靈工坊,2004年
16. 章光和,《複製真實─後現代攝影創作構思系統論述與實踐》,台北:田園城市,2004年
17. 亞瑟•羅斯史丹,《紀實攝影》(李文吉譯),台北:遠流,2004年
18. 羅蘭巴特,《顯意與晦意》(懷宇譯),天津:百花文藝,2005年
19. 羅蘭巴特,《羅蘭巴特隨筆選》(懷宇譯),天津:百花文藝,2005年
20. 汪民安,《誰是羅蘭•巴特》,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5月
21. 克勞斯•黑爾德編,《生活世界現象學》(倪梁康、張庭國譯),上海:上海譯文,2005年
22. 吳瓊、杜予編,《上帝的眼睛─攝影的哲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5年
23. 約翰•柏格,《觀看的方式》(吳莉君譯),台北:麥田,2005年
24. 汪民安,《身體、空間與後現代性》,南京:江蘇人民,2005年
25. 黃作,《不思之說:拉康主體理論研究》,北京:人民,2005年
26. 章光和,《攝影不是藝術》,台北:田園城市,2006年
27. 王恆,《時間性:自身與他者─從胡塞爾、海德格到列維納斯》,南京:江蘇人民,2006年
28. 于貝爾•達彌施,《落差─經受攝影的考驗》(董強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
29. 倪梁康,《胡塞爾現象學概念通釋》(修訂版),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年
30. 鄭意萱,《攝影藝術簡史》,台北:藝術家,2007年6月
31. 杜小真,《薩特引論》,北京:商務引書,2007年
32. 讓─保羅•薩特,《想像》(杜小真譯),上海:上海譯文,2008年
33. 李昱宏,《冷靜的暗房》,台北:書林,2008年12月
34. 李昱宏,《灰色的隱喻》,台北:田園城市,2009年
35. 羅蘭巴特,《文之悅》(屠友祥譯),上海:上海人民,2009年
36. 埃德蒙德•胡塞爾,《內時間意識現象學》(倪梁康譯),北京:商業印書館,2009年
37. 徐烈炯,《生成與法理論:標準理論到最簡方案》,上海:上海教育,2009年
38. 李昱宏,《霧中的風景》,台北:田園城市,2010年7月
39. 保羅•利科,《論現象學流派》,南京:南京大學,2010年
40. 杉本博司,《直到長出青苔》,(黃亞紀譯),台北:大家,2010年7月
41. 賈克•洪席耶,《影像的宿命》(黃建宏譯),台北:典藏藝術家庭,2011年
42. 劉國英,張燦輝主編,《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第四期:沙特:存在與辯證思維》,台北:漫遊者,2011年
43. 羅蘭巴特,《哀悼日記》(劉俐譯),台北:商周,2011年1月


參考書目─外文

1. Bazin, Andre (1972), What is cinema? (trans. Hugh Gray),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 Barthes, Roland (1977), Image, Music, Text (trans. Stephen Heath), New York: Hill and Wang
3. Barthes, Roland (1981), Camera Lucida (trans. R. Howard), New York: Hill and Wang
4. Barthes, Roland (1982), L’obvie et l’obtus: Essais critique III, Paris: Seuil
5. Jean-Paul Sartre (1993), The emotions: outline of a theory(trans. Bernard Frechtman), New York: Carol Publishing
6. Nancy M. Shawcross (1997), Roland Barthes on Photography: The Critical Tradition in Perspective, Gainesville : University Press of Florida
7. Jean-Paul Sartre (1986), L'imaginaire : psychologie phenomenologique de l'imagination, Paris: Gallimard
8. Barthes, Roland (2002), Roland Bartes Œuvres completes V, Paris: Seuil
9. Jean-Paul Sartre (2004), The Imaginary: A phenomenological psychology of the imagination(trans. Jonathan Webber), New York: Routeledge
10. Jay Prosser (2005), Light in the Dark Room: Photography and Los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11. David Detmer (2008), Sartre Explained: From Bad Faith to Authenticity, Chicago: Open Court
12. Edited by Geoffrey Batchen (2009), Photography Degree Zero: Reflections on Roland Barthes’s Camera Lucida, Cambridge: MIT


碩士論文

1. 陳文瑤,〈無人城市的騙局之外─談袁廣鳴個展「人間失格」〉,國立臺南藝術學院藝術史與藝術評論所碩士論文,2002年。
2. 周郁齡,〈多重矛盾與零度瘋狂─論《裂縫的光》龍發堂系列作品〉,國立台南藝術學院藝術史與藝術評論所碩士論文,2004年。


專書論文

1. 劉國英,〈從形上學式的圖像心理學到圖像意識的現象學─沙特的貢獻〉,劉國英,張燦輝主編,《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第四期:沙特:存在與辯證思維》,81-105頁,台北:漫遊者,2010年。
2. 游淙祺,〈衝突的人際關係:沙特論「為他人存有」〉,劉國英,張燦輝主編,《現象學與人文科學第四期:沙特:存在與辯證思維》,107-129頁,台北:漫遊者,2010年。

期刊論文

1. 陳傳興,〈明室鏡語:由羅蘭巴特的《明室》談攝影美學的幾種問題〉,藝術學,第一期,164-183頁,1987年3月。
2. 周郁齡,〈符號學到現象學轉向─朝向攝影本體的閱讀行為〉,《藝術論壇》第三期,173-192頁,1994年5月。
3. 郭思慈,〈從符號學到現象學的轉向─羅蘭巴特論攝影本體〉,《當代》第107期,8-17頁,1995年。
4. 陳俊雄,〈攝影作為一種藝術形式〉,《當代》,第113期,18-29頁,1995年9月。
5. 簡文欣,〈迷思與意識形態─從巴特與阿圖塞看攝影〉,《當代》,第113期,30-37頁,1995年9月。
6. 游本寬,〈「美術攝影」試論〉,《攝影與藝術學術論文集》,台北:中華攝影教育學會出版,142-143頁,1997年12月。
7. 許綺玲,〈「事後靜下來,不由自主悟得一引向盲域的局部細節?」:談《明室》中刺點的幾個定義矛盾〉,《中外文學期刊》,第二十七卷第四期316號,94-112頁,1998年9月。
8. 周郁齡,〈袁廣鳴的「人間失格」─不完整的烏托邦〉,《藝術觀點》,第14期,60-65頁,2002年。
9. 黃晞耘,〈被顛覆的倒錯:關於羅蘭巴特後期思想中的一個關鍵概念〉,《外國文學評論》,第一期,2003年。
10. 王卓斐,〈從「想像」到「介入」:談薩特自由觀的演變及其美學思想〉,《理論學刊》第九期,2004年。
11. 黃晞耘,〈羅蘭•巴特思想的轉涙點〉,《世界哲學》,第1期,2004年。
12. 黃晞耘,〈羅蘭巴特:「業餘主義」的三個內涵〉,《外國文學評論》,第三期,2005年。
13. 許綺玲,〈巴特寫攝影:從《明室》讀《巴特寫巴特》〉,《中大人文學報》,第33期,59-84頁,2008年1月。
14. 張智庭,〈羅蘭巴特文藝符號學淺析:解讀其《文藝批評文集》〉,《文藝理論研究》,第2期,73-81頁,2009年。
15. 宋灝,〈藝術實踐、逆再現與時間性─重觀袁廣鳴的《城市失格》〉,《藝術觀點》第44期,123-116頁,2010年十月。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