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1117115-130009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1117115-130009
論文名稱
Title
北山四先生理學思想研究
A Study of the Neo-Confucian Thoughts of the Four Masters of Beishan School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19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6-01-25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6-01-30
關鍵字
Keywords
經世致用、朱子思想學術化、朱學正傳、北山四先生、朱子
Four Masters of Beishan School, Orthodoxy of Zhu Xi philosophy, Zhu Xi, The academicization of Zhu Xi philosophy, Statecraft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24 次,被下載 607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24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607 times.
中文摘要
朱子逝後,其門徒面臨思想各家分歧的困境,惟朱子高徒黃榦於浙江金華所傳之北山學派被視為「朱學正傳」。北山學派之傳承主幹:何基、王柏、金履祥、許謙,四人合稱「北山四先生」,他們的生命橫跨宋元兩代,其理學思想繼承黃榦「居敬窮理」,闡揚「躬行踐履」,強調「分殊之理」,而其門徒淵遠流長,思想主張與學術成就促成元代朱學的流行。

然而,四先生是否真能符合「朱學正傳」?此需要再重新衡定。作為朱學思想的載體—經典,王柏以降卻表現出「疑經」、「改經」,從而對「朱學正傳」一標記產生動搖。經典作為朱學思想的載體,思想與經典具相互依存性,故經典的變化須從思想入手。以四先生的經學著作與個人文集為進路,分析四先生理學思想中的「本體論」、「心性論」與「工夫論」,從中釐清四先生的思想脈絡。最後,綜合北山四先生的理學特點,表現出對形而下的重視與經世致用的精神,然後進一步促成朱子思想的學術化以及促使朱學在元代的廣泛流行。
Abstract
After Zhu Xi died, Zhu Xi’s proteges faced to thought the hell that each one disagrees, only Beishan School at Zhejiang Jinhua deemed "orthodoxy of Zhu Xi philosophy ", that inherit from Zhu Xi’s outstanding pupil Huang Gan.Backbone of Beishan School: He Ji, Wang Bo, Jin-Lu-Xiang and XU-QIAN, they had been called " Four Masters of Beishan School ", their life crosses Song Dynasty and Yuan Dynasty, their Neo-Confucian thought which is inherited from Huang Gan’s "Ju-jing and Qiong-li", they expounded and propagated "practice morality", emphasized "particularity", The proteges spread a long time, their thought opinions and scholarship achievements which had promoted the prevalent of Zhu Xi philosophy in the Yuan Dynasty.

However,whether Four Masters conform to " orthodoxy of Zhu Xi philosophy "?It has to remeasured. Classic — The carrier of Zhu Xi philosophy, it had revealed "doubt classic" and "change classic" after Wang Bo, and shaking the " orthodoxy of Zhu Xi philosophy ". Classic — The carrier of Zhu Xi philosophy, the thought and classic are interdependence. Therefore, the change of classic which have to start with though. Approaches by Confucian classics and collected works from Four Masters, to analyze "Ontology", "Xin-Xing theory", and "Practical theory" of Neo-Confucian thoughts, then clear the thread of thought.Finally,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 of Neo-Confucian Thoughts from Four Masters, they revealed the attention to physical and the spirit to statecraft, and further promoted the academicization of Zhu Xi philosophy and prevalent in the Yuan Dynasty.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論文審定書 i
誌謝 ii
摘要 iii
Abstract iv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文獻回顧 8
一、 理學研究 8
(一) 討論陸學傾向 8
(二) 「理本論」與「氣本論」之模糊 10
(三) 以朱子「心學」為參照之論述 11
(四) 經世致用之實學 11
(五) 「明德」是「性」、「性」具發用 12
(六) 其他綜合性理學分析著作 12
二、 生平學術考 14
三、 《四書》義理研究 15
四、 「文道思想」研究 15
五、 學派系譜問題 16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架構 16
一、 研究方法 16
二、 研究架構 17
第二章 北山四先生的生平與著述 19
第一節 何基的生平與著述 19
第二節 王柏的生平與著述 21
第三節 金履祥的生平與著述 23
第四節 許謙的生平與著述 26
第三章 何基的理學思想 29
第一節 本體論 29
一、 論無極、太極與陰陽的關係 29
二、 以「理」詮釋張載「太虛」 34
三、 理一分殊 37
第二節 心性論 40
一、 從「合虛與氣」論「性」 40
二、 從「合性與知覺」論「心」 41
三、 從「合性與知覺」論「心統性情」 44
四、 「道心」與「人心」 45
第三節 工夫論 48
一、 立志 48
二、 誠敬 50
三、 窮理(力學) 54
四、 知行觀 60
第四節 小結 61
第四章 王柏的理學思想 64
第一節 本體論 64
一、 論無極、太極與陰陽 64
二、 理一分殊 69
三、 論「理氣不離不雜」及其問題 71
四、 「以氣作理」的可能性 75
第二節 心性論 78
一、 性與情 79
二、 「天命之性」與「氣質之性」 81
三、 「良心」與「知覺之心」 84
四、 「人心」與「道心」 86
五、 論「明德」 89
第三節 工夫論 91
一、 涵養與察識 91
二、 立志與居敬 93
三、 格物致知 98
四、 知行觀 108
第四節 小結 108
第五章 金履祥的理學思想 112
第一節 本體論 112
一、 「復其見天地之心」:本體構成方面 112
二、 理氣不離不雜 115
三、 理一分殊 116
第二節 心性論 118
一、 「心」、「性」「情」的關係 118
二、 「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 120
三、 「道心」與「人心」 122
第三節 工夫論 124
一、 立志 124
二、 「復其見天地之心」:心性工夫方面 125
三、 涵養與察識 127
四、 格物致知 132
五、 誠意 136
六、 知行觀 137
第四節 小結 140
第六章 許謙的理學思想 142
第一節 本體論 142
一、 論「無極」、「太極」、「陰陽」、「五行」的關係 142
二、 論「陰陽流行」 144
三、 理氣不離不雜 150
四、 理一分殊 152
第二節 心性論 154
一、 「性」的基本規定 154
二、 「天地之性」與「氣質之性」 155
三、 「氣稟」與「物欲」 157
四、 「天理之命」與「氣數之命」 158
五、 「道心」與「人心」 161
六、 心統性情 164
第三節 工夫論 165
一、 立志、志道 166
二、 論「敬」 167
三、 格物致知 170
四、 誠意正心 174
五、 知行觀 176
第四節 小結 179
第七章 前輩學者認為四先生有陸學傾向之檢討 180
第八章 結論 187
第一節 北山四先生理學思想的特色及與朱子殊異之處 187
第二節 四先生在學術思想史上之意義 189
一、 朱子思想的學術化 189
二、 王柏、金履祥、許謙的「經世致用」 196
第三節 本論文之侷限與未來展望 200
參考文獻 202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古籍
〔西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十三經注疏》據嘉慶二十年江西南昌府學重刊宋本影印,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年。
〔東漢〕鄭玄注:《易緯乾鑿度》,《百部叢書集成》據清乾隆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本影印,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晉〕郭象注,〔唐〕成玄英疏,陸德明釋文,〔清〕郭慶藩集釋:《莊子集釋》,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0年11月。
〔北宋〕周敦頤著;陳克明點校:《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1月。
〔北宋〕張載著;章錫琛點校:《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6月。
〔北宋〕程顥、程頤著;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1月。
〔北宋〕謝良佐:《上蔡先生語錄》,《百部叢書集成》據清康熙張伯行輯編,同治左宗棠增刊《正誼堂全書》本影印,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北宋〕楊時:《龜山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25、112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南宋〕朱熹:《朱文公文集》,《四部叢刊集部》據上海涵芬樓影印明嘉靖本,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0年10月。
〔南宋〕朱熹:《四書章句集註》,臺北:鵝湖出版社,2008年10月。
〔南宋〕朱熹著;黃珅校點:《四書或問》,收入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修訂本),第六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南宋〕朱熹:《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2015年2月。
〔南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0月。
〔南宋〕陸九淵撰,〔明〕王宗沐編:《陸象山全集》(與《陽明傳習錄》合刊),臺北:世界書局,2012年12月。
〔南宋〕黃榦撰:《勉齋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6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南宋〕陳淳著;熊國禎、高流水點校:《北溪字義》,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3月。
〔南宋〕陳淳撰、陳榘編:《北溪大全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6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南宋〕何基:《何北山先生遺集》,《續修四庫全書》據民國補刻《金華叢書》影印,第1320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南宋〕王柏:《金華王魯齋先生正學編》,國立臺灣大學館藏乾隆十年(乙丑,1745)刻本,郡東藕塘奎光閣藏板,光緒十三年謝駿德修補刊本。
〔南宋〕王柏:《魯齋集》,《百部叢書集成》據清同治胡鳳丹輯刊《金華叢書》本影印,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南宋〕王柏:《魯齋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8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南宋〕王柏:《研幾圖》,《叢書集成初編》據《金華叢書》本影印,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南宋〕蔡模:《文公朱先生感興詩》,《百部叢書集成》據清光緒八年上海黃氏重刻日本天瀑山人林衡輯刊《佚存叢書》本影印,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南宋〕黃震:《黃氏日抄》,《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08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南宋〕真德秀:《西山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7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南宋〕:呂浦:《竹溪稿》,《百部叢書集成》據民國胡宗楙輯刊《續金華叢書》本影印,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
〔南宋〕趙汝騰:《庸齋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8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元〕金履祥:《仁山先生金文安公文集》,《百部叢書集成》據清同治胡鳳丹輯刊《金華叢書》本影印,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元〕金履祥:《尚書表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6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元〕金履祥:《資治通鑑前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33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年。
〔元〕金履祥:《書經注》,《百部叢書集成》據清光緒陸心源校刊《十萬卷樓叢書》本影印,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元〕金履祥:《濂洛風雅》,《百部叢書集成》據清同治胡鳳丹輯刊《金華叢書》本影印,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元〕金履祥:《仁山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8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元〕金履祥:《大學疏義》,《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0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元〕金履祥:《論語集註考證》,《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0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元〕金履祥:《孟子集註考證》,《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0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元〕許謙:《白雲集》,《百部叢書集成》據清同治胡鳳丹輯刊《金華叢書》本影印,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
〔元〕許謙著;蔣金德點校:《許謙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1月。
〔元〕吳師道:《吳禮部詩話》,《百部叢書集成》據清乾隆鮑廷博輯刊、鮑志祖續輯《知不足齋叢書》本影印,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元〕吳師道:《禮部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12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元〕吳澄撰,吳當編:《吳文正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9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元〕劉履編:《風雅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37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元〕胡炳文:《四書通》,《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0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元〕黃溍撰,〔明〕張儉編:《文獻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09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元〕脫脫等修:《宋史》,《二十五史》據清乾隆武英殿刊本影印,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明〕宋濂等撰:《元史》,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月。
〔明〕陳邦瞻:《元史紀事本末》,臺北:三民書局,1989年9月。
〔明〕王守仁撰;吳光、錢明、董平、姚延福編校:《王陽明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
〔明〕胡廣:《四書大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0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曹端撰,〔清〕張伯行輯:《曹月川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43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明〕羅欽順撰:《整菴存稿》,《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61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明〕章懋撰:《楓山語錄》《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71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明〕王禕撰,劉同、劉傑編:《王忠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26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
〔明〕徐袍編:《宋仁山金先生年譜》,清光緒十三年補刻本,收入《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三十六),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4月。
〔清〕王懋竑:《朱子年譜》,臺北:世界書局,1984年3月。
〔清〕黃宗羲原著、全祖望補修;陳金生、梁運華點校:《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月。
〔清〕王梓材、馮雲濠編撰;沈芝盈、梁運華點校:《宋元學案補遺》,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1月。
〔清〕黃宗羲著;沈芝盈點校:《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12月。
〔清〕毛奇齡:《大學證文》,《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21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李清馥:《閩中理學淵源考》,《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460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清〕柯劭忞:《新元史》,《二十五史》據清乾隆武英殿刊本影印,臺北:藝文印書館,1982年。
〔清〕戴殿江輯:《金華理學粹編》,《四庫未收書輯刊》,第6輯,第24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今人專著(依姓氏筆畫排序)
王錕:《朱學正傳—北山四先生理學》,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0年6月。
申美子:《朱子詩中的思想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1月。
史甄陶:《家學、經學和朱子學—以元代徽州學者胡一桂、胡炳文和陳櫟為中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4月。
石訓、姚瀛艇、劉象彬、李書增、李之鑒、盧連章、肖新生、李保林:《中國宋代哲學》,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12月。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一冊,臺北:正中書局,2009年10月。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第二冊,臺北:正中書局,2010年12月。
朱漢民、肖永明:《宋代四書學與理學》,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12月。
李紀祥:《兩宋以來大學改本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8月。
佐野公治著,張文朝、莊兵譯,林慶彰校訂:《四書學史的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4年11月。
束景南:《朱熹年譜長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1月。
杜保瑞:《南宋儒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0年9月。
何俊:《南宋儒學建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12月。
何植靖:《許謙評傳》(與陳正夫:《許衡評傳》合刊),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2年5月。
何佑森:《儒學與思想—何佑森先生學術論文集》,臺北:臺大出版中
心,2012年3月。
邱江寧撰,梅新林、俞樟華主編:《中國學術編年.元代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7月。
周春健:《元代四書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10月。
周春健:《宋元明清四書學編年》,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12年1月。
俞樟華撰,梅新林、俞樟華主編:《中國學術編年.宋代卷》,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3年7月。
侯外廬、邱漢生、張豈之主編:《宋明理學史》,上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10月。
高云萍:《宋元北山四先生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
徐遠和:《理學與元代社會》,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10月。
秦志勇:《中國元代思想史》,收入史仲文、胡曉林主編:《中國全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
涂雲清:《蒙元統治下的士人及其經學發展》,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年6月。
孫克寬:《元代金華學術》,臺中:東海大學,1975年6月。
陳來:《朱子哲學研究》,北京:三聯書店,2010年12月。
陳榮捷:《朱熹》,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1月。
陳榮捷:《朱子門人》,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
陳榮捷:《朱學論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
陳谷嘉:《元代理學倫理思想研究》,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10年8月。
程元敏:《王柏之生平與學術》,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3月。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4月。
葛榮晉主編:《中國實學思想史》,上卷,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1994年。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3月。
蒙培元:《理學的演變—從朱熹到王夫之戴震》,北京:方志出版社,2007年
4月
廖雲仙:《元代論語學考述》,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05年4月。
錢穆:《朱子新學案》,第一、二、四冊,自刊本,1971年9月。
錢穆:《論語新解》,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年1月。
鍾師彩鈞:《王陽明思想之進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3月。
羅光:《中國哲學思想史.元、明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1年1月。
羅立剛:《宋元之際的哲學與文學》,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9年6月。
藤井倫明:《朱熹思想結構探索—以「理」為考察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
版中心,2011年2月。
龔道運:《朱學論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5月。

期刊、會議論文(依姓氏筆畫排序)
James T.C Liu(劉子健):How Did a Neo-Confucian School Become the State Orthodoxy?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 Vol. 23, No. 4 ,Oct ,1973.
金春峯:〈朱熹至元儒對《大學》的解釋及所謂「朱陸合流」問題〉,收入楊晉
龍主編:《元代經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
究所籌備處,2000年10月。
楊儒賓:〈檢證氣學──理學史脈絡下的觀點〉,《漢學研究》,第25卷,第1
期,2007年6月。
陳佳銘:〈從天人合一論橫渠與明道思想型態之異同〉,發表於「第一屆青年儒
學國際學術會議」,新北市:鵝湖人文書院,2003年9月。
程元敏:〈宋元之際的學者—金履祥和他的遺著〉,《宋史研究集》,第四輯,國
立編譯館,1986年8月。
鍾師彩鈞:〈羅整菴的理氣論〉,《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六期,1995年3月。
鍾師彩鈞:〈朱子學派尊德性道問學問題研究〉,收入鍾彩鈞主編:《國際朱子學
會議論文集》,1993年5月。

學位論文(依姓氏筆畫排序)
何淑貞:《金履祥的生平及經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
文,1975年6月。
邱婷瑋:《許謙《讀論語叢說》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2012年。
許玉敏:《北山學派文道合一發展脈絡之研究》,台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
系碩士論文,2003年1月。
許玉敏:《朱熹及北山三子《大學》詮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
系博士論文,2014年6月。

古籍影像來源
Sturgeon, Donald (ed.). 2011.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http://ctext.org。
香港人文學會http://www.hkshp.org。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