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1120116-112032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1120116-112032
論文名稱
Title
《念佛鏡》研究
A Study of the Nian-fo-jing (Buddha-Recitation Mirror)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55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6-11-18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6-12-20
關鍵字
Keywords
淨土思想、念佛鏡、淨土宗、念佛、功德、中國佛教
Buddha recitation, Chinese Buddhism, Pure Land Buddhism (Amidism), gongde (merit), Nian-fo-jing (Buddha-recitation Mirror), Pure Land Buddhist Doctrine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841 次,被下載 1234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841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234 times.
中文摘要
《念佛鏡》係中國晚唐淨土僧人宣揚淨土法門的作品,以「斷疑生信」為宗旨。主要透過問答的形式呈現,回答許多與極樂淨土法門相關的問題,並從中傳遞淨土法門的思想、宣揚淨土法門的特勝。本文以《念佛鏡》做為研究對象,對其名稱、作者、年代、傳本、結構、思想等進行研究。全文分為五章,內容大要分述如下:
一、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研究目的,綜述前人研究成果,說明研究方法與章節架構。
二、第二章〈《念佛鏡》文本探討〉。蒐集《念佛鏡》現存的各個版本,並對其進行比較。次則對《念佛鏡》一書的書名進行考察。並且透過近代學者的研究,對《念佛鏡》作者的可能身份及成書年代做一梳理與釐清。
三、第三章〈《念佛鏡》的結構與內容〉。透過科判以及「結構簡表」與「結構內容總表」的製作,發掘《念佛鏡》章節安排的背後意義。詳細梳理並深入探討《念佛鏡》全書十一門的內容,對其中發現的義理或問題進行理解與詮釋。
四、第四章〈『功德』與《念佛鏡》〉,主要從義理的角度入手,探討《念佛鏡》中功德的概念為何、其對功德的理解為何以及其所認為的功德在淨土修持上的意義。並透過《念佛鏡》成書所處的功德文化背景,來探討《念佛鏡》以「強調功德」做為宣教手段的原因及其背後之涵義。
五、第五章〈結論〉。總結全文,說明本研究的成果以及未來的研究方向。
Abstract
Written by late-Tang Pure Land monks in a question-and-answer format to propagate Pure Land Buddhism, Nian-fo-jing devotes itself to "resolving doubts and arousing faith" and addresses many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Pure Land Doctrine, promoting Pure Land teachings and its exceptionality and superiority among other Buddhist practices. This five-chapter thesis focuses on various aspects of Nian-fo-jing, including its title, author, time period written, extant versions, structure, and inherent doctrine.
Firstly, the "Introduction" outlines the research purposes and objectives, provides a literature survey, and explains the approach used and the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thesis.
In the second chapter, "Exploring the text of Nian-fo-jing," extant versions of Nian-fo-jing are juxtaposed for comparison, and the title of the scripture is examined. The identity of author of Nian-fo-jing and the time period in which the scripture was written were also clarified through investigating related studies of modern scholars.
The third chapter,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Nian-fo-jing," points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organization of chapters by employing the Buddhist approach of kepan, or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text, and demonstrating the "text structure of Nian-fo-jing " and the "comprehensive structure of content." The eleven divisions in the scripture are explored for comprehens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doctrine and issues.
The fourth chapter, "'Gongde' and Nian-fo-jing," explores gongde, or "merit," in Nian-fo-jing mainly in terms of doctrine, elucidating what the concept of gongde is, how it is understood, and what its meaning is with regard to the Pure Land practice. The background of gongde culture of Nian-fo-jing is also explored to reveal possible reasons leading to the emphasis of gongde as means of propagation and its significance.
The concluding chapter briefly summarizes significant findings in this thesis and identifies direc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國立中山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審定書 i
誌謝 iii
摘要 v
Abstract vi
目次 vii
表次 xi
圖次 xi
第一章、緒論 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1
壹、研究動機 1
貳、研究目的 3
第二節、前人研究成果綜述 4
壹、《念佛鏡》概略性介紹:望月信亨《中國淨土教理史》 5
貳、《念佛鏡》背景查考 6
參、《念佛鏡》與他宗關係 7
第三節、研究方法與章節架構 9
壹、研究方法 9
貳、章節架構 10
第二章、《念佛鏡》文本探討 12
第一節、《念佛鏡》的版本與流傳 12
壹、藏經版 13
貳、華嚴蓮社版與白雲寺版 14
參、大乘精舍版 14
第二節、《念佛鏡》書名考 19
第三節、《念佛鏡》所引用的經論 23
第四節、《念佛鏡》的作者及成書年代問題 26
壹、作者 27
貳、成書年代 30
第五節、小結 37
第三章、《念佛鏡》的結構與內容 39
第一節、《念佛鏡》的結構及其背後意義 39
壹、《念佛鏡》結構簡表 39
貳、《念佛鏡》結構內容總表 41
參、《念佛鏡》章節安排的背後意義 48
第二節、《念佛鏡》各門之內容 49
壹、勸進念佛門──開啟斷疑生信之門 50
貳、自力他力門 69
參、念佛得益門 71
肆、已得往生門 72
伍、挍量功德門 73
陸、挍量齋福門 75
柒、疑謗得罪門 76
捌、誓願證教門 76
玖、廣攝諸教門 79
拾、釋眾疑惑門──斷疑的核心 81
拾壹、第十一門:念佛出三界門 105
第三節、小結 107
壹、結構安排有其象徵意義 108
貳、內容本於經典,時有創新詮釋 108
第四章、「功德」與《念佛鏡》 110
第一節、佛教對功德的解釋 110
壹、《雜阿含經》中的功德 110
貳、中國佛教論典中的功德 115
第二節、中國佛教徒對功德的信仰 122
壹、建寺造像以祈福追薦 122
貳、對因果故事的傳播 124
參、佛教徒的社會救濟 126
第三節、《念佛鏡》中「功德」的意義 128
壹、《念佛鏡》功德的分布 129
貳、《念佛鏡》中功德的概念 131
參、《念佛鏡》對功德的理解 139
肆、念佛功德在淨土修持上的意義 148
伍、由念佛功德建構出「淨土法門特勝觀」 151
第四節、功德對《念佛鏡》宣教的意義 153
壹、功德宣教的原因 154
貳、功德宣教的涵義 155
第五章 結論 162
第一節、研究成果 162
壹、《念佛鏡》的傳本、書名、作者及時代問題 162
貳、《念佛鏡》文本結構的意義 164
參、《念佛鏡》的「功德」與「淨土法門特勝觀」 165
肆、《念佛鏡》作品的意義 166
第二節、尚待研究的課題 166
參考文獻 169
附錄一、《念佛鏡》引用經論一覽 180
附錄二:《念佛鏡》科判 204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壹、藏經收錄:
一、經典
《大正藏》第01冊No.0026:晉‧瞿曇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
《大正藏》第02冊No.0099: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
《大正藏》第02冊No.0125: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
《大正藏》第03冊No.0156:失譯,《大方便佛報恩經》。
《大正藏》第06冊No.0220: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
《大正藏》第08冊No. 0232:梁‧曼陀羅仙譯,《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大正藏》第08冊No.0235:後秦‧鳩摩羅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大正藏》第09冊No.0262:後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
《大正藏》第09冊No.0278: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
《大正藏》第11冊No.0310:唐‧菩提流志譯,《大寶積經》。
《大正藏》第12冊No. 0366:後秦‧鳩摩羅什譯,《佛說阿彌陀經》。
《大正藏》第12冊No. 0374:北涼‧曇無讖譯,《大般涅槃經》。
《大正藏》第12冊No.0360:三國‧康僧鎧譯,《佛說無量壽經》。
《大正藏》第12冊No.0363:宋‧法賢譯,《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經》。
《大正藏》第12冊No.0365:劉宋‧畺良耶舍譯,《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大正藏》第13冊No.0410:失譯,《大方廣十輪經》。
《大正藏》第13冊No.0415:隋‧達磨笈多《大方等大集經菩薩念佛三昧分》。
《大正藏》第14冊No. 0452:劉宋‧沮渠京聲譯,《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
《大正藏》第14冊No. 0453:晉‧竺法護譯《佛說彌勒下生經》。
《大正藏》第14冊No.0474:三國‧支謙譯,《佛說維摩詰經》。
《大正藏》第14冊No.0475:後秦‧鳩摩羅什譯,《維摩詰所說經》。
《大正藏》第14冊No.0476:唐‧玄奘譯,《說無垢稱經》。
《大正藏》第15冊No. 0639:北齊‧那連提耶舍譯,《月燈三昧經》。
《大正藏》第17冊No.0721:北魏‧瞿曇般若流支譯,《正法念處經》。
《大正藏》第17冊No.0748:失譯,《佛說護淨經》。

二、其它
《CBETA電子佛典》之「國家圖書館善本佛典」No.8905:日人‧良忠著,《選擇本願念佛集事》。
《CBETA電子佛典》之「國家圖書館善本佛典」No.8936:日本‧釋空勢著,《正信念佛私見聞》。
《大正藏》第25冊No.1509:印度‧龍樹著,《大智度論》。
《大正藏》第25冊No.1521:印度‧龍樹著、後秦‧鳩摩羅什譯,《十住毘婆沙論》。
《大正藏》第26冊No.1524:世親著,《無量壽經優婆提舍》。
《大正藏》第26冊No.1524:印度‧世親著,《無量壽經優波提舍願生偈》。
《大正藏》第31冊No. 0209:印度‧世親著,陳‧天竺三藏真諦譯,《攝大乘論釋》。
《大正藏》第33冊No.1707:隋‧吉藏著,《仁王般若經疏》。
《大正藏》第35冊No.1733:唐‧法藏著,《華嚴經探玄記》。
《大正藏》第36冊No.1736:唐‧清涼澄觀著,《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大正藏》第37冊No.1744:隋‧吉藏著,《勝鬘寶窟》。
《大正藏》第37冊No.1745:隋‧慧遠著,《無量壽經義疏》。
《大正藏》第37冊No.1747:新羅‧元曉著,《兩卷無量壽經宗要》。
《大正藏》第37冊No.1753:唐‧善導著,《觀無量壽佛經疏》。
《大正藏》第37冊No.1757:唐‧窺基著,《阿彌陀經疏》。
《大正藏》第38冊,No.1776:隋‧慧遠著,《維摩義記》。
《大正藏》第38冊No.1775:晉‧僧肇著,《注維摩詰經》。
《大正藏》第40冊No.1819:北魏‧曇鸞著,《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註》。
《大正藏》第40冊No.1819:北魏‧曇鸞著,《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註》。
《大正藏》第44冊No.1851:隋‧慧遠著,《大乘義章》。
《大正藏》第46冊No.1955:元‧道[厄殳]著,《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
《大正藏》第47冊No. 1980:唐‧善導著,《往生禮讚偈》。
《大正藏》第47冊No.1960:唐‧懷感著,《釋淨土群疑論》。
《大正藏》第47冊No.1961:隋‧智顗著,《淨土十疑論》。
《大正藏》第47冊No.1964:唐‧窺基著,《西方要決釋疑通規》。
《大正藏》第47冊No.1966:唐‧善道、道鏡著,《念佛鏡》。
《大正藏》第49冊No.2035:宋‧釋志磐著,《佛祖統紀》。
《大正藏》第50冊No.2059:南朝‧慧皎著,《高僧傳》。
《大正藏》第50冊No.2060:唐‧釋道宣,《續高僧傳》。
《大正藏》第50冊No.2061:宋‧釋贊寧著,《宋高僧傳》。
《大正藏》第51冊No.2070:唐‧釋文諗、釋少康著,《往生西方淨土瑞應傳》。
《大正藏》第51冊No.2071:宋‧釋戒珠著,《淨土往生傳》。
《大正藏》第51冊No.2072:明‧雲棲祩宏著,《往生集》。
《大正藏》第51冊No.2076:宋‧道原著,《景徳傳燈錄》。
《大正藏》第52冊No.2103:唐‧道宣著,《廣弘明集》。
《大正藏》第52冊No.2103:晉‧道安〈二教論〉,收錄於:《廣弘明集》。
《大正藏》第55冊No.2153:唐‧明佺等著,《大周刊定眾經目錄》。
《大正藏》第55冊No.2154:唐‧智昇著,《開元釋教錄》。
《大藏經》第47冊No.1958:唐‧道綽著,《安樂集》。
《永樂北藏》第182冊No.1615:明‧一如著,《大明三藏法數》。
《卍續藏》第22冊No. 0397:釋玄一著,《無量壽經記》。
《卍續藏》第22冊No.0424:明‧雲棲祩宏著,《阿彌陀經疏鈔》。
《卍續藏》第59冊No.1077:明‧謝于教著,《準提淨業》。
《卍續藏》第61冊No.1154:明‧大佑著,《淨土指歸集》。
《卍續藏》第62冊No.1170:明‧雲棲祩宏著,《雲棲淨土彙語》。
《卍續藏》第62冊No.1170:清‧虞執西、嚴培西著,《雲棲淨土彙語》。
《卍續藏》第62冊No.1185:清‧張師誠著,《徑中徑又徑》。
《卍續藏》第62冊No.1188:清‧古崑著,《淨土必求》。
《卍續藏》第62冊No.1192:清‧至兆著,《清珠集》。
《卍續藏》第74冊No.1967:元‧王子成著,《禮念彌陀道場懺法》。
《乾隆大藏經》第157冊No.1649:清‧通際著,《山茨際禪師語錄》。
《嘉興藏》第33冊No.B277:明‧雲棲祩宏著,《雲棲法彙》。

貳、古籍:
唐‧韋述著,《兩京新記》,收錄於:《三輔黃圖(及其他三種)》,中國‧北京市:中華書局,1985年初版。
唐‧唐臨著,《冥報記》,收錄於:王雲五主編,《涵芬樓秘笈》,第一冊,臺北市:商務印書館,1967年11月。
唐‧善道、道鏡著,《念佛鏡》,白雲寺‧見海師倡印,文胤打字印刷有現公司承印,1988年9月初版。
唐‧善道、道鏡著,《念佛鏡》,臺北市:大乘精舍印經會,1989年2月初版。
唐‧善道、道鏡著,《念佛鏡》,臺北市:華嚴蓮社,1967年9月初版。

宋‧王溥著,《唐會要》,卷四十九,頁9。收錄於:嚴一萍主編,《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聚珍版叢書‧第二十六函》,新北市:藝文印書館,1966年。
宋‧朱熹著《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市:大安出版社,1999年12月。
明‧藕益、清‧圓瑛著,《阿彌陀經要解講義》,臺南市:和裕出版社,1997年6月。
清‧彭希涑著、後人增補,《淨土聖賢錄》,臺南市:和裕出版社,2012年6月。

參、專書:
于凌波著,《原始佛教基本教理的探討》,高雄市:妙林雜誌社,2000年8月。
于凌波著,《簡明佛學概論》,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2005年6月二版。
方東美著,《中國大乘佛學》,臺北市:黎明出版社,1984年7月初版。
木村泰賢著、釋演培譯,《大乘佛教思想論》,臺北市:慧日講堂,1976年11月再版。
矢吹慶輝著,《三階教之研究》,日本‧東京都:岩波書店,1973年初版二刷。
任繼愈編,《中國佛教史》,中國‧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4月。
呂澂等著,《中國佛教人物與制度》,臺北市:彙文堂出版社,1987年6月。
沖本克己編輯,釋果鏡譯,《興盛開展的佛教──中國II隋唐》,臺北市:法鼓文化,2016年3月。
林朝成、郭朝順著,《佛學概論》,臺北市:三民書局,2007年9月初版。
張曼濤著,《淨土宗概論》,臺北市: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年1月初版。
張總著《中國三階教史》,中國‧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3月初版。
望月信亨著、釋印海譯,《中國淨土教理史》,臺北市:正聞出版社,1991年4月三版。
望月信亨著、釋印海譯,《淨土教起源及其開展》,臺北市:正聞出版社,1991年4月三版。
望月信亨著、釋印海譯,《淨土教概論》,收錄於:藍吉富主編,《世界佛學名著譯叢》第52冊,臺北縣:華宇出版社,1988年2月初版。
陳揚炯著,《中國淨土宗通史》,中國‧南京市: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1月初版。
陳劍鍠著,《淨土或問導讀》,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2004年3月初版。
陳劍鍠著,《無上方便與現行法樂──彌陀淨土與人間淨土的週邊關係》,臺北市:香海文化,2015年3月初版。
惠谷隆戒著,《淨土教の新研究》,日本‧東京都:山喜房仏書林,1976年11月初版。
湯用彤著,《隋唐佛教史稿》,臺北市:木鐸出版社,1983年9月。
湯錫予、馮承鈞著,《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市:鼎文書局,1976年12月。
楊家駱著,《中國佛教史及佛教史籍》,臺北市:鼎文書局,1974年12月初版。
廖明活著,《懷感的淨土思想》,臺北市:商務印書館,2003年9月初版。
劉淑芬著,《慈悲清淨──佛教與中古社會生活》,臺北市:三民書局,2001年11月。
鄭振煌著,《淨土法門》,臺北市:維鬘學會,2015年1月。
鎌田茂雄著、賴昱均譯,《中國佛教通史》,高雄市:佛光文化,2012年3月初版。
鎌田茂雄著、關世謙譯,《中國佛教史》,臺北市:新文豐出版公司,1982年10月初版。
釋大寂著,《淨土探究》,悟光精舍,1991年10月。
釋印順著,《中國禪宗史》,臺北市:正聞出版社,1989年10月六版。
釋印順著,《成佛之道》,臺北市:正聞出版社,2000年10月。
釋印順著,《佛法概論》,新竹市:正聞出版社,2004年1月。
釋印順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發展》,臺北市:正聞出版社,1981年5月初版。
釋印順著,《淨土與禪》,臺北市:正聞出版社,1992年2月。
釋印順著,《學佛三要》,臺北市:正聞出版社,2000年10月。
釋印順著,《雜阿含經論會編》,臺北市:正聞出版社,1994年2月。
釋淨宗著,《淨土宗概論》,臺北市:淨土宗出版社,2013年5月。
釋淨空編,《阿彌陀經疏鈔演義》,臺北市: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2004年3月。
釋智隨著,《淨土宗判教史略要》,臺北市:淨土宗出版社,2012年7月。
釋聖嚴著,《48個願望──無量壽經講記》,臺北市:法鼓文化,1999年9月初版。
釋聖嚴著,《印度佛教史》,臺北市:法鼓文化,2013年10月。
釋聖嚴著,《念佛生淨土》,收錄於:《法鼓全集》第五輯第八冊,臺北市:法鼓文化,1999年12月。
釋聖嚴著,《學佛群疑》,收錄於:《法鼓全集》第五輯第三冊,臺北市:法鼓文化,1999年12月。
釋聖嚴著,《學術論考》,收錄於:《法鼓全集》第三輯第一冊,臺北市:法鼓文化,1999年12月。
釋慧嚴著,《淨土概論》,臺北市:東大圖書公司,1998年4月初版。

肆、學位論文:
宋旻靜著,《三階教的主要文獻與思想特質:以三階佛法為中心》,佛光大學生命與宗教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01月。
昆達拉著,《中國大乘阿彌陀淨土思想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6月。
張賀棋著,《三階教與淨土宗論諍之研究》,佛光大學宗教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6月。
釋修優著,《道綽《安樂集》念佛法門的研究》,中華佛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8月。
釋證淨著,《彌陀淨土往生行法與品位差別之研究──以「淨土三經一論」為主》,圓光佛學研究所,畢業論文,2002年07月。

伍、會議論文、期刊論文:
一、中文部分
丁仁傑著,〈文化脈絡中的積功德行為:以臺灣佛教慈濟功德會的參與者為例,兼論助人行為的跨文化研究〉,收錄於:《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85期,臺北市:中華民國中央研究院,1998年4月,頁113-177。
王早娟著,〈唐代長安佛教傳播的深層社會文化心理〉,收錄於:《寒山寺》2010年第1期,2010年出版,頁66-70。
全漢昇著,〈中古佛教寺院的慈善事業〉,收錄於:《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 9 冊,大乘文化基金會出版,1980年10月,頁19-32。
妙傑著,〈再論三階教的歷史定位〉,收錄於:《普門學報》第31期,高雄市: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2006年1月,頁213-239。
汪娟著,〈唐代彌勒信仰與佛教諸宗派的關係〉,收錄於:《中華佛學學報》第5期,臺北市:中華佛學研究所,1992年7月,頁193-231。
屈大成著,〈中國判教思想的濫觴〉,收錄於:《正觀雜誌》第二十一期,2002年6月,頁185-196。
楊曾文著,〈道綽、善導與唐代淨土宗〉,收錄於:《中印佛學泛論----傅偉勳教授六十大壽祝壽論文集》,臺北市:三民書局,1993年12月,頁203-229。
葉珠紅著,〈三階教滅亡芻議〉,收錄於:《興大人文學報》第39期,臺北市:國立中興大學,2007年9月,頁79-110。
廖明活著,〈淨影寺慧遠的淨土思想〉,收錄於:《中華佛學學報》第八期,新北市:中華佛學研究所,1995年07月,頁345-371。
釋善音著,〈佛陀的三身觀〉,收錄於:《慧炬雜誌》第415-416期,臺北市:慧炬出版社,1999年02月,頁30-45。

二、外文部分
三宅徹誠著,〈『念仏鏡』について ―著者及び成立年代―〉,收錄於:《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四十七卷第一號,日本: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1998年12月出版,頁76-78。
小笠原宣秀著,〈求生西方淨土念佛鏡考〉,收錄於:《龍谷大學論集》第353冊,日本:龍谷大學,1956年10月出版,頁172-181。
加藤弘孝著,〈『念佛鏡』の時代性─大行の活動年代を手がかりにして─〉,日本‧東京大學:東亞佛教研究會定例研究會單篇論文,2015年7月。
伊吹敦著,〈『念佛鏡』に見る八世紀後半の禪の動向〉,收錄於:《東洋学論叢》第28號,日本‧東京都:東洋大学文学部,2003年3月出版,頁95-111。
伊吹敦著〈『念佛鏡』に見る禅の影響〉,收錄於:《印度學佛教學研究》第四十七卷第一號,日本‧東京都: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2002年12月出版,頁71-78。
張欣著,〈中唐大行和尚の生存年代について〉,收錄於:《印度佛教學研究》第五十三卷第一號,日本‧東京都:日本印度学仏教学会,1998年12月出版,頁172-174。

陸、工具書:
丁福保編,《佛學大辭典》,台北市: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2009年9月。
佛光大辭典編修委員會編,《佛光大辭典》,臺北市:佛光出版社,1989年。
周何主編,《國語活用詞典》,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社,1990年10月出版。
張其昀監修,程光裕、徐聖謨主編,《中國歷史地圖》,臺北市:中國文化學院出版部,1980年6月出版。
望月信亨編,《望月佛教大辭典》,日本‧京都:世界聖典刊行協會,1955年出版。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漢語大字典》,臺北市:建宏書局,1998年10月出版。
熊鈍生編,《辭海》,臺北市:臺灣中華書局,1989年9月出版。
藍吉富主編,《中華佛教百科全書》,臺南縣:中華佛教百科文獻基金會,1994年1月岀版。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中國‧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82年10月出版。

柒、其它電子資料:
法鼓佛教學院-佛學規範資料庫http://authority.ddbc.edu.tw/。(2016年10月8日登入)
莊春江編,「漢譯《阿含經》辭典」,http://agama.buddhason.org/ad/adSearch.php?keyword=五欲功德&button1=查++詢。(2016年12月3日登入。)
溫宗堃著,〈世親《淨土論》的淨土思想及其禪修實踐之研究〉,印順文教基金會佛法推廣中心,http://www.yinshun.org.tw/91thesis/91-02.html。(2016年10月8日登入。)
溫金柯著,《世親菩薩對《無量壽經》的詮釋:《無量壽經優婆提舍》》http://www.unjinkr.url.tw/p_37.htm。(2016年10月8日登入。)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