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1122110-192539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1122110-192539
論文名稱
Title
探討電腦網路玩家去抑制行為、從眾行為與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以Facebook「開心農場」線上遊戲為例
An Investigation on Relationships of Disinhibition, Conformity and Internet Addiction among online game player:The Case of Happy Farm On-line Game on Facebook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20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0-11-01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0-11-22
關鍵字
Keywords
網路成癮、從眾行為、去抑制行為、開心農場、Facebook
Happy Farm, disinhibition, Facebook, Internet addiction, conformity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35 次,被下載 3269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35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3269 times.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開心農場玩家們參與開心農場的理由,及玩家們在開心農場中所展現的去抑制行為、從眾行為及開心農場網路成癮的現況,進而探討三者之間的關係。研究者採用自編「開心農場去抑制行為量表」、「開心農場從眾行為量表」及「開心農場網路成癮量表」為研究工具,以立意抽樣的方式選取參與Facebook中文版「開心農場」遊戲玩家來進行研究,有效樣本共298人。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單因子多變量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及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方式進行量化資料分析。研究結果為:(1) 開心農場的女性玩家多於男性玩家。(2) 開心農場玩家參與遊戲的主要理由是「打發時間」。(3) 玩家在開心農場中展現去抑制行為、從眾行為及開心農場網路成癮的傾向並不高。(4)開心農場去抑制行為與開心農場網路成癮為正相關。(5) 開心農場從眾行為與開心農場網路成癮為正相關。(6)開心農場去抑制行為中的「自我坦露」與從眾行為中的「順從眾意」最能預測開心農場網路成癮。
Abstract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reasons that players play the online game of Happy Farm(HF) on facebook, and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disinhibition, conformity and Internet addiction of HF’s players. Data was collected from a sample of 298 players who played on HF. Instruments include three types of measures, HF Disinhibition Scale, HF Conformity Scale and HF Internet Addiction Scale. Data analysis methods include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 One-way ANOVA, MANOVA, Pearson correlation, and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findings from the study were summarized as follows: (a)There were more female players are more than male players on HF. (b)The main reason for the players to play HF is to kill time. (c) Players of HF did not show a tendency of disinhibition, conformity and Internet addiction .(d)There was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disinhibition and Internet addiction on HF. (e) There was a significantly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conformity and Internet addiction on HF. (f) Self-disclosure and compliance were the most significant predictor to predict Internet addiction on HF.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0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01
第二節 研究目的.............03
第三節 研究問題.............04
第四節 名詞釋義.............04
第五節 研究限制.............0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07
第一節 線上遊戲.............07
第二節 去抑制行為............10
第三節 從眾行為.............13
第四節 網路成癮.............16

第三章 研究方法.............23
第一節 研究架構.............23
第二節 研究對象.............26
第三節 研究工具.............27
第四節 實施程序.............39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40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43
第一節 開心農場玩家背景分析.......43
第二節 玩家在開心農場去抑制行為、從眾行為與網路成癮之現況分析.47
第三節 個人背景變項與開心農場去抑制行為、從眾行為及網路成癮之差異分析 ..........55
第四節 開心農場去抑制行為、從眾行為與網路成癮之相關分析....74
第五節 開心農場去抑制行為、從眾行為對網路成癮之預測分析....77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90
第一節 研究結論............90
第二節 研究建議............96

參考文獻.................101
一、 中文部分.............101
二、 英文部分.............105
附錄 ....................109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 中文部分
中央社(2009,10月29日)。線上市調:Facebook正夯,近半數上班族會加主管為好友。中央社新聞。2009年12月10日,取自http://www.cna.com.tw/postwrite/cvpread.aspx?ID=00041613
王智弘(2008)。網路成癮的成因分析與輔導策略。輔導季刊,44(1),1-12。
王智弘、楊淳斐(2001)。校園網路倫理的三個建構層面:網路專業倫理、使用者行為規範與優質網路文化的建立。應用倫理研究通訊,20,75-82。
王黛玉(2008)。正視青少年網路成癮問題及網際網路之功能:父母如何與現代e世代的孩子共同學習成長。諮商與輔導,272,60-62。
生活中心(2009,11月13日)。網路變天!Facebook擠下無名成台灣第二大網站。今日新聞。2009年11月14日,取自http://www.nownews.com/2009/11/13/91-2532760.htm
余伯泉、李茂興 (譯) (2003)。Elliot Aronson, Timothy D. Wilson, & Robin M. Akert著。社會心理學 (Social Psychology)。台北市:弘智文化。
吳佳煇(2004)。社會支持對網路成癮的影響。資訊社會研究,7,173-189。
吳明隆(2007)。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台北市:五南。
吳聲毅、林鳳釵(2004)。Yes or No?線上遊戲經驗之相關議題研究。資訊社會研究,7,235-253。
李玉瑾(2005)。青少年讀者身心發展與網路檢索行為。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會報,75,237-246。
李君如、楊棠安(2005)。線上遊戲玩家表現與其人格特質之研究─以「天堂」為例。高雄師大學報,19,85-104。
李美枝(2001)。知文知心不知面:談網路人際關係。載於e世代心理學。台北市:桂冠。
周榮、周倩(1997,6月)。網路上癮現象、網路使用行為與傳播快感經驗之相關初探。論文發表於「中華傳播學會1997年會」,台北市。
周倩、楊台恩(1998)。電腦網路的特質及相關問題初探。社教雙月刊,84,17-20。
周倩(2000)。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沈迷現象之研究:回顧與未來。論文發表於「2000年社會變遷與兒童青少年」學術研討會,台北市。
奇摩新聞(2009,12月15日)。2009年十大發燒頭條第九名:「開心農場」大紅,偷菜玩真的。奇摩新聞。2010年9月15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215/35/1wy46.html
林珊如、黃宏宇(2004)。網路敵意及網路沈迷—兩種去社會抑制行為之相關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27(2),325-352。
林雅君(2009,6月)。線上遊戲使用者行為與沈迷性之探討。論文發表於「2009年海峽兩岸創新與永續經營學術研討會暨管理創新與科際整合」學術研討會,新竹市。
林鶴玲、鄭芳芳(2004,12月)。線上遊戲合作行為與社會組織:以青少年玩家之血盟參與為例。論文發表於清華大學舉辦之「2004 台灣社會學會年會暨研討會」,新竹市:。
邱文彬、萬金生(2005)。網路性話題的自我揭露初探:性別差異和去個人化及話題親密性的影響。教育與心理研究,28(3),495-525。
凌儀玲(2005)。個人特性與群體特性對消費者從眾強度之影響。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3-2416-H-415-003)。嘉義市:國立嘉義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研究所。
徐西森、連廷嘉(2001)。大專學生網路沈迷行為及其徑路模式之驗證研究。中華輔導學報,10,119-149。
徐強、周俊宏、凌儀玲(2003,4月)。網路購物從眾行為及前攝性思考之研究。論文發表於「電子商務與數位生活」研討會,台北市。
張玉佩(2009)。遊戲、人生:從線上遊戲玩家探討網路世界與日常生活的結合。新聞學研究,98,1-45。
張老師月刋編輯部(1987)。《中國人的面具性格:人情與面子》。台北:張老師。
張高賓(2009)。父母教養態度、家庭心理環境與青少年網路成癮之相關研究。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6,93-117。
陳怡安(2003)。線上遊戲的魅力:以重度玩家為例。高雄市:復文。
陳怡帆(2006)。國內共同基金市場從眾行為成因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財務金融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嘉義縣。
陳冠名(2004)。青少年網路使用行為及網路沈迷的因素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陳威江、藍淑娟、呂文琴(2007)。線上遊戲之消費分析。大漢學報,22,73-86。
陳淑惠(1999)。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 子計畫一: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病因之初探(1/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系。
陳淑惠(2000)。我國學生電腦網路沉迷現象之整合研究— 子計畫一:網路沉迷現象的心理病因之初探(2/2)。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台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系。
陳淑惠(2000,5月)。青少年與電子網路。載於「社會變遷與新世代文化」研討會論文集第二冊(頁87-96),台北市。
陳淑惠、翁儷禎、蘇逸人、吳和懋、楊品鳯(2003)。中文網路成癮量表之編製與心理計量特性之研究。中華心理學刊,45 (3 ),279-294。
陳曉蓉(2006)。從眾行為存在台灣銀行業嗎?以放款市場為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NSC94-2416-H-218-020)。台南市:南臺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
黃宏宇、洪素蘋(2007)。中文網路成癮量表之等級反應模式分析。測驗學刊,54(2),331-354。
黃晟志(2008)。在社交網路服務平台上利用朋友關係增進社群搜尋的效率。中央大學資訊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彭清仁(2009年,11月5日)。網路流傳開心農場創意通告,網友會心一笑。奇摩新聞。2009年11月10日,取自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105/1/1uczj.html
游森期(2001)。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成癮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彰化市。
傅鏡暉(2003)。線上遊戲產業Happy 書:帶領你深入了解On-Line Game 產業。台北市:遠流。
楊又肇(2009年,11月13日)。Facebook台灣火熱,卻在日本踢到鐵板。聯合新聞網。2010年4月15日,取自http://mag.udn.com/mag/digital/storypage.jsp?f_MAIN_ID=314&f_SUB_ID=2922&f_ART_ID=221649
楊佳幸(2001)。高雄區大學生網路使用行為、網路心理需求與網路沈迷關係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楊東震、吳政仲(2003,4月)。線上遊戲玩家成癮行為之研究。論文發表於「電子商務與數位生活」研討會,台北市。
楊環華(2008)。以「從眾」理論來探討青少年的偏差行為。台灣教育,653,57-60。
褚志鵬、林珍如、陳國文(2008)。高中學生網路使用行為、成癮狀況及戒減自我效能之調查研究。健康管理學刊,6(1),73-94。
劉守信(2000)。青少年網路使用行為與輔導方案之研究—以新竹市為例。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桃園縣。
蔡宜秀(2009年,11月12日)。Facebook排名超越無名,關鍵在停留時間。ZDNet新聞。2010年5月10日。取自http://www.zdnet.com.tw/news/web/0,2000085679,20142732,00.htm
戴淑貞、黃琴雅、李曉君(2008)。國中生網路成癮與親子互動關係之研究。南榮學報,11,1-20。
謝子樵(2009年,1月6日)。台灣線上遊戲玩家行為分析。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資訊產業研究報告。2010年5月25日,取自http://mic.iii.org.tw/aisp/reports/reportdetail_register.asp?docid=2667
謝龍卿(2004)。青少年網路使用與網路成癮現象之相關研究。臺大師院學報,18(2),19-44。
魏希聖、李致中、王宛雯(2006)。高中職學生網路成癮之危險因子與偏差行為研究:以台中縣霧峰大里地區為例。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0(1),89-105。
韓佩凌(2000)。台灣中學生網路使用者特性、網路使用行為、心理特性對網路沈迷現象之影響。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簡恆信(1999)。虛擬社群匿名行為模式研究—以網際網路電子布告欄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
顏珮蓉(2009)。影響使用者線上去抑制化行為之研究—以網際網路特性、使用者心理因素探討。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高雄市。
羅品欣(2008)。外表下的迷思—解構青少年的身體意象。中等教育,59(2),88-99。
羅進水、李春安(2009)。從眾與非從眾行為對市場報酬衝擊之研究。管理評論,28(3),21-42。

二、 英文部分
Allen, V. L. (1965). Situational factors in conformity. In L. Berkowitz(Ed.), Advances in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Vol.2,pp.133-175). New York:Academic Press.
Asch, S. E. (1952). Social Psychology. New York:Prentice-hall.
Buffardi, L. E. and W. K. Campbell (2008). Narcissism and Social Networking Web Sites. Pers Soc Psychol Bull, 34(10), 1303-1314.
Chou, C., & Tsai, M. J. (2007). Gender differences in Taiwan high school students’ computer game playing.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3(1), 812-824.
Delmonico, D. L. & Carnes, P. J.(1999) .Virtual sex addiction:When cybersex becomes the drug of choice.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2(5), 457-463.
Diener, E. (1979). Deindividuation, self-awareness, and disinhibi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37, 1160-1171.
Durkin, K., & Barber, B.(2002). Not so doomed: computer game play and positive adolescent development.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23(4), 373-392.
Goldberg, I. (1996).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On-Line] Available at http://www.physics.wisc.edu/~shalizi/internet_addiction_criteria.html.
Greenfield, D. N. (1999). The nature of internet addiction: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 compulsive internet us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1999 meetings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Boston, Massachusetts, August, 20, 1999.
Griffiths, M. D. (1998). Internet addiction: Does it really exist? In J. Gackenbach (Ed.), Psychology and the internet: Intra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transpersonal implications (pp. 61-75 ).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Griffiths, M. D. (2000). Does internet and computer “Addiction” Exist? Some case study evidence.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3(2), 211-218.
Griffiths, M. D., Davies, M. N. O., & Chappell, D. (2003). Breaking the stereotype: The case of online gaming.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6, 81-91.
Joinson, A. (1998). Causes and implications of disinhibited behavior on the Internet. In J. Gackenbach (ed.), Psychology and the Internet: Intrapersonal, interpersonal, and transpersonal implications (pp. 43-60). San Diego, CA: Academic Press.
Juul, J. (2005). Half-real: Video games between real rules and fictional world. Cambridge: MIT Press.
Lascu, D. N., & Zinkhan, G. (1999). Consumer Conformity: Review and Applications for Marke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Journal of Marke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7(3), 1-12.
Lewis, J. & A. West (2009). 'Friending': London-based undergraduates' experience of Facebook. New Media Society, 1461444809342058.
Lin, S. S. J., & Tsai, C. C. (2002). Sensation seeking and Internet addiction.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8, 411-426.
Livingstone, S. (2008). Taking risky opportunities in youthful content creation: teenagers' use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for intimacy, privacy and self-expression. New Media Society, 10(3), 393-411.
Orzack, M. H. (1996). Computer addiction services. Retrieved May 3, 2001, from the World Wide Weblhttp://www.computeraddiction.com.
Papacharissi, Z. (2009). The virtual geographies of social network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acebook, LinkedIn and ASmallWorld. New Media Society, 11(1-2), 199-220.
Short, J., Williams, E., & Christie, B. (1976). 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telecommunications. London: John Wiley.
Sproull, L. & Kiesler, S.(1986).Reducing Social Context Cues: The Case of Electronic Mail. Management Science, 32, 1492-1512.
Suler, J. R.(1996). Computer and cyberspace addiction. Retrieved March 3,1998, from the World Wide Web:http://www1.rider.edu/~suler/psycyber/cybaddict.html.
Suler, J. R. (1999). To get what you need: Healthy and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2(5), 385-393.
Young , K. S. (1998a).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l(3), 237-244.
Young, K. S. (1998b). Caught in the net: How to recognize the signs of internet addiction — and a winning strategy for recovery. NY: John Wiley & Sons, Inc.
Young, K.S., & Rogers, R. C. (1998).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pression and Internet addiction.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1(1), 25-28.
Zimbardo, P. G. (1977). Shyness: What is it and what to do about it? London: Pan Books.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