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1201104-133643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1201104-133643
論文名稱
Title
台灣1950~2004年國定假日的社會學分析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of National Holidays in Taiwan from 1950 to 2004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94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4-11-24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4-12-01
關鍵字
Keywords
神聖傘蓋、國定假日、集體記憶
Collective Memory, National Holiday, Sacred Canopy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60 次,被下載 6818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60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6818 times.
中文摘要
本研究運用歷史研究法,以歷史觀察台灣自民國39年至93年期間,國定假日政策、活動與儀式的變化,從中探討多元力量競逐國定假日之時空場域的結果,藉由定義與創造國定假日的時空場域,進一步影響全民之集體記憶的過程。

研究結果顯示,台灣國定假日的形成與發展是政治權力和各種不同社會力量競逐,以宗教式的神聖傘蓋所賦予假日意義共構而成的結果。不同的力量在國定假日中運用國定假日的特質與特殊的時空場域,創製出於己有利的集體記憶。國定假日與宗教的特質相似:兩者之存有、活動與儀式發展的正當性基礎,均來自於信仰所提供的神聖性傘蓋。這一把傘蓋,賦予國定假日獨有的神聖性價值,使得特定國定假日的出現與當中形成的活動與儀式成為可能。

然而,由政治的執政力量操控國定假日的集體記憶創製過程,並非全然能夠隨心所欲。研究發現,我國自李登輝執政時期開始,全面性的「假日顛覆」現象開始發生。其中存在著幾種主要抗衡的力量,包括:經濟力、政黨意識與休閒文化的干預與制衡。這三大力量正是扮演著關鍵性的國定假日變遷要素。然而,這三種抗衡力量來自於社會變遷的結果,亦是社會變遷的反映。
Abstract
This study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and trend for the official policies, celebration activities, and ceremonies of national holidays’ in Taiwan over the period of 1950 to 2004. The interactions and confrontations among competing authorities in defining the time and space for national holidays, and the process by which they influence Taiwanese people’s collective memory are further studied. The method applied is literature review and historical analysis.
The findings show that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national holidays’ are the outcomes of a love story and sometime struggles between political and other social powers. Utilizing the uniqueness and the special sphere of time and space, politicians and other groups co-construct a collective memory that serves their own interests. There are affinities between national holidays and religions, as the legitimacy of their existence, activities and ceremonies both come from the “sacred canopy” provided by the belief system. The later grants the national holidays with sacred values, and thus made the existence, activities and ceremonies of the former possible.
However, while the making of national holiday’s collective memory is dominated by political authorities, they have their limitations. As we shall present in the study, there are competing forces in the pursuit of legitimacy. These interventional and balancing factors include economic factors, ideologies of confronting political parties as well as leisure culture. They are actually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 the changes an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holidays. They come from and also reflect on the social change. It is also clear that the “the holiday overset phenomenon” has started since the Lee Deng Huei period.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Ⅱ
目錄………………………………………………………………………………… Ⅲ
圖目錄……………………………………………………………………………… Ⅵ
表目錄……………………………………………………………………………… Ⅶ

第一章 緒論……………………………………………………………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一項 假日作為一種社會集體興奮劑………………………………………1
第二項 假日特質-對日常生活造成例行性的斷裂,連結歷史及未來的想像
……………………………………………………………………………………1
第三項 國定假日-各種不同權力的競技場…………………………………2
第四項 在過去假日研究的成果上,找尋新的可能…………………………3
第五項 本研究的問題意識……………………………………………………3

第二節 文獻回顧與檢討……………………………………………………………5
第一項 國定假日的定義………………………………………………………5
第二項 國定假日與宗教聖日的關聯…………………………………………5
第三項 國定假日做為社會召喚集體記憶的窗口……………………………6
第四項 假日裡的儀式作用……………………………………………………8
第五項 國定假日中的論述作品……………………………………………..11
第六項 擁有正當化權力的假日決策者對國定假日的影響………………..11
第七項 正當性權威在國定假日中的行使…………………………………..12
第八項 正當性權威的自我調控作用……………………………………….13
第九項 休閒文化對國定假日的影響……………………………………….14
第十項 國定假日與社會變遷……………………………………………….20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結構………………………………………………………… 22
第一項 採用歷史研究法的理由…………………………………………….22
第二項 研究時間範圍的選擇……………………………………………….23
第三項 國定假日的分類標準……………………………………………….23
第四項 研究架構…………………………………………………………….25

第四節 章節安排………………………………………………………………… 28

第二章 國定假日政策的變化……………………………………… 30
第一節 國定假日變化的總體觀察………………………………………………..30
第一項 政治事件紀念………………………………………………………..30
第二項 政治人物紀念………………………………………………………..34
第三項 文化人物與節日紀念………………………………………………..35
第四項 宗教節日紀念………………………………………………………..36
第五項 國定假日變化結果…………………………………………………..39

第二節 國定假日的創造與定義…………………………………………………. 51
第一項 歷史的詮釋-國定假日的創造之一………………………………..51
第二項 事件或人物的神聖想像-國定假日的創造之二…………………..54
第三項 假日增名現象-國定假日正當性鞏固需求的證明………………..55
第四項 宗教節日的產製過程-尋找國定假日正當性基礎的來源………..57
第五項 婦幼合併放假-更動國定假日定義………………………………..59
第六項 婦女節與兒童節的放假爭議-思考放假對象的深層意義………..61

第三節 正當性權威在國定假日中的行使……………………………………… 65
第一項 假日決策-中央與地方的衝突……………………………………..65
第二項 國定假日裡的傳統權威力量-農曆曆法與傳統文化節日仍存…..66
第三項 卡理斯瑪權威的消褪………………………………………………..66
第四項 國定假日裡的權力競逐現象………………………………………..68

第四節 休閒文化對國定假日的影響…………………………………………… 70
第一項 經濟力量對國定假日的影響………………………………………..70

第五節 國定假日與社會變遷…………………………………………………… 72
第一項 國定假日政策-國家價值觀與社會現況的反映…………………..72

第六節 小結……………………………………………………………………… 74

第三章 國定假日活動的變化……………………………………… 76
第一節 政治事件紀念的活動變化……………………………………………… 76
第一項 遙想過去-國定假日裡的「中興」意象……………………….….76
第二項 國定假日增強集體興奮與國家認同…………………….………….78
第三項 假日集體興奮下的共同記憶………………………………………..91
第四項 卡理斯瑪權威的行使與衰退………………………………………..93
第五項 正當性權威的自我調控作用………………………………………..95
第六項 國歌及愛國歌曲的演唱凝聚了國家向心力………………………..99
第七項 領唱國歌及與會的邀請意在塑立國家標準,建立國家認同…….100
第八項 國定假日的新興意象……………………………………..………..102
第九項 國定假日的論述作品……………………………………...……….103
第十項 國定假日活動的歷史重現……………………………………...….111
第十一項 國定假日展覽活動意在維持或增強集體記憶……………..…..114
第十二項 國定假日作為一種神聖性的創造………………………..……..115
第十三項 跨年風潮-國定假日新興產物……………………………..…..118
第十四項 國定假日成為社會情緒的出口,有效轉化負面的歷史記憶….120
第十五項 國定假日-政黨活動的時空場域………………………………133
第十六項 國定假日-競選活動的時空場域………………………………135
第十七項 社會情緒的出口-國定假日裡的遊行抗議活動……………....136

第二節 政治人物紀念的儀式變化………………………………………………139
第一項 卡理斯瑪權威的行使與衰退………………………………………139
第二項 國定假日展覽活動意在維持或增強集體記憶……………………150
第三項 國定假日中的論述作品……………………………………………151
第四項 假日增名現象的影響………………………………………………157
第五項 政黨意識對假日活動的影響………………………………………159
第六項 國定假日-選舉的發揮場域………………………………………162
第七項 國定假日裡的抗議活動……………………………………………163
第八項 國定假日的宗教現象………………………………………………163

第三節 宗教節日的活動變化……………………………………………………166
第一項 宗教節日設立為國定假日後的影響………………………………166
第二項 「聖日」與國定假日的結合現象…………………………………167
第三項 國定假日中的歡愉…………………………………………………168
第四節 小結………………………………………………………………………169

第四章 結論…………………………………………………………………171
第一節 研究結果與發現…………………………………………………………171
第二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176

參考書目…………………………………………………………………………177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中文書目
Csikszentmihalyi, Mihalyi著 (1990),張定綺譯 (1993),快樂,從心開始
(Flow-The Psychology of Otimal Experience),台北:天下文化。
E.C.Cuff,W.W.Sharrock,D.W.Francis著,林秀麗、林庭瑤、洪惠芬譯 (2003),最
新社會學理論的觀點,台北:韋伯文化。
Fred Inglis 著,鄭宇君譯 (2002),假期:愉悅的歷史 (The Delicious History of the
Holiday),台北:韋伯文化。
Moore, Wilbert E. (摩爾,俞景蘧) (1988),社會變遷,台北:巨流。
Peter J. O’Connell著,彭懷真等譯 (1991),社會學辭典,台北:五南。
巴姆爾、勃拉斯、涂淑芳 (Bammel, Gene., Burrus-Bammel, Lei Lane) (1996),休閒
與人類行為,台北:桂冠。
尼克拉斯.盧曼 (Niklas Luhmann) 著,周怡君、張存華、林敏雄譯 (2004),
社會的宗教,台北:商周。
加藤秀俊著 (1989),彭德中譯,閒暇社會學,台北:遠流。
古德爾, 戈比, 成素梅 (Goodale, Thomas L., Godbey, Geoffrey C) (2000),人類思想
史中的休閒,昆明市 : 雲南人民出版社。
史托柯夫斯基 (Patricia A. Stokowski) 著,吳英偉、陳慧玲譯 (1996),休閒社會
學,台北:五南。
何立慧 (2003),許子東:當代小說與集體記憶-敘述文章 ,二十一世紀網路
版,第三期。
林萬億 (2002),當代社會工作:理論與方法,台北:五南。
紀登斯著,簡惠美譯 (1989),資本主義 現代社會理論:馬克思、涂爾幹、韋
伯,台北:遠流。
涂爾幹 (Emile,Durkheim) 著,芮傳明、趙學元譯 (1992),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台北:桂冠。
孫鎮東編著 (1987),中國紀念日手冊,臺灣:東華。
張紹勳 (2000),研究方法,台北:滄海。
張瑞德 (1998),紀念與政治-台海兩岸抗戰勝利五十週年紀念活動的比較,(盧
建榮編) 文化與權利:台灣新文化史,p.149-206,台北:麥田。
夏春祥 (1998),文化象徵與集體記憶競逐-從台北市凱達格蘭大道談起,(盧建
榮編) 文化與權利:台灣新文化史,p.107-140,台北:麥田。
馬克思(Marx Karl)、恩格斯著,吳家駟譯(1990),資本論,台北:時報。
韋伯(Max Weber)著 于曉等譯(2001),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台北:左岸文化出版。
韋伯 (Max Weber) 著,康樂、吳乃德、簡惠美、張炎憲、胡昌智譯 (1996),支
配的類型:韋伯選集 (Ⅲ),台北:遠流。
葉啟政、文崇一主編,陳秉璋著 (1984),政治社會學,台北:三民。
彭懷恩 (2004),當代社會學概論,台北:風雲論壇。
黃臺生 (1989),因應社會變遷規劃政府機關辦公時間之研究,台北:巨龍文化
事業公司。
蔡文輝 (1982),社會變遷,台北:三民。
謝海華 (1999),紀念節日手冊,出版地不詳。
劉浚泉 (1983),節日記實,臺北:國家。
藍斯基、諾蘭、涂肇慶 (Lenski, Gerhard Emmanuel, Lenski, Jean., Nolan, Patrick)
(1992),社會變遷,臺北:桂冠。
瞿海源、王振寰主編 (2003),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二、外文書目
Allison,M.T. and Ducan,M.C.(1987), Women,work,and leisure:the days of our lives.
Leisure Sciences 9(3),143-62.
Bartlett,F.C. (1923), Psychology and Primitive Cultur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artlett,F.C. (1932), Remembering:a study in Experimental and Social Psychology.
Lond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erger, B. (1962), The sociology of leisure:some suggestions. Industrial Relations1
February),p.31-45.
Berger,Peter,L. (1990),The Sacred Canopy:Elements of a Sociological Theory of Religion,Doubleday.
Braungart Richard G. (1976), Society and Politics:Reading in Political Sociology.
Englewood Cliffs, N.J.:Prentice-Hall.
Colton,C.W.(1987),Leisure,recreation,and tourism:a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view.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4,345-60.
Corcuff Stephane (2002), Memories of the future: national identity issue and the search
for a new Taiwan.M.E.Sharpe.Armonk,NY.
Dawson, D. (1988), Social class in leisure:reproduction and resistance.Leisure Sciences, p.193-202.
Edmondson, Robert (2002), The February 28 Incident and National Identity,ed. Memories
of the future: national identity issue and the search for a new Taiwan. The United states: An East Gate Book.
Gills,John R. (1994), Commemorations:The politics of national identit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Glyptis, Sue (1989), Leisure and the unemployment,Milton Keynes, England:Open.
Henderson,K.A.(1990),The meaning of leisure for women:an understanding of leisure
constraints.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2(3),228-43.
Henderson,K.A (1991),The contributions of feminism to an understanding of leisure constraints.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23(4),363-77.
Horne, John., Jary, David., Tomlinson, Alan (1987), Sport, leisure and social relations,
London : Routledge & Kegan Paul
Kelly,J.R.(1983), Leisure identities and interactions,London:Allen&Unwin.
Maurice Halbwachs (1992), On Collective Memory, ed. & trans. by Lewis A.Coser,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oosa, Spenser (1968), Leisure Moments,Taiwan:Distributed by Mei Ya Pub.
Newman, O. (1983), The coming of a leisure society? Leisure Studies,p.97-109.
Samdahl,D.M.(1988),A symbolic interactionist model of leisure:theory and empirical
support. Leisure Sciences 10(1),27-39.
Searle,M.S.(1991),Propositions for testing social exchange theory in the context of ceasing leisure participation.Leisure Sciences 13(4),639-52.
Shaw,S.M.(1985),Gender and leisure:inequaliti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leisure time.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 17(4),266-82.
Shotter,John (1990),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Remembering and Forgetting, ed., David
Middleton and Derek Edwards.
Smelser, Neil J (1984), Sociology,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Spillman Lyn (1997), Nation and Commemoration:Creating National Ident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Australi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Urry, John. (1996),Sociology of time and space,in Bryan S. Turner (ed.), 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Social Theory (pp. 369-395). Oxford: Blackwell..
Wilson,John (1980), Sociology of Leisure,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6:21-40.
Veal,Anthony James (1987), Leisure and the future,London:Allen & Unwin.
Veblen, Thorstein B (1984), 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 an economic study of
institutions,New York : The Modern library.
岡田芳朗 (2002),《ァジァの曆》,日本:東京大修館。


三、論文部份
上運天英光 (2003),北宋官員休假之研究-以文官為公假中心,台北:國立台
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金鏞 (1993),國族建構、歷史記憶與紀念空間 : 二二八紀念碑的建構,台北: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紀慧君 (1994),我國元首論述中價值觀之呈現與轉變-民國三十九年到八十三
年元旦文告之語藝分析,台北:私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四、期刊部份
廖漢騰 (2003),從開國紀念日到跨年狂歡:以媒體事件觀點分析1994-2003台灣
跨年晚會,中華傳播學刊,第三期,37-82.

五、報紙部份
參自民國39年到93年的中央日報、中國時報、中時晚報、民生報、聯合報、聯合晚報。

六、政府公文部份
行政院,大成至聖先師孔子誕辰紀念辦法,第1087次會議,1968年9月12日。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