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1206108-150155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1206108-150155
論文名稱
Title
網路同步環境下影像處理課程教學之探討
A Study in Computer-generated imagery under Synchronous Learning Networking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19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8-10-17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8-12-06
關鍵字
Keywords
教學設計、影像處理、網路同步教學
Instructional Design, Computer-generated imagery, Synchronous Learning Networking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89 次,被下載 1127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89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127 times.
中文摘要
本研究的動機在於影像處理已經是生活應用知識技能之一,在傳統教育訓練場域中已有相關研究,但是在網路教學領域中,現有線上課程,大多傳授知識類別科目的觀念,少有影像處理課程般必須以操作技巧、熟悉運用的訓練課程。在網路同步環境中,教學者必須線上操作,還是以預錄教材的方式進行授課?教學者如何檢視學生端的學習,以達到技能傳授。因此提出以下研究問題:1. 影像處理課程的教學在網路同步環境下的講授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有何差異?2.在網路同步環境下的影像處理課程,教學者與學習者常遭遇何種教與學的困難?3. 在網路同步環境下,如何提昇影像處理課程的教學成效?
本研究主要以比較個案研究法(Comparative Case Study)作為研究方法,研究對象是一群對影像處理具有學習動機,及主動進修的成人,並選擇台南職訓中心以及K12數位學校LMS(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學習管理系統作為傳統教學與網路教學研究場域。研究過程將影像處理課程分別在傳統教室及網路同步環境下進行教學,並以問卷方式,測量出學習者於網路同步環境下,學習影像處理課程學習成效的因素。
在比較兩組個案之後,研究結論為:影像處理課程的教學在網路同步環境下的講授模式為線上示範操作、電子白板、投影片教學、桌面分享、共同瀏覽網頁及啟動視訊檔,但鮮少進行討論教學,改以OFFICE HOUR時間及文字討論區進行交流。而在網路同步環境下的影像處理課程,教學者與學習者同時會遭遇資訊傳送不正確及畫面延遲以及互動不足的困難。因此,本研究提出,在網路同步環境下,提昇影像處理課程的教學成效的7點建議:1.教學者建議並提供網路學習者硬體設備及網路環境的標準。2.網路同步環境下的學習者,應培養主動積極的學習習慣。3.教師主要使用線上講解授課,輔以預錄視訊檔進行教學。4.提供同一主題多元化教材,讓學習者自行選擇並調整學習模式。5.不適合分組方式進行教學,改以OFFICE HOUR、討論版等功能,增加討論及互動。6.教學者要創新思考新的影像處理課程教學活動,以激發學習動機。7.持續並提供教材及平台,讓學習者可回鍋複習並交流。
Abstract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is to apply Computer-generated imagery for knowledge and skills in daily life. There are some Computer-generated imagery study on traditional education training; however, fewer professional image processing courses of Synchronous Learning Networking are carried out in practice.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lecture video or practice on line in teaching Computer-generated imagery concepts is important. How do teachers examine students’ performance and make good use of Synchronous Learning Networking? In this study, we will propose the following dimensions to discuss: (1) the difference on Computer-generated imagery between Synchronous Learning Networking and traditional teaching (2) the difficulty on Computer-generated imagery when teaching and learning (3) how to make better performance on Computer-generated imagery under Synchronous Learning Networking.
Comparative Case Study is conducted at Tainan Training Center and LMS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 of K12 digital school for the adults who actively study Computer-generated imagery by the means of traditional learning and E-learning. We put Computer-generated imagery under traditional teaching and Synchronous Learning Networking, and we make questionnaires for examining the detailed factors regarding to the performance of Computer-generated imagery.The results indicates that lecture on Synchronous Learning Networking is something about practice on line, whiteboard, slides show, top desk share and homepage browse with office hours and paper work in replace of real discussion.
Sometimes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meeting the information and interaction delay under Synchronous Learning Networking. Therefore, we are offering seven suggestions to get Computer-generated imagery under Synchronous Learning Networking improved: (1) Teachers suggest that the standard of hardware and Net environment is required. (2) Students should develop active attitude for learning under Synchronous Learning Networking. (3) Teachers should perform on line teaching and stream video is auxiliary. (4) Multiple material for the topic is available for students to choose and adjust their learning model. (5) Dividing into groups is not good for teaching and office hour or guest board is much better for discussion and interaction. (6) Teachers should create new Computer-generated imagery courses to inspire students’ motivation. (7) Continued materials and platform for students to review and interact are required.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謝 誌 I
摘 要 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5
第三節 研究問題 6
第四節 名詞定義 6
第二章 文獻探討 7
第一節 網路教學 7
第一項 網路教學的定義與模式 7
第二項 網路教學與傳統教學比較 9
第三項 網路教學的設計 12
第四項 網路教學學習活動 16
第二節 影像處理課程 21
第一項 影像處理課程定義與模式 21
第二項 影像處理課程與其他課程比較 26
第三項 影像處理課程教學設計 30
第三節 線上學習者的學習困難 37
第四節 線上教學者的教學困難 40
第五節 線上教學成效及其影響因素 43
第三章 研究方法 46
第一節 研究架構 46
第二節 研究設計 48
第三節 研究場域之建構 50
第四節 研究工具 51
第五節 研究流程 54
第六節 研究實施 61
第七節 資料蒐集與分析 69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分析 71
第一節 樣本分析 71
第二節 前測與後測成績計算 74
第三節 研究結果與分析 76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0
第一節 研究簡述 90
第二節 研究發現 92
第三節 研究討論 96
第四節 研究結論 98
第五節 研究應用 102
第六節 研究限制與建議 102
參考文獻 105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1﹞巨匠電腦數位學習中心(2008),2008年8月12日,取自http://elearn.pcschool.com.tw/new_intro_detail.aspx?seri=1044
﹝2﹞王思峰、李昌雄(2005)。如何增進線上學習成效:線上實務社群的浮現觀點。中山管理評論,13卷12期,P749-776。
﹝3﹞何汶偉(2005)。以課堂實驗為導向之高中影像處理課程教學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資訊教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4﹞汪承蓉(2004)。實施網路教學線上即時授課之問題探討與解決辦法。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5﹞沈俊毅(譯) (2007)。M. Simonson等著;遠距教學與學習:遠距教育的基礎。台北:心理出版社。
﹝6﹞李堅萍(2005)。藝術創作技能需要形式取向的技能學習理論。國教輔導雙月刊,44(6),21-24。
﹝7﹞李蔡彥(2003)。大學發展網路教學常見問題的省思。傳播研究簡訊,36期,P1-4。
﹝8﹞林甘敏、陳年興(2001)。網路大學學習問題探討。載於第五屆全球華人學習科技研討會暨第十屆國際電腦輔助教學研討會論文集,1143-1150。中壢:中央大學。
﹝9﹞林甘敏、陳年興(2002)。網路學習之學習行為與學習成效分析。資訊管理學報,8:2,P121-133。
﹝10﹞林佳蓉(2001)。網路教學設計面面觀。傳播研究簡訊,28期,P14-17。
﹝11﹞林俊成(2007)。網路學習環境中混成同步教學模式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2﹞林菁、李曉媛。網路教學中媒體呈現方式之初探。《2002年遠距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P35-58。台北:國立空中大學。
﹝13﹞林鴻傑(2007)。數位學習環境中不同教學模式對學習成效之影響。國立虎尾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4﹞施富川(2005)。網路教學同步教室的教學模式探討。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15﹞亞卓市-EduClasses總站-網路教學系統(2008),2008年8月12日,取自http://educlasses.educities.edu.tw/educenter/Scripts/EduClasses_show.plx?ID=8588&CourseID=0
﹝16﹞徐新逸、廖珮如(2004)。數位學習知識類型與訊息設計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125(9),5-16。
﹝17﹞唐麗英、王春和著(2005)。SPSS統計分析。台北市:儒林圖書。
﹝18﹞陳文誌、游萬來(2001)。網際網路在設計課程上應用的探討。工業設計第29卷2期,P.139-P.146。
﹝19﹞陳年興、洪雪芬(2002)。K12數位學校的教與學:網路教學的基礎與運用。高雄:師路管理顧問。
﹝20﹞陳年興、施勝傑(2005)。有效進行線上同步Office Hour環境設置、執行程序與互動模式探討。IICM,民94年5月。
﹝21﹞陳年興、楊錦潭(2006)。數位學習:理論與實務。台北縣:博碩文化。
﹝22﹞陳怡真、徐新逸(2007)。技能領域數位學習教學設計原則之探討。教學科技與媒體,82,101~112。
﹝23﹞陳昭静(2007)。掌握數位學習產業發展現況與趨勢。拓墣產業研究所。台北市:拓墣科技。
﹝24﹞張文山(2003)。從後設概念的觀點探討網路教學的未來。傳播研究簡訊,36期,P5-8。
﹝25﹞葉彥麟(2006)。影響網路學習成效因素之探討。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55期。
﹝26﹞黃雅萍(2003)。網路教學的評量問題探討。WISCS 2003 網路教學系統平台與內容標準化研討會。
﹝27﹞楊家興(民82)。超媒體:一個新的學習工具。教學科技與媒體,12,28-39。
﹝28﹞楊家興(民88)。虛擬學校:資訊網路下整合性的教學環境。教學科技與媒體,47,12-23。
﹝29﹞資策會(2004)。數位學習最佳指引。台北:經濟部工業局。
﹝30﹞資策會(2006)。2005-2006數位學習。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經濟部工業局。
﹝31﹞趙美聲、陳姚真編譯(1999)。遠距教育—系統觀。台北市:松崗電腦圖書公司。
﹝32﹞蔡文欽(2004)。網路教學在藝術與人文領域之教學應用-在台北縣K-12數位學校為例。
﹝33﹞蔡振昆(2002)。傳統教學與網路教學之比較研究。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4﹞鄭力文(2006)。影像處理與數位學習應用於互動式繪畫學習評量系統。中華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碩士論文。
﹝35﹞鄭仁傑、林昱仁(2006)。數位學習技術研發計畫成果與展望。電腦與通訊,116,7-12。
﹝36﹞潘中道、黃瑋瑩、胡龍騰合譯(2000)。Ranjit Kumar原著;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台北市:學富文化。
﹝37﹞劉建人、陳宏志、林建良(2006)。數位學習課程性質以及自我學習績效評估對學習滿意度影響之研究。教學科技與媒體,78,80-90。
﹝38﹞聯成電腦線上學習(2008), 2008年8月12日,取自http://www.lccnet.com.tw/
﹝39﹞羅靖華、孫培真、黃文楨。高互動分散式串流教學媒體分享服務的探索。資訊管理學報第十四卷專刊,P57-86。
﹝40﹞Dick,W.,& Carey,L(1996).The systematic design of instruction. New York :HarperCollins Publishers.
﹝41﹞Zemsky, R.& Massy,W.(2004). Thwarted innovation: What happened to e-learning and why. Philadelphia, PA: The Learning Alliance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立即公開,校外一年後公開 off campus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