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1213112-165842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1213112-165842
論文名稱
Title
國中學生政治符號態度與國家認同相關之研究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ttitudes of Political Symbols and National Identities in Kaohsiung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63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12-11-26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12-12-13
關鍵字
Keywords
政治社會化、國家認同、政治符號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political symbol, national identity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11 次,被下載 532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11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532 times.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想瞭解國中學生政治符號態度與國家認同的相關情形。研究工具為研究者自編之「國中學生政治符號態度與國家認同相關之研究問卷」。研究對象以分層隨機抽樣方式,抽取大高雄地區公立國民中學25所學校,每校24位,共計545位國三學生。問卷調查結果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森積差相關及逐步多元迴歸分析等統計方法予以考驗及預測,從而獲得下列結論:
一、大高雄地區國中生的政治符號態度偏正向、積極。
二、大高雄地區國中生的國家認同傾向認同台灣的程度較強。
三、不同背景之國中生在政治符號態度上有顯著差異。
四、不同背景之國中生在國家認同傾向上有顯著差異。
五、大高雄地區國中生的政治符號態度與國家認同有顯著正相關。
六、大高雄地區國中生的政治符號態度對國家認同具有預測力。
最後,根據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具體建議:
一、選擇適合教材,安排適當課程。
二、引導學生正面的政治態度,鼓勵學生多參與民主政治事務。
三、鼓勵學生擔任幹部,積極參與學校活動。
四、注重正式課程之成效,並與潛在課程相輔相成。
五、落實家庭教育,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六、與子女一同關心公共議題,培養公民素養。
七、修訂課程綱要,以提升國中生對國家應有之認同感。
八、課綱審查委員對政治敏感議題,應訂出務實開明的審查原則。
Abstract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ttitudes of political symbols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Kaohsiung. Principal methods used in this study are literature review, questionnaire survey, correlation method, analysis of variance and regression analysis. Questionnaires of this study were sent to 600 third graders from 25 junior high school in the greater Kaohsiung area.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secured from 545 third graders. Six principal study results, which were obtain from data analysis in this study, are stated as follows:
1. The political symbols attitud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e greater Kaohsiung area tended to positive and active.
2.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the greater Kaohsiung area of national identity tended to identify with Taiwan is very strong.
3.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attitude of political symbols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f different backgrounds.
4.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tendency of national identity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f different backgrounds.
5. There are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of in the greater Kaohsiung area among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ttitudes of political symbols and national identities.
6.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of political symbols attitude in regard to national identity have predictive power.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study results, the following specific recommendations:
1. To select suitabl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o make arrangements for appropriate courses.
2. To guide students' positive political attitude, and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the democratic political affairs.
3.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school activities and to be school cadres.
4. To focus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formal curriculum, and to help the potential curriculum at the same time.
5.To implement family education, and to establish a goo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6. We can with the children care about public issues and foster their civic literacy.
7. To revised syllabuses, and to upgrad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toward national identity.
8. To set out a pragmatic and open-minded review of the principle about politically sensitive issues.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目 次
目次…………………………………………………………….………………………Ⅰ
表目次……………………………………………………………………………….....Ⅲ
圖目次………………………………………………………….…………………..…..Ⅴ
第 一 章 緒 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問題…………………………………………...………………… 4
第三節 重要名詞釋義…………………………………………………...…… 5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6
第 二 章 文 獻 探 討……………………………………...……......…9
第一節 政治社會化之意義及理論..……………….…………..……..................9
第二節 政治符號之意義及理論………………………………...……………..24
第三節 學校教育與政治社會化…………………….……………..…………. 49
第四節 相關研究………………………………………..……………….….. 63
第 三 章 研 究 設 計 與 實 施…………………………..…....... 79
第一節 研究架構............……………….…..……………………..……........... 79
第二節 研究假設………………………….………………………..………..... 81
第三節 研究對象............………………………….………………..………..... 82
第四節 研究方法............………………………….………………..………..... 82
第五節 研究步驟................................................................................................ 83
第六節 研究工具的編製………………………..…………….………….….... 86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98
第 四 章 研 究 結 果 與 討 論…………………………..…......... 99
第一節 背景資料、國中學生政治符號態度、國家認同之現況分析....….…99
第二節 不同背景變項國中學生在政治符號態度上之差異分析…..….…….104
第三節 不同背景變項國中學生在國家認同上之差異分析..………..…..…..115
第四節 國中學生政治符號態度與國家認同之相關分析…………………....128
第五節 國中學生政治符號態度與國家認同之預測分析…………………....130
第 五 章 結 論 與 建 議………………………………..……........ 141
第一節 結論....……………………………………………………………...… 141
第二節 建議…..……………………………………………………………..…144
參考文獻……………………………………………………….…….… 149
附錄…………………………………………………………………….. 155
附錄一 預試問卷………………………………………………….. 155
附錄二 正式問卷………………………………………………….. 161
表 次
表2-1 國中生政治符號學習主要科目內容單元分配統計表………….....................56
表2-2 國內相關研究摘要表………….........................................................................73
表3-1 正式問卷發送及回收一覽表…….....................................................................85
表3-2 「政治符號態度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 90
表3-3 「政治符號態度量表」KMO與Bartlett檢定表…………............................ 91
表3-4 「政治符號態度量表」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 92
表3-5 「政治符號態度量表」信度分析摘要表…………......................................... 93
表3-6 「國家認同量表」項目分析摘要表…………..................................................94
表3-7 「國家認同量表」KMO與Bartlett檢定表……....…….................................95
表3-8 「國家認同量表」因素分析結果摘要表…………..........................................96
表3-9 「國家認同量表」信度分析摘要表…………..................................................97
表4-1 問卷樣本基本資料統計分析…………...........................................................100
表4-2 國中生政治符號態度之描述性統計分析摘要表...........................................101
表4-3 國中生政治符號態度之樣本平均數檢定分析表...........................................102
表4-4 國中生國家認同之描述性統計分析摘要表...................................................102
表4-5 國中生國家認同之樣本平均數檢定分析表...................................................103
表4-6 不同性別之國中生在政治符號態度各層面t考驗摘要表............................104
表4-7 不同學校區域之國中生在政治符號態度各層面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5
表4-8 不同族群之國中生在政治符號態度各層面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7
表4-9 不同政黨偏好之國中生在政治符號態度各層面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08
表4-10不同家長教育程度(父)之學生在政治符號態度各層面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10
表4-11不同家長教育程度(母)之學生在政治符號態度各層面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12
表4-12 不同性別之國中生在國家認同各層面t考驗摘要表...................................115
表4-13 不同學校區域之國中生在國家認同各層面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16
表4-14 不同族群之國中生在國家認同各層面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18
表4-15 不同政黨偏好之國中生在國家認同各層面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20
表4-16 不同家長教育程度(父)之學生在國家認同各層面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23
表4-17 不同家長教育程度(母)之學生在國家認同各層面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25
表4-18 國中學生政治符號態度與國家認同之積差相關摘要表.............................128
表4-19 學生政治符號態度對國家認同之共線性分析表.........................................131
表4-20 學生政治符號態度對國家認同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131
表4-21 學生政治符號態度對國家圖像之共線性分析表.........................................132
表4-22 學生政治符號態度對國家圖像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132
表4-23 學生政治符號態度對統獨立場之共線性分析表.........................................133
表4-24 學生政治符號態度對統獨立場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134
表4-25 學生政治符號態度對國家符號之共線性分析表.........................................135
表4-26 學生政治符號態度對國家符號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135
表4-27 學生政治符號態度對民族認同之共線性分析表.........................................136
表4-28 學生政治符號態度對民族認同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136
表4-29 學生政治符號態度對文化認同之共線性分析表.........................................137
表4-30 學生政治符號態度對文化認同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138
表4-31 學生政治符號態度對制度認同之共線性分析表.........................................139
表4-32 學生政治符號態度對制度認同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摘要表.....................139
圖 次
圖2-1 Easton 的政治系統基本模型………….......................................................20
圖2-2 系統功能論架構………….............................................................................23
圖2-3 符號學的組成要素………….........................................................................28
圖2-4 Ogdon & Richards, The Meaning of Meaning …………................................28
圖2-5 Peirce 的意義元素…………........................................................................29
圖3-1 「國中學生政治符號態度與國家認同相關之研究」研究架構圖……….80
圖3-2 「國中學生政治符號態度與國家認同相關之研究」研究流程圖……….84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王前龍(2000)。國小道德實驗課程愛國德目教材中國家認同內含之分析(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台北市。
王晧昱(2008)。政治社會學:政治學的宏觀視野。台北市:三民。
生活中心(2007)。教科書作為政治符號研究。2007年1月30日取自:http://city.udn.com/52727/2064082?tpno=0&cate_no=85808
江宜樺(1998)。當前台灣國家認同論述之反省。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9,163 - 229 。
江玉貞(2004)。資訊全球化下國家認同之研究--以台灣地區高中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台中市。
余俐薇(2007)。國民中學學生政治知識與民主政治態度之關係-以台中縣后里鄉國中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政治學系,臺中市。
吳宜芳(2004)。國小學童政治態度之研究-台南市高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南大學社會教育學系,台南市。
吳明隆(2009)。SPSS操作與應用:問卷統計分析實務。台北市:五南。
吳武典(2010)。朝會再唱國歌 喚醒愛國意識。2010年10月16日取自:http://news.cts.com.tw/cna/life/201010/201010160587135.html
吳清基(2010)。學校朝會要唱國歌 愛中華民國。2010年10月17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oct/17/today-life5.htm
李育任(2006)。家庭父母政黨態度一致性與大學生政黨傾向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台北市。
李永熾(2007)。台灣意識與國家認同。2007年12月27日取自: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76303
孟 樊(2001)。後現代的認同政治。台北市;揚智文化。
邱賢俊(2003)。國小學童政黨政治知識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屏東市。
邵培仁(1991)。政治傳播學。江蘇:人民出版社。
林劍秋譯(1993)。政治學:政治科學導論 。台此市:桂冠。
林信華(1999)。符號與社會。台北市:唐山。
林姮妤(2003)。台灣國家認同爭議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台北市。
林天祐(2004)。教育政治學。台北市:心理。
林瓊珠(2005)。臺灣民眾的政治知識:1992~2000 年的變動。選舉研究, 12(1), 147-171。
林芳如(2010)。2008年總統電視競選廣告符號學分析─以馬英九與蕭萬長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所,台北市。
林佳欣(2010)。從國中生政治社會化看其國家認同傾向—以台南縣永康市國三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台南市。
施正峰(2004)。台灣人的國家認同。2004年2月16日取自:http://www.wufi.org.tw/shih/f0008.htm
侯淑嫣(2005)。國小學生政治社會化成效之研究:以臺北市國小四至六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研究所,台北市。
袁鶴齡(2000)。國家認同外部因素之初探—美國因素、中國因素與台灣的國家認同,理論與政策,14,2,141-164 。
袁頌西(2004)。政治社會化理論與實證。台北市:三民。
高寶華(2005)。公民教育與民主政治之關係。北商學報,8,191-205。
陳昭男(2002)。屏東縣國小教師國家認同觀及其國家認同議題教學態度之相關研究。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屏東市。
陳現義(2002)。國小學童政治知識與態度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 屏東市。
陳怡伶(2003)。臺北縣高中職學生自我概念與政治態度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台北市。
陳信義(2003)。台灣青少年國家認同之研究-以台北縣三重市國中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台北市。
陳奕宏(2004)。台灣報紙競選廣告政治符號分析:1989-2002(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台北市。
陳慧萍(2005)。台灣地區高中學生國家認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台北市。
陳重安(2006)。高雄市國中生政治社會化成效與其學校文化、學校公民教育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高雄市。
陳育琪(2007)。我國國中學生政治態度之研究---以台南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台北市。
陳敏華(2008)。我國國民中學公民類科教科書國家認同內涵之演變(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台北市。
陳義彥(2008)。政治學。台北市:五南。
陳明珠(2010)。媒體符號研究-分析與再思考。台北市:世新大學。
陳韋樺(2010)。台灣地區「國家認同」之研究(1949~2009)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政治學系,宜蘭縣。
張茂桂(1997)。台灣政治轉型與「族群化」的過程。台北市:前衛。
張錦華等譯(2003)。傳播符號學理論。台北市:遠流。
張期玲(2004)。國家認同的塑造- 以國中的歷史教科書為焦點(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班,台北市。
張榮輝(2010)。唱國歌=愛國? 家長學者不認同。2010年10月17日取自: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0/new/oct/17/today-life5-2.htm
梁淑女(2009)。高雄市後期中等教育學生政治社會化與政黨認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政治研究所,高雄市。
彭 芸(1986)。政治傳播:理論與實務。台北市:巨流圖書。
彭懷恩(2006)。政治理論選讀。台北市:風雲論壇出版社。
彭懷恩(2008)。政治學導論。台北市:風雲論壇出版社。
黃瑞秋(2008)。國民小學政治社會化教育成效之研究─以臺北縣(市)、桃園縣國小之比較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台北市。
無名氏(2010)。提升國家認同 教長:學校集會應唱國歌。2010年10月17日取自:http://tw.nextmedia.com/applenews/article/art_id/32892614/IssueID/20101017
傅曉芬(2003)。台灣地區國小學童政治社會化之研究:家庭與學童的政治學習(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高雄市。
楊鴻翔(2006)。電視競選廣告中的影像與宣傳(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研究所,高雄市。
楊華中(2008)。台北市青少年國家認同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台北市。
廖仁智(1986)。國小學生對國家政治符號態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市。
蔡英文(1997)。認同與政治—一種理論性之反省。政治科學論叢,8,51-84。
鄭瑞城(1983)。組織傳播。台北市:三民。
鄭自隆(1995)。競選廣告 -- 理論、策略、研究案例。台北市:正中。
鄭祖邦,柯朝欽,陳巨擎譯(2007)。社會學理論(下)。台北市:麥格羅希爾。
劉文斌(2005)。台灣國家認同變遷下的兩岸關係。台北市:問津堂。
劉阿榮(2006)。多元文化與族群關係。台北市:揚智文化。
劉英華、陳錫慧(2010)。高雄市縣合併教育概況分析。高雄市政府教育局。網址:http://www.kh.edu.tw/releaseRedirect.do?unitID=183&pageID=3739
蕭高彥(2003)。民主化與國家認同在台灣:政治理論的反思。台北市:商周。
蕭文淵(2006)。國民小學社會學習領域教科書國家認同之內容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屏東市。
簡余晏(2010)。綠色短評�自動隱形失效的國旗。2010年10月13日取自:http://www.yuyen.tw/2010/10/blog-post_8854.html
羅時宜(2003)。政黨電視競選廣告政治符號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台北市。
羅珮瑩(2010)。比唱國歌重要的一百件事。2010年10月19日取自:http://blog.chinatimes.com/glenda/archive/2010/10/19/550519.html
蘇澄鈺(2004)。我國高中職學生政治態度之研究-----以台中地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台北市。
二、英文部分
Allen,J.,Freeman,P.(1989).Children's political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Young Children, 44(2), 57-61.
Avery,P.,Bird,K.,Johnstone,S.,Sullivan,J.L.,Thalhammer,K.(1992). Exploring political Tolerance with Adolescents. Theory and Research in Social Education 20(4),386-420.
Biocca,F.(1991).Television and political advertising-(vol.1): Psychological processes.New York,NY: Lawrence Erlbaum.
Bracey,G.W.(1994).Political knowledge and political events .Phi Delta Kappan,76(4),330.
Baik,J.(1994).The Effects of Environmental and Personal Factors on the Political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of Korean Students (Seoul).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Georgia). Digital dissertations,AAC9520811.
Baradat, L.P.(2005). Political ideologies: Their origins and impact.Upper Saddle River, NJ: Prentice-Hall.
Chang, C.(2003). Party bias in political-Advertising processing in journal of advertising .vol.32 ,New York,NY:The Advertising Research Foundation.
Cruickshand,G.M.(1973).An examination of the political knowledge and attitudes of children in grades three through in the states of Iowa and New York. Unpublished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Iowa.
Cohen,J.(1988).Statistical power analysis for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seconded). Hillsdale, NJ: Eribaum.
Carolyn,B.(1993).Tellin's like it is: children's attitudes toward the elected process and the '92 campaign. Paper pres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61 821)
Hess,R.D.,& Torney,J.V.(1967).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attitudes in children. Chicago,IL:Aldine.
Huckfeldt,R.,Sprague,J.(1993 ).Citizens, contexts, and politics. In Finifter (ed.) Political Science: The State of the Discipline II. Pp.: 281-303.
Johnson-Cartee,K.S.,Copeland,G.A.(1991).Negative political advertising: coming of age,NJ: Laweence Erlbaum Associates.
Kern, M.(1990).30-Second Politics: Political advertising in the eighties. New York,NY:Praeger.
Kaid, L. L.,Holtz-Bacha (Eds.) (1995).Political advertising in western democracies:Parties and candidates on television. Thousand Oaks, CA: Sage.
Kymlicka,W.,Norman,W.(2000).Citizenship in Culturally Diverse Societies:Issue,Context,Concepts. In Will Kymlicka and Wayne Norman(Ed.).Citizenship in diverse societies. New York,Y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yn,B.,Martha,S.(1992).Cross-national comparison of student's political awareness and attitudes.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Southeaster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356 981)
Laplant,J.T.(1998).Political learning in adolescence :a survey of political awareness and attitudes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the heartland .(Doctor dissertation,The University of Oklahoma). Digital dissertations,AAT9828785.
Nardi,P.M.(2006).Doing survey research: A guide to quantitative methods. Boston,MA: Allyn and Bacon.
Pifer,L.K.(1992).The transmission of issue salience: Setting the issue agenda for american Youth (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 , Northern Illinois Ph.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
Sears, D.O.(1993).Symbolic Politics: A Socio-Psychological Theory. pp.113-149. In S. Iyengar & W. J. McGuire (Eds), Explorations in Political Psychology.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Sears, D.,Nicholas,A.V.(1997).Politics matters: Political Events as Catalysts for Preadult Socializati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91(1),45-65.
Shanto,I.,William,J.,McGuire,D.(1993).Symbolic politics: A Socio-psychological Theory. In Explorations in Political Psychology, ed. NO: Duke University Press.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自定論文開放時間 user define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