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1224107-134323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1224107-134323
論文名稱
Title
西方個人主義與儒家政治思想之研析
Analytical Comparison of Western Individualism and Chinese Confucianism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299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7-11-23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7-12-24
關鍵字
Keywords
江澄祥、中國傳統文化、孟子、孔子、西方個人主義、個人價值、儒家政治思想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Cheng-hsiang Chiang, Mencius, Confucius, Individual Value, Western Individualism, Confucianism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678 次,被下載 11976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678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11976 times.
中文摘要
本文以質性分析與比較研究方法進行論述。首先析論近代西方個人主義,強調政治自由與平等權利之個人價值主張,並以之作為比較參照的基礎,深入探討傳統中國儒家孔、孟思想重視倫理情感與道德成就之集體意識,最後提出兩者思想本質上的根本相異處。本文屬於政治思想與哲學層面之質性研究,主要針對傳統中國儒家孔、孟思想之立論基礎、本質內涵、欲成就之政治目的,及其蘊涵之集體性倫理思想進行分析,進而從型塑思想之主要環境條件,說明與評析傳統中國儒家思想本質,何以不具近代西方個人主義之種種因由。期望藉由傳統中國儒家集體倫理道德思想,與近代西方個人自由平等觀念之比較分析,能為中、西文化思想之基本性質與特點,提出對照的思考面向。亦期望經過本文之探究,讓百餘年來,自接觸與學習西方民主政治體制後,面臨諸種問題與困境的中國社會,從中獲取些許的解釋與答案。
Abstract
Through comparative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 this dissertation first analyzes the individual values in political freedom and equality emphasized by modern Western individualism, will further discuss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in the form of emotional and moral achievements as emphasized by traditional Chinese Confucianism as comparative reference basis and finally lists common ground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se two. This dissertation researches political thought and philosophy, mainly aiming at the political objectives of argument foundations, essential connotations and achievement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illuminates collective sentiment thinking and will analyze and explain the reasons for a lack of Western individualis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political thought, caused by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created by that thinking. The author hopes to be able to offer a comparison of na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and thinking and a few answers and explanations regarding the problems the Chinese society is facing since it encountered and started to learn from Western democratic political systems more than 100 years ago.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旨趣與目的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範圍與架構 8
一、研究方法 8
二、研究範圍 9
三、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 11
第二章 西方個人主義思想之起源、發展及其背景因素 21
第一節 西方個人主義思想之起源與演變 21
一、西方個人主義思想之起源 21
二、西方個人主義思想之演變 29
第二節 西方個人主義思想之確立與發展 40
一、社會契約論-國家與政府乃經由平等獨立之個人,相互訂約而成立 40
二、功利主義思想-追求個人可能得到之最大幸福與快樂的生活 48
三、民主自由主義-強調個人基本權利與自由之保障 53
第三節 孕育西方個人主義思想之早期環境背景因素 57
一、古希臘地理區域之界說 58
二、四周的環境 60
三、地理形勢與自然氣候 61
第三章 西方個人主義思想之主要意涵 65
第一節 西方個人主義思想之一般意涵 65
第二節 強調國民主權觀念 73
第三節 重視個人理性主義 79
第四節 開放之社會 85
第五節 個人有追求自身幸福與快樂生活之自然權利 91
一、公民社會思想 91
二、個人功利主義 94
第六節 國家政府之功能與目的乃在保障個人權利 96
第四章 本質與功能異於西方個人主義之儒家政治思想 101
第一節 人性論:性善與良知 109
第二節 道德論:道德人倫的提昇與建構 121
一、天下觀-不具近代西方相對國家與國民主權觀念 121
二、義利之辨-政治即道德,道德乃在克制個人欲望 129
三、君子與小人之分-在上者之功能乃在陶冶與提升在下者之道德修養139
四、個人生命之意義在倫理與道德之追求-個人之存在乃為承先啟後,
完成神聖之倫理與道德責任,不在追求個人生活之快樂與滿足 146
第三節 克欲論:克欲與「君子」、「聖賢」 153
第四節 名份論:正名與禮制 168
一、孔子之「正名」與禮樂政治 170
二、孟子之仁政理想與性善論 175
三、強調有形行為規範的荀子「禮治」主張 181
四、傳統中國思想具集體生存利益特質之緣由 186
第五節 先勞而獲的權力論:統治者的權力來自百姓的感恩與自然歸順 196
第六節 「道德的」集體論:資源不足分配下的個人與集體 204
第五章 環境因素影響儒家政治思想之價值取向 211
第一節 中國文化價值塑造與環境關係,不能以西方環境論解釋 211
第二節 影響儒家思想價值塑造的早期環境 218
一、自然環境 219
二、社會環境 231
第三節 環境影響價值塑造 240
一、人口繁多、生存資源不足 240
二、克制個人欲望,解決總體生存資源不足問題 245
第六章 結論 251
參考書目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傳統中國政治思想部分:
(一)歷史典籍
詩經註疏,(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1589年線裝書)。
尚書正義,(唐)孔穎達(臺北:臺灣商務書局,1976年)。
孝經,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56年)。
周禮,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56年)。
禮記,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56年)。
儀禮,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56年)。
春秋公羊傳,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56年)。
春秋穀梁傳,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56年)。
左傳,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1956年)。
國語,(三國吳)韋昭註(臺北:臺灣商務書局,1956年)。
論語,(清)劉寶楠正義(臺北:中華書局,1999年)。
四書章句集註,(宋)朱熹(臺北:鵝湖出版社,1996年)。
孟子正義,(清)焦循撰(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孟子注疏,(漢)趙岐註,(宋) 孫奭注疏(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90年)。
荀子集解,(唐)楊倞注,(清)王先謙集解(上海:商務印書館,1939年)。
老子道德經,(晉)王弼注(臺北:臺灣商務書局,1966年)。
莊子集解,(清)王先謙(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年)。
管子,(唐)房玄齡注(臺北:中華書局,1972年)。
墨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墨子閒詁,(清)孫詒讓(臺北:臺灣商務書局,1983年)。
商君書,高亨注譯(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韓非子,陳啟天校釋(臺北:臺灣商務書局,1992年)。王先慎集解(臺北:臺灣商務書局,1956年)。
史記,(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戰國策,(漢)劉向(臺北:里仁書局,1990年)。
漢書,(漢)班固(臺北:藝文印書館,出版年不詳)。
春秋繁露,(漢)董仲舒(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呂氏春秋,(漢)高誘撰(長沙:商務印書館,1939年)。
淮南子,(漢)劉安(臺北:中華書局,1972年)。
鹽鐵論,(漢)桓寬(臺北:藝文印書館,1967年)。
孔子家語,(魏)王肅(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7年)。
史通通釋,(唐)劉知幾(臺北:中華書局,1981年)。
通典,(唐)杜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孟子傳,(宋)張九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後漢書,(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香港:中華書局,1971年)。
太平御覽,(宋) 李昉等(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文獻通考,(元)馬端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6年)。
日知錄集釋,(明)顧炎武撰,(清)黃汝成集釋(臺北:世界書局,1984年)。
諸子平議,(清)俞樾(臺北:世界書局,1991年)。
春秋大事表(上冊),(清)顧棟高著,楊家駱主編(臺北:鼎文書局,1974年)。
帝王世紀,(清)皇甫謐(板橋巿:藝文印書館,1967年)。

(二)近人著作主要參考書
石璋如等箸,中國歷史地理(一)(出版者不詳)。
石璋如,中國的遠古文化(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4年)。
田昌五,古代社會形態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年)。
史念海,中國史地論稿:<河山集>(臺北:弘文館出版社,1986年)。
江澄祥,從背景因素探討我國孔、孟與希臘柏拉圖、亞里斯多德主要政治思想知涵義並比較其本質上之基本差異(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1976年)。
江澄祥,韓非與馬克維里的政治思想之研究與比較(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1966年)。
任映滄,中國遠古史述要(臺北:帕米爾書店,1954年)。
杜呈祥,孔子(臺北:協志工業叢書,1958年)。
李亞農,西周與東周(上海:人民出版社,1956年)。
李宗侗,中國古代社會史(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社,1974年)。
吳申元,中國人口思想史稿(重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
屈萬里,中國歷史地理(一):殷周篇(出版者不詳)。
周谷城,中國社會史論(臺北:齊魯書局,1988年)。
易君左,中國政治史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29年)。
侯外廬,中國古代思想學說史(上海:文風書局,1946年)。
侯外廬,中國古代社會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
侯外廬,中國思想史綱(臺北:五南出版社,1993年)。
柳詒徵,中國文化史(臺北:正中書局,1947年)。
胡 適,中國古代哲學史(臺北:商務書局,1974年)。
胡毓環,孟學大旨(臺北:正中書局,1989年)。
胡毓環,孟子事蹟考略(臺北:鄉粹出版社,1977年)。
胡毓環,孟子本義(臺北:正中書局,1988年)。
胡兆亮等編著,中國文化地理概述(山西省: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臺北:臺灣商務書局,1994年)。
徐復觀,周秦漢政治社會結構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5年)。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
夏增佑,中國古代史(臺北:臺灣商務書局,1968年)。
梁啟超,國史研究六編(社會組織篇)(臺北:中華書局,1980年)。
梁啟超,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臺北:華正書局,1981年)。
梁啟超,中國文化史(臺北:中華書局,1956年)。
梁啟超,先秦政治思想史(臺北:東大圖書,1980年)。
梁啟超,儒家哲學(臺北:中華書局,1959年)。
梁啟超,孔子(臺北:中華書局,1971年)。
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臺北:五南書局,1988年)。
梁漱溟,東西文化及其哲學(臺北:商務書局,2002年)。
梁漱溟,東方學術概觀(臺北:駱駝出版社,1987年)。
陳啟天,中國法家概論(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年)。
陳大齊,孟子性善說與荀子性惡說的比較研究(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53年)。
陳大齊,孔子學說論集(臺北:正中書局,1992年)。
陳 拱,儒墨平議(臺北:臺灣商務書局,1967年)。
陳安仁,中國上古中古文化史(臺北:泰順書局,1973年)。
張蔭麟,中國史綱(臺北:正中書局,1951年)。
陶希聖,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三民書局,1954年)。
童書業,先秦史(臺北:台灣開明書店,1969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5年)。
馮友蘭,三松堂自序(香港:三聯書店,1989年)。
楊 寬,西周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楊 寬,戰國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楊幼炯,中國文化史(臺北:台灣書店,1968年)。
楊筠如,荀子研究(臺北:商務印書館,1966年)。
趙雅博,中國古代思想批判史(臺中:衛道中學,1996年)。
熊十力,讀經示要(臺北:洪氏出版社,1982年)。
蔣伯潛,諸子通考(臺北:正中書局,1953年)。
黎東方,先秦史(臺北:中華文化事業委員會,1956年)。
黎東方,中國上古史八篇(臺北:中華文化事業委員會,1957年)。
潘 英,中國上古史新探(臺北:明文書局,1985年)。
錢 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臺北:東大出版社,1984年)。
錢 穆,先秦諸子繫年考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37年)。
錢 穆,中華文化十二講(臺北:三民書局,1968年)。
錢 穆,中國思想史(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社,1954年)。
錢 穆,中國文化史導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
錢 穆,國史大綱(臺北:國立編譯館,1979年)。
薩孟武,中國社會政治史(四冊)(臺北:三民書局,1971年)。
薩孟武,儒家政論衍義(臺北:東大出版社,1982年)。
羅漁著,西洋中古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印行,1980年)。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二冊)(臺北:聯經出版社,1982年)。
教育部文化局編,中華文化之特質(臺北:幼獅書店,1969年)。

(三)近人著作其他參考書
王曉波,先秦儒家社會哲學研究(臺北:幼獅月刊社,1992年)。
毛漢光,中國人權史生存權篇(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2004年)。
呂振羽,殷周時代的中國社會(北京:三聯書局,1962年)。
曲格平、李金昌,中國人口與環境(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2年)。
杜維明,現代精神與儒家傳統(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年)。
何敬群,孔孟要義探索(香港:人生出版社,1961年)。
何幹之,中國社會經濟結構(出版地不詳:中國文化社,1939年)。
何淑靜,孟荀道德實踐理論之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吳冠宏,聖賢典型的儒道義蘊試詮-以舜、甯武子、顏淵與黃憲為釋例(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
吳申元,中國人口思想史稿(重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6年)。
林安弘,儒家禮樂之道德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林安弘,儒家孝道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胡煥庸、張善餘,中國人口地理(下冊)(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
郁龍余,中西文化異同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9年)。
侯家駒,中國古代先秦儒家自由經濟思想(臺北:聯經出版社,1985年)。
侯家駒,中國經濟思想史(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2年)。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臺北:正中書局,1954年)。
馬振鐸,仁•人道-孔子的哲學思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年)。
倪根金,淺論氣候變遷對我國古代北方農業經濟的影響(農業考古第一期,1988年)。
陳啟智、張樹驊,儒家傳統與人權民主思想(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
陳訓章,孟子管窺(臺北:黎明文化出版社,1984年)。
許倬雲,傳統中國社會經濟史的若干特徵(代序),《求古編》(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2年)。
張岱年、程宜山,中國文化與文化爭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
張家誠,氣候變化對中國農業生產影響初探(地理研究第一卷第二期,1982年)。
郭沫若,中國古代史稿(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
郭沫若,十批判書(上海:群益出版社,1950年)。
喻權中,中國上古文化的新大陸:< 山海經. 海外經>>考(哈爾濱巿: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
黃俊傑主編,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5年)。
楊澤波,孟子性善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楊國榮,善的歷程─儒家價值體系的歷史演化及其現代轉換(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
劉周堂,前期儒家文化研究(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趙 明,先秦儒家政治哲學引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趙文林、謝淑君等著,中國人口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謝祥皓編著,孟子思想研究(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1986年)。
魏英敏,孝與家庭倫理(河南省:新華書店發行,1997年)。
閻守誠,中國人口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萬德石(Cressey, George B.)着,薛貼源譯,中國的地理基礎(臺北:開明書店,1984年)。
葛劍雄,中國人口史第一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2年)。
駱建人,孟子學說體系探賾(臺北:文津出版社,1979年)。







二、西方個人主義思想部分
A、Basic Sources
Aristotle’s Politics , translated by Benjamin Jowett,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Max Lerner(New York : The Modern library , 1943).
Aristotle , The Politics , and the Constitution of Athens , edited by Stephen Everson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96).
Bentham, Jerem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inciple of Morals and Legislation , edited by J.H.Burns and H.L.A.Hart(London : Athlone Press , 1970).
Great Books of the Western World(Chicago :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 Inc., 1991).
Hegel, G.W.F., Hegel’s Philosophy of Right , translated with notes by T.M.Knox(Oxford : Clarendon Press , 1952).
Hobbes, Thomas., Leviathan , 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C.A.Gaskin(New Yi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98).
Jaspers, Karl., The Great Philosophers : Xenophanes, Democritus, Empedocles, Bruno, Epicurus, Boehme, Schelling, Leibniz, Aristotle, Hegel (New York :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 1993).
Locke, John., Second Treatise of Civil Government and A Letter Concerning Toleration , edi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W.Gough(Oxford : B.Blackwell , 1948).
Mill ,J.S., On Liberty in Focus , edited by John Gray and G.W.Smith (New York : Routledge , 1991).
Mill, J.S., On Liberty and Other Essays, edited by John Gray(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91).
Montesquieu, Baron de., The Spirit of the Laws(New York : Hafner Pub. Co., 1949).
Montesquieu, Baron De., The Spirit of Laws, translated by Thomas Nugent(Chicago :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 1990).
Plato's Republic,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by B. Jowett(New York : Modern Library , 1982).
Rawls, John, A Theory of Justice(Cambridge, Massachusetts :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1971).
Rousseau, Jean-Jacques, A Discourse on Inequality,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and notes by Maurice Cranston(Harmondsworth : Penguin Books , 1984).
Rousseau, Jean-Jacques , The Social Contract, translated and introduced by Maurice Cranston(Harmondsworth : Penguin Books , 1968).
Smith, Adam, An Inquiry into the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s Vol.I, edited by R.H.Campbell(Oxford:Clarendon Press , 1976).
Tocqueville, Alexis de., Democracy in Anmerica, translated by Henry Reeve and introduced by Henry Steele Commager(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53).


B、Subreferences
Agard, Walter Raymond, The Greek Mind(London : D. Van Nostrand Co., 1957).
Arieli, Yehoshua, Individualism and Nationalism in American Ideology(Cambridge,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1964).
Ashion, T.S.,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1760~1830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48).
Austin Ranny, Governing: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al Science (NJ : Prentice-Hall, Inc, eighth edition , 2001) .
Barker, Ernest, Traditions of Civility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48).
Bendix, Reinhard, Kings or People: Power and the Mandate to Rule(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1978).
Bird, Colin, The Myth of Liberal Individualism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99).
Bowra, C. M., The Greek Experience (New York : The New American Library , 1963).
Burckhardt, Jacob, The Civilization of the Renaissance in Italy, authorized translation from the 15th edition by S. G. C. Middlemore(New York : Albert & Charles Boni , 1935).
Bury , J. B., A History of Freedom of Thought(Westport, Conn : Greenwood Press , 1975).
Cassirer, Ernst., The Philosophy of the Enlightenment , translated by Fritz C.A. Kollen and James P. Pettegrove(Princeton, N.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1979).
Chester G. Starr, The Ancient Greeks(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71).
Daniel D. McGarry and Clarence L. Hohl, Jr(eds), Sources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VolII(Boston : Houghton Mifflin Co., 1963).
David Miller (eds), The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Political Thought (Oxford, UK : Basil Blackwell , 1987).
Deane, Phyllis, The First Industrial Revolution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65).
Dumont, Louis, Essays on Individualism (Chicago :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 1983).
Durant, Will, The Story of Civilization : The Life of Greece(New York : Simon and Schuster , 1935).
Eagleton, Terry, Ideology: An Introduction (New York : Verso , 1991).
Easton , David, The Political System (New York : Alfred A. Knopf , 1953).
Ebenstein, William, Great Political Thinkers:Plato to the Present (New York :Holt , Rinehart and Winston , 1951).
Ebenstein, William, Modern Political Thought(New York : Rinehart , 1954).
Frederick, Watkins, The Political Tradition of The West:A Study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iberalism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1948).
Gamble, Andrew, An Introduction to Modern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New York : St.Martin’s Press , 1981).
George V. Plekhanov, Fundamental Problems of Marxism(New York : International Publishers , 1969).
Gilbert, Alan, Democratic Individuality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1990).
Glover, T.R,. The Ancient World(Baltimore : Penguin Books , 1961).
Hallowell, John H., Main Currents in Modern Political Thought (New York:Henry Holt and Company , 1957).
Hayek, F.A., Individualism and Economic Order(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 1948).
Hobhouse, L.H., Liberalism (New York : Galaxy Book , 1964).
Iain McLean and Alistair McMillan, The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Politics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econd edition , 2003).
Isaak, Alan, An Introduction to Politics (Glenview : Scott, Foresman , 1987).
Jacob Ben-Amittay,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from Ancient to Present Times(New York:Philosophical Library , 1973).
Julius Gould and William L. Kolb(eds), A Dictionary of the Social Science (New York : Free Press of Glencoe , 1964).
Kenneth R. Hoover, Ideology and Political Life (Belmont, California : Wadsworth Publishing Co., 1993).
Klosko, George, History of Political Theory: An Introduction(Vol.I: Ancient and Medieval Political Theory)(Fort Worth, TX : 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 1993).
Kolb, Eugene J.,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Analysis (New Jersey : Prentice-Hall, Inc., Englewood Cliff , 1978).
Laski, Harold. J., Political Thought in England:Locke to Bentham(London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20).
Laski, Harold J., The Rise of Liberalism : The Philosophy of Business Civilization(New York : Harper & Brothers Publishers , 1936).
Laski, Harold J., The State: In Theory and Practice(New York : The Viking Press , 1935).
Lasswell, Harold, Politics: Who Gets What, When, How(New York : Meridian , 1958).
Leo Strauss and Joseph Cropsey(eds), History of Political Philosophy(Chicago : Rand McNally& Co., 1963).
Lindsay, A.D., The Modern Democratic State(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43).
Long, A.A., Hellenistic Philosophy: Stoics, Epicureans, Sceptics (Berkeley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 1986).
Lukes, Steven., Individualism (Oxford:Basil Blackwell , 1973).
Manning, D.J., Liberalism (London:J.M. Dent&Sons Ltd , 1976).
Macpherson, C. B., The Political Theory of Possessive Individualism: Hobbes to Locke(Oxford : Clarendon Press , 1964).
Macpherson, C.B., Democratic Theory: Essay in Retrieval (Oxford : Clarendon Press , 1979).
Mannheim, Karl., Ideology and Utopia: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translated from the German by Louis Wirth and Edward Shils(San Diego :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 1936).
Marshall, T.H. and Bottomore, T., 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 (London and Concord, MA : Pluto Press , 1992).
Mayer, J.P., Political Thought:The European Tradition (New York:The Viking Press , 1939).
McIIwain, Charles H., The Growth of Political Thought in the West (New York : The Macmillan Co., 1932).
McIIwain, Charles H., Constitutionalism, Ancient and Modern(Ithaca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1947).
McClelland , J. S., A History of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New York:Routledge , 1996).
McNeill, William H., History Handbook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Chicago :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 1953).
Moore, Charles A.(ed), The Status of the Individual in East and West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 1969).
Mulhall, Stephen & Swift, Adam, Liberals and Communitarian (Oxford: Cambridge , Mass., USA : Blackwell , 1996).
Nancy L. Rosenblum and Robert C.Post(eds), Civil Society and Government(Princeton, N.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2002).
Niebuhr, Reinhold, Nature and Destiny of Man (New York : Charles Scribner’s Sons , 1941).
Pennock , J. Roland., Liberal Democracy: Its Merits and Prospects (New York : Rinehart and Company, Inc., 1950).
Perry , Ralph Barton., General Theory of Value (New York : Longmans, Green and Co., 1926).
Popper, K.R., 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 (New Jersey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1971).
Reijai, M.Enloe, C.H., Nation-States and State-Nations(in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Vol.13, No.2).
Richter, Melvin, The Politics of Conscience: T. H. Green and His Age (Bristol [England ] : Thoemmes Press , 1996).
Riesman, David, Individualism Reconsidered, and Other Essays(Glencoe, Ill.: Free Press , 1954).
Robert McHenry , The New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Vol6(Chicago :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 1993).
Robert R. Ergang , Herder and the Foundations of German Nationalism(New York:Octagon Books , 1976).
Sabine, G. H., A History of Political Theory(New York:Holt , 1950).
Semmel , Bernard, John Stuart Mill and the Pursuit of Virtue(New Haven : Yale University Press , 1984).
Spitz, Lewis W., Major Crises in Western Civilization (New York : Harcourt, Brace & World Inc., 1965).
Therborn, Goran, The Ideology of Power and Power of Ideology (London : New Left Books , 1980).
Truesdell S. Brown(ed), Ancient Greece(New York : Free Press of Glencoe , c1965).
Tucker, D.F.B., Marxism and Individualism(Oxford [England] : Blackwell , 1980).
Uren, Lars, 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Background, History and Meaning(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 2001).
Vernon Van Dyke, Political Science: A Philosophical Analysis(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60).
Waldron, Jeremy, God, Locke, and Equality : Christian Foundations of John Locke's Political Thought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2002).
Wanlass, Lawrence.C., Gettell’s History of Political Thought(New York:Appleton-Century-Crofts,Inc., 1953).
William Y. Elliott and Neil A. McDonald(eds), Western Political Heritage (New York:Prentice-Hall, Inc., 1950).
Wright, Quincy, “Political Science and World Stabilizati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44(March 1950).


C.相關中文譯著及參考書:
A.P. d’Entrèves著,李日章譯,自然法:法律哲學導論(臺北:聯經出版社,1984年)。
Ashton, T.S著,張漢裕譯,產業革命(臺北:協志工業叢書出版,1993年)。
Bochenski, I. M著,郭博文譯,當代歐洲哲學(Conemporary European Philosophy)(臺北:協志工業叢書出版,1969年)。
Burns Edward Mcnall著,周恃天譯,西洋文化史(上)(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出版,1993年)。
Carl Cohen著,聶崇信、朱秀賢譯,民主概論(Democracy)(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Carlton J. H. Hayes著,曹紹濂譯,近代歐洲社會政治史,上卷之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0年)。
Cipolla, Carlo M編,張彬村編譯,歐洲經濟史<工業革命篇>(The Fontana Economic History of Europe :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臺北:遠流出版社,1989年)。
Ebenstein, William著,萬德羣譯,當代各種主義之比較研究(臺北:臺灣商務書局,1968年)。
Heater, Derek著,張慧芝、郭進成譯,公民身分(What is Citizenship?)(臺北:韋伯文化出版社,2006年)。
J.S. McClelland著,彭淮棟譯,西洋政治思想史(A History of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臺北:商業周刊出版,1990年)。
Laidler, Harry W著,鄭學稼譯,社會主義思想史(A History of Socialist Thought)(臺北:帕米爾書店,1991年)。
Louis Dumont著,黃柏琪譯,個人主義論集(Essais sur l’individualisme)(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
Plekhanov(普列漢諾夫)著,博古譯,論一元論歷史觀之發展(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第二次印刷,1973年)。
Quentin Skinner著,悉瑞森、亞方譯,現代政治思想的基礎:(卷一)文藝復興(The Foundations of Modern Political Thought:Volume I, The Renaissance)(臺北:左岸文化出版社,初版,2004年9月)。
Quentin Skinner著,悉瑞森、亞方譯,現代政治思想的基礎:(卷二)宗教改革(The Foundations of Modern Political Thought:Volume II , The Age of Reformation)(臺北:左岸文化出版社,2004年11月)。
Seignobos , M. Charles著,陳建民譯,古文明史(History of Ancient Civilization)(1934年,商務版)。
Stace, W.T著,希臘哲學史(A History of Greek Philosophy)(臺北:雙葉書廊發行,1999年)。
Weber, Max著,于曉、陳維剛等譯,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臺北:唐山出版社,1991年)。
王任光,西洋中古史(臺北:國立編譯館出版,1979年)。
王任光,文藝復興時代(臺北:成文出版社,1979年)。
羅 漁,西洋中古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社,1980年)。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校外完全公開 unrestricte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