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ponsive image
博碩士論文 etd-1228109-133021 詳細資訊
Title page for etd-1228109-133021
論文名稱
Title
春秋戰國的郡縣與封君
The System of Counties in the Period of Spring And Autumn, the System of Prefectures and the Placement of Officials in the Period of Warring States
系所名稱
Department
畢業學年期
Year, semester
語文別
Language
學位類別
Degree
頁數
Number of pages
199
研究生
Author
指導教授
Advisor
召集委員
Convenor
口試委員
Advisory Committee
口試日期
Date of Exam
2009-12-25
繳交日期
Date of Submission
2009-12-28
關鍵字
Keywords
春秋、戰國、縣制、郡制、封君
Warring States,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 Placement of Officials, the System of prefectures, the System of counties
統計
Statistics
本論文已被瀏覽 5747 次,被下載 8
The thesis/dissertation has been browsed 5747 times, has been downloaded 8 times.
中文摘要
本篇論文討論內容以春秋縣制、戰國郡制和封君制為主。包含各國郡縣首長和封君來源以及更替狀況,還有其發展和分布情形。並研究彼此間是否有時間和空間上的關聯性。
「縣」是設在邊疆地區的軍事重鎮,主要是為了統治新開發區,直屬於國君。縣的首長主要稱「公」、「尹」,多為貴族子弟,少有世襲。春秋時期以晉、楚縣制發展的最為迅速且普遍。「郡」則聚集多縣,合為一郡,增加對外的抗戰能力,仍以邊區防備為主。郡的長官稱為郡守,可由諸侯王任意更替。秦一統六國設三十六郡,多承襲舊國重要都會區。戰國封君主要來源多為皇親貴戚,類似西周分封制的延續。也有因功受封或受寵而封,但並非一定擁有封地。楚國封君最多;秦國以功\\\\封賞,較有制度;燕國封君數最少。封君在政治勢力和經濟發展上都擁有相當的權力。
Abstract
This thesis mainly discusses the System of Counties in the Period of Spring And Autumn, the System of Prefectures and the Placement of Officials in the Period of Warring States.It contains various countries' prefectures and counties' officers and the origin of the placement of officials, its changing conditions, as well as its development and the distributed situation.The study is focused on whether these systems were closely conneted to its time and various districts.
目次 Table of Contents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相關文獻之探討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方法 4
第二章 春秋縣制 7
第一節 春秋楚、晉的置縣狀況 8
一、 楚國 8
(一) 楚國置縣狀況 8
(二) 楚縣的性質 17
二、 晉國 23
(一) 晉國置縣狀況 23
(二) 晉縣的性質 41
第二節 春秋時期其他國家置縣狀況 51
一、 齊國 51
二、 秦國 54
三、 魯國 55
四、 吳國 56
第三節 小結 56
第三章 春秋戰國時期的郡制 59
第一節 郡的由來 59
第二節 戰國時期各國之郡制沿革 65
一、 韓國 65
二、 趙國 70
三、 魏國 73
四、 楚國 78
五、 燕國 83
六、 齊國 84
第三節 秦郡 87
一、 秦郡縣設置沿革 87
二、 秦統一時三十六郡 92
(一) 歷史上對秦郡的爭議 92
(二) 秦始皇統一天下時之三十六郡 94
第四節 小結 124
第四章 戰國封君制 129
第一節 戰國時期各國封君狀況 130
一、 韓國 132
二、 燕國 133
三、 趙國 136
四、 魏國 148
五、 齊國 152
六、 楚國 157
七、 秦國 165
第二節 戰國封君制的特點 169
第三節 小結 180
第五章 結論 181
【參考書目】 185
【附錄圖表】 195

參考文獻 References
一、 古籍專書(依四部分類排列)
(一) 經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三版)。
【漢】趙 歧注,【宋】孫 奭疏:《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9)。
【魏】何 晏著,【宋】邢 昺疏:《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9)。
【晉】杜預集解,【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9)。
【清】高士奇:《春秋地名考略》(臺北:臺灣商務書局,1973)。
【清】高士奇:《左傳姓名同異考》,合刊於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經部•春秋類•第140册》(臺南縣:莊嚴文化出版社,1997)。
【清】顧棟高輯,吳樹平,李解民點校:《春秋大事表》(北京:中華書局,1993.6)。
【清】洪亮吉:《左傳詁》(北京:中華書局,1987.10)。

小學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民國】魯實先正補:《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3.7十版)。
【清】王國維:《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99)。
【清】孫詒讓:《古籀拾遺》(北京:中華書局,1989)。

(二) 史
【周】孫 臏著,續修四庫全書編纂委員會編:《孫臏兵法》(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周】晏 嬰:《晏子春秋》(北京:中華書局,1985)。
【戰國】商 鞅著,張 覺譯注:《商君書》(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7)。
【漢】趙 曄著,張覺譯注:《吳越春秋》(臺北:臺灣古籍出版,1996)。
【漢】司馬遷著,【日本】瀧川龜太郎考證:《史記會注考證》(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1.7,1版1刷)。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6)。
【漢】劉 向輯錄:《戰國策》(臺北:里仁書局,1990.9,1版1刷)。
【漢】劉 熙:《釋名》,收錄於《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
【漢】袁康、【漢】吳平著、張仲清校注:《越絕書校注》(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9)。
【魏】王 肅撰注:《孔子家語》,卷二,收錄於《中國子學名著集成》,冊21。(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
【三國】韋 昭註:《國語》(臺北:藝文印書館,1974.3)。
【晉】杜預集解;竹添光鴻會箋:《左傳會箋》(臺北:廣文書局,1967)。
【晉】常 璩:《華陽國志》(北京:中華書局,1985)。
【南朝宋】范曄撰;【晉】司馬彪撰志;【唐】李賢注;【南朝梁】劉昭注志;【清】陳浩等考證:《後漢書》(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83)
【後魏】酈道元注、【清】王先謙合校:《王氏合校水經注四十卷》(臺北:中華書局,1981)。
【唐】房玄齡等奉敕撰;【清】孫人龍等考證;【唐】何超音義:《晉書》,(臺北 : 台灣商務書局,1973)。
【唐】梁載言:《十道志》收錄於上海圖書館編:《中國叢書綜錄》(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新華發行,1986)。
【唐】杜 佑:《通典》(北京:中華書局,1988)。
【唐】李延壽:《北史》(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宋】樂 史:《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書局,2000影印宋本)。
【宋】王應麟:《通鑒地理通釋》(臺北 : 台灣商務書局,1983)。
【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96)。
【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2)。
【宋】李 昉:《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1967)。
【元】脫 脫等著:《宋史》(北京:中華出版社,新華發行,1985)。
【元】方 回:《續古今考》,合刊於【宋】魏了翁撰:《古今考》,(臺北 : 台灣商務書局,1973)。
【明】黃宗羲:《黃宗羲全集 (第一冊)》(臺北:里仁書局,1987.4)。
【明】顧炎武;【清】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臺北:世界書局,1991)。
【清】楊守敬:《歷代輿地沿革圖》(臺北:聯經出版有限公司,1981)。
【清】紀昀等總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清】王國維校:《水經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
【清】王夫之:《讀通鑑論》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 (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清】王先謙,黃山等校補:《續漢志集解》,合刊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類273》(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清】王先謙集解:《漢書補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清】朱右曾輯錄;王國維校補:《古本竹書紀年輯校》(臺北:廣文書局,1986)。
【清】梁玉繩撰:《史記志疑》(北京:中華書局,1985)。

(三) 子
【周】墨 翟著,【清】孫詒讓詁,孫啟智點校:《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2001.4)。
【周】荀 況著,【清】王先謙集解,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97.10,1版4刷)。
【周】謝浩範,朱迎平譯注:《管子》(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0)。
【周】孫武,陳啟天校譯:《孫子兵法校譯》(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52)。
【漢】劉 安編著,何 寧集釋:《淮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8.10)。
【秦】呂不韋編,高誘註:《呂氏春秋》(臺北:台灣藝文印書館,1974.1三版)。
【漢】王 符:《潛夫論箋校正》(北京:中華書局,1997)。
【漢】劉 向:《說苑》,收錄于蕭天石主編:《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第26冊,(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
【清】王先慎注:《韓非子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57)。

(四) 集
【晉】郭璞,郝懿行原注;袁珂譯注:《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2004)。
【清】姚鼐著,劉季高標校:《惜抱軒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92)。
【清】吳楚材輯:《古文觀止》(台南:正言書局,1970)。


二、 專書與學術論文(依著者姓氏筆筆排列)。
4-6筆 中、王、四、史、全
中國考古學會編:《中國考古學會第一次年會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中國考古學會編:《中國長城遺蹟調查報告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王輝:《秦出土文獻編年》(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發行,2000)。
王輝:〈西安中國書法藝術博覽會館藏秦封泥選釋續〉,收錄於《陜西歷史博物館館刊》 (陜西:三秦出版社,2001) ,第八輯。
王國維:《古史新證:王國維最後的講義》(北京:清華大學出版,新華發行,1994)。
四川大學歷史考古專業:《三峽考古之發現(二)》(武漢: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
史念海:《河山集》(臺北:弘文館,1986)。
史念海主編:《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第二輯》(西安: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編輯部:1986)。
全祖望:《漢書地理志稽疑》(北京:中華書局,1955)。
7-9筆 辛、呂、沈、李、何、周、林、屈、河、范
呂文鬱:《周代的采邑制度(增訂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版)。
沈雲龍主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續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79)。
李學勤:《東周與秦代文明》(上海:文物出版社,1984)。
何 浩:《楚滅國研究》(武漢:武漢出版社,1989)。
林 尹注釋:《周禮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書局,1972)。
屈萬里:《詩經釋義》(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0)。
周振鶴:《中國地方行政制度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周振鶴:《中華文化通志•地方行政制度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周曉陸,路東之:《秦封泥集》(陜西:三秦出版社,2000)。
河南省考古學會:《河南文物考古論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
河南省考古學會:《楚文化覓蹤》(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 。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新蔡葛陵楚墓》(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10)。
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上海:上海書局,1989)。
10-12筆 馬、孫、徐、梁、郭、陳、許、張、陸、湖、黃、雲
馬非百:《秦集史:下》(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馬保春:《晉國歷史地理研究》(文物出版社,2007出版)。
馬承源主編:《商周青銅器銘文選》(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孫詒讓:《古籀拾遺》 (臺北:華文書局民,1971)。
陜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編輯部編:《陜西歷史博物館館刊(第八集)。》 (陜西:三秦出版社,2001)。
徐龍國:〈秦漢城市考古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博士學位論文》
郭若沫:《兩周金文辭大系考釋》(北京:科學出版社,1956,1版1刷)。
陳 槃:《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存滅表譔異》(臺北:中央硏究院歷史語言硏究所1997)。
許倬雲:《中國古代社會史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張正明:《楚史》(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張維華:《中國長城建置考》(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陸廣微:《吳地記》曹林娣校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
湖南博物館等編:《湖南考古輯刊•第二集》(長沙:岳麓書社,1984)。
湖南博物館等編:《湖南考古輯刊•第五集》(長沙:求索雜誌社,1989)。
湖南博物館等編:《湖北考古輯刊•第六集》(長沙:岳麓書社,1994.4)。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龍山里耶戰國-秦代古城一號井發掘簡報〉,《文物》,2003年1期。
黃錫全:〈先秦貨幣中的地名〉《先秦貨幣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1)。
《雲夢睡虎地秦墓》編寫組:《雲夢睡虎地秦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13-15筆 路、楊、鄒、銀、趙、睡、劉、諸
楊伯峻編:《春秋左傳注》(高雄:復文書局,1991.9)。
楊 寬:《戰國史》(臺北:台灣商務出版社,1997)。
楊 寬:《古史論文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鄒逸麟:《中國歷史人文地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1年)。
鄒曉曦:〈三峽工程重慶庫區97年度考古發掘與收穫〉《巴渝文化•第四集》(重慶:重慶出版社,1999)。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編:《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二刷)。
劉師文強:《晉國霸業研究》(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04)。
劉澤華主編:《中華文化通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10)。
劉信方、梁柱:《雲夢龍崗秦簡》(北京:科學出版社,1997)。
劉俊文主編,黃金山、孔繁敏等譯:《日本學者硏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三卷》(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93)。
諸祖耿:《戰國策集注匯考》(江蘇:古籍出版社,1988)。
16筆以上 錢、韓、羅、蕭、譚、顧、顏
錢穆:《先秦諸子系年》(香港:商務印書館,2001出版)。
韓連淇:《先秦兩漢史論叢》(濟南:齊魯書社出版,1986.8)。
羅福頤主編:《秦漢魏晉南北朝官印征存》(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
蕭天石主編:《中國子學名著集成》(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
譚其驤主編:《清人文集地理類彙編》(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譚其驤:〈秦界址考〉,收錄於《長水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譚其驤:〈秦郡新考〉,收錄於《長水淬編》(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北京:中國地圖出版社,1982)。
顧久幸:〈春秋楚、晉、齊三國縣制的比較〉,收錄於《河南省考古學會:楚文化覓蹤》(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
顏世鉉:《包山楚簡地名研究》(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楚文化研究會編:《楚文化研究論集•第二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3)。
楚文化研究會編:《楚文化研究論集•第四集》(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6)。

三、 期刊(依著者姓氏筆筆排列)。
3-6筆 于、王、平、白、史、向、后、衣
于束華:〈論楚春申君治吳及其政治謀略〉《湖北成人教育學報》,第14卷第2期,2008.3,頁83-84.94。
王光福、司秀英:〈孟嘗君父子功過考〉《管子學刊》,1996年,第一期,頁20-24。
王儒林、崔慶明:〈南陽市西關出土一批春秋青銅器〉《中原文物》,1982年第一期。
王子今:〈論呂不韋及其封君河南事〉《洛陽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報)》,第20卷第1期,2002.3。
平勢隆郎:〈楚王與縣君〉《史學雜誌》,1981年第90卷第二期,頁36-56。
白國紅:〈試論先秦時期趙國的封君制度〉《河北師範大學學報》,第25卷,第1期,2002.1,頁81-83。
白國紅:〈晉文公「五賢士」考〉《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2期,2006.3)。,頁108-110。
史念海主編:〈直道和甘泉宮遺蹟質疑〉《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第三輯》(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編輯部編輯出版,1988),頁45-84。
向一尊:〈楚國滅亡新探〉《荊州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1期,頁62-66。
后曉榮:〈秦統一初年置三十六郡考〉《殷都學刊》,2006,第一期,頁19-25。
后曉榮:〈秦代燕地五郡置縣考〉《古代文明》,第3卷,第2期,2007.4,頁71-77。
后曉榮:〈秦薛郡置縣考〉《中國歷史文物》,2007年第5期,頁84-88。
后曉榮:〈秦河東郡置縣考〉《晉陽學刊》,2008年第4期,頁26-30。
衣保中:〈春秋時期晉國縣制的形成與特點〉(吉林師範學院學報,1995年,第二期),頁5-7。
7-9筆 辛、杜、何、李、林、吳、周、邵
邱德修:〈從鄂君啟節銘文看楚國的水陸交通及其經濟實力〉《慶祝蘇雪林教授九秩晉五華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1991.4。
辛德勇:〈楚漢彭城之戰地理考述〉,刊《學術集林》第八卷,頁120-126。
杜正勝:〈從封建制到郡縣制的土地權屬問題〉《食貨月刊》,第14卷第9期,1985.2,頁382-414。
杜正勝:〈二千三百年前的通行、免稅證──鄂君啟節〉《歷史月刊》創刊號 ,1988,頁96-199。
杜 勇:〈關於「上大夫受縣,下大夫受郡」的有關問題〉《邯鄲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8卷第2期,頁9-19。
杜 勇:〈關於春秋時代晉縣的性質問題〉《天津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02期,2009.1,頁41-45。
杜成安、高桂榮:〈分封制的完善與宗法分封制〉《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5期,頁118-122。
何樹環:〈從郡縣制度談秦始皇焚書〉《中華學苑》,第43卷,1993.3,頁47-58。
何 浩:〈戰國時期楚封君初探〉《歷史研究》,1984年第5期,頁99-111。
何 浩:〈略論楚境「東至于海」〉《江漢考古》,1995年第1期,頁43-46。
何介鈞〈湖南晚期楚墓及其歷史背景〉《楚文化研究論輯•第二輯》(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出版,頁112-114。
何琳儀:〈銳角布幣考〉《中國錢幣》,1996年第2期。
李曉杰:〈戰國時期韓國疆域變遷考〉《中國史研究》,2001年第3期,頁15-25。
李玉潔:〈春秋時代晉國尊賢尚功與世卿世祿制度探析〉《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9卷第1期,2006.1),頁138-141。
李 玲:〈獻公晉制成敗論〉《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學報》(第11卷第4期,1999.12)。,頁64-72。
林劍鳴:〈從秦人價值觀念看秦文化的特點〉《歷史研究》,1987年第3期,頁66-79。
吳高歌:〈晉國公族與卿大夫〉《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二期,頁87-91。
吳 勝:〈論晉國的卿族專權〉《山西煤炭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7.4》,頁119-120。
吳良寶:〈戰國時期上黨郡新考〉《中國史研究》,2008年第1期,頁49-60。
吳良寶:〈戰國時期魏國西河與上郡考〉《中國史研究》,2006年第4期,頁9-17。
吳良寶:〈戰國文字所見三晉置縣輯考〉《中國史研究》,2002年第4期,頁11-20。
周振鶴:〈縣制起源三階段說〉《中國地理歷史論叢》,1997,第三期,頁23-38。
周振鶴:〈秦漢漢中郡變遷〉《陝西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4卷1期,2006.2,頁29-31。
周慶義:〈人才與改革決定國家的興亡──戰國之魏國史說〉《運城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7卷,第2期,1999.4,頁1-4。
周書燦:〈春秋時期縣的組織形式和管理型態〉《江海學刊》,2003年第3期,頁136-142。
周曉陸、陳曉捷、湯 超、李 凱等:〈于京新見秦封泥中的地理內容〉《西北大學學報:哲社版》,2005,第4期,頁116-125。
邵炳軍:〈晉武公滅國奪邑系年輯證──西周末年至春秋時期晉滅國奪邑系年輯證之二〉《唐都學刊》,第18卷第四期,2002,頁31-35。
邵炳軍:〈晉獻公滅國奪邑系年輯證──西周末年至春秋時期晉滅國奪邑系年輯證之三〉《甘肅高師學報》,第11卷第四期,2006,頁26-33。
邵炳軍:〈晉文公滅國奪邑系年輯證──西周末年至春秋時期晉滅國奪邑系年輯證之四〉《山西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5期,2002.10,頁77-83。
邵炳軍:〈晉襄公、靈公滅國奪邑系年輯證──西周末年至春秋時期晉滅國奪邑系年輯證之五〉《唐都學刊》,第22卷第四期,2006.7,頁95-99。
邵炳軍:〈晉景公滅國奪邑系年輯證──西周末年至春秋時期晉滅國奪邑系年輯證之六〉《山西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2期,2003.4,頁87-92。
邵炳軍:〈晉悼公、平公滅國奪邑系年輯證──西周末年至春秋時期晉滅國奪邑系年輯證之七〉《信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4卷第1期,2004.2,頁103-105。
邵炳軍:〈晉昭公滅國奪邑系年輯證──西周末年至春秋時期晉滅國奪邑系年輯證之八〉《信陽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3卷第1期,2003.2,頁110-112。
邵炳軍:〈晉定公、出公滅國奪邑系年輯證──西周末年至春秋時期晉滅國奪邑系年輯證之十〉《天水師範學院學報》,第24卷第1期,2004.2,頁55-57。
10-12筆 唐、高、孫、徐、馬、陳、張、梁、康、黃、湖
唐德剛:〈中國郡縣起源考〉《史學彙刊》,第三卷,1970.8,頁17-24
高至喜、熊傳新:〈楚人在湖南的活動遺蹟概述〉《文物》,1980年第10期。
高至喜:〈論湖南楚墓〉《文博》,1990年第1期。
孫 華、沈仲常:〈楚國滅巴考〉《貴州社會科學》,1984年第6期。
孫國志:〈戰國時期秦國封君考論〉《求是學刊》,第29卷第4期,2002.7,頁115-120。
徐少華:〈試析楚國衰亡的政治原因〉《中華文化論壇》,1996年第4期,頁47-51。
馬義龍:〈戰國時期位國人才得失與國家興亡之關係〉《周口師專學報》,第15卷第6期,1998.12,頁68-72。
陳長琦:〈郡縣制確立時代論略〉《河南大學學報:哲社版》,1987年1月,頁48-54。
陳長琦:〈戰國時代郡的嬗變〉《廣東社會科學學報》,1994年第1期,頁75-82。
陳 倉:〈戰國趙九原郡補說〉《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4年第2期,頁247-249。
陳松長:〈秦國、秦朝實行郡縣制的原因探析〉《西安財經學院學報》,第21卷6期,2008.11,頁115-119。
陳 偉:〈秦蒼梧、洞庭二郡芻論〉《歷史研究》,2003年第5期,頁171∼172。
張鴻傑:〈郡縣制與咸陽〉《咸陽師範學院學報》,第20卷第5期,頁14-16。
張豔麗:〈論戰國時期齊國的人才價值觀──由鄒忌任相封君談起〉《管子學刊》,2008年第2期。
張久和:〈戰國時代燕、趙、秦諸國對今內蒙古部分地區的經略和管轄〉《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4卷第2期,2002.3,頁1-6。
張久和:〈秦代對古代內蒙古部分地區的統治與開發〉《內蒙古社會科學•漢文版》,第23卷第3期,2002.5,頁33-37。
張 功:〈秦朝郡縣關係考論〉《南都學壇•人文社會科學學報》,第25卷第2期,2005.3,頁26-29。
張曉芳:〈春秋吳國郡縣制考論〉《邊疆經濟與文化》,2008年第9期,頁78-79。
張攸衡:〈梁惠王西河長城考〉《人文雜誌》,1958,第6期。
張后銓:〈鄂君啟節價值與東鄂地望考略〉《鄂州大學學報》,第12卷,第2節,2005.3,頁51-56。
梁中效:〈楚國漢中郡雜考〉《陝西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5卷1期,2007.2,頁26-30。
曹爾琴:〈論秦郡及其分布〉,收錄於史念海主編:《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第四輯》(西安:《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編輯部出版,1990),頁97-113。
康 寧:〈《左傳》中的理想人格──晉叔向之形象分析〉《黑龍江史志》,2008年,22期,頁22-23。
黃聖松:〈六師與八師的若干問題〉,《文與哲》,第三期,2003.12,頁17-64。
黃咏歡:〈略談春秋的楚縣與晉縣〉《肇慶學院學報》,第28卷第1期,2007.1,頁49-50。
黃棟法:〈綜論秦國秦朝實行郡縣制的原因〉《船山學刊》,2009卷2期,197-199。
湖北省荊州地區博物館:〈江陵天星觀一號楚墓〉《考古學報》,1982年第1期。
湖南省博物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工作隊:〈古丈白鶴灣楚墓〉《考古學報》,第3期,1986.07),頁339-360。
13-15筆 楊、程、賀、彭、雷、路、趙、劉、衛、鄭
董平均、李銀:〈從鄂君啟金節看戰國持節貿易〉《經濟與管理》,2009.2,第23卷第2期。
楊 寬:〈春秋時代楚國縣制性質問題〉《中國史研究》,1981年第4期,頁19-30。
楊 寬:〈楚國設置巴郡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第22卷4期,2007.10,頁100-109。
楊興華:〈楚國滅亡原因新探〉《衡陽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3期,頁41-44。
楊育彬:〈楚文化研究又一新成果──《新蔡葛陵楚墓》讀後〉《江漢考古》2005.1,頁95-98。
楊小英:〈《鄂君啟節》所見歷史三題研究〉《江漢論壇》,2004.4,頁80-82。
楊小召:〈春秋中後期晉國卿大夫家臣身分的雙重性〉《中國史研究》,2009年第1期,頁19-30。
楊光華:〈楚國設置巴郡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第22卷第4期,2007.10,頁100-109。
程 峰:〈秦取野王與秦滅三晉〉《益陽師專學報》,第19卷,頁92-94。
賀 剛:〈戰國黔中三論〉《湖南考古輯刊》,1994年00期,201-217、169。
賀 剛:〈論湖南秦墓、秦代墓與秦文化因素〉《湖南考古輯刊•第五輯》(求索雜誌社),1989出版。
彭 華:〈燕國的政治制度──戰國時期的官僚機構和封君制度〉《宜賓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頁6-9。
雷 震:〈略論峽江地區鹽鹵資源與楚西進置郡的關係〉《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7卷5期,2005.9,頁17-21。
雷 震:〈秦漢漢中郡變遷〉《陜西理工學院學報》,第24卷第1期,2006.2,頁29-31。
路傳東:〈再論「郡」的起源〉《江西廣播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頁28-31。
趙李娜:〈戰國秦漢時期河東地區商業狀況初探〉《理論界》,2009年第5期,頁129-130。
趙炳清:〈楚、秦黔中郡略論──兼論屈原之卒年〉《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第21卷第3輯,2006.7,頁107-115。
趙炳清:〈秦代洞庭、蒼梧兩郡懸想〉《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卷5期,頁63-67。
趙炳清:〈略論峽江地區鹽鹵資源與楚西進置郡的關係〉《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5期,2005.9,頁17-21。
陳 偉:〈鄂君啟節與楚國的免稅問題〉《江漢考古》1989.3,頁52~58。
劉信芳:〈新蔡葛陵楚墓的年代以及相關問題〉《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1期,2004.2,頁1-8。
劉子敏:〈戰國秦漢時期遼東郡東部邊界考〉《社會科學戰線》,1996年第5期,頁132-139。
劉慶柱,李毓芳:〈西安相家巷遺址秦封泥考略〉《考古學報》,2001,第4期。
衛文選:〈晉國縣郡考釋〉《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1991年第2期。
鄭殿華:〈論春秋時期的楚縣與晉縣〉《清華大學學報:哲社版》,2004.4,第17卷,頁3~8、23頁。
16筆以上 錢、薛、韓、譚、顧、駱
錢林書:〈戰國時期魏國置郡考〉《歷史地理》,1995。
錢林書:〈戰國時期的上黨地區及上黨郡〉《地名知識》,1985。
錢林書:〈戰國時期齊國的封君與封邑〉《復旦學報》,1999年,第二期,頁106-108。
薛瑞澤:〈論河洛地區的三川郡〉《洛陽理工學院學報•社科版》,第23卷,第1期,2008.8。
韓榮鈞:〈略論中國古代郡縣的演變〉《伊犁師範學院學報》,2003.12,頁58-60。
韓連琪:〈春秋戰國時代的郡縣制及其演變〉《文史哲》,1986.5。
譚黎明:〈春秋時期楚國的縣制〉《吉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5.4,第二期,頁91-96。
顧頡剛:〈春秋時代的縣〉《北京:禹貢半月刊》,第六七合期,1937,頁169-193。
駱科強:〈春申君遷吳及其對開發江東的貢獻〉《喀什師範學院學報》,第28卷第5期,2007.9,頁34-37。
四、 網頁資料
王煥林:〈里耶秦簡校詁〉 (來源:簡帛網:簡帛文庫:秦簡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115,2009/9/7點閱)。
先秦諸子要覽子籍:〈長沙馬王堆漢墓帛書•戰國縱橫家書〉(來源:http://hk.geocities.com/chinpcp/aechaeology/m_his01.htm,2009/9/6點閱)。
路傳東:〈戰國上黨郡考〉,刊於《藝術中國》網站,http://www.artx.cn/artx/lishi/37078.html,2009/10/1點閱)。
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上〉,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來源:http://www.zggds.pku.edu.cn/004/001/041.htm,2009/8/26點閱) 。
辛德勇:〈秦始皇三十六郡新考•下〉,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來源:http://www.zggds.pku.edu.cn/004/001/036.htm,2009/8/26點閱)。
宋華強:〈試論平夜君成即平夜文君之子〉,刊載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網:簡帛文庫:楚簡專欄】,2006年05月17日,頁1-11。http://www.bsm.org.cn/show_article.php?id=344,2008/8/2點閱。
唐麗雅:〈淺論中條山銅礦資源對作為魏國早期都城的安邑發展所起到的作用〉(來源:中國論文下載中心http://www.studa.net)。,2009/9/16點閱。)。
〈鄂君啟節〉(來源: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07480.html?fromTaglist,2009/8/10點閱)。
劉澤華、劉宗泉:〈戰國時期的食邑與封君述考〉,原載於《北京師範學報》,1982年,第3期。(http://ccsh.nankai.edu.cn/noscript/ccsh/xslt/liuzh/wenxia/25.doc,2009/9/16點閱)。
電子全文 Fulltext
本電子全文僅授權使用者為學術研究之目的,進行個人非營利性質之檢索、閱讀、列印。請遵守中華民國著作權法之相關規定,切勿任意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以免觸法。
論文使用權限 Thesis access permission:校內一年後公開,校外永不公開 campus withheld
開放時間 Available:
校內 Campus: 已公開 available
校外 Off-campus:永不公開 not available

您的 IP(校外) 位址是 18.224.39.32
論文開放下載的時間是 校外不公開

Your IP address is 18.224.39.32
This thesis will be available to you on Indicate off-campus access is not available.

紙本論文 Printed copies
紙本論文的公開資訊在102學年度以後相對較為完整。如果需要查詢101學年度以前的紙本論文公開資訊,請聯繫圖資處紙本論文服務櫃台。如有不便之處敬請見諒。
開放時間 available 已公開 available

QR Code